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34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与蛔虫营寄生生活无关的是( )。(A)生殖器官发达(B)消化器官退化(C)体表有角质层(D)体细如线,呈圆柱形2 马蜂遭到袭击时,蜂群共同向侵犯者发起攻击,从个体和群体的角度来看,其行为应属于( ) 。(A)攻击行为和社会行为(B)防御行为和社会行为(C)取食行为和社会行为(D)学习行为3 生产上常用嫁接的方法进行果树的营养生殖,这种生殖的优势是能够( )。(A)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B)获得新的优良性状(C)防止植物病毒的侵害(D)培育高产的新品种4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改变 NaCl
2、 溶液的浓度只能使 DNA 溶解而不能使其析出(B)在沸水浴中,DNA 遇二苯胺试剂会呈现蓝色(C)用电泳法可分离带电性质、分子大小和形状不同的蛋白质(D)用透析法可去除蛋白样品中的小分子物质5 图 1 为基因工程的部分操作过程示意图,甲丁代表各不同阶段参与作用的成分。根据图示资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中的质粒都可以作为甲(B)丙是生物体内的 RNA 分子(C)乙和丁所用的酶相同(D)图中各个过程都可在试管内完成6 将少量小麦面粉用纱布包起来,放在盛有清水的烧杯中,用手反复揉挤后,将纱布内剩下的黄白色面筋放人培养皿中,滴加双缩脲试剂后观察到的现象及其结论是( )。(A)面筋变为蓝
3、色,面筋的主要成分是淀粉(B)面筋变为紫色,面筋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C)面筋变为蓝色,面筋的主要成分是无机盐(D)面筋变为紫色,面筋的主要成分是脂肪7 心脏瓣膜只能朝一个方向开放,保证了血液的流动方向是( )。(A)心室心房动脉(B)心室 心房静脉(C)心房 心室静脉(D)心房心室动脉8 从种植于室内普通光照和室外强光光照下的同种植物分别提取叶片的叶绿体色素,用纸层析法分离,结果如图 20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室内植物叶片偏黄(B)室外植物叶片偏绿(C)室外植物叶片胡萝卜素含量叶黄素含量(D)室内植物叶片叶绿素 a 含量 叶绿素 b 含量9 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4、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B)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C)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D)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 B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10 豹的某个栖息地由于人类活动被分隔为 F 区和 T 区。20 世纪 90 年代初,F 区豹种群仅剩 25 只,且出现诸多疾病。为避免该豹种群消亡,由 T 区引入 8 只成年雌豹。经过十年,F 区豹种群增至百余只,在此期间 F 区的( )。(A)豹种群遗传(基因)多样性增加(B)豹后代的性别比例明显改变(C)物种丰富度出现大幅度下降(D)豹种群的致病基因频率不变11 在生物分类的等级单位中,最高的和最低的
5、分类单位分别是( )。(A)门界(B)科界(C)纲种(D)界种12 根据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图像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B)乙的成分主要含有 DNA 和蛋白质(C)丙能牵引均分后的染色体移向两极(D)最终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将细胞质一分为二13 图 4 表示葫芦藓、肾蕨、苏铁和木瓜的分类,其中乙、丙所代表的植物分别是( )。(A)苏铁、木瓜(B)木瓜、苏铁(C)肾蕨、葫芦藓(D)葫芦藓、肾蕨14 蜜蜂种群由蜂王、工蜂和雄蜂组成,如图显示了蜜蜂的性别决定过程,据图 5判断,蜜蜂的性别取决于( )。(A)XY 性染色体(B) ZW 性染色体(C)性染色体数目
6、(D)染色体数目15 菠菜叶片结构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A)栅栏组织(B)海绵组织(C)保卫细胞(D)表皮细胞16 下列关于生物体的组成、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中都有核糖体和 DNA(B)线粒体、核糖体、染色体、质粒中都含有核糖(C)受体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D)细胞器之间都可以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17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A)1665 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发现了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B)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C)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
7、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D)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18 据新闻报道,在英国,一只刚失去幼崽的猫,用自己的乳汁喂养了三只刚出生就失去妈妈的小狗崽,“ 母子 ”情深宛如一家。对猫的这种行为解释正确的是 ( )。是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A)(B) (C) (D)19 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B)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
8、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D)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20 如图 6 所示,1、2 表示显微镜物镜长度,3、4 表示显微镜目镜长度,5、6 表示显微镜观察时物镜与切片的距离,现欲获得最大放大倍数效果,正确组合是( )。(A)1、3、5(B) 2、4、6(C) 2、3、5(D)2、4、521 在学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这部分内容时,按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属于理解水平的问题是( ) 。(A)生物多样性包含哪些内容(B)我国有哪些类型的生态系统(C)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建议(D)举例说明利用基因多样性的实例22 有
9、目的、有计划地,以发生过的教育事实为依据,通过现场观察、访问和调查来搜集经验性材料,对经验现象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获得比较深刻、比较系统的教育知识的研究方法是( )。(A)经验总结法(B)调查法(C)观察法(D)实验法23 直观教学的类型包括直接直观、间接直观、语言文字直观,下列属于直接直观的是( )。(A)标本(B)模型(C)挂图(D)替代物24 在学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时,学生通过搜集目前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成效的实例资料,并交流展示,对“保护生物多样性” 实践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体现了生物教学应注重( ) 。(A)与工业生产的关系(B)与医疗保健的关系(C)与生态环境的联系(D)与农
10、业生产的联系25 模型方法是科学探究中经常使用的一种逻辑方法。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设计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活动生物模型建构。而所安排的诸如“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 的活动,旨在让学生尝试建立 ( )。(A)物理模型(B)数学模型(C)物质模型(D)思想模型二、简答题25 如图 6 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图中甲一庚分别代表不同的生物。问题:26 此生态系统中作为生产者的是_,图中其余的生物是该生态系统的_。27 该图只表示生态系统的部分成分,图中没有表示出的有_。28 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29 若此生态系统遭到重金属污染,体内积存重金属污染物最多的生物是
11、_。29 式和式 分别表示的是绿色植物体内进行的两种生理活动,请根据此式或图7 回答问题:问题:30 式表示的生理活动是_作用,进行的场所是在细胞质的 _中。31 式中表示的能量来源是式 中的_。32 分析图 7,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光合作用强度受_和_的影响。三、材料分析题32 材料:下面为“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实验的基本步骤: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可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的。设置对照:将一片叶子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用黑纸片遮盖,目的是做对照实验,看看光照的部位(对照组)
12、和不照光的部位(实验组)是不是都产生淀粉。脱色:光照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酒精中隔水加热,目的是脱色,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以便于观察。染色:清水漂洗,滴加碘液染色。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见光部分变蓝。结论:淀粉遇碘液变蓝,说明叶片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出有机物淀粉;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问题:33 实验教学中一定要强调安全,请问该实验中有哪些安全注意事项?34 请根据材料,请写出探究光合作用场所的一般流程。34 材料:教学“血液中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时,在放录像之前,教师让学生猜想白细胞是怎样进行吞噬的。引起学生的丰富想象,进行发散性思维。学生推想出了五六个方案,而哪一方
13、案是正确的呢?这时再演示录像,就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容地解决了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的矛盾,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变单纯知识传授为智力开发,给学生以丰富想象的天地,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原本一节课的内容现在 30 分钟内就能完成还可以用多媒体向学生们展示这节课相关的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问题:35 分析材料中运用的教学媒体的类型及其优点与不足。36 选择教学媒体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四、教学设计题36 根据提供的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一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 ) 对“ 开花和结果”部分内容标准如下:材料二某教材的相关内容如下:想一想,
14、议一议许多植物的花色彩鲜艳,气味芬芳,让行人禁不住驻足观赏,甚至要凑上去闻一闻那沁人心脾的花香。你想过没有,花朵那美丽的色彩和四溢的芳香,对植物本身有什么意义呢?事实上,还有不少植物的花并不具有艳丽的色彩和香味,这又是为什么呢?被子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许多花在凋谢以后,在花着生的位置会出现小小的果实。看来,开花和结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花是怎样变成果实的呢?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研究花的结构。观察与思考 1取一朵桃花(或其他类似的花)对照“桃花的结构图” (图略),观察它的花托、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2用镊子从外向内依次摘下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仔细观察雄蕊和雌蕊的结构特点。3用镊子
15、夹开一个花药,在放大镜下观察花药里面的花粉。4用刀片纵向剖开子房,对照“子房内胚珠的示意图”(图略),在放大镜下观察子房里面的胚珠。讨论:花的哪一部分将来发育成果实?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要求:37 确定材料二中内容的教学重点及难点。38 根据材料二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情境创设教学策略除外),运用所选的教学策略和情境创设教学策略进行教学过程设计。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34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与寄生生活相适应,蛔虫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体表有角质层,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每条
16、雌虫每日排卵约 24 万个;这些寄生虫之所以具有如此发达的生殖器官,产下如此数量的受精卵,目的就是增加感染寄主的机会。而身体呈圆柱形与寄生生活无关,故本题选 D。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攻击行为是指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域、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特点是双方的身体不受到伤害,失败者表示出屈服,胜利者就停止攻击。社会行为是指营群体生活的动物,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它们所具有的一系列的动物社群行为。防御行为是动物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对动物维持个体的生存和延续种族是十分重要的,是不可缺少的。取食行为是动物获得食物的行为。马蜂遭受到袭击时,蜂群共同向
17、侵犯者发起攻击,从个体角度说是动物的防御行为,从群体角度说,是动物的社会行为。故本题选B。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属于无性繁殖,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故本题选 A。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降低 NaCl 溶液的浓度可使 DNA 析出。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图示中的甲是运载体,必须具有复制原点、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结构,因此并不是所有质粒都可以作为运载体,
18、A 项错误;乙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丙为目的基因,丁为 DNA 连接酶,B、C 项错误;图示过程均在体外进行,D 项正确。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实验所要探究的是食物中是否含有蛋白质的检测实验,食物中是否含有蛋白质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在碱性溶液中,双缩脲试剂能与蛋白质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故本题选 B。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所以,心脏中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房_心室-动脉。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提取绿色叶片的叶绿体色素,用纸层析法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中学 教师资格 认定 考试 初级 生物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模拟 34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