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河北武邑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第卷(选择题,共 48 分)一、单项选择题(共 24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1.淳于越曾向秦始皇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归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据此判断,淳于越主张实行A. 分封制B. 郡县制C. 郡县并行制D. 行省制【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可知,淳于越认为西周分封诸侯国拱卫王室,而今秦始皇虽然有军功大臣,没有宗室保
2、卫,如果发生叛乱,谁会来相救呢?故淳于越主张实行分封制,故 A 项正确。B 项为李斯主张推行,故排除。C 项,郡县并行制不符合史实且与题干无关,故排除。D 项实行于元朝,故排除。2.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巩固了周王对全国的统治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构织了遍布全国的交通网络维护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A. B. C. D. 【答案】C2【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去诶纽带,调整统治阶级内部权力分配,维护统治阶级内部政治联系的一种政治制度。因此宗法制并未构织了遍布全国的交通网络,排除项
3、。其他几项符合宗法制的特征,因此 正确。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制3.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这一制度形成于A. 西周B. 秦朝C. 西汉D. 元朝【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秦朝统一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故 B 项正确;西周时期主要实行分封制,而不是中央集权制,排除 A 项;汉朝、元朝是对中央集权制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故排除 CD 项。4.唐朝掌管草拟和颁发政令以及审核政令的机构分别是A. 中书省和门下省B. 门下省和尚书省C. 政事堂和门下省D. 中书省和尚书省【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
4、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代三省六部体制中中书省掌管草拟和颁发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及其统属的六部负责具体执行政令,所以答案选 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代三省六部体制5.下列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事件顺序排列正确的是金田起义定都天京3永安建制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天京变乱A. B. C. D. 【答案】B【解析】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开始,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定都天京正式建立政权,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实在定都天京后,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运动转衰的标志,所以只有选 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6.有同学在近代中国某不平等条约的历史叙事中看到如下表述:“割绿岛、钓鱼岛、赤尾屿等
5、二十多个岛屿” “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据此可知,该条约是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答案】C【解析】材料“割绿岛、钓鱼岛、赤尾屿等二十多个岛屿” “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反映了 1895 年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故 C 正确;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 A 错误;北京条约也没有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不符合题意,故 B 错误;辛丑条约没有割地内容,它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故 D 错误。故选 C。
6、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割绿岛、钓鱼岛、赤尾屿等二十多个岛屿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甲午战争签订马关条约的史实内容入手,即可进行正确判断。47.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有个军机大臣和珅,号称“贪污之王” ,他一定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清朝设置的军机处:A. 发生在顺治时期B. 标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C. 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的程度D. 限制了皇帝的权力【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雍正帝时为办理西北军务,设军需房,后改名为军机处,A 项错误;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传达皇帝诏令。军机处的设置使全国军政大权集中在皇帝手中,君主
7、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D 项错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是在秦始皇时期,B 项不符合史实。故选 C。考点:军机处的设置。点评:本题考查军机处设置的时间和影响。军机处产生后,原来的议政王大臣形同虚设,内阁也成为处理一般事务的机构。军机处虽然总辖军国政务,但它本身不是一个正式的权力机关。军机大臣无专职,亦无定员。军机处不设官署,除了奉命办事之外,自己不能作出任何决定,也无权对外发出任何指示,即“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其官员互不统属,皆直隶于皇帝,军机大臣的罢置也听命于皇帝,一切大权都集中在皇帝手里。它的设立是清代统治者在中央行政制度方面的
8、重大变革。皇帝通过军机处,完全控制了全国的军政大权,实现了“乾纲独揽”的绝对君权。8.1924 年国共两党实现合作的根本原因在于A. 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使两党合作具备了政治基础B. 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两党的共同目标C. 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D. 国共两党实现合作有利于壮大革命力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1924 年国共两党实现合作” 、 “根本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不难得出这样的认识:国共两党之所以能够实现第一次合作,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5有着共同的民主革命目标(即都反帝反封建) ,
9、B 项表述符合题意。而 A 项新三民主义是两党能够实现合作的基础,不正确;CD 两项的表述,对推动两党合作有重要作用,但不能够成为根本原因,排除 CD。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B。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革命运动国共第一次合作9.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彻底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B.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 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D. 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答案】A【解析】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而不是封建制度,A 错误,符合题意,故选 A;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
10、府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创造了条件;BCD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10.2017 年 7 月 25 日美国众议院以 419 票赞成 3 票反对的绝对多数通过新法案,以俄罗斯涉嫌干涉美国 2016 年总统选举和乌克兰危机等为由,追加对俄相关个人和实体的经济制裁。尽管特朗普总统认为该法案存在缺陷,但他并未否决。据此可知A. 国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B. 总统无权否决国会的法案C. 总统与国会间既有分歧也有合作D. 总统与国会立场始终一致【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宪法依据三权分立原则,对联邦政府的权力进行分割。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
11、三部分,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行使,又互相制约。最高法院可宣布总统法令违宪,总统可以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否决的法律,故 ABD 错误。依据材料“总统认为该法案存在缺陷,但他并未否决” ,说明总统与国会间既有分歧也有合作,故 C 项正确。11.有人说,德意志帝国虽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家,但“君主”是实, “立宪”6是虚。下列引用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条文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 “皇帝是国家元首”B. “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C. “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D.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答案】A【解析】【
12、详解】德意志君主专制是实,立宪是虚,意思就是德意志帝国皇帝的权利至高无上,而不像英国的君主立宪中的国王一样没有实权,但英国国王也是国家元首,故“皇帝是国家元首”不能说明君主权力至高无上,A 符合题意;说明皇帝创制法律权力;说明皇帝具有召集议会权力;D 说明皇帝有公布宪法和监督权力,都符合材料“君主”是实, “立宪”是虚的信息,故 BCD 排除。12.蒋廷黻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 “他的诏书中有田亩制度,其根本思想类似原始共产主义:有田共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但是他的均田主义虽有详细的规定,并未实行。 ”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A. 削弱了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权力B. 旨在利用均田主义消灭地
13、主阶级C. 以宗教革命与社会革命改造国家D. 出现了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政策【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中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意在保证战争的经济来源,这说明了太平天国加强了对经济的领导权,而不是削弱,故可排除 A;天朝田亩制度是为了满足农民对得到土地的愿望,而不为了消灭地主阶级,故可排除 B;太平天国运动没有涉及到宗教革命,故可排除 C;天朝田亩制度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所以这一政策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故本题选 D。13.某次大会确立党的奋斗目标是:“以革命军队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直至消灭社会
14、的阶级区分。 ”据此判断这次大会是A. 中共一大B. 中共二大7C. 国民党一大D. 遵义会议【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奋斗目标”可知,这次会议是中共“一大” ,故选 A。中共二大中心任务是制定民主革命纲领,排除 B;国民党一大主要是制定三大政策,开展国共合作和组建黄埔军校,排除 C;遵义会议是指 1935 年 1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排除 D。14.埃文斯索尔兹伯里前所未闻的故事中写道:一切都变了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二十几人在这里开会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则是中国共产主义运
15、动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该会议A. 提出中国近代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B. 制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C. 妥善处理分歧,是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D. 系统论述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等问题【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 ”可知该会议是遵义会议,结合所学可知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故 C 项正确。1922 年召开的中共二大提出中国近代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故 A 项错误。八七会议制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
16、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故 B 项错误。 新民主主义论系统论述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等问题,故 D 项错误。点睛: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15.1937 年 3 月,毛泽东发表谈话指出,阶级斗争应该以照顾大局为原则,采取协商办法,这种改良是革命的,土地革命现在不是主导地位。这次谈话的背景是A. 土地革命遭遇重大挫折8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C. 工农武装割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武邑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期末考试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