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专版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2篇阅读一现代文(三)说明文课件201901213133.ppt
《遵义专版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2篇阅读一现代文(三)说明文课件20190121313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遵义专版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2篇阅读一现代文(三)说明文课件201901213133.ppt(6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二篇 阅 读,一 现代文,(三)说明文,1,考 纲 研 读,2,3,真 题 回 放,一、2016遵义 未来,木星会取代太阳吗? 在太阳系中,木星是行星中的“巨无霸”。它的体积和质量分别达到了地球的1 320倍和318倍。不过,除此以外,木星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它能发光,有自己的能源。,4,也许你并不觉得这是什么稀罕事,那么我们先来看一下行星的定义:行星通常是指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的天体。其公转方向常与所绕恒星的自转方向相同。一般来说行星需具有一定质量,行星的质量要足够的大且近似于圆球状,自身不能像恒星那样发生核聚变反应。在人们的通常认识中,行星的确不能发光,只能依靠反射太阳的光线。但科学家研究
2、发现,木星正在把巨大的能量不断地向周围的宇宙空间释放,它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两倍从太阳那里所获得的能量,说明木星有一半的能量来自它的内部。,5,分别于1972年和1973年发射的“先驱者”10号与11号飞船探测的结果显示,液态氢构成了整个木星。它同太阳一样,没有坚硬的外壳,主要是通过对流形式来实现能量的释放。苏联科学家齐巴罗夫和苏齐科夫认为,木星的核心温度已达到30 000之高,热核反应还在其内部继续进行。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一个严肃的问题:未来,木星会渐渐取代太阳吗?,6,正如之前所说,木星是由液态氢构成的,本身并无坚硬的外壳。木星的这种构成与太阳的构成方式十分相似,主要是通过对流形式来实现能
3、量的释放。木星不仅把自己的引力能转换成热能,还在不断吸收太阳释放的能量,这就使它的能量越来越大,且热度越来越高,并使它达到了现在的高度。从木星目前的发展趋势看,它很可能成为太阳系中与太阳相差无几的第二颗恒星。 30亿年以后,太阳到了晚年,木星很可能取代太阳的地位。虽然时间还很远,但人类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事实是,太阳已经是一颗垂暮的恒星了,它的光辉总有一天会熄灭,而木星的自带光源,点燃了生命顽强延续下去的希望。 (选自探索与发现2016年第5期,略有改动),7,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木星的主要特征。(4分) 【答案】 体积和质量大;能发光,有自己的能源;由液态氢构成,无坚硬外壳;主要通过对流形式释放
4、能量。 2为什么说木星会渐渐取代太阳?(3分) 【答案】 木星与太阳的构成方式十分相似;木星释放能量的方式与太阳一样; 木星的能量越来越大,热度越来越高。,8,3文章第段是如何说明木星的?(3分) 【答案】 运用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形象而准确地说明了木星的体积和质量是行星中的“巨无霸”这个特点。 4请分析第段画线句中“很可能”的表达效果。(2分) 【答案】 “很可能”说明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木星取代太阳的概率很大,但并不是绝对的,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9,10,11,考 点 解 码,一、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1指出说明对象是什么。 一看文题,二看首尾,三看内容。 2概括说
5、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直接摘取中心句;(2)联结并列文段首句归纳出一个主要意思;(3)从各段落中归纳出说明内容。,12,3说明对象的特征。 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结构、形态(大小、长短等)、性质(硬、软、冷、热等)、变化(动、静、快、慢)、成因(简单、复杂)、功用等等。 (1)标题中的修饰性词语。(2)文章的开头部分。(3)各段的开头句。(4)要求抓住最能揭示说明对象的本质的词语进行归纳提取。,13,二、理清说明顺序,明确文章结构 1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演变,一般都有明确的时间标志。例如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 (2)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
6、、左到右、整体到局部,一般都有常用方位词。例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14,(3)逻辑顺序: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 说明建筑物、景点等通常按照空间顺序。介绍事物各阶段的特点或制作过程时,往往采用时间顺序。介绍抽象事理时,则往往需要采用逻辑顺序。近几年说明文选段多为科技类说明文,此类说明文一般是事理说明文居多,故多用逻辑顺序。,15,2说明文结构。 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 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
7、外”等词语。,16,三、辨别说明方法,分析说明作用及效果 1举例子:通过列举的事例,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的特点,便于读者理解,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2列数字:科学、准确、具体地说明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3打比方: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作比较:通过和的对比,突出强调了的特点。,17,5引资料:通过引用,说明了的特点,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6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了的特点。(对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7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直观形象地说明了的特点。 8下定义:科学、准确、具体地说明了的特点,使之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 9作诠释
8、:对进一步解释说明,让读者对有进一步的认识。,18,10摹状貌:具体、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使文章具有可读性。 注意: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 下定义: 要准确简明,概括性较强;即定义的对象与所下的定义的外延要相等。 作诠释: 不要求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部分内涵。注重说明外观的表象、性质和特点。,19,四、说明文语言 说明文的语言主要有以下特点: 1准确性和科学性。 主要表现在:通过对说明对象进行精确的修饰、限制、补充,甚至以模糊词语(如:基本、大约、比较、一般、大多数、左右、主要等)来达到准确说明的目的。特别要注意表示时间、空间、频率、范围、程度的有关词语的作用。 2生动或平实。,20,五、标题
9、和段落 1标题的作用。 (1)点明了说明对象;(2)题目形象生动,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3)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4)富有诗意,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 2开头作用。 (1)引出说明对象;(2)引发读者兴趣;(3)引出说明的内容;(4)引发读者思考;(5)引起下文。 3结尾作用。 (1)总结全文;(2)提出一些希望、展望、思考、预测等。,21,六、准确筛选、提取信息,归纳概括 技巧:(1)目的明确(让筛选什么);(2)确定筛选信息的方向、标准、范围;(3)正确理解所找信息的内涵,从而决定取舍;(4)答案可从文本中寻找或从文中归纳。 七、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开放性试题,一是归纳或提出文中观点;二
10、是就文中观点联系实际;三是结合链接材料发表自己的看法。(切忌脱离文意盲目乱说),22,说明文阅读、解题步骤:1认真审题,把握题干中的重点信息,迅速找准解题的方向。 (1)注意题干中修饰、限制性的词语; (2)明确括号中的要求; (3)理解题目意思和考点所在,避免盲目性。 2带着问题,回读文章,在文中寻找解题的思路或答案。 在第一遍通读全文时,我们对各段所说明的主要内容就有了印象。 这样,在我们回答问题时,再回读文章时,就能很快找出答题的范围和对应句,以帮助我们快速解题,写出答案。要注意的是有些题目在题干中就明确了在哪一段中寻找答案。,23,一、2018铜仁 塑料袋真的应该抵制吗 2008年的一
11、纸“限塑令”施行至今已有十年,其间围绕塑料袋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歇。由于不可降解,塑料袋早已成为多数环保主义者的眼中钉肉中刺,海龟和海鸟误食塑料袋后死亡的图片更激起人们对塑料袋的痛恨。 但其实,人们对塑料袋的认识,大多是错误的。 伤害海洋动物的是所有垃圾,而不仅仅是塑料袋。事实上,塑料袋在垃圾整体当中所占比例很低。2008年,北京每年产生废旧塑料包装垃圾14万吨,仅占整个生活垃圾的3%,在上海,这个数字是7%。,24,流行于环保主义者中间的一种说法是,塑料袋每年在全球范围内造成10万只海洋哺乳动物和100万只海鸟的死亡。 不过这些健康风险并不会发生在所有的海鸟身上,它对于那些通过反刍喂养幼鸟的物种
12、影响比较显著。而且,目前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塑料袋与海洋哺乳动物和海鸟的死亡率有相关关系。来自美国海洋哺乳动物委员会专家的研究表明,塑料袋对于海洋哺乳动物的伤害远没有被遗弃的渔网、渔具、缆绳等严重。 海洋哺乳动物的生存环境的确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塑料袋一定是杀死海洋动物的凶手。一个名叫卡斯卡迪亚的专业动物尸检组织对2010年4月死于美国西雅图海滩的灰鲸进行解剖之后发现,在鲸鱼的胃中存在塑料袋、小毛巾、手套、鞋子和其他垃圾,同时这只灰鲸头部还有一个明显的由螺旋桨造成的伤口。,25,海洋哺乳类动物误吞塑料袋的比例并不比误食其他垃圾高,靠限制塑料袋保护海洋动物并不比限制鞋子、手套更有效。
13、 环保组织常用吞下了塑料袋的海龟照片来证明海龟是白色污染的受害者。不可否认,这种情况也许确实存在,但是图片的超强冲击力也不能直接证明塑料袋对海龟的影响。 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在2008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塑料袋极少是海龟死亡的主要原因。如果要减少对海龟的伤害,禁止钓鱼比限制使用塑料袋更有用。根据美国海洋渔业局的统计,造成海龟非正常死亡最多的人类活动是渔业而非塑料袋制品污染。 因此,对海洋动物而言,塑料袋并不是环保主义者口中的“冷血杀手”。,26,除了伤害海洋动物之外,塑料袋对大气、土壤、水的污染和对石油的消耗也一直为人诟病。然而真相出乎人们意料。 2005年,苏格兰政府发布了全面评估塑料袋
14、和纸袋对环境影响的报告,结果认为属于环境友好型的纸袋和布袋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环保。生产时,纸袋要比塑料袋多消耗10%的能量,耗水量更是塑料袋的四倍,生产纸袋所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塑料袋的33倍。结束使用周期后,纸袋还会造成27倍于塑料袋的固体废弃物。 同时,塑料袋使用的便捷已经让许多家庭主动对塑料袋进行“绿色处理”。他们会把超市和菜市场的塑料袋拿回家储存,在套垃圾桶和装东西时拿出来二次甚至多次使用。,27,不可降解性被认为是塑料袋的原罪,然而它的破坏力往往与低回收利用率绑定在一起。“不可降解”四个字听起来十分骇人,但事实上,除了塑料制品外,金属制品和玻璃制品也不可降解,玻璃制品自然腐烂需要1
15、 000年左右,是塑料制品的5倍。 人不可能把这些材料的使用都一并禁止,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不可降解的材料能否被妥善地处理。塑料袋处理的尴尬在于焚烧会污染大气,填埋又污染土地,回收利用就成为它最好的去处。,28,原本塑料可以通过回收再利用成为制塑的原料、发热发电的材料,从此变废为宝,改过自新,然而低回收率却阻碍了这一切。欧洲国家塑料的回收率在45%以上,德国和日本的回收率都在60%以上,可中国的回收率却仅有25%。 限制塑料袋对环保的作用远不如人们预期的那么大,只要回收利用得当,塑料袋也并非罪大恶极。 (摘自青年文摘2018年第9期,有删改),29,1为什么说“对海洋动物而言,塑料袋并不是环
16、保主义者口中的冷血杀手”?请结合选文说明理由。 【答案】 塑料袋在垃圾整体当中所占比例很低;被遗弃的渔网、渔具,缆绳等对海洋动物伤害更大;海洋动物误食其他垃圾更多;人类渔业活动是最大的杀手。 【解析】 本题考查整合信息,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先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第段,可以提取到该问题的有效信息,最后按点组织语言准确表达。,30,考点1:梳理、概括内容要点。 【答题技巧】 认真审题,把握题干中的重点信息,迅速找准答题的范围和对应句。 【答题模板】 本文从、等几个方面说明了。,31,【答案】 不矛盾。“也许”是表推测,因为作者觉得没有确凿可信的证据证明这是事实,但也知道海龟吞
17、食的垃圾中确有塑料袋,关于海龟的死塑料袋脱不了干系。所以两词连用表示这样一种事实,就更准确。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特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要明确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说明文的语言有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的区别,文段中加点的“也许确实”属于平实说明一类。“也许”和“确实”看似矛盾,实则是有机的统一,符合实情,科学准确。答题时围绕说明文语言的特点答题即可。,32,考点2:品味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答题技巧】 五步答题法。第一步,表态;第二步,解释该词的含义;第三步,分析运用该词有什么好处;第四步,分析去掉该词后句子意思会发生什么变化;第五步,用“这样写更符合实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句式
18、作结。 【答题模板】 (1)不能删去。(2)该词的意思是,在文中说明了。(3)若删去,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这不符合客观实际,太绝对了。(4)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和科学性。,33,3选文第段和第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选择其中任意两种说明方法分析其作用。 【答案】 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示例一: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卡斯卡迪亚专业动物尸检组织对灰鲸的解剖发现的例子,具体说明了塑料袋并不一定是杀死海洋动物的凶手。示例二: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拿塑料袋和纸袋生产时对环境的影响作比较,突出强调了塑料袋对环境的影响没有人们认为属于友好型的纸袋和布袋大。示例三: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遵义 专版 2019 年中 语文 复习 阅读 现代文 说明文 课件 201901213133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