四川省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校2019届高三语文11月月考试题2019012402216.doc
《四川省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校2019届高三语文11月月考试题201901240221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校2019届高三语文11月月考试题2019012402216.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成都经开区实验中学 2016 级高三(上)11 月月考试卷语 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 阅读题(70 分)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13 题。在艺术生产领域,只有中国油画这种艺术形式最典型地包容着它的国际性形式和它需要表达的民族记忆的冲突,作为一种来自西方的艺术形式,油画从材质、观念、方法上都积淀着西方的历史记忆和历史经验,当它被用来塑造
2、中国的形象和承载中国的记忆时,它会以何种方式“出场”呢?从中国油画发展史来看,在革命意识形态占据支配地位之前,以徐悲鸿为代表的中国油画艺术正经历着和西方大致相同的发展进程:从古典写实的再现的艺术逐步过渡到抽象的意象的表现的艺术。但这些不同的艺术表现方法都力图和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与艺术形式衔接起来,都力图表达中国的民族记忆。革命胜利以后,从西方传承过来的艺术进程被中断,取而代之的是苏俄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格局下所形成的艺术,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的绘画传统和苏联的 革命现实主义被移植到中国,形成了在中国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写实主义油画。和所有的具有古典写实背景的艺术形式一样,中国的写实主义油画充分地表
3、达了一个特定时期的中国民族记忆,它叙述和再现了在这个时期所发生的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着力宣扬这个时期一直倡导的革命意识形态;至“文革”时期,写实主义艺术蜕变为“革命”的艺术,一种观念的艺术,艺术纯粹为观念而存在,艺术本身却被消解了。具有反讽意义的是,正是写实主义油画的这种观念性,为后来的中国流行艺术的蓬勃兴起,提供了适宜的温床和可以利用的材料。在中国的写实主义艺术长期一统天下的格局下,流行艺术从波澜不兴到蔚为大观,成为当下足以和前者并驾齐驱的一股最重要的艺术力量,原因何在?按西方艺术史的变迁规律来看,流行文化的兴起是西方艺术在古典写实时代终结之后历经印象主义、现代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
4、等不同的艺术发展阶段后,由美国的文化霸权所扶持起来的一种话语形态,它- 2 -力图通过消解艺术和生活的界限来消解艺术的神圣性,进而消解具有几千年文化积累的艺术欧洲的中心地位;它倡导的是一种平民化的艺术,主张艺术是通俗的、可复制的、可批量生产的;它实际上又重新确立了观念对艺术的崇高地位,艺术的任何形式在流行艺术那里都成了图解某种观念的符号和工具。很显然,流行艺术是文化工业的意识形态。在美国的文化背景下,它实际上从来没有对现状的批判,它批判的只是艺术本身。中国流行艺术的崛起,有文化工业的既有逻辑,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作为国际潮流的流行文化在中国的反映,本质上它是一种移植的文化。(摘编自荣剑第
5、三空间:抽象艺术的中国力量)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油画在艺术生产领域具有某种最典型的 包容性,因此中国油画的国际形式和它需要表达的内在的民族记忆也就没有了冲突。B.从古典写实的再现艺术逐渐过渡到抽象意象的表现艺术,这表明油画艺术在中国和在西方有着大致相同的发展进程。C.与具有古典写实背景的艺术形式不一样,中国写实主义油画,表达特定时期的民族记忆,再现特定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D.在美国的文化背景下,流行艺术作为文化工业的意识形态,实际上并没有对现状进行批判,批判的只是艺术本身。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文章第一段,从油画形式的国际性和
6、内容的民族性的角度,提出问题,引起下文。B.文章第二段,从革命胜利前、后两个方面,阐述中国写实主义油画形成的原因。C.文章第三段,阐述中国写实主义油画的特点、发展及其产生的一些影响。D.文章最后一段,通过阐述西方艺术变迁的规律,论述中国流行艺术崛起的深层原因。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徐悲鸿为代表的中国油画艺术被在苏俄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下所形成的艺术形式所取代,与当时的革命进程有关系。B.“文革”时期,写实主义艺术成为“革命”的艺术,一种观念的艺术,艺术纯粹为观念而存在,这对艺术的发展来说,不一定完全是坏事。C.中国的写实主义油画占据主导地位和中国流行艺术的崛起都有外
7、国文化影响的因素,由此可知,外国文化的影响是文艺繁荣的前提。D.如果流行文化通过某些途径消解了艺术的神圣性,就有可能导致具有几千年文化积累的欧洲艺术中心地位的崩塌。【答案及解析】:1.D【解析】 A 因果关系不成立。原文的意思是中国油画这种艺术形式能够包容它的国际性- 3 -形式和它需要表达的内在民族记忆的冲突,不是说两者没有冲突。B 只是“在革命意识形态占据支配地位之前”具有相同进程,另外,“油画艺术”应为“以徐悲鸿为代表的中国油画艺术”。C“与具有古典写实背景的艺术形式不一样”错,参见原文“和所有的具有古典写实背景的艺术形式一样”。2.B【解析】 文章第二段,阐述中国写实主义油画形成的原因
8、是革命胜利后,革命胜利前不是。3.C 【解析】 “外国文化的影响是文艺繁荣的前提” 推理不严密,绝对化。(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斗茶 李艳“黄局,上回我输,这次咱老哥儿俩再比一回!” “还叫黄局,骂人了啊!”老黄摆摇手,“老李,你这人还真倔!先说好了,这次谁输了可得请客!” 老黄和老李那可是一对历来已久的“冤家”!在单位上就明争暗斗,廉政风一来,俩人又争着戒烟戒酒,最后连茶也争着戒。可笑的是,退休后居然又争着解除了“戒茶”之律,一言不和就斗茶!老李点头嘿嘿一笑,“我先开始!”话一落他先烧上一壶山泉水,又从包里拿出茶饼置之于茶盘上,下刀
9、,开饼,茶箕收拢待用。开水先热了杯器,茶叶入壶,再沸水醒茶,头汤去掉,再冲二泡。公道杯分好,二人各一杯。只见细白瓷盖里,茶汤艳红别剔透,与杯白相映,煞是好看。老黄端起一杯,腕部送力,杯中茶汤便由着腕力向顺时针方向搅动,茶色在汤中匀动,气也随之而出。老黄眯眼一嗅一啜,入口醇厚回甘,齿颊留香,茶韵无穷。“不错! 有年头!”老李这才端起杯品饮、先让茶汤在口腔中游了个来回,再落入喉咙。之后笑容满面,胸中稳操胜券,“好吧? 比你上次赢我的岩冷古茶还略胜一筹!”“老倔头,别高兴的太早了! 等着,我拿宝贝出来!”老黄洗杯换壶,当他用茶箕盛着茶从茶盒里拿出来,老李的眼先直了!“黄局,你这、你这茶还真是宝贝呢!
10、 ”“嗯!确实是宝贝!”老黄得意地笑了!“蒙顶黄芽! 稀罕吧? ! ”说起蒙项,还有个故事! 当年,苏东坡与蔡襄在惠山寺斗茶,用的是素有“天目”之称的兔毫建盏杯。自恃有“仙茶”之美誉的“蒙顶山茶”,加之东坡对品茶、烹茶的造诣,以为便能斗赢大学士蔡襄。不料,在烹好茶出汤后,蔡襄的茶盏里,茶饽沫纯白似雪,经久不散,“咬盏”之艺把东坡赢得心服口服。因此,这段史上的“斗茶”让蒙顶更加扑朔迷离了!“你拿蒙顶来压我?哼! 茶艺不行再好的茶也是浪费! 再说了,就这蒙顶,史上一败名- 4 -垂千古!”老李翘起二郎腿,嘴巴上这样说,眼角的精光还是闪烁在那盒蒙项上!“哈哈! 能受东坡先生青睐,虽败犹荣! 等着看好
11、吧!”老黄也没含糊,娴熟的茶艺一点不比老李差! 不消一刻,茶出。老李低头闻着茶香,眼观茶色,只见杯中汤色黄中透碧,清澈透亮,手指摇杯轻晃,仿佛一团琥珀在杯中生香,品一口,甜香鲜爽,甘如洌露,茶香由口鼻引入身体各处,直令筋骨松软,毛孔舒张“服不服 ?”“不服! 我还有货!”老李头边说边开始第三盘斗茶。他这次拿出的是一个普通的茶包。“不是我说你,太倔! 你说说,要是当初不戒茶,你个副局能那么早就内退? ”“嘿,你正局退休难道就不是因为戒茶?”“我那时可是病退! 戒茶也是因为服药不能喝茶才戒的。你戒,是因为怕人送茶!人家连茶都不送你了,你还在官场混啥? 定内退不选你选谁?”“黄局,你装病那会儿还真像
12、!”老李用手戳戳心口,“心病呀! 退了也好! 自己买茶喝,心里踏实!”老李端起刚泡好的茶一饮而尽。“退下后是踏实了,可是,心里咋又空了呢?“ 老黄是个空巢老人,儿子在外工作,一到月底除了收到他们通过手机银行的入账通知,平时连个照面都没有。退休后的生活,也就和老李出来斗茶时,翻出压箱底的好货赢了他,才感觉生活尚有一点生趣! 想起这些就一阵心紧,端起杯也一饮而尽。这茶汤刚入口,一股难忍的苦涩茶碱当即让他差点没吐出来!“这是什么茶?”“闺女给我买的茶,最便宜的那种! 知道我爱喝茶,每个月都送来”老黄举杯再饮,在口腔里细细品着,让味蕾在苦涩的茶汤里缓缓苏醒,慢慢回甘,咽下后,他对老李说“明天,我请客”
13、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小说运用神态描写,写老黄拿出“蒙顶黄芽”时,老李“眼先直了”“眼角精光闪烁”,表现老李的惊讶与艳羡。B老赏和老李退休前“戒茶”与退休后热衷“斗茶”的情节形成了鲜明对比,表达了对“人走茶凉”社会现象的思考。C小说插入“苏轼与蔡襄斗茶”的故事,既写出了老黄内心的得意、战胜老李的信心,同时也增强了小说的文化意趣。D小说在写老李、老黄斗茶艺时,通过对沏出茶水的描写、人物品茶时的感受,从侧面表现出老李和老黄茶艺的精到。5作品三次写“斗茶”,在写法上各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请简要分析。(5 分)6试分析小说以“斗茶”为题目的作用。(6 分
14、)- 5 -【答案及解析】:4B(并非表现“人走茶凉”) 5第一次:运用准确、传神的动词来展现茶艺。第二次:以虚写实,用“苏轼与蔡襄斗茶”的历史典故突出茶品。第三次:通过老黄先后品茶味觉的变化来表现心理的变化。(一点 1 分,两点 3 分,三点 5 分)6揭示了“斗茶”这一中心事件。小说通篇围绕“斗茶”展开情节。通过斗茶展示人物形象。在斗茶中表现人物的生活状态、思想情感。斗茶看似比茶的品质、比茶艺,实则比人生、比亲情。(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 79 题。材料一中药是我国的民族瑰宝。随着医源性疾病和药源性疾病的日益增加,健康
15、观念的变化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相较于毒副作用相对较大的化学药,中成药以其源于天然、副作用小、疗效确切、价格相对低廉的特点和优势,逐渐被世界认识并接受。中成药学优势日益凸显,中成药服务发展迅猛。目前,中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势的系统的现代经济产业之一。中药种植业、中药制造业、中药流通业构成了完整的经济产业链。我国每年向日本、韩国、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出口大量的中 药材和植物提取物,中医药产业已成为当前我国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随着我国药品监督管理的逐渐规范,中成药工业发展态势良好,进入较为平稳的发挥阶段,销售收入由 2011 年的 3,318.72 亿元增长至 2015
16、年的 6,223.92 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7.02%。(摘编自 2017 年 1 月 16 日中国报告网)附图:近五年我国中成药工业销售收入情况- 6 -材料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世界植物药市场销售额已超 200 亿美元,而作为中药起源地的中国,却无与之相称的国际地位。2012 年在中药出口品种中,中药提取物出口额仅为 11.3 亿美元,占中药出口额的 48.5%。中药材和饮片的出口额为 7 亿美元,仅占出口额的 33%。(摘自 2013 年 11 月 20 日中国经济网)材料三近年来,我国中药秘方大量流失,商标在国外屡遭抢注。据统计,我国已有 900 多种中药被国外企业抢
17、先申请专利。中医药如今成了发达国家的“摇钱树”,“老祖宗的宝贝”沦为人家碗里的“肥肉”,难道不该警醒吗?中医无国界,技术有归属。中医药扬帆起航,走出国门,不能丢掉国际话语权,必须制定相应的国际标准,用法律手段保护好知识产权,筑牢“防火墙”,烙上“中国印”,让中医药这座宝库永远姓“中”。(摘自 2016 年 8 月 19 日人民日报 )材料四2017 年初,浑身布满穴位的针灸铜人,在瑞士日内瓦世卫总部亮相,而早在 2011 年,国际权威医学期刊内科学年鉴发表了中药治疗甲流的临床研究成果,这两件事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标志事件。在西医看来属“不治之症”,中医依然能上演妙手回春的传奇,中医彰显了其独特的
18、优势,可以解决一些西医无法解决的难题。中医药在海外蓬勃发展,中医药目前已遍及 183 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建立的中医药中心已有 10 个。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数据不包括中国)中医药团体有 1200 多个,目前受过专业培训的中医针灸师有 50 多万名。(摘自 2017 年 2 月 15 日人民日报)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3 分)A.材料一表明随着疾病种类的增加、健康观念和医疗模式的转变,中成药凭借自身特点和优势逐渐被世界认识并接受,中医药服务业发展迅猛。B.材料一显示,由中药种植业、中药制造业和中药流通业构成的我国中药产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势,是当前我国增长最快的
19、产业之一。C.材料三表明中药秘方大量流失,专利被抢先申请,商标遭抢注,国际话语权丢失,应- 7 -当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D.材料四指出了中药治疗“甲流”的成果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发表和针灸铜人在世卫总部亮相的意义,这两件事标志着走出国门的中医备受世界推崇。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比较合理的两项是( )( )(5 分)A.材料一用图表直接呈现近年来我国中成药工业销售收入和增长率变化情况,反映我国中成药工业发展态势,让读者一目了然,印象深刻。B.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四都引用了精确数据,客观反映我国中医药发展的情况,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也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可信度。C.材料四中,同一病症,西医视为
20、“不治之症”,中医却能上演“妙手回春”的传奇,彰显了中医的优势,点明了中医药在海外蓬勃发展的原因。D.材料三中,以“摇钱树”“肥肉”比喻那些流失海外的中药秘方、被外国抢先申请的专利和抢注的商标,形象而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遗憾和愤懑。E.材料一中和材料四陈述新闻事实的方法一样,都从客观的角度报道时效性较强的内容,并有一定的延伸,拓展了报道的广度。9.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中医药发展的最关键问题是什么?你对解决这一问题有什么建议?(4 分)【答案及解析】:7.(3 分)B (A。扩大范围。“随着疾病种类的增加”错误,C。于文无据“国际话语权丢失”,D。无中生有“备受世界推崇”。) 8.(5 分)A
21、 D(B。“都引用了精确数据”错,C。“点明中医在海外蓬勃发展的原因”说法不当,E“都从客观的角度报道时效性较强的内容”错,)9.(4 分)我认为最关键的问题是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提升法律意识,做好秘方保密工作,利用相关的法律积极注册,保护知识产权。二、古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张士隆,字仲修,安阳人。弘治八年举乡试,入太学。与同县崔铣及寇天叙、马卿、吕柟辈相砥砺,以学行闻。十八年成进士,授广信推官。正德六年,入为御史。巡盐河东,劾去贪污运使刘愉。建正学书院,兴起文教。九年,乾清宫灾,上疏曰:“陛下前有逆瑾之变
22、- 8 -后遭蓟盗之乱犹不知警方且兴居无度狎昵匪人积戎丑于禁中戏干戈于卧内彻旦燕游万机不理宠信内侍浊乱朝纲。致民困盗起,财尽兵疲。祸机潜蓄,恐大命难保。”不报 。出按凤阳。织造中官史宣列黄梃 二于驺 前,号为“赐棍”,每以抶人,有至死者,自都御史以下莫敢问,士隆劾奏之。又劾锦衣千户廖铠奸利事,且曰:“铠虐陕西,即其父鹏虐河南故习也。河南以鹏故召乱,铠又欲乱陕西。乞置铠父子于法,并召还廖銮,以释陕人之愤。”銮,铠所从镇陕西者也。钱宁素昵铠,见疏大恨,遂因士隆按薛凤鸣狱以陷之。凤鸣者,宝坻人,先为御史,坐罪削籍,谄事诸佞幸,尤善宁。与从弟凤翔有隙,嗾缉事者发其私,下吏论死。刑部疑有冤,并捕鞫凤鸣。
23、凤鸣惧,使其妾诉枉,自刭长安门外,词连宝坻知县周在及素所仇者数十人,悉逮付法司,而凤鸣得释。士隆与御史许完先后按治,复捕凤鸣对簿,释在还职。宁怒,令凤鸣女告士隆、完治狱偏枉。遂下诏狱,谪士隆晋州判官。久之,擢知州。世宗立,诏复故官,出为陕西副使。汉中贼王大等匿豪家,结回回为乱。士隆下令,匿贼者罪及妻孥无赦。贼无所容,遂就擒灭。筑堰溉田千顷,民利之。卒于官。(节选自明史张士隆传)【注】梃:棍棒。驺:骑马驾车的随从。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陛下前有逆瑾之变后/遭蓟盗之乱/犹不知警/方且兴居无度/狎昵匪人/积戎丑于禁中/戏干戈于卧内/彻旦燕游/万机不理/宠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成都 经济技术 开发区 实验 学校 2019 届高三 语文 11 月月 考试题 2019012402216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