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散文)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散文)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散文)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全国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散文)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一、填空题1 琦君(1917 2006),原名潘希珍,生于浙江永嘉,散文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_,散文集_、_、_、_等。2 丰子恺(18981975) ,本名丰润,字慈玉,号子恺,生于浙江崇德。以画传世,有_、_等;主要散文作品有_等。3 台静农(19021990) ,生于安徽霍邱。20 世纪 20 年代曾与鲁迅等人组织“_”,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 _、_等。抗日战争胜利后赴台湾大学任教。晚年精研书法、写作散文,有_等。4 宗璞(1928 ),原名冯钟璞,生于北京,原籍河南唐河。代表作有短篇小说_,散文集_,系列长篇_四部曲:_、_、
2、_和_等。5 西西(1938 ),女,原名张彦,生于上海,原籍广东中山。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_、_,长篇小说_、_,散文集_,诗集_等。6 柯灵(1909 2000),原名高季琳,生于浙江绍兴。代表作有话剧_,电影剧本_,散文_、_、_等。7 牛汉(1923 ),原名史成汉,生于山西定襄,“_”诗人。代表作有诗集_、_等,代表诗作有诗歌_、_等。8 张炜(1956 ),生于山东龙口,原籍山东栖霞。代表作有长篇小说_、_、_、_、_、_ (39 卷 10 部),中篇小说_、_、_等,散文_、_等。张炜的作品忧愤深广、境界恢宏,在对历史和现实的描写中融入了主体的生命体验。9 王小波(19521997
3、) ,生于北京。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时代三部曲即_、_、_,散文集_等。二、简答题10 分析我与地坛是如何一步步揭示主题的。11 分析髻的主题意蕴及艺术特点。12 简析缘缘堂续笔癞六伯中癞六伯的形象。13 简析记波外翁的主题意蕴。14 简析记波外翁中作者如何刻画波外翁的性格的。15 简析哭小弟的结构特点及细节描写、侧面烘托等艺术手法的运用。16 分析哭小弟的主题意蕴。17 简析致西绪福斯的主题意蕴。18 分析致西绪福斯在叙事人称上的安排及其对表达主题的意义。19 简析回看血泪相和流的主题意蕴。20 分析回看血泪相和流的艺术特点。21 分析父亲,树林和鸟的主题意蕴和艺术特点。22 分析早熟的枣子的主
4、题意蕴。23 简析融入野地中“野地” 的含义。24 分析融入野地的主题意蕴。25 简析融入野地的独特结构。26 简析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的主题意蕴。27 简析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的艺术特点与语言风格。全国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散文)模拟试卷 2 答案与解析一、填空题1 【正确答案】 琴心;烟愁、琦君小品、红纱灯、三更有梦书当枕【知识模块】 泛读作品散文2 【正确答案】 子恺漫画、护生画集;缘缘堂随笔【知识模块】 泛读作品散文3 【正确答案】 未名社;地之子、建塔者;龙坡杂文【知识模块】 泛读作品散文4 【正确答案】 红豆;丁香结;野葫芦引;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北归记【知识模块】 泛读作品散文5
5、【正确答案】 春望、胡子有脸;我城、鹿哨;交河;石磐【知识模块】 泛读作品散文6 【正确答案】 夜店;不夜城;香雪海、遥寄张爱玲、天意怜幽草【知识模块】 泛读作品散文7 【正确答案】 七月诗派;温泉、沉默的悬崖;华南虎、悼念一棵枫树【知识模块】 泛读作品散文8 【正确答案】 古船、柏慧、九月寓言、丑行或浪漫、刺猬歌、你在高原;秋天的思索、秋天的愤怒、蘑菇七种;融入野地、芳心似火【知识模块】 泛读作品散文9 【正确答案】 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沉默的大多数【知识模块】 泛读作品散文二、简答题10 【正确答案】 作者并没有着意于文章的结构,而是在与地坛的精神感应中,不急不慢地带出对自己经历
6、的回忆,不仅将探寻的结果告诉读者,而且在饱含沧桑的叙说中,抽丝剥茧般地呈现出探寻的过程:母亲“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使他因突如其来的劫难而生的狂躁之气渐渐地平息,并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他人;于是在命运对弱者的不公、对好胜者的戏弄、对普通人的磨难里领悟到个体人生的有限和生命、宇宙的无限境界。“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在付出了身体的痛苦和执著的理性思考后,作者换来了超越痛苦的生命的充实与欢乐;由遭遇磨难、追问命运的非常之心,升华为一种从容面对苦难和挑战的温煦平静的平常之心。【知识模块】 精读作品散文11 【正确答案】 髻以女性独
7、特的视角和细腻的体察力,巧妙地选取了发髻这个女子青春美丽的象征物,回忆了母亲和姨娘从韶华俏丽,到渐渐衰老,终而殁世的人生历程,寄托了对岁月销蚀、青春难驻和人生易逝的感慨。作者在简短的篇幅里,倾注了丰富复杂的情感:与生俱来的对母亲的爱,对母亲固守传统的不满,对母亲因父亲纳妾而遭遇委屈的理解与同情;除此之外,还有对姨娘的体贴与怜悯,以及对父丧困境中母亲和姨娘患难相依的赞叹;最后至于对自身、对人世的爱憎贪痴之情的感慨。这份情感绵密纤细,没有大悲大痛,却又无孔不入;不粘执小气,而是环环递进,步步深入,又层层超越,显现了女性所特有的宽厚和温情。文章结构精致,几十年的沧桑凝聚在两个女人的发髻变迁中,看似随
8、意道来,其实独具匠心。【知识模块】 泛读作品散文12 【正确答案】 癞六伯孑然一身,自耕自食,每日做完生意,就在凉棚底下从容不迫地吃时酒,这种酒“ 醉得很透,醒得很快 ”,喝到饱和程度,就在桥上骂人,“旁人久已看惯,不当一回事。似乎是一种自然现象,仿佛鸡啼之类。” 他家中环堵萧然,别无长物,却很好客,而且不乏生活的乐趣,墙上贴了几张年画,竹园里“有许多枝竹,一群鸡,还种着些菜” 全篇以从容、淡泊的笔墨,写一个普通人身处孤苦伶仃的境遇中也能够自得其乐的人生态度。【知识模块】 泛读作品散文13 【正确答案】 记波外翁是台静农写于晚年的一篇悼念亡友之作。台静农的散文“思极深而不晦,情极哀而不伤,所记
9、文人学者事,皆关时代运会”( 台湾联合报评语)。诚如此言,本篇中耿直狷介的文人和风雨如晦的年代让人唏嘘,通过这一幕饱受人生现实的折磨,希望破灭,在孤寂愤世中弃世自尽的悲剧,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切感喟。【知识模块】 泛读作品散文14 【正确答案】 文章通过对 30 年前与波外翁的一段交往和波外翁生平的记述,刻画了一位谦恭谨慎于外,放荡不羁于内,孤傲嫉俗,重情义气节而轻生死的旧时代文人的形象。本文先从与波外翁的第一次交往起始,依次记述了他的两次厌世酗酒绝食,中间插入许寿裳被害所带来的心理打击,终至于在“潇潇暮雨” 中自尽的具体经过,然后追述波外翁的生平,概括其一生的来路去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 试卷 全国 中国当代 文学 作品选 散文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