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类试卷]国际司法考试卷四(革命根据地新民主主义的法律制度)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司法类试卷]国际司法考试卷四(革命根据地新民主主义的法律制度)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司法类试卷]国际司法考试卷四(革命根据地新民主主义的法律制度)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国际司法考试卷四(革命根据地新民主主义的法律制度)模拟试卷 1及答案与解析一、分析题1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2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3 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4 陕甘宁边区保障人权财权条例5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6 赣东北特区苏维埃暂律行刑律7 井冈山土地法8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9 陕甘宁边区地权条例10 中国土地法大纲11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12 晋冀鲁豫边区劳工保护暂行条例13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14 马锡五审判方式15 革命根据地法制建设的基本特征和立法指导思想是什么?16 简述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的主要内容。17 简述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的内容要点。18 苏区肃反工作的
2、经验教训有哪些?19 简述抗日民主政权的刑事立法。20 简述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政府的刑事立法。21 简述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内容特点。22 简述革命根据地的劳动立法。23 简述革命根据地的租债法规(减租减息条例)。24 简述革命根据地的继承立法的基本原则。25 简述革命根据地的司法体制。26 简述革命根据地的审判原则和诉讼制度。27 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华池县居民封彦贵,有个女儿乳名封捧儿。在封捧三岁时,由其父包办,与张金才次子张柏订了婚。到 1942 年,封彦贵见女儿长大成人,婚礼大增,为了从女儿身上多捞聘金,封彦贵一面以“婚姻自主” 为借口,与张家解除婚约;一面又以法币 2400 元、硬币 48
3、元,暗中将女儿许给城壕川张某之子为妻。此事被张金才告发后,由华池县司法处撤销了后一婚约。1943 年 2 月封捧到一亲戚家吃喜酒,与张柏第一次见面。封捧表示愿意与张柏结婚。但其父却在同年 3 月又以法币 8000 元、硬币 20 元、哔叽布 4 匹,将封捧许给庆阳财主朱寿昌为妻。封捧不屈从父命,暗中将此情告知张家。张金才得知后,当即纠集其弟等 20 多人,夜奔 40 里,闯人封家抢亲。封彦贵告到县司法处,裁判员偏听偏信了封彦贵的控告,即以抢亲罪判处张金才徒刑 6 个月,并宣布张柏与封捧的婚姻无效。宣判之后,原被告双方都表示不服,附近群众也很不满意。适值边区陇东专署专员兼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马锡
4、五到华池县巡视工作,封捧便向马锡五提出口头上诉。马锡五受理此案后,深入到区乡干部和群众中了解真实案情和一般舆论趋向。最后召集当地群众进行公开审判;除讯问各该当事人的要求和理由外,还广泛征询群众意见。之后,马锡五很快当庭做出了以下判决:(1)封捧与张柏双方皆同意结婚,按婚姻自主原则,其婚姻准予有效;(2)张金才等黑夜抢亲,有碍社会治安,因而判处有期徒刑,其他附从者给予严厉批评;(3)封彦贵以女儿为财物,多次高价出卖,违反婚姻法规,处以劳役,以示警戒。宣判之后,受罚者认为自己罪有应得,口服心服;群众认为是非分明,热烈拥护。封捧与张柏的婚姻受到法律保障,更是皆大欢喜。(本案为评剧电影刘巧儿的真实原型
5、)试以上述封捧婚姻上诉案分析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特点。二、论述题28 试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的基本内容、特点。29 试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的基本内容和苏区土地立法的历史意义。30 论述革命根据地的婚姻立法。国际司法考试卷四(革命根据地新民主主义的法律制度)模拟试卷 1答案与解析一、分析题1 【正确答案】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是 1931 年 11 月 7 日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正式通过的宪法性文件。它的基本内容是宣告了中华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的成立,确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政权性质是工农民主政权,政权的组织形式是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并确定以彻底实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作为工农
6、民主专政的基本任务,同时还规定了苏维埃公民的基本权利。宪法大纲虽然存在着某些“左”倾错误的规定,但它的制定和颁布,在中国宪政运动史上仍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的第一部宪法性文献。【知识模块】 革命根据地新民主主义的法律制度2 【正确答案】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是 1942 年 11 月陕甘宁边区参议会通过施行的宪法性文献。该纲领共 21 条,主要内容是规定了边区政府的基本任务和奋斗目标,即团结边区内部各社会阶级、各抗日党派,发挥一切人力、物力、财力、智力,为保卫边区、保卫西北、保卫中国、驱逐日本帝国主义而战。纲领还规定了抗日民主政权的性质、组织形式以及抗日人民的各项自由权利。【知
7、识模块】 革命根据地新民主主义的法律制度3 【正确答案】 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是 1946 年 4 月陕甘宁边区第三届参议会通过的宪法性文件。这个宪法原则分政权组织、人民权利、司法、经济和文化五部分,共 21 条,是解放战争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宪法性文献,后来的陕甘宁边区宪法草案即根据它所确立的原则而制定。同时它也对其他解放区有较大的影响。【知识模块】 革命根据地新民主主义的法律制度4 【正确答案】 陕甘宁边区保障人权财权条例是陕甘宁边区政府于 1942 年 2月发布的旨在具体保护抗日人民各项权利自由的法律。它以 22 条的篇幅详细规定了对于人权财权的各项保护措施。规定:保障边区一切抗日人民的私有财
8、产权及依法之使用及收益自由。任何机关、部队、团体不得非法征收、查封、侵入或搜捕;司法机关或公安机关逮捕人犯应有充分证据,依法定手续执行;逮捕人犯不准施以侮辱、殴打及刑讯逼供、强迫自首,审判采取证据主义,不重口供;等等。【知识模块】 革命根据地新民主主义的法律制度5 【正确答案】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是 1931 年 4 月苏维埃工农民主政权颁布的主要刑事立法之一。该条例共 41 条,详细规定了反革命罪的概念和种类、刑罚的种类以及条例适用的一般原则。这个条例对于打击反革命势力,保护工农民主政权起到了积极作用。【知识模块】 革命根据地新民主主义的法律制度6 【正确答案】 赣东北特区苏维埃
9、暂律行刑律是 1931 年赣东北地区制定的革命根据地唯一一部普通刑法典。该刑律分为总则、分则两编,共 36 章 149 条。它是在赣东北特区试行的制裁一般刑事犯罪的刑法典,对以后制定刑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知识模块】 革命根据地新民主主义的法律制度7 【正确答案】 井冈山土地法是 1928 年 12 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颁行的土地法规。它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以人口或劳动力为标准,男女平均分配。作为早期苏区土地立法的代表,这部土地法也有一些原则错误,如没收一切土地而不是只没收地主土地;农民只有土地的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禁止土地的买卖等。【知识模块】 革命根据地新民主主义的法律制度8
10、 【正确答案】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是 1931 年 12 月 1 日由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重要法律。它规定没收一切封建主、军阀、豪绅、地主的动产与不动产,以及富农多余的房屋、农具、牲畜等,宣布一切高利贷债务无效。该法还规定了土地财产的分配办法,并原则上确定了农民的土地私有权。但是,这部土地法的一些规定仍然受到极“左” 路线的影响。【知识模块】 革命根据地新民主主义的法律制度9 【正确答案】 陕甘宁边区地权条例是 1944 年 12 月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一部重要的土地法规。这部法规规定,在土地已经分配的区域,土地为一切依法分得土地人所有;在土地未经分配
11、区域,土地仍为原合法所有人所有。它还规定了有关公有土地的范围、领取公地和开垦公有荒地、合法土地的代管以及政府租用、征用土地等方面的内容。【知识模块】 革命根据地新民主主义的法律制度10 【正确答案】 中国土地法大纲是中国共产党于 1947 年 10 月公布的指导解放区土地政策的基本法律文件。根据其规定,废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废除一切庙宇、学校、机关、祠堂等的土地所有权,废除一切乡村在土地制度改革以前的债务。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实行平分原则。政府发放土地证,允许土地所有人自由经营、买卖及在特定情况下出租土地。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制定和颁布,提高了农民的经济和社会地位,调动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使中
12、国共产党民主革命原则和目的通过土地立法的方式得以具体体现。同时,也为新中国的土地制度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知识模块】 革命根据地新民主主义的法律制度11 【正确答案】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是 1931 年 11 月中央苏区工农兵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的一部重要的劳动法律。该法共 12 章 75 条,主要规定了有关集体合同、工时、工资福利、劳动保护、休假、社会保险以及劳资纠纷的解决等方面的制度,大大改善了苏区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状况。但是,这部法律也存在着极左的错误。【知识模块】 革命根据地新民主主义的法律制度12 【正确答案】 晋冀鲁豫边区劳工保护暂行条例是抗日民主政权颁布的具有代表性的劳
13、动保护法规。该条例经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通过,1941 年 11 月由边区政府公布实施,并于 1942 年、1944 年多次修正公布。共 7 章 45 条,各章分别规定的是总则、工资、作息时间、劳动保护、劳动合同、职工会、附则。【知识模块】 革命根据地新民主主义的法律制度13 【正确答案】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于 1934 年 4月 8 日正式颁布的一部婚姻法律。该法共 7 章 21 条,规定男女婚姻以自由为原则,废除一切包办强迫和买卖的婚姻制度,禁止童养媳,实行一夫一妻制,禁止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同时这部法律还对结婚和离婚(特别是红军战士的离婚)等问题作了专门规定。【知
14、识模块】 革命根据地新民主主义的法律制度14 【正确答案】 马锡五审判方式是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政权创立的一种将群众路线的工作方针运用于司法审判工作的审判方式。因由边区陇东专署专员兼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马锡五首创而得名。这一方式在边区政权所辖的范围内得到普遍的推广。其主要内容是简化诉讼手续,实行巡回审判、就地审判。在审判中依靠群众,调查研究,运用审判与调解相结合的方法,解决疑难案件,纠正错案,使群众在审判中得到教育。【知识模块】 革命根据地新民主主义的法律制度15 【正确答案】 革命根据地法制建设的基本特征和立法指导思想是:第一,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这是确保革命
15、法制建设胜利发展的改变保证。第二,反映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革命根据地新民主主义法律的实质和内容,是以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为己任,因此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和革命性第三,以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为根本任务,对国内外的敌人坚决实行专政。革命根据地的法律制度,就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和:疗针政策,加以具体化、条文化、制度化。最突出的特点是对国内外敌人和一切反革命分子,坚决实行专政,这是人民胜利的护身法宝和传家法宝。第四,革命根据地法制建设始终贯彻人民民主的原则。即在为了群众、相信群众并依靠群众的思想指导下,发动人民亲自登上
16、历史舞台,掌握政权,制定法律,执行法律,行使广泛的民主权利,建立了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的新型政治制度,成立了人民的司法机关,实行便利人民的诉讼制度。这一切都是以民主集中制和贯彻群众路线作为根本指导方针。【知识模块】 革命根据地新民主主义的法律制度16 【正确答案】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是经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于 1942 年11 月陕甘宁边区参议会通过施行的宪法性文献。该纲领共 21 条,主要内容是:第一,规定了边区政府的基本任务和奋斗目标,即团结边区内部各社会阶级、各抗日党派,发挥一切人力、物力、财力、智力,为保卫边区、保卫西北、保卫中国、驱逐日本帝国主义而战。第二,规定了抗日民主专政的政
17、权性质。即是民族统一战线的,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第三,规定实行参议会制度和“三三制” 政策。参议会制度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抗战时期特定历史条件下变通的政权组织形式。边区各级参议会为边区各级之人民代表机关,由其选举产生同级政府委员会。“三三制” 政策则是在民主政权组成人员的分配上,共产党员(代表无产阶级和贫民)、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代表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中间分子(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各占三分之一。这种政策的实行,对于纠正左倾关门主义,发挥党外人士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推动抗战的胜利,具有重要作用。第四,规定了抗日人民的各项自
18、由权利。如:保证一切抗日人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居住、信仰、迁徙之自由权,除司法系统及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其职务外,任何机关、部队、团体不得对任何人加以逮捕审问或处罚,而人民则有用无论何种方式,控告任何公务人员非法行为之权利。第五,规定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各项方针政策。包括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调节劳资关系的劳动政策、实行男女平等的婚姻政策、发展工农业生产的经济和税收政策以及文教卫生、民族、侨务、外事方面的政策等。【知识模块】 革命根据地新民主主义的法律制度17 【正确答案】 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是 1946 年 4 月 23 日陕甘宁边区第三届参议会通过的宪法性文件。这个重要的法律文件分政权组
19、织、人民权利、司法、经济和文化五部分,共 21 条,是解放战争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宪法性文献。其内容要点是:关于政权组织,规定“边区、县、乡人民代表会议(参议会) 为人民管理政权机关”。这就确定了人民政权的各级权力机关,准备由抗战时期的参议会,逐步过渡到人民代表会议制度。关于人民权利,规定人民享有政治上的各项自由权利和武装自卫权;妇女除享有与男子平等权利外,其特殊利益还应受到照顾;边区各民族人民一律平等。关于司法方面,规定“各级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除服从法律外,不受任何干涉” 。关于经济方面,规定 “应保障耕者有其田 ”,即准备实施彻底的土地改革。关于文化教育,规定要普及并提高一般人民之文化水准
20、,从速消灭文盲;实行免费的国民教育和高等教育,普及为人民服务的社会教育;发展卫生教育与医药设备,减少疾病与死亡现象;保障学术自由,致力科学发展。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具有很大的影响,后来,陕甘宁边区宪法草案即根据它所确立的原则而制定。【知识模块】 革命根据地新民主主义的法律制度18 【正确答案】 苏区的肃反工作,经过多年的斗争,清除了一些反革命分子,给反动势力以沉重打击。但是,由于缺乏经验,特别是由于“左” 倾机会主义采用过左的肃反政策,使肃反工作出现了扩大化的错误,给革命事业带来严重危害。这种经验教训主要有:第一,主观主义对形势作了完全错误的估计。夸大敌情,怀疑一切,导致“肃反中心论 ”的错误。
21、第二,严重破坏革命法制。大搞刑讯逼供,制造了大量的冤假错案。第三,实行孤立主义、神秘主义的肃反路线。当时的肃反机关(政治保卫局)过分强调工作的特殊性,错误地实行集权的独立系统的垂直领导,使得肃反机关严重地脱离党的领导和群众的监督。第四,错误的肃反政策和干部政策中的宗派主义纠缠在一起。在“左” 倾路线的指导下,钦差大臣式的中央代表独揽一切,实行个人专断,对于不同意见的干部,实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 ,甚至任意扣上各种反革命罪名,加以处决,“造成了党内极为痛心的损失” 。【知识模块】 革命根据地新民主主义的法律制度19 【正确答案】 抗战时期民主政权刑事立法总的指导原则是:“应该坚决地镇压那些坚
22、决的汉奸分子和坚决的反共分子,非此不足以保卫抗日的革命势力。但是决不可多杀人,决不可牵涉到任何无辜的分子。对于反动派中的动摇分子和胁从分子,应有宽大的处理。” 依照这一总的指导原则,逐步形成了以下的指导方针:正确估计敌我斗争形势,划清罪与非罪的界限;实行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方针,两者不可偏废;严禁刑讯逼供;必须加强共产党的领导,贯彻群众路线;适用刑法必须坚持人人平等的原则。抗战时期刑事立法的突出任务,就是打击投靠日寇的汉奸及战争罪犯。抗日民主政权前期的刑事立法以 1939 年的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惩治汉奸条例(草案 ) 为代表,后期则以 1945 年的山东省惩治战争罪犯及汉奸暂行条例为代表。此外,
23、各抗日民主政权还分别制定了惩治盗匪条例、妨害军事妨害公务治罪条例、惩治盗毁空室清野财务办法、破坏金融惩罚条例、惩治贪污条例、禁烟禁毒条例等单行刑事法规。【知识模块】 革命根据地新民主主义的法律制度20 【正确答案】 解放战争时期刑事立法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取缔一切反动组织、镇压反革命活动进行的。其主要内容是关于肃清政治土匪、镇压地主恶霸分子、惩治战争罪犯、取缔一切反动党团及一切特务组织、解散反动会道门封建迷信组织方面的规定。这一时期的刑罚也发生了一定变化:产生了新的刑种“管制” ;取消“回村服役”办法;增加无期徒刑。此外,各解放区人民政府还分别制定了惩治贪污条例、禁烟禁毒条例、严禁乱抓乱杀肉刑逼供
24、的训令、惩治杀伤犯暂行办法、惩治婚姻与奸害罪暂行办法以及惩治扰乱金融罪、破坏森林罪等方面的单行刑事法规。【知识模块】 革命根据地新民主主义的法律制度21 【正确答案】 中国土地法大纲是中国共产党于 1947 年 10 月 10 日公布的指导解放区土地政策的基本法律文件。根据其规定,废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废除一切庙宇、学校、机关、祠堂等的土地所有权,废除一切乡村中在土地制度改革以前的债务,并接收地主的牲畜、农具、房屋、粮食及其财产,征收富农的上述财产的多余部分。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实行平分原则。在土地数量上抽多补少,质量上抽肥补瘦。政府发放土地证,允许土地所有人自由经营、买卖及在特定情况下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司法 试卷 国际 考试卷 革命根据地 新民主主义 法律制度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