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 7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A)平时说的“ 筷子文化” 、“扇子文化”(B)中国戏曲的程式化动作(C)战国时期文字构形的差异远远高于它的前后时代(D)文学上所说的建安风骨2 从学科性质来说,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属于 ( )(A)交叉学科(B)新兴边缘学科(C)中国传统文化学的入门课程(D)研究人类文化存在与发展普遍规律的基础学科3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农业区,从时代开始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 ( )(A)商周(B)秦汉(C)唐宋(D)明清4 中国实施文化“ 大一统”的朝代是 ( )(A)商周(B)秦汉(C)南北朝(D)唐
2、宋5 隋唐大运河西以_为中心,向东分成南北两支。 ( )(A)长安(B)开封(C)洛阳(D)南京6 秦朝的中央“ 三公” 是 ( )(A)太师、太傅、太保(B)丞相、太尉、御史大夫(C)尚书、中书、门下(D)太尉、太常、太仆7 两税法的提出者是 ( )(A)张居正(B)王安石(C)杨炎(D)唐太宗8 清初“三先生 ”中,_ 重文献考据的方法为后来清朝的 “乾嘉学派”奠定了基础。 ( )(A)顾炎武(B)王夫之(C)黄宗羲(D)章学诚9 下列选项中,属于北方麦黍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的是 ( )(A)栽培高粱(B)整修田埂(C)使用水车(D)栽培水稻10 徽商和晋商在历史上非常有名,他们贸易的方式属
3、于 ( )(A)农商经营(B)行商经营(C)坐商经营(D)官商经营11 古算中的“ 韩信点兵” 就是现代数学中的 ( )(A)一次同余式组解法(B)二次同余式组解法(C)三次同余式组解法(D)高次同余式组解法12 我国发明的火药用于军事是在_时期。 ( )(A)唐代(B)北宋(C)南宋(D)元代13 君主专制最早出现在 ( )(A)春秋(B)战国(C)秦代(D)汉代14 唐代最重要的是进士科,进士科又被称作 ( )(A)五经科(B)三礼科(C)词科(D)学究科15 举行观灯、舞龙、耍狮等礼俗活动的传统节日是 ( )(A)元宵节(B)中秋节(C)端午节(D)重阳节16 “天人合一 ”的观念起源于
4、 ( )(A)夏(B)商(C)西周(D)汉代17 东汉末年以张角为首领的宗派是 ( )(A)太平道(B)五斗米道(C)正一道(D)北天师道18 在传统伦理道德规范方面,提出“三纲五常” 的是 ( )(A)周公(B)孔子(C)孟子(D)董仲舒19 汉乐府民歌中,主要用作军乐的是 ( )(A)相和歌辞(B)鼓吹歌辞(C)杂曲歌辞(D)唱和歌辞20 最早讨论言意关系的历史文献是 ( )(A)尚书(B) 周易(C) 孟子(D)论语21 本、朝鲜、越南曾仿照汉字创造的自己文字分别是 ( )(A)平假名、谚文、字喃(B)谚文、字喃、平假名(C)片假名、字喃、谚文(D)谚文、平假名、字喃22 汉语中,调换词
5、的排列顺序,正读、倒读都能成文的修辞格是 ( )(A)对偶(B)回文(C)复叠(D)顶真23 中外文化的第二次大交汇开端于 ( )(A)15 世纪初叶(B) 15 世纪末叶(C) 16 世纪初叶(D)16 世纪末叶24 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观念说的都是 ( )(A)单主体性观念(B)互主体性观念(C)多主体性观念(D)无主体性观念25 世界新型文明的主要潮流是 ( )(A)西方文化独尊(B)东方文化独尊(C)儒学现代复兴(D)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对话,综合创新二、多项选择题26 以下几种表述,正确反映“文化现象” 和“文化事象”两个概念区别的是 ( )(
6、A)文化现象具有经验性;文化事象已上升到理性概括的认识(B)文化现象属于物质的;文化事象属于精神的(C)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文化事象往往是思想观念及其物化形式的综合,它不但具有外在的特色,而且含有观念的特色(D)文化现象是个别、具体的;文化事象则是概括的、抽象的(E)文化现象偏重感性的体验,有些现象带有单一性;文化事象是理性认识,有一定规律性27 下列思想属于儒家的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 “仁者,人也”(C) “清虚自守,卑弱自持”(D)“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E)“为物不贰,生物不测”28 我国古代居民的庭院,其用
7、途是 ( )(A)人与自然和谐相处(B)人神相处(C)迎神祭祖(D)日常生活(E)近待友朋29 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把以“三纲” 为核心的封建礼教作为指导立法、司法活动的基本原则。这“ 三纲” 是( )(A)神为君纲(B)君为臣纲(C)夫为妻纲(D)父为子纲(E)兄为弟纲30 诗经中的艺术表现手法主要有 ( )(A)风(B)赋(C)比(D)兴(E)颂三、名词解释31 文化政策32 租庸调制33 血缘九族制34 中国古代辩证思维35 “仓颉造字说 ”四、简答题36 中国的“大一统 ”观念是如何形成的 ?37 中唐以后到两宋,南北朝以来旧门阀贵族衰落以至消失的原因是什么?38 简述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
8、标志。39 简述中国古代类比思维的特征。40 简述荀子的“ 约定俗成 ”理论。五、论述题41 形成中国区域文化的因素是什么?42 试述秦汉以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 7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有些文化现象表现为多种事物的联系性,例如凉性的中草药与味道苦的感觉一起出现;月晕与风一起出现;在诗歌问题上,律诗盛于唐朝,词盛于宋等;在汉字问题上,战国时期的文字构形的差异远远高于它的前后时代。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属于中国传统文化学的入门课程。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湿润,
9、湖泊众多,经过长期开发,成为古代重要的农业区,唐宋以后,成长为中国的经济中心。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中国实施文化的“大一统”的时期是秦汉王朝。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隋唐大运河西以洛阳为中心,向东分成南北两支。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从中央政权机构看,秦朝最高权力者称皇帝,皇帝之下为“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是皇帝的副手,辅佐皇帝治理国家。太尉主管军事,协助皇帝处理军务。御史大夫负责监察事务。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安史之乱后,唐朝政府采用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对赋役制度进行全面改革。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顾炎武治学主张“
10、经世致用”,重文献考据的方法,为后来清朝“乾嘉学派”奠定了基础。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我国南北各地的自然环境存在着较大差异,水土资源和灌溉条件也不尽一致。南方农业是稻作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是栽培水稻和整修田埂、水渠,使用水车等。北方农业是麦黍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是栽培麦子、黍子、高粱、玉米、谷子、稗子、豆类,以犁耕为主和井渠双灌等。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市商贸易方式中的行商经营,我国历史上,徽商和晋商都很有名气。除此方式以外,市商贸易方式还包括农商兼营和坐商经营两种方式。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古算中的“韩信点兵”也称“孙子算”、“鬼谷算”、“
11、隔墙算”、“翦管术”和“秦王暗点兵”,它它是现代数学中的一次同余式组解法、西方人也称之为“中国剩余定理”。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火药的发明至迟在唐朝。唐朝末年已能生产火炮和火箭,北宋时期已能制造用于军事的霹雳炮。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秦汉时期汲取了分封制导致王权削弱的教训,以郡县制全面取代分封制,建立了天下一统的王权体制,君主集权达到空前的高度。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唐代科举考试中最重视的是进士科,进士试主要试诗文,是一种文学考试,因此有人将进士科称为“词科”。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元宵节是传统的社交节日,这天是传统礼法社会难得的开放日。
12、民间是通过观灯、舞龙、耍狮、玩社火、猜灯谜、走百病等节俗礼仪形式将整个社区联系起来。端午、中秋、重阳、腊日等节日礼俗大都具有调剂乡里社区关系的因素。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天人合一”的专有名称是由宋代的张载提出的,其观念起源于西周时代。1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东汉末年,道教盛行,张角创立了太平道。1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三纲五常”是由西汉董仲舒提出的。其中,三纲是指“君臣、父子、夫妇”,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1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汉武帝时,吸收北方民族的音乐形成新的“鼓吹歌辞”,当时主要用作军乐。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 试卷 全国 中国文化 概论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