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9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解密专题20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发展历程教学案.doc
《备战2019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解密专题20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发展历程教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19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解密专题20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发展历程教学案.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 20 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发展历程高考试题 考查内容 命题角度 难度2018 年天津卷,9 题 五四运动 以会议内容为切入考查五四运动 中等2018 新课标,29题中共的诞生 以孙中山言论为切入考查中共的诞生 中等2017 新课标,30题抗日战争 以历史文献为切入点,考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等2017 新课标,32题抗日战争 以历史现象为切入点,考查抗日战争的影响中等2017 年新课标,30题解放战争 以历史事实切入考查中国的外交 较难2017 年江苏卷,9 题 国民大革命 本题以历史文献切入,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的愿望中等2017 年北京卷,16题国民大革命 以毛泽东言论为切入点,考
2、查新三民主义的内容较难2016 年海南卷,19题国民大革命 本题以毛泽东的一篇文章为切入点,考查对国民革命运动的理解和认识中等2016 新课标,29题土地革命 以社会现象为切入考查土地革命 较难2015 年广东卷,15题国民大革命 本题主要以材料解读的形式考查国民大革命时期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等这一部分内容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主体内容,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2分析解读 复习备考时需要把握以下方面:(1)突出近代民主革命的主线,即在不断的抗争中各阶级进行了不断的探索。民主革命在经过百年先进与落后的碰撞、热血与烈火洗礼之后,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胜利。同学们可以以此为主要线索分析近代中国各阶级
3、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作用及影响。(2)将重大历史事件放到民主革命的大环境中,掌握四个要点。第一,对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重在理解二者在中国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中的地位与作用。第二,重点掌握无产阶级在探索救国道路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成功、从失败走向胜利产生的影响,进而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考点一 五四运动及中共的诞生(2018 年天津卷) “(本次大会)向全世界与全中国的劳动群众,宣布它在全中国所要实现的基本任务,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宪法大纲中华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 ”这次大会的召开地点位于下图中A B C D【解
4、题思路】3本题主要考查五四运动。材料反映的是各种社会思潮发展迅速,未体现政局动荡,故 A 项错误;五四运动时期处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政党政治成为社会政治生活的主流与史实不符,故 B 项错误;材料中社会主义只是各种思潮之一,不能说明社会主义成为民主革命的必然选择,故 C 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这些社会思潮如马克思主义、三民主主义等的主旨主要是救亡图存,反映了中国国民的民族国家意识日益觉醒,故 D 项正确。(2018 年新课标全国卷)1923 年底,孙中山认为, “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
5、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 ”其意在A走苏俄革命的道路B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C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D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15 年陈独秀等人掀起了具有思想启蒙作用的新文化运动,1921 年中国共产党诞生,陈独秀当选中国共产党总书记,材料反映了此时陈独秀的反帝思想,故 A 项正确;“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是指新文化运动,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 B 项;C 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成为当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D 项。 影响不同革命统一战线时期,年幼的中国共产党,因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使蒋介石、汪精卫公
6、开背叛并大肆屠杀工农群众,大革命失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使逐渐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坚持领导,人民革命力量得到空前发展,为民主革命奠定了基础。(2016 年海南卷)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说:“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土豪劣绅,这几个政治口号,真是不翼而飞,飞到无数乡村的青年壮年老头子小孩子妇女们的面前,一直钻进他们的脑子里去,又从他们的脑子里流到了他们的嘴上。 ”该文描述的这一现象表明A中国革命目标与民众需求相一致B国民党在农村调整扶助农工政策C中共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日益成熟D中国革命性质开始发生根本转变4【解题思路】【要点解密】本题以毛泽东的一篇文章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国民革命运动
7、的理解和认识,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为教材的主干知识,历来是全国卷和各地方历史高考的高频考点。对该知识点的讲解,一是要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相同点和不同点,二是要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期及各自阶段特征。(2015 年广东卷)毛泽东主张用事实反击敌人的毁谤:“敌人说:广东共产 ,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 ,我们说:请看事实 。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 。我们说:请看事实 。 ”这些“事实”都发生于A辛亥革命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解题思路】【要点解密】
8、本题考查国民大革命时期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一次次抗争和失败的艰辛历程中认识到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议,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1924 年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对三民主义做出了适应时代潮流的新解释,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蕴含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成为国民革命的理论指导。5考点三 国共十年对峙(2016 全国新课标)1930 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
9、民生产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解题思路】【要点解密】中国近代史按照革命的领导阶级可以分成两个阶段: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新民主主义可以分为几个阶段:五四运动之后中共成立,在 19231927 年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经常被称为国民革命阶段;19281933 年经常被称为土地革命阶段,其实也是反围剿阶段;19341936 年这一阶段是长征阶段。之后就是抗日战争阶段和解放战争阶段。我们往往忽略的就是土地革命阶段的一些历史事件。这段历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就是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以及在革命根据地开展的土地革命。教材中在秋收起义之后着重介绍了土地革命的内容,因此要引起重视。(
10、2015 年天津卷)历史学家金冲及论述说,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国民党当政后并没有实行这一政策。20 世纪 30 年代时,中国广大农村仍然是半数以上土地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的 10%的地主富农手中。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农民获得土地,其实质是A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B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C巩固根据地红色政权6D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解题思路】解答本题注意关键词“实质” 。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使广大贫农分到了土地,其实质是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A、C、D 是这样做的目的和结果。所以本题选 B。 (2017 年江苏
11、卷)1937 年 8 月,毛泽东强调要“发挥红军的特长”,创建根据地,开展游击战,钳制与消灭敌人。在此原则指导下,人民军队A粉碎了第三次“围剿”B变敌后为抗日的战场C赢得长征的伟大胜利D取得台儿庄战役大捷【解题思路】【要点解密】八路军在华北的战略展开,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太原失守以前,八路军主要是以游击战和游击运动战直接在战役上配合友军作战,以少部兵力进行发动群众和组织群众武装的工作;太原失守以后,八路军各师主力分别在晋察冀、晋东南、晋西北和晋西南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实现了在山西的战略展开;1938 年 4 月以后,八路军实行大幅度分兵,向河北、豫北平原、山东、冀热边和绥远等华北广大
12、敌后区域发展游击战争,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战场。考点五 解放战争(2017 年新课标全国卷)1949 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 。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7A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B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C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D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解题思路】【要点解密】本题考查的能力要求很高,它不仅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基本要求,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对备选项内容的分析甄别能力。如果学生的记忆准确,本题可以通过排除法答对,但如果有一个知识点的时
13、间记忆出错,就会出现失误。本题容易错选 D 项,这也是出题者为学生设置的一个陷阱,D 项与材料内容有很高的相似度,但通过时间可以把其排除。(2016 年天津卷)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后,中共中央于 1947年 2 月 1 日发表声明:“对于 1946 年 1 月 10 日以后,由国民党政府单独成立的一切对外借款,一切丧权辱国条约及一切其他上述的协定谅解本党在现在和将来均不承认,并决不担负任何义务。 ”这一声明A说明中共“另起炉灶”方针开始实行 B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体现C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 D认为国民党政府是在出卖国家利益【解题思路】根据“1947 年 2 月 1
14、 日”可知,此时还处于国共内战时期即解放战争时期, “另起炉灶”方针是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时间不符,也无从体现“开始实行” ,故 A 错误;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应是在1949 年建国后实行,时间不符,故 B 错误;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也是由于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故 C 错误;根据“一切丧权辱国条约”等信息可见中国共产党认为国民党政府是在出卖国家利益,故选 D。【要点解密】8本题可以从时间上寻找突破口,任何历史事件都发生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条件限定语就是对选择项在时间、程度、空间等方面的限定,因此时间概念的判断在审题时至关重要。只要能够判断出 B、C、D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备战 2019 年高 历史 高频 考点 解密 专题 20 新民主主义 革命 发展 历程 教学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