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专版2018年中考化学复习方案题型训练6201901141121.doc
《连云港专版2018年中考化学复习方案题型训练620190114112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云港专版2018年中考化学复习方案题型训练6201901141121.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题型训练12017威海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A猜想 B实验 C推理 D归纳22016淄博下列根据反应事实或现象推理出影响化学反应的主要因素,不合理的是( )选项 化学反应事实(或现象) 影响因素A 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分解速度比较慢,加入二氧化锰后迅 速分解 催化剂B 食物在冰箱中保存不易变质 温度C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在纯氧中燃烧火焰明 亮 反应物的种类D 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纯氧中剧烈燃烧、火星四 射 反应物的浓度32017泰安某兴趣小组在探究浓硫酸的化学
2、性质时,将浓硫酸滴加到氯化钠固体中并小心地加热,发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同时发现有白雾,经查阅资料了解到浓硫酸与氯化钠在加热时会发生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该兴趣小组对产生的氯化氢(HCl)气体是否显酸性进行了相关探究。进行实验 同学们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方法,用三朵由紫甘蓝的汁液染成蓝紫色的纸质干燥小花进行如图 Z67 中 1 所示的三个实验。图 Z67实验现象 和中小花不变色;中小花变成红色。查阅资料 图 2 是同学们查阅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的示意图。实验结论 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反思交流 (1)从微观角度分析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的原因是_。(2)小明向实验中变红的小花
3、上喷足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发现小花最后变成黄绿色,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紫甘蓝的汁液在酸性溶液中显_色。(4)下列实验可以用来说明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的是_(填序号)。A测试盐酸的导电性,盐酸能导电B干燥的碳酸钠粉末放入氯化氢气体中,不反应C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D干燥的碳酸钠粉末放入盐酸中,能反应拓展应用 同学们为探究分子的运动情况,在玻璃管两端同时放入蘸有试剂的棉花,做了如图 Z68 所示实验,发现在玻璃管内形成了白色烟环(成分为氯化铵)且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2图 Z68(5)白色烟环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的原因是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2017安徽某
4、兴趣小组用图 Z69 中装置进行实验时发现,烧杯中饱和石灰水先变浑浊,后逐渐澄清。图 Z69(1)写出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生成了_(填化学式)。(2)为探究“饱和石灰水浑浊后变澄清的原因” ,该小组同学开展了如下活动:查阅文献 碳酸钙(碳酸钠等)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碳酸氢钠等)。提出假设 假设 1:挥发出的 HCl 使浑浊变澄清; 假设 2:_。设计实验 为除去 CO2中的 HCl,小华在图中甲、乙装置之间增加图 装置, 装置的连接顺序是甲_(填管口序号)乙;其中存放的试剂合理是_(填序号)。 A浓硫酸 B饱和 Na2CO3溶液CNaOH
5、溶液 D饱和 NaHCO3溶液实验现象 饱和石灰水浑浊后,继续通入足量 CO2,沉淀部分溶解但最终并未完全澄清。得出结论 由以上探究可得出结论是_。(3)该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用 pH 传感器测得图烧杯中溶液的 pH 随通入气体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 Z610 所示。图 Z610 AB 段 pH 不变的原因可能是_; D 点所得溶液的成分除 H 2O 外还有_。 BC 段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主要有_。52016黄冈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完成了如图 Z611 中甲所示的两个实验。实验后,小明同学将废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发现混合废液浑浊并显红色。请你完成下列问题。3图 Z611(1)A
6、 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现象为_。(2)B 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提出问题 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可能是哪些呢?作出猜想 猜想一: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可能是 NaOH;猜想二: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还可能是_;猜想三: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还可能是 Ca(OH)2。实验验证 同学们对可能含有的碱性物质进行确定,取一定量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根据反应现象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像。结论 分析图像数据得出,废液中使酚酞变红的物质一定是_,一定不是_。拓展提高 为了使以上废液实现安全排放,你的做法是_。62017徐州某班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探究铁与水蒸
7、气的反应。(1)按图 Z612 装好药品、连好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其中 A 装置的作用是_。图 Z612(2)加热一段时间后,灰色铁粉逐渐变黑,吹泡器连续吹出气泡,且气泡向上飞起;用燃着的木条靠近气泡,能产生爆鸣。该气体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3)同学们讨论后认为: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固体是“铁的一种氧化物” ,玻璃管内的黑色固体中还可能含有“过量的铁” 。查阅资料 铁有三种氧化物(FeO、Fe 2O3、Fe 3O4),其中 FeO 接触到空气会立即由黑色变为红棕色;铁的三种氧化物都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倒出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平铺于白纸上 黑色固体不变色
8、黑色固体中一定没有_(填物质名称)取上述黑色固体少许,装入试管,加入足量_溶液_,且有红色固体出现黑色固体中一定含有_探究结论 铁与水蒸气发生置换反应,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拓展创新 同学们利用微型仪器“长柄 V 形玻璃管”改进了图 Z612 装置,设计出图 Z613 装置,并分别选用湿棉花、湿粉笔、芦荟叶、芭蕉茎、氢氧化镁、氢氧化铜等作为供水剂,实验都获得成功。4图 Z613改进装置与原装置相比,改进装置有很多优点,请你写出一条:_。分析上述供水剂的供水原理,其中正确的是_(填序号)。A疏松、多孔的物质,有良好的吸水和保水性能B新鲜的富水植物,在受热时水分容易释放出来C本身不含水的固体物
9、质,不能用作供水剂72016泰州“84”消毒液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具有漂白、杀菌、消毒功效。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一瓶敞口久置的“84”消毒液成分产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探究。提出问题 该敞口久置的消毒液中溶质有哪些?查阅资料 “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和氯化钠。NaClO 为有效成分,有腐蚀性并易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2NaClOCO 2H 2O=2HClONa 2CO3)。NaClO 溶液、HClO 都具有漂白、杀菌、消毒功效。HClO 不稳定,受热或光照会发生分解。分析讨论 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该消毒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可能还有 NaClO、Na 2CO3、HCl
10、O 中的一种或多种。实验过程 :向装入有色布条的试管中加入适量该消毒液试样,布条长时间不褪色。:另取适量该消毒液试样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静置,观察到的现象为_。得出结论 实验过程中有色布条不褪色,说明该消毒液试样中的溶质不含_。实验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综上所述,该消毒液试样中的溶质为_。交流反思 生活中, “84”消毒液储藏时应注意_;一般不用“84”消毒液对水果、蔬菜进行消毒,其原因可能是_。拓展延伸 (1)次氯酸钠与稀硫酸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2)次氯酸钠与盐酸反应可生成有毒的氯气,日常生活中“84”消毒液不能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混合使用。82016
11、淮安改编实验室有一瓶长期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如图 Z614 甲),某兴趣小组同学欲对该固体变质情况进行探究。图 Z614提出问题 该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变质情况如何?查阅资料 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容易变质但不会转化为 NaHCO3;CaCl 2溶液呈中性;CaCl 2Na 2CO3=CaCO3 2NaCl。提出猜想 猜想:固体未变质;猜想:固体全部变质;猜想:固体部分变质。原因分析 5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进行实验 小聪同学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用足量水溶解,再向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由此他得出猜想正确,但其他同学很快予以否定,否定的理由是_,为了进一步
12、得出结论,组内其他三位同学分别取小聪实验后的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表所示实验。同学 小红 小美 小伍实验操作 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 液 加入过量氯化钙稀溶 液 加入过量稀 盐酸实验结论 小红、小美的实验中都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溶液仍是红色,于是他们都得出猜想正确。反思评价 (一)老师指出,仅凭小红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无法确定猜想正确,理由是_。(二)根据小美的结论推测小伍的实验现象是_。提出问题 如何测定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实验原理 通过测定一定质量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来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实验设计 小伍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按图乙装置进行实验(已知该装置气密性
13、良好,水准管高度可以上下调节,量气管是带有刻度的仪器)。反思评价 (一)在实验中,若没有植物油,测定结果会_(填“偏大” “ 偏小”或“不变”)。(二)操作中,下列情况不影响测定结果的是_(填序号)。A实验前试管中有空气B实验中水准管口有水溢出C读数时量气管和水准管液面不相平92017重庆A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氢气的实验室制法,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探索。(1)小组用锌与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为了加快锌与稀盐酸的反应速率,老师提示可向反应物中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为了弄明白速率加快的原因,小组同学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起促进作用的是硫酸根离子;猜想二:起促进作用的是铜
14、离子;猜想三:生成物质起到促进作用。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明将硫酸铜换成硫酸钠,发现反应速率几乎没有变化,小明得出猜想_不正确。小明提出将硫酸铜换成氯化铜进一步验证猜想,小刘认为不需要替换试剂,只需通过观察加入硫酸铜固体后的现象就可以验证,该反应的现象为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此反应发生后反应速率加快依然较明显,小刘得出猜想_正确。(3)小王觉得用稀硫酸比用稀盐酸制取的氢气更纯净,原因是_。102016泉州日常生活中,人们利用碳酸钠溶液具有碱性,清洗餐具上的油污,碱性越强,去油污的效果越好。小菁决定对影响碳酸钠溶液碱性的因素展开探究,请你参与。用不同温度的水,配制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
15、 2%、6%和 10%的碳酸钠溶液,依次测量溶液的 pH,记录数据如下表:实验编号 a1 a2 a3 b1 b2 b3 c1 c2 c3溶质质量分数 2% 2% 2% 6% 6% 6% 10% 10% 10%水的温 20 40 60 20 50 60 20 40 706度/溶液pH 10.90 11.18 11.26 11.08 11.27 11.30 11.22 11.46 11.50(1)溶液碱性最强的是_(填实验编号)。(2)要得出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与 pH 变化关系的结论,可选择的一组实验是_(填实验编号),结论是_。(3)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的变化与碳酸钠溶液的 pH 变
16、化关系是_。(4)将 10%的碳酸钠溶液从 20 持续升温到 70 ,所测得的 pH 如下表:温度/ 20 30 40 50 60 70溶液 pH 11.22 11.35 11.46 11.48 11.50 11.50当温度介于 2040 时,温度对碳酸钠溶液的 pH 影响比较_(填“大”或“小”)。小菁将适量碳酸钠粉末撒在沾有油污的餐具上,并冲入适量的热水,再进行擦洗,达到较好的洗涤效果,这是因为_。(5)碳酸钠溶于水,有部分碳酸钠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致使溶液呈碱性。实验室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可选用的试剂是_(填序号)。a酚酞溶液 b稀盐酸c氯化钠溶液 d氯化钙溶液(6)欲使
17、碳酸钠溶液中的碳酸钠完全转化为烧碱,可在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物质(写名称):_或_,并充分搅拌,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任写一个)。112017广州菱锰矿(含有 MnCO3)常用稀硫酸来浸出 Mn2 。(1)浸出 Mn2 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该化学方程式是_。(2)为探究浸锰的最佳工艺条件,某研究小组首先进行了单因素实验,数据如下:矿酸比 10.4 10.5 10.6 10.7 10.8浸出率/% 75.9 83.8 91.8 92.8 93.0矿酸比从 10.4 到 10.8 的过程中,稀硫酸的用量_(填“增大”或“减小”)。分析数据得知:当矿酸比从 10.4 变化到 10.6 时,Mn 2
18、浸出率_;当矿酸比从 10.6 变化到10.8 时,Mn 2 浸出率_。(3)该研究小组选定两个因素作为研究条件进行对比实验,数据如下:矿酸比 温度/ 浸出率/%1 10.5 60 80.22 10.5 80 83.83 10.6 60 x4 10.6 80 91.8表中 x 最有可能的数值为_(填序号)。A79.7 B80.8C87.6 D92.8该工艺的最佳条件为:矿酸比:_;温度:_。122016长沙在学了生活中常见盐的性质以后,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测定 Na2CO3和 NaCl 混合固体中 Na2CO3含量的探究实验,他们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7图 Z615(1)如图 Z615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连云港 专版 2018 年中 化学 复习 方案 题型 训练 6201901141121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