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导论)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导论)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导论)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全国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导论)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简答题1 简述环境科学及环境科学中环境的含义。2 简述我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的定义。3 简述自然资源的含义。4 简述生态系统的含义及其与环境概念的区别。5 简述环境问题的概念及分类。6 简述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国际贸易活动。7 简述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二、论述题8 试述现代环境问题的演变历程。9 试述环境问题的成因。三、填空题10 目前,各国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给环境下定义的方法包括三类:_、_、_。11 当人类以一种静态的眼光来看待围绕人类存在的全部自然界这个整体时,就出现了_的概念。12 维持人类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为人类
2、福利的持续增长奠定物质基础是_的目的。13 生态系统在结构上包括_、_、_、_。14 作为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控制对象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指_。15 地域环境问题时期,在环境问题的对策方面,各国采取的主要方法是_。16 属于第二环境问题的有:_、_、_、_。17 纵观现代环境问题的演变历程,可以将其分为_、_、_。18 针对环境问题不断扩大的现实,联合国在_年召开了以环境问题国际化为议题的人类环境会议。19 环境问题第三个阶段的时期为_。20 属于现代环境问题第三阶段的表现的有:_、_、_、_、_。21 据世界银行统计,“ 七五 ”到“九五”计划时期,中国政府的投资决策失误率在_左右。22 环境问题
3、的演进虽然经历了几个世纪,但是真正以“环境问题” 为对象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法的理论研究是在_才出现的。23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出现的环境保护思想的有:_、_、_。24 城市环境污染控制立法的时期为_。25 现在欧洲有据可查的最早的环境法律是_。26 总体考察各国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历史沿革,可以将其分为_、_、_。27 举世闻名的“ 四大公害事件 ”促使日本于 1967 年制定了 _,开始走上综合且有计划地防治公害的道路。28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国内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除了呈爆发式发展以外,在立法目的上也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特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29 中国古代的
4、环境与资源保护思想可以追溯到_。30 从文献记载的中国早期环境与资源保护规范看,它们的主要目的是_。31 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产生时期是_。32 1972 年我国派团出席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这次会议的非正式报告是_。33 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改革完善时期是_。34 我国首次确立的环境保护 32 字方针的有_、_、_、_。35 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强化时期是从_。36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发展源于_。37 2010 年国务院通过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国家层面上将国土空间划分为_、_、_、_。38 我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创始于_。全国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导论)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一
5、、简答题1 【正确答案】 对环境和环境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是环境科学。环境科学中的环境,是指人群周围的境况及其中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包括自然因素的各种物质、现象和过程及在人类历史中的社会、经济成分。环境既包含了自然因素,也包含了社会和经济等因素。【知识模块】 导论2 【正确答案】 我国环境保护法给环境下的定义中包含着三方面的含义:(1)环境的范畴被限定在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有影响的自然因素范围内,不包括社会、经济等其他因素;(2)这种自然因素既包括各种天然的环境要素与自然资源,也包括经过人工改造的环境;(3)历史遗迹与自然状态也因其自然的本质属性而属于环
6、境的范畴。【知识模块】 导论3 【正确答案】 1972 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给自然资源下的定义是:在一定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1987年我国颁布的中国自然保护纲要对自然资源作了如下概括性解释: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自然界中对人类有用的一切物质和能量都称为自然资源,具体包括土地、森林、草原和荒漠、物种、陆地水资源、河流、湖泊和水库、沼泽和海涂、海洋矿产资源、大气以及区域性的自然环境与资源等。【知识模块】 导论4 【正确答案】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彼此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形成的
7、不可分割的自然整体。在生态学研究中,生态系统是自然界的基本功能单元。它不仅包括生物群落,而且还包括环境条件,它们在一定范围内共同组成了一个动态的平衡系统。与环境概念不同的是,生态系统是以整个地球上的生物及其环境等客观存在为中心,而不是以人类为中心,地球上所有生物(包括人类)与环境都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知识模块】 导论5 【正确答案】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不利于人类的变化,以致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给人类带来灾害的现象。根据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不同,一般将环境问题分为两大类:(1)由自然原因引起的自然灾害,这被称为第一环境问题或原生环境问题;(2)由人为原因引起的环
8、境污染或生态破坏,这被称为第二环境问题或次生环境问题。【知识模块】 导论6 【正确答案】 能够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国际贸易活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对环境有影响的商品交易,包括从发达国家或地区流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有害废弃物交易活动,以及濒危野生动植物的国际贸易等。(2)能够引起环境问题的贸易,包括热带木材贸易、水产品类贸易等。(3)因国际投资带来的环境影响,这类贸易活动主要是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环境标准宽松而将污染企业或落后的生产技术、设备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知识模块】 导论7 【正确答案】 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妨害人类正常生活并导致人类
9、心理和感观上对环境与自然舒适性认识的降低;(2)导致人类生命健康损害、财产损失和自然环境破坏;(3)导致环境质量下降造成环境的生态服务功能退化以及历史和文化遗产价值的逸失;(4)造成自然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减少。【知识模块】 导论二、论述题8 【正确答案】 综观现代环境问题的演变历程,可以将其分为地域环境问题时期、国际环境问题时期以及全球环境问题时期三个阶段。(1)环境问题的第一个阶段为地域环境问题时期(18 世纪以后至 20 世纪 60 年代)。自 18 世纪西方工业革命以后,由于工业化、都市化的进程和人类健康水平的提高,人类因生产、生活活动所排放的污染物和废弃物对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这个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 试卷 全国 环境 资源 护法 导论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