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选考1)2020版高考物理总复习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第9讲直线运动中力和运动的综合应用课件.pptx
《(江浙选考1)2020版高考物理总复习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第9讲直线运动中力和运动的综合应用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浙选考1)2020版高考物理总复习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第9讲直线运动中力和运动的综合应用课件.pptx(4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9讲 直线运动中力 和运动的综合应用,-2-,-3-,考点一,考点二,单个物体多个运动过程 核心知识整合 一、计算题解题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要求 1.必要文字说明的要求 计算题中文字说明不占有分值,能少写就少写,但必要时应有文字说明(所谓“必要时”就是如果没有文字说明,别人可能会误解你的解答时): (1)说明研究对象(对谁分析,或对哪个过程分析,个体或整体)。 (2)画出受力分析图、电路图或运动过程的示意图。 (3)说明所设字母的物理意义。 (4)说明规定的正方向、零势点(面)。 (5)说明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临界条件。 (6)说明所列方程的依据、名称及对应的物理过程或物理状态。 (7)说明所求
2、结果的物理意义(有时需要讨论分析)。,-4-,考点一,考点二,2.答题的几个注意点 (1)一个字母在一个题目中只能用来表示一个物理量,忌一字母多用;一个物理量在同一题中不能有多个符号,以免混淆。 (2)要用原始方程组联立求解,不要用连等式,方程式有多个的,应分式布列(分步得分),不要合写一式,以免一错而致全错。要用字母表达方程。 (3)尊重习惯用法。如拉力用F,摩擦力用Ff表示,阅卷人一看便明白,如果用反了就会带来误解。 (4)数字相乘时,数字之间不要用“”,而应用“”进行连接。结果不要忘记单位。,-5-,考点一,考点二,(5)角标要讲究。角标的位置应当在右下角,比字母本身小许多。角标的选用亦
3、应讲究,如通过A点的速度用vA就比用v1好;通过某相同点的速度,按时间顺序第一次用v1、第二次用v2就很清楚,如果倒置,必然带来误解。 (6)尊重题目所给的符号,题目给了符号的一定不要再另立符号。如题目给出半径是r,你若写成R就算错。字母符号要写清楚、规范,忌字迹潦草。阅卷时因为“v、r、”不分,大小写“M、m”或“L、l”不分,“G”的草体像“a”,希腊字母“、”笔顺或形状不对而被扣分屡见不鲜。,-6-,考点一,考点二,二、相关骨干知识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2)以上三个公式均为矢量式,应用时应规定正方向。 (3)如果一个物体的运动包含几个阶段,就要分段分析,各段交接处的速度往往是联系
4、各段的纽带,应注意分析各段的运动性质。,-7-,考点一,考点二,关键能力提升 命题点一 水平直线上的力与运动问题 【例1】 图甲为一风力实验示意图。开始时,质量为m=1 kg的小球穿在固定的足够长的水平细杆上,并静止于O点。现用沿杆向右的恒定风力F作用于小球上,经时间t1=0.4 s后撤去风力。小球沿细杆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g取10 m/s2)。试求:(1)小球沿细杆滑行的距离; (2)小球与细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3)风力F的大小。,答案:(1)1.2 m (2)0.25 (3)7.5 N,-8-,考点一,考点二,解析:(1)v-t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则在1.2 s时间
5、内小球的位移x=1.2 m。 (2)由v-t图象可知,小球0.4 s内的位移x1=0.4 m 对00.4 s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得(F-mg)x1= mv2-0 对整个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得Fx1-mgx=0-0 联立解得=0.25,F=7.5 N。 说明: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可以用力和运动解题,也可用动能定理,同学们可以自行选用。,-9-,考点一,考点二,【例2】 如图所示,质量为30 kg的雪橇和货物在与水平面成37角的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做直线运动。通过位移0.5 m速度由0.6 m/s均匀地减至0.4 m/s。已知雪橇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2,求作用力F的大小。(sin 37=0.6,co
6、s 37=0.8,g取10 m/s2),答案:58.7 N,-10-,考点一,考点二,解析:规定水平向右为正方向,由题意可知v0=0.6 m/s,v=0.4 m/s,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水平向左。 对雪橇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牛顿第二定律知,水平方向上有 Fcos -FN=ma 竖直方向上有 FN+Fsin -mg=0 可得:F=58.7 N,-11-,考点一,考点二,方法技巧正交分解法的基本步骤 1.建立正交x、y坐标,这是最重要的一步,方向一般为运动(趋势)方向,另一方向为垂直运动方向(趋势方向)。 2.将题目所给定的矢量和要求的各矢量沿x、y轴方向分解,求出各分量,凡与x、y轴方向一致的为
7、正;凡与x、y轴反向的为负,标以“-”号,凡与轴垂直的矢量,该矢量在该轴上的分量为0。 3.根据在各轴方向上的运动状态列方程,这样就把矢量运算转化为标量运算;若各时刻运动状态不同,应根据各时间区间的状态,分阶段来列方程。,-12-,考点一,考点二,命题点二 竖直直线上的力与运动问题 【例3】 (2018年3月浙江十校联盟适应性考试)观光旅游、科学考察经常利用热气球,保证热气球的安全就十分重要。科研人员进行科学考察时,气球、座舱、压舱物和科研人员的总质量M=1 000 kg,在空中停留一段时间后,由于某种故障,气球受到的空气浮力减小,当科研人员发现气球在竖直下降时,气球速度为v0=2 m/s,此
8、后经t0=4 s气球继续匀加速下降h1=16 m,科研人员立即抛掉一些压舱物,使气球匀速下降。不考虑气球由于运动而受到的空气阻力。求:,-13-,考点一,考点二,(1)气球加速下降阶段的加速度大小a; (2)抛掉压舱物的质量m; (3)气球从科研人员发现气球下降开始经过t=12 s的时间内下落的总高度h总。,答案:(1)1 m/s2 (2)100 kg (3)64 m,-14-,考点一,考点二,解析:(1)设气球加速下降的加速度为a,受空气的浮力为F,则:,解得:a=1 m/s2。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到:Mg-F=Ma 抛掉质量为m压舱物,气体匀速下降,有:(M-m)g=F 解得:m=10
9、0 kg。 (3)设抛掉压舱物时,气球的速度为v1 由运动学公式可知:v1=v0+at0=6 m/s, h=16 m+v1t1 解得:h=64 m,易错警示物体在竖直方向运动时,不要忘记竖直方向的重力。,-15-,考点一,考点二,【例4】 (20172018学年浙江东阳中学高二下)如图甲所示是高层建筑配备的救生缓降器材。遇到突发情况时,逃生者可以将安全带系于腰部,通过钢丝绳等安全着陆,如图乙所示,某次演练中,逃生者从离地面72 m高处,由静止以大小为6 m/s2加速度开始下滑,随后以18 m/s的速度匀速运动,紧接着以大小为5 m/s2加速度减速,到达地面时速度恰好为零。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10、 m/s2。求:(1)加速下滑的位移x1; (2)加速下滑时钢丝绳对逃生者的拉力与重力的比值; (3)到达地面的时间t。,答案:(1)27 m (2)0.4 (3)7.3 s,-16-,考点一,考点二,-17-,考点一,考点二,易错警示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明确逃生者的运动情况,抓住各个过程之间的联系,如速度关系、位移关系,也可以画出速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的意义求解。,-18-,考点一,考点二,【例5】 如图所示,某人站在力传感器上,从直立静止起,做“下蹲起跳”动作,图甲中的“ ”表示人的重心。图乙是由力传感器画出的F-t图线。图乙中14各点对应着图甲中14四个状态和时刻。重力加速度g取10 m/
11、s2。请根据这两个图所给出的信息,求:,-19-,考点一,考点二,(1)此人的质量。 (2)此人1 s内的最大加速度,并以向上为正方向,画出此人在1 s内的大致a-t图象。(3)在F-t图象上找出此人在下蹲阶段什么时刻达到最大速度?简单说明必要理由。,答案:(1)60 kg (2)见解析 (3)见解析,-20-,考点一,考点二,解析:(1)此人状态1处于静止状态,对应图乙中1点F1=600 N可知此人m=60 kg。 (2)由图乙可知,2点F2=1 800 N最大,1 s内的a-t图象如下图(只要最大加速度是重力加速度两倍就可),(3)下蹲阶段先加速后减速,支持力与重力平衡时速度最大,由a-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浙选考 2020 高考 物理 复习 第四 牛顿 运动 定律 直线运动 综合 应用 课件 PPT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44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