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卷14及答案与解析.doc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卷14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卷14及答案与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卷 1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1917 年任北京大学校长,提倡“学术自由” ,主张 “兼容并包”的教育家是(A)粱启超(B)蔡元培(C)胡适(D)鲁迅2 蔡元培认为大学的宗旨是(A) “研究高深学问 ”(B) “弭谤莫如自修”(C) “干禄之终南捷径”(D) “易不正当之娱乐 ”3 “抱定宗旨 ”所针对的不良风气是(A)求学为升官发财(B)读书为混取文凭(C)不正当娱乐泛滥(D)不尊重师长学友4 既肯定大学的宗旨是“ 研究高深学问 ”,又
2、批评“求学为升官发财”的腐败风气,这种论证方法是(A)演绎法(B)归纳法(C)对比法(D)类比法5 “吾人对于当轴多不满意” ,这“当轴”所用的修辞手法是(A)借代(B)反讽(C)比拟(D)比喻6 “砥砺德行 ”所针对的不良社会风气是(A)求学是为了升官发财(B)读书是为了混取文凭(C)风俗日偷,道德沦丧(D)不敬师长,不爱学友7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A)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更重要(B)喜同恶异是不能容忍的心理根源(C)必以自己的主张为绝对之是是错误态度(D)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8 容忍与自由所体现的基本哲学理念是(A)党同伐异(B)无是无非(C)一分为二(D)和而不同9 下列王制中的律条
3、,可用来摧残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的是(A)“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杀”(B) “作淫声异服奇技异器以异众,杀”(C) “行伪而坚,言伪而辨,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众,杀 ”(D)“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10 下列王制中的律条,能判定公输般以死罪的是(A)“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杀”(B) “作淫声异服奇技异器以疑众,杀”(C) “行伪而坚,言伪而辨,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众,杀 ”(D)“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11 作者认为,缺乏容忍雅量的普遍性心理习惯是(A)年轻气盛(B)过分自信(C)喜同恶异(D)思想偏激12 容忍与自由中,用来批判“绝对之是” 观念的例
4、证是(A)胡适年轻时,引用王制律条痛骂西游记 封神榜(B)孔颖达正义有“孔子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 ”的说法(C)欧洲宗教史上,高尔文烧死科学家塞雏图斯等多人(D) “五四 ”白话文运动时,陈独秀“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3 下列议论文,开头就提出中心论点的有(A) 寡人之于国也(B) 秋水(C) 五代史伶官传序(D) 论毅力(E) 咬文嚼字14 下列论毅力中的论证,运用对比论证法的有(A)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B)人生历程,大抵顺逆两境相问以迭乘(C)盘
5、根错节之既经,而随有应刃而解之一日(D)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E)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15 下列论毅力中的论据,强调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最终成功的有(A)罗列五种人的五种态度和结果(B) “操舟” 之喻中的四种情况比较(C) “为山” 之喻中的“ 未成一篑”, “止”(D)“平地”之喻中的“虽复一篑”, “进”(E)“掘井” 之喻中的“不及泉”而“弃”16 论毅力中所包含的正反对比关系有(A)有毅力与无毅力(B)成与败(C)顺与逆(D)止与进(E)强与弱17 下列论毅力中的论据,通过类比法证明总论点的有(A)顺、逆之说(B) “操舟” 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 试卷 全国 大学语文 模拟 14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