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广西河池市高级中学 2019 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1.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选项 化学性质 实际应用A ClO2具有强氧化性 自来水消毒杀菌B SO2具有还原性 用作漂白剂C NaHCO3受热易分解并且生成气体 焙制糕点D Al(OH) 3分解吸收大量热量并有 H2O 生成 阻燃剂A. A B. B C. C D. D【答案】B【解析】A、ClO 2具有强氧化性,可以用于自来水消毒杀菌,故 A 正确;B、SO 2具有漂白性,可以用作漂白剂,故 B 错误;C、NaHCO 3受热易分解并且生成气体,可以使焙制的糕点疏松,故 C正确;D、Al(OH) 3分解吸
2、收大量热量并有 H2O 生成,能够使温度降低,且生成的氧化铝可以隔绝空气,可以用作阻燃剂,故 D 正确;故选 B。2.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A. 蒸馏 B. 干馏 C. 升华 D. 萃取【答案】C【解析】“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 ,涉及到用加热的方法,将被提纯物质气化、冷凝为固体的过程,为升华操作,故答案选 C。3.广口瓶被称为气体实验的“万能瓶” ,是因为它可以配合玻璃管和其他简单仪器组成各种功能的装
3、置。下列各图中能用作防倒吸安全瓶的是2A. A B. B C. C D. 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该装置是排液量气装置,故 A 错误;B该装置可作为安全瓶防倒吸,因为进气管较短(刚漏出瓶塞)若发生倒吸,倒吸液会被盛装在 B 瓶中,不会再倒流到前一装置,从而防止倒吸,故 B 正确;C该装置是混气装置,进入 C 瓶中两气体在 C 瓶中充分混合,故 C 错误;D该装置是洗气装置,故 D 错误;故选 B。考点:考查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4.类推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结论正确的是A. 电解熔融 NaCl 制取 Na,故电解熔融 MgCl2也能制取 MgB. Fe 与 CuSO4溶液
4、反应置换出 Cu,故 Na 也能从 CuSO4溶液中置换出 CuC. 铝和硫加热得到 Al2S3,故铁和硫加热得到 Fe2S3D. 次氯酸钙溶液和 CO2反应生成 CaCO3和 HClO,故次氯酸钙和 SO2反应生 CaSO3和 HClO【答案】A【解析】【详解】A.金属 Na 和 Mg 都是活泼性金属,电解熔融 NaCl 制取 Na,氯化钠和氯化镁在熔融状态下都导电,故电解熔融 MgCl2也能制取 Mg,故 A 正确;B.Fe 与 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 Cu,而 Na 与 Cu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氢气和氢氧化铜,不会置换出 Cu,故 B 错误;C.铝和硫加热生成 Al2S3,而铁和
5、硫加热得到 FeS,不会得到 Fe2S3,故 C 错误;D. 次氯酸的酸性小于碳酸,次氯酸钙溶液和 CO2反应生成 CaCO3和 HClO;次氯酸具有氧化性,能够把+4 价硫氧化为+6 价,所以次氯酸钙和 SO2反应生 CaSO4和 HCl,D 错误;3综上所述,本题选 A。5.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 1 molL1 的是( )A. 10g NaOH 固体溶解在水中配成 250mL 溶液B. 将 80g SO3溶于水并配成 1L 的溶液C. 将 0.5molL1 的 NaNO3溶液 100mL 加热蒸发掉 50g 水的溶液D. 标况下,将 22.4L 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 1L 溶
6、液【答案】C【解析】A、10gNaOH 的物质的量为:10g/40gmol 1 =0.25mol,所得溶液浓度为:0.25mol/0.25L=1molL1 ,故 A 不符;B、80g 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为:80g/80gmol1 =1mol,1mol 三氧化硫溶于水生成 1mol 硫酸,所得溶液浓度为:1mol/1L=1molL1 ,故 B 不符;C、将 0.5 molL1 的 NaNO3溶液 100 mL 加热蒸发掉 50 g 水,所得溶液的体积不是 50mL,则所得溶液的浓度不是 1molL1 ,故 C 正确;D、标准状况下,22.4LHCl 的物质的量为:22.4L/22.4Lmol 1
7、 =1mol,所得溶液浓度为:1mol/1L=1molL1 ,故 D 不符。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解题关键:明确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表达式,C 为易错点,注意硝酸钾溶液与水的密度不同,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6.下列关于物质或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溶液中加 KSCN,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 Fe3 ,无 Fe2B. 气体通过无水 CuSO4,粉末变蓝,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C. 灼烧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 Na ,无 KD.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证明原气体是 CO2【答案】B【解析】A、Fe 3+遇 KSCN 会使
8、溶液呈现红色,Fe 2+遇 KSCN 不反应无现象,如果该溶液既含 Fe3+,又含 Fe2+,滴加 KSCN 溶液,溶液呈红色,则证明存在 Fe3+,并不能证明无 Fe2+,故 A 错误;B、气体通过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则发生反应:CuSO 4+5H2OCuSO 45H2O,可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故 B 正确;C、灼烧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 Na+,并不能证明无 K+,Na +焰色反应为黄色,可遮住紫光,K +焰色反应需透过蓝色的钴玻璃滤去黄光4后观察,故 C 错误;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有 CO2、SO 2等,故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则原气体不一定是
9、CO2,故 D 错误;故选 B。视频7.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其中 c(H )0.1 molL 1 ,c(Al 3 )0.4 molL1 ,c(SO 42-)0.8 molL 1 ,则 c(K )为A. 0.15 molL1 B. 0.2 molL1C. 0.3 molL1 D. 0.4 molL1【答案】C【解析】根据电荷守恒可知 c(K+)+c(H+)+3c(Al3+)=2c(SO42-)+c(OH ),氢氧根的浓度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 c(K+)2c(SO 42-)c(H +)3c(Al 3+)=20.8mol/L0.1mol/L30.4mol/L0.3mol/L,答
10、案选 C。8.如图表示 1 g O2与 1 g X 气体在相同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压强(p)与温度(T)的关系,则 X气体可能是 A. C2H4 B. CH4C. CO2 D. NO【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像分析,恒压条件下,温度相同时,1 g O 2与 1 g X 相比,O2所占体积大,则氧气的物质的量大于 X,根据 n= 可知 X 的摩尔质量大于氧气摩尔质量,符合条件的只有 CO2,选 C。【考点定位】阿伏伽德罗定律推论【名师点睛】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称为阿伏加德罗定律。当气体所含分子数确定后,气体的体积主要决定于分子间的平均距离而不是分子本身
11、的大小。推论:5(1)同温同压下,V 1/V2=n1/n2(2)同温同体积时,p 1/p2=n1/n2=N1/N2(3)同温同压等质量时,V 1/V2=M2/M1(4)同温同压同体积时,M 1/M2= 1/ 29.下列实验设计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A 除去 CO2中少量的 SO2 将混合气体通过饱和 Na2CO3溶液B 除去 Cu 粉中混有的 CuO 向混合物中滴加适量稀硝酸C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 Fe2+ 向溶液中滴入氯水后,再滴加 KSCN 溶液D 证明 H2CO3的酸性比 H2SiO3强 将 CO2通入 Na2SiO3溶液中A. A B. B C. C D. D【答案
12、】D【解析】A二者均与碳酸钠反应,不能除杂,应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气,故 A 错误;B二者均与硝酸反应,不能除杂,应选盐酸、过滤,故 B 错误;C滴入氯水可氧化亚铁离子,不能检验亚铁离子,应先加 KSCN 溶液无现象,后加氯水变为血红色检验,故 C 错误;DCO 2通入硅酸钠溶液中,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生成硅酸和碳酸氢钠或碳酸钠,证明H2CO3酸性比硅酸强,故 D 正确;故选 D。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混合物分离提纯、离子检验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实验的结合。10.下列物质不能通过化合反应生成的是A. FeC
13、l2 B. H2SiO3 C. CuCl2 D. Fe(OH)3【答案】B【解析】6试题分析:A、 2FeCl3+ Fe =“=“ 3FeCl2;B、二氧化硅难溶于水,不和水反应,故 H2SiO3 不能用化合法制备;C、 Cu + Cl2 =“=“ CuCl2 ; D、4Fe(OH) 2+ O2+ 2H2O =“=“ 4 Fe(OH)3。考点:元素化合物的性质。11.设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标准状况下,22.4 L 氨气分子所含原子总数为 4NAB. 在标准状况下,11.2 L 二氯甲烷含氯原子总数为 2NAC. 32g 氧气作氧化剂时转移电子数目一定为 2NA
14、D. 1 mol 环己烷( )含非极性键数目为 5NA【答案】A【解析】【详解】A.在标准状况下,22.4 L 氨气分子的物质的量为 1mol,所含原子总数为 4NA,A正确;B.标准状况下,二氯甲烷为液态,11.2 L 二氯甲烷的量不是 0.5mol,含有的原子总数不是2NA,B 错误;C.32g 氧气物质的量为 1mol,作氧化剂时,若氧元素降低到-2 价,转移电子数目为 4NA,若氧元素降低到-1 价,转移电子数目为 2NA,C 错误;D.一个环己烷分子中含有 6 个 C-C 键,因此,1mol 环己烷中含有的非极性键数目为6NA;D 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 A。12.“酸化”是实验中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西壮族自治区 河池市 高级中学 2019 届高三 化学 学期 第二次 月考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