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10课时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与三民主义学案.doc
《湖南省永州市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10课时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与三民主义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永州市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10课时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与三民主义学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10 课时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与三民主义思维导图一、专题主线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的主题是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相结合,国人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到“思想文化”的渐进过程。主线一 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 。主线二 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资产阶级学“制度” 。主线三 1915 年到 1919 年,资产阶级学“思想文化” 。主线四 五四运动以后,无产阶级“以俄为师” 。二、真题再现1. (2018全国卷T29)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合适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 ,发展
2、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 。这场争论 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思想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解题思路】材料涉及五四运动后国人对救国道路的探索与思想争论,设问的方向是分析争论的影响。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中共在国共十年对峙中探索出来的革命道路,与材料时间不符,A 项错误;这场争论围绕社会主义是否合适中国国情展开,欧美社会制度不是讨论的中心问题,B 项错误;这场争论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为中共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
3、,C 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通过这场争论知识分子达成了共识,D 项错误。【答案】C2. (2017全国卷T29)1904 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 9 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 1883 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 78%,直隶亦有 172 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 351 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C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西学东渐留日学生。【解题思路】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是近代被迫开放较早、旧的政治思想等因素受冲
4、击比较早的地区,留日学生较多,造成区域分布不平衡,A 项正确;此时革命运动主要集中在两广地区,到武昌起义时,中心才转移到长江流域, B 项错误;甲午战后清政府鼓励国2人到日本留学,留学政策没有发生变化,C 项错误;长江流域是英国的势力范围,日本在华的势力范围在福建,但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其他省份留学生也多,D 项错误。答案:A3、考纲解读【考纲分析】1维新思想突出考查维新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特点等,同时也要注意思想解放运动的积极作用,也可从近代化角度考查思想解放的发展历程,要着重把握近代化和救亡图存两个核心主题。2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重点考查新旧三民主义的时代背景、内容差异、深远影响等,同
5、时也要注意与传统中国文化、西方启蒙思想的关联。3新文化运动考查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新旧文化的碰撞,尤其要注意批判、继承、借鉴的特点,关注儒家思想的命运、学习西方深入到思想文化层次这一阶段特征,强调传统文化在近代社会的合理价值。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的背景、历程和作用,尤其是为中共诞生准备了思想基础。【核心考点】考点一 新思潮的萌发和洋务思想(一)新思潮的萌发由于统治危机的日益加深;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魏源编写海国图志 ,系统介绍了西方史地和科学技术知识,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林则徐开始将外文资料,编译成四洲志 各国律例 ;搜集、绘制西方战舰图
6、样,仿制西方战舰。 “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近代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口号,同时也是对几千年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对当时知识界解放思想和向西方学习有重要的启迪作用。(二)洋务思想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内外交困;19 世纪 60 年代,西学更加广泛的传入中国。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 、 “求富” ,主张在维护固有的制度和纲常礼教的前提下,采用西方的实用科技,维护清政府统治。上述思想冲击了传统的“夷夏之辩”的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其实践促进了中国的早期现代化进程;但是其只局限于学习西方科技,没有触及到封建制度。考点二 维新思想1.随着洋务运动开展和西方思想
7、文化的传入;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冯桂芬、王韬、郑观应等。他们的思想只是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一些改革主张,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实践,但是为康、梁的维新思想作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2.甲午战败,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深重;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兴起,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19 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为首的维新派开始用西方政治制度和思想来评判中国,提出了系统的理论和明确的施政纲领,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 3. 康有为把西方学说同儒家思想结合起来,把维新思想转变为政
8、治变法活动。其变法图存、发展资本主义主张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要求,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们的觉醒,冲击了封建主义思想,具有爱国性和进步性;但从维护封建制度的传统思想中寻求出路,体现其局限性和软弱性。考点三 新文化运动的产生、发展和分化1. 前期主要内容: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的关心;但是对东西方文化的态度存在片面化、绝对化倾向。32. 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工人运动深入发展;
9、中国民主革命也需要一种先进思想的指导。十月革命以后,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成为强大的社会思潮,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成为先进的知识分子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考点四 三民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 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里正式提出并诠释了“三民主义” ,即“民族、民权、民生” 。三民主义集中代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2. 1924 年,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体现了其对中国民主革命有了新的认识。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大革命的指导思想,推动了国民
10、大革命的兴起。【课堂演练】1. 1864 年曾国藩在江宁府学创建金陵官书局,刊印图书以经史为主,诗文次之,其对编译西方科技著作也颇为重视,刊印了几何原本 、 重学等书籍。曾国藩此举A. 兴办民族工业以自强求富 B. 重整儒学以镇压太平天国C. 中西兼备以推动思想启蒙 D. 以中学为本辅以强国之术D 解析:材料没有提及民族工业信息,A 项错误;太平天国此时已失败,B 项错误;思想启蒙不符合材料主旨,C 项错误;“刊印图书以经史为主,诗文次之,其对编译西方科技著作也颇为重视”说明曾国藩实践了中体西用的思想,D 项正确。2. 19 世纪末,西方基督教涌入中国,康有为将老子和墨子归到了孔子的靡下,将孔
11、学包括诸子百家在内的中国本土文化称为孔教。戊戌维新前,梁启超也认同康有为将孔子之学称为孔教,使孔教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康、梁此举的主要意图是A. 整合传统文化使其融人世界文明 B. 利用传统文化传播西方的政治学说C. 为“尊孔复古”的逆流营造声势 D. 改造中国文化完成救亡图存的使命D 解析:题干材料表明康、梁此举的主要意图是改造中国文化完成救亡图存的使命,故 D 项正确;A、B、C 项材料都没有体现,均可排除。 3. 1917 年,梁漱溟应蔡元培先生之请出任北京大学讲师,授课当天就倡言要为孔子讨个说法:“我觉得我有一个最大的责任,即替中国儒家作一个说明,开出一个与现代学术接头的机会。 ”对梁
12、激溟所说的“责任” ,合理的解释是A. 以实际行动响应文学革命 B. 借鉴西学以明辨儒学真伪C. 固守传统文化反对新文化 D. 勇于挖掘儒学的当代价值D 解析:材料中的“为孔子讨个说法” “替中国儒家作一个说明”等信息表明,梁漱溟所谓“责任”即要研究真正的孔子思想,为儒家学说“开出一个与现代学术接头的机会”即要在现实中弘扬传统儒家思想的精髓,使之为现实服务,故 D 项符合题意。4. 孙中山认为,共和是中国政治之精髓,先哲之遗业;人们所共尊的尧、舜、禹三代就“天下为公”的自治共和时代,共和制度是中国政治的古老传统。据此可知,孙中山意在A. 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 剖析民主共和制度的实质C.
13、为民权主义寻找历史依据 D. 继承和发展儒家传统文化C 解析:孙中山将共和与尧舜禹自治共和时代联系起来,并认为共和制度是中国政治的古老传统,这说明孙中山为民权主义寻找历史依据,C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批判君主专制,没有剖析民主共和制度的实质,故 A、B 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继承儒家传统文化,故 D 项错误。四、典例精析经典例题1. (2018全国卷T29)1923 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 ”其意在 A走苏俄革命
14、的道路 B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C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 D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解析:孙中山的革命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所以不4可能走苏俄革命道路,也没有放弃实现资本主义民主,故 A、B 项错误;由材料“1923 年底”的时间信息可知,孙中山意在吸取俄国革命的经验,并用三大政策重新解读三民主义,促成国共合作,以加强革命领导核心,C 项正确;孙中山终生致力于反封建革命斗争,没有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D 项错误。答案:C2 (2018全国卷T 28)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
15、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严复意在 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 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 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解析:19 世纪末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严复将生物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相联系,是为救亡图存服务,A 项错误;严复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没有倡导反清革命,也不是为了传播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故 B、C 项错误;严复此举的目的是通过宣传社会进化论思想以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D 项正确。答案:D3 ( 2018全国卷T 29)1920 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 “无补大局” ,主张对社会进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省 永州市 2019 年高 历史 二轮 复习 10 课时 近代中国 思想解放 潮流 三民主义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