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 17 及答案与解析单项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恪 守(g) 症结(zhng) 卷 帙 浩繁(zh) 弄巧成拙 (zhu)(B)疏 浚 (jn) 喷香(pn) 自怨自艾 (i) 以讹传讹()(C) 散 落(sn) 熟稔 (rn) 牵强 附会(qing) 千 载一时(zi)(D)揩 油(ki) 木讷 (n) 百折不挠 (no) 长吁短叹(x)2 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核辐射一海水污染一盐业危机,这个故事的逻辑看起来并不突兀。但与前段时间大蒜等在炒作中价格飙涨从而让不法商人从中牟取暴利的商品不同
2、,食盐作为民众生活必需品,其价格却是国家控制的(B)本文通过对一个淳朴善良、恪守贫穷道义的底层人物的追忆,歌颂了人类底层的所有美好品质;对经济的发展导致人类的贪婪吞噬了原有的淳厚质朴现象的担忧,表达了对自己心中神话般的底层消失的迷惘之情(C)平心而论,大量古村落还没有列人遗产保护范筹,没有严格可靠的保护监督,没有将现代文明融入历史文明的任何计划、构想,乃至尝试,仍处在想拆就拆的危境中(D)我在画册中看到过那乡间居室,是木结构的精致小屋,依山傍水,能看见涓涓细流的清澈和活泼,能感受到松涛的呼吸和脉搏,也能看到万籁俱寂时的月色阑珊,更有旭日和夕阳在蓝天上描绘的粗犷与瑰丽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语
3、意明确的一句是( )。(A)世博会杭州城市实践馆以当代艺术手法与传统造型,结合少量高科技影像技术,形成一种未完成之感,用以暗示杭城发展正在进行时(B)赖声川导演的融人了越剧因素的新暗恋桃花源在杭州受到热捧,首场演出门票在开演一周前就全部售罄(C)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无论幅度大小,都为减缓地球温度的不断上升和海平面的持续上涨提供了可能(D)水库露底、河水断流、农田龟裂、水井干涸 我国西南正遭受着 60 年来最为严重的特大干旱,其中云南和广西的部分地区的旱情甚至百年一遇4 下列句子没有采用修辞手法的是( )。(A)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B)浓烟忽然俯视一下烟囱,就嘲笑起烟囱来了(C)骄傲像隔
4、年的草根,冬天刚过去,就钻出一丝丝的嫩芽(D)雕刻家在乱石块旁大哭一场,哀吊他生平最伟大的杰作5 下列各组中,属于同义词的一组是( )。(A)仪表(他的仪表端庄)仪表(机器的仪表坏了)(B)工作 (他找到工作了)工作(他正在工作)(C)关节 (腕关节)关节(找人打通关节)(D)问题(老师提出问题)问题(设计遇到了问题)6 “太后之色少解 ”的“少”字,其词性是( )。(A)形容词(B)副词(C)名词(D)动词7 中国古典文论史上把诗歌的意境从审美风格上进行分类的是( )。(A)刘勰(B)曹丕(C)司空图(D)刘熙载8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初步形成课程的三级管理格局,所谓三级管理是指
5、( )。(A)国家、地方、学校(B)国务院、省人民政府、县市人民政府(C)教育部、教育厅、教育局(D)研究院、大学、中小学9 指导学生分析作文要求,明确写作的重点和体裁等,这是训练学生的( )。(A)审题能力(B)立意能力(C)谋篇布局能力(D)选材能力10 “在语文学习中能提出与所学内容不同的观点和思想。” 这反映了下面哪种语文能力的思维品质?( )(A)思维敏捷性(B)思维深刻性(C)思维独创性(D)思维批判性简答题11 简要说明王实甫西厢记中崔莺莺的形象。案例分析题12 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和刘禹锡陋室铭都是写自己的居室,试分析二者的立意和写法上的异同。13 羚羊飞渡一文体现的是动物为了生
6、存舍身互救的主题,请为这一课设计课堂导人语。现代文阅读13 记住回家的路周国平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的习惯是随便走走,好奇心驱使我去探寻这里的热闹的街巷和冷僻的角落。在这途中,难免暂时地迷路,但心中一定要有把握,自信能记起回住处的路线,否则便会感觉不踏实。我想,人生也是如此。你不妨在世界上闯荡,去建功创业,去探险猎奇,去觅情求爱,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这个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灵世界。生活在今日的世界,心灵的宁静颇不易得。这个世界既充满着机会,也充满着压力。机会诱惑着人去尝试,压力逼迫着人去奋斗,都使人静不下心来。我不主张年轻人拒绝任何机会,逃避一切压力,以闭关自守的姿态面对世
7、界。年轻的心灵不该静如止水,波澜不起。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趁着年轻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原是人生必要的经历。所须防止的只是: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一个心灵。在理论上,人人都有一个心灵,但事实上却不尽然。有一些人,他们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未尝有真正的内心生活。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谈起。一个人唯有关注心灵,才会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才会有寻求心灵宁静的需要。所以,具有过内心生活的禀赋,或者养成这样的习惯,这是最重要的。有此禀赋或习惯的人都知道,其实内心生活与外部生活并
8、非互相排斥的,同一个人完全可能在两方面都十分丰富。区别在于,注重内心生活的人善于把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心灵的财富,缺乏此种禀赋或习惯的人则往往会迷失在外部生活中,人整个儿是散的。外面的世界布满了纵横交错的路,每一条都通往不同的地点。那只知死死盯着外部生活的人,一心一意走在其中的一条上,其余的路对于他等于不存在。只有不忘外部生活且更关注内心生活的人,才能走在一切可能的方向上,同时始终是走在他自己的路上。自我是一个中心点,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寻找到回家的路。换一个比方,我们不妨说,一个有着坚实的自我的人便仿佛有了一个精神的密友,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个
9、密友,这个密友将忠实地分享他的一切遭遇,倾听他的一切心语。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又在世界上闯荡了一番,有了相当的人生阅历,那么,他就会逐渐认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然而,属于每一个人的现实可能性终究是有限的。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有意义的事,并且一心把它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有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
10、惑。我们当然没有理由怀疑,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有删改)14 作者在文章开头说自己“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有“随便走走”的习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15 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1)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2)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寻找到回家的路。16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记住回家的路”的理解。17 文章最后一段说:“ 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请结合全文,
11、谈谈这句话对你的启发。古诗词鉴赏17 诉衷情.宝月山作 仲殊 清波门外拥轻衣,杨花相送飞。西湖又还春晚,水树乱莺啼。 闲院宇,小帘帏。晚初归。钟声已过,篆香 才点,月到门时。 注 仲殊:僧人,曾住杭州宝月寺。篆香:又称百刻香,寺院常将其作为计时器使用。18 上阕中的“ 乱” 字用得很有分量,请简要赏析。19 请具体赏析本词是如何通过景物描写来表现词人心境的。填空题20 杨花落尽子规啼,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1 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2 纤纤擢素手,_。(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23 水何澹澹,_。(曹操观沧海)24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_ 著作,
12、相传为左丘明所作。25 韩少功的马桥词典是一部_。26 我的叔叔于勒是作家_的代表作。27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_三个方面设计。28 语文课程评价要坚持定性评价和_相结合,全面反映学生语文学习的状态及水平。29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_的过程中进行。写作题30 请以“站在 _的门口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立意自定;(3)文体不限;(4)不少于 800 字。技能应用题31 为晏子使楚一课设计教案。32 试分析下文的景色描写。济南的冬天老舍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福建省 教师 公开 招聘 考试 中学语文 模拟 17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