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单元测试(一)新人教版必修3.doc
《2019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单元测试(一)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单元测试(一)新人教版必修3.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注 意 事 项 :1 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准 考 证 号 条 形 码 粘 贴 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3 非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用 签 字 笔 直 接 答 在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的
2、答 题 区 域 内 。 写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 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第 卷本 卷 共 20 个 小 题 , 每 小 题 3 分 , 共 60 分 。 在 每 小 题 给 出 的 四 个 选 项 中 ,只 有 一 项 是 符 合 题 目 要 求 的 。1康熙年间,我国开展全国性的地图三角测量绘制皇舆全图时,吸取了欧洲制图优点,实测并采用经纬图法比例,而且还采用了地图投影方法。由此可知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西学东渐影响中国传统科技C清代中国已经远落后于西方D康熙
3、年间尚未实行闭关锁国2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扁鹊望诊的历史记述,据此推断记述 出处公元前七世纪初,扁鹊望诊蔡桓公 韩非子喻老公元前五世纪初,扁鹊为赵简子诊断病情 史记扁鹊传公元前四世纪末,扁鹊曾试图用石具除去在位的秦武公脸部的疾病战国策秦策A历史文献关于扁鹊的记载真实可信B扁鹊可能是大众理想化人物的化身C同一历史人物会有不同的历史结论D历史阐释和历史叙述必须保持一致3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4、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4由古代中国传到欧洲,使得反天主教会、反封建的书籍大大流传,从而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提供思想基础的发明是A造纸术和印刷术B印刷术和指南针C火药与造纸术D火药与指南针5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依据黄河流域的气候、物候建立起来的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战国末期吕氏春秋一书记载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两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完全确立并写入历法且沿用至今。这反映出中国古代A天文历法科学严密B北方经济的持续领先C农耕文明的积淀传承D农学研究因循守旧6根据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表,判断下列四个选项属于“史料实证”的是2A北宋时期平民毕
5、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B“四大发明”是古代中国对人类文化进程的重大贡献C金史中提到“火炮”,说明当时人们已将火药应用于战争D指南针传入西方,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与世界市场的形成7中国古代严禁民间私藏和研习天文学书籍,天文机构是政府的重要部门,从事天象观测的人员都是朝廷官员,有的人甚至担任高官并拥有特殊的政治地位。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A统治者信奉君权神授维护统治B天文知识主要用于发展农业生产C观测天象会动摇儒学独尊地位D造成了古代天文学研究长期落后8元朝王祯为官“惠民有为”,其所著农书中绘制有 100 多种农具,农器图谱占全书的 4/5。结合所学判断,该书A关注民生,注重生产工具的推广B是我国现
6、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C首先提出了“重农抑商”的思想D标志着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到顶峰9朱代话本张生彩鸾灯传描写了张生元宵观灯引出的爱情佳话,张主管志诚脱奇祸描绘了张胜与小夫人“鬼魂”的遇合,声色和娱乐成为新的文学叙事的主题。可见宋代话本A体现了宋代文学艺术繁荣B推翻了传统的礼仪道德规范C体现北宋农耕经济的发展D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10鲁迅先生指出:“明人拟作末流(末流:已经衰落并失去既有的精神实质的艺术文艺等流派),乃诰诫连篇,喧而夺主,且多艳称荣遇,回护士人,故形式仅存而精神与宋迥异矣。”由此推知A明代社会和政治进入衰退期B宋明理学束缚阻碍了社会发展C明代心学成为社会主流精神D明代文学某种程
7、度反映社会现实11“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的这些名句让人百读不厌,传唱民间。能“传唱民间”是因为,他的词A善于抓住特征进行描写B充满了浓烈的爱国情怀C贴近市民生活,反映市民情怀D寄托了对国家兴亡的哀思12清代帝王多有禁查小说之举,嘉庆皇帝曾晓谕内阁:“愚民之好勇斗狠者,溺于邪慝,转相慕效,纠伙结盟,肆行淫暴,概由看此等书词所致。”道光皇帝也曾指出:“刑讼之日繁,奸盗之日炽,未必不由于此。”这从侧面说明A通俗小说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日增B清代小说冲击了理学的正统地位C小说是导致社会混乱的主要原因D文化专制阻碍了清代小说的发展13清代著名文艺评论家王希
8、廉在评点红楼梦时说:“子以红楼梦为小说耶?夫福善祸淫,神之司也;劝善惩恶,圣人之教也。而善恶报施,劝惩垂诫,通其说者,且与神圣同功。”这就肯定了红楼梦A社会教化功能B文学鉴赏价值3C维护封建礼教D革新社会风气14南北朝时期,南朝史书中多称北方政权为“索虏”,而北朝史书中又称南方政权为“岛夷”。到唐代,官修史书将南北朝诸帝均列入了帝纪。唐代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突破华夷观念B维护国家的统一C促进民族融合D彰显政权正统性15唐代传奇、北宋风俗画、宋词、元曲出现的社会条件相同的是A长安、东京、大都的繁荣B城市工商业的发展C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D固有的文化传统16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解释文人画时说道:“不在画
9、里考究艺术上的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材料表明文人画A主张逼真的艺术效果B体现时事现实的发展变化C注重画面的整体美感D追求抒情写意的艺术风格171908 年,上海新的戏曲舞台落成,在经费上实行由商人和演员共同出资的股份制,形成事实上的平等关系;剧场采用镜框式舞台,观众席改成编号联排式,楼上包厢男女合坐;改变以往戏院依附茶园酒楼的模式,实行买票制。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A中西文化融合 B戏曲的革命性变革C男女开始平等 D西化成为普遍现象18“含毫势若斩蛟蛇,挫骨还同断犀象。兴来索笔纵横扫,满座词人皆道好。一点二笔巨石悬,长画万岁枯松倒。叫啖忙忙礼不拘,万字千行意转殊。壁间飕飕风雨飞,行间
10、屹屹龙蛇动。”此诗描绘的书法字体A笔画圆匀,富图案美 B字体方正,规范标准C任情纵性,美感极佳 D行云流水,清晰活泼19某些书法家传世的作品中,不论单一线条的造型,还是不同线条间的组合变化,文字的可读性完全让位于书写时的情绪表达,或喜怒、或穷困、或忧悲、或怨恨种种情致尽现于线条的纵横跳跃、连绵环绕之中。这类作品的字体形式是A篆书B隶书C草书D行书20宋代绘画,发展出艺术精神看似对立的两种形式,一种达至写实巅峰,对自然物的描绘达到高度的工整,细微精致。另一种高度写意,借外在自然形象表达内心情感,强调疏淡和精匀,不加修饰的草草逸笔,每笔可见禅机。这主要归功于A商品经济的发展B文化政策的宽松C水墨技
11、术的成熟D理学思想的影响第 II 卷本 卷 包 括 两 大 题 , 共 计 40分 。 考 生 根 据 要 求 进 行 作 答 。21科学技术的发展与革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力量,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联。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20 分)4材料一 中国古代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统计资料(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中国科技发明 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年代 科技发明(件)件数 百分比 件数 百分比公元 1400 年 45 28 62% 17 38%公元 4011000 年 45 32 71% 13 29%公元 10011500 年67 38 57% 29
12、43%材料二 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项数 22 25259257 7 8 8材料三 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进行研究后发现,16 世纪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远远超过西方,除“四大发明”外,还有很多发明,如机械钟、铸铁技术、瓷器、万向架、马镫马具、独轮车,拱桥等都首创于中国。“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文明中发展,而未在中国文明中成长?”这个疑问被学术界命名为“李约瑟难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在世界上的地位。(2 分)(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
13、技术分布领域有何特点?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4 分)(3)中国古代科技创新成果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杰出贡献,有的成为文明的助推器,影响整个世界的发展。请列举你认为最重要的三项成果,并说明它们如何。(6 分)(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明清时出现的“李约瑟难题”的原因。(8 分)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 分)材料一 汉初之赋,据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八家,即陆贾、朱建、赵幽王刘友、贾谊、庄忌、枚乘、淮南王刘安(赋八十二篇)以及未具名的淮南王门下群臣宾客,作品共一百七十二篇。汉武帝著李夫人赋秋风辞两篇赋流传下来。摘编自汉赋的发展演变材料二 曲不离词,词不离曲,相辅相成,曲词共同走上了繁荣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中历史 第三 单元 古代 中国 科学技术 文学艺术 单元测试 新人 必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