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2016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精选)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6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精选)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2016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精选)及答案与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6 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精选)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图 1 缺失的部分应填写( )。(A)原核细胞(B)真菌细胞(C)动物细胞(D)植物细胞2 存放时间较长的大白菜会因发热而腐烂,能使大白菜产生热量的主要生理作用是( )。(A)吸收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光合作用3 一分子麦芽糖在麦芽糖酶的作用下能够分解成两分子的葡萄糖,可以降低反应速率的方法是( ) 。(A)加水稀释(B)适当升温(C)增加酶量(D)去除生成的葡萄糖4 某地区被火山喷发的岩浆覆盖,此后发生的群落演替最可能的顺序是( )。(A)地衣苔藓草坪灌木(B)苔
2、藓 草坪地衣灌木(C)草坪 乔木苔藓地衣(D)地衣草坪灌木乔木5 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皮肤的屏障作用(B)溶菌酶的杀菌作用(C)吞噬细胞吞噬细菌(D)给易感人群接种疫苗6 将带花的白玉兰枝条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花瓣变粉,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组织是( ) 。(A)输导组织(B)结缔组织(C)分生组织(D)保护组织7 园艺师使用某种技术让同一株仙人掌上长有不同颜色的仙人球,这种技术是( )。(A)扦插(B)嫁接(C)压条(D)组织培养8 关于二倍体生物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后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B)细胞中的 DNA 数目可能会加倍(C)染色体 D
3、NA 一定由两条链组成(D)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一定是其体细胞的 2 倍9 公安部门通过 DNA 检测确认被拐儿童与父母的亲子关系,因为 DNA 是( )。(A)遗传物质的载体(B)主要的遗传物质(C)控制性状的基本单位(D)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10 图 4 所示食物网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生物( )。(A)只有甲(B)只有乙、丙(C)只有丁、戊、己(D)只有乙、丙、己11 下列过程能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是( )。(A)种子萌发长成植株(B)用花药离体培养进行育种(C)噬菌体在宿主细胞中繁殖(D)单细胞生物完成各项生命活动12 图 5 所示进化树中与生物丙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 )。(A)甲(B)乙(C
4、)丁(D)己13 科学家使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出一种乳汁中含有抗病蛋白的奶牛,实现该技术是通过( ) 。(A)向牛奶中添加外源抗病蛋白基因(B)在奶牛幼崽的饲料中添加抗病蛋白(C)向奶牛的乳腺中注射外源抗病蛋白基因(D)在奶牛的受精卵 DNA 中插入外源抗病蛋白基因14 阐述光合作用的教学目标表述正确的是( )。(A)了解光合作用过程(B)理解光合作用过程(C)阐明光合作用过程(D)探究光合作用过程15 某中学生物教师准备探查该校学生对生物学课程的态度,他应该选择的最佳工具是( )。(A)检核表(B)档案袋(C)评价量表(D)观察和轶事记录二、简答题15 图 6 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示意图。问
5、题:16 图中代表的气体在线粒体的_(填结构)参与呼吸作用; 代表的气体参与光合作用的_阶段;与 都是通过 _(填结构)进出叶片。17 当光照强度增强时,图 6 中的葡萄糖生成的变化是_。(增加减少不确定)18 图 6 中水的产生发生在呼吸作用的_阶段。18 实验人员从蝌蚪 X 体内取得上皮细胞,又从同种青蛙 Y 体内取得卵细胞并去掉其细胞核;之后取出蝌蚪上皮细胞的细胞核植入去核的青蛙卵细胞;最终这颗卵细胞发育成青蛙 Z,图 7 为该实验过程示意图。问题:19 该实验采用的技术属于现代生物技术中的_工程,图 7 中将蝌蚪细胞核植入去核的青蛙卵细胞时,所使用的技术是_。20 青蛙 Y 体细胞染色
6、体数目是青蛙 Z 的_(124)倍。21 青蛙 Z 与蝌蚪 X 发育后的青蛙具有相同的特征,说明生物体形态结构的建成主要与_有关。22 在细胞培养的过程中,要控制传代培养的次数,避免细胞突破接触抑制,发生_(衰老癌变凋亡)。三、材料分析题22 材料:“藻类植物”教学片段1展示“海带排骨汤 ”“紫菜蛋汤”等食物图片,提问学生这些食物含有哪类植物引出学习课题。教师提问:“ 我们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藻类植物 ?”学生面面相觑,在教师启发下,才想到“螺旋藻 ”,教师因势利导,提出: “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藻类植物,我们的校园中就有很多。”2教师指着教学楼旁水体发绿的小池塘提问:“小池塘水为什么会发绿呢?
7、”学生答:“可能有藻类植物。 ”教师接着说: “如何能证明你们的推测是对的呢?”学生回答:“可以采集水样回实验室用显微镜观察。” 学生从教师事先采集的小池塘水样中观察到了螺旋藻、微囊藻等藻类植物。3教师又展示了预先准备好的、从住宅区旁的小河沟中采集的绿色丝状藻类,问:“这是什么?”学生齐声回答:“水绵。”“真的是水绵吗?”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该植物的形态特征,结果大大出乎所料该藻类植物的叶绿体居然是球状的!原来,这是在外形上跟水绵非常相似的刚毛藻。4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和经验,总结了藻类植物的一般特征和藻类与人类的关系。之后教师布置了如下作业:课后通过网络或报刊查询相关资料,了解
8、2007 年太湖蓝藻暴发事件,并与父母亲讨论该如何保护水资源和爱护环境。问题:23 结合材料举例分析该教学中利用的课程资源类型。24 分析该教学过程体现的科学本质教育的内容。24 材料:某版义务教育生物学教材“想一想,议一议” 栏目内容如下:问题:25 分析该栏目的教育价值。26 分析教学中使用该栏目应注意的事项。四、教学设计题26 某版本义务教育生物学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 的部分内容如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例。18 世纪的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山清水秀,绿树成荫。那里的森林中生活着一种桦尺蠖,其成虫是一种飞蛾。它们夜间活动,白天栖息在长满地衣的树干上。18
9、50 年,一些生物学家来这里考察,发现大多数桦尺蠖成虫的体色是浅色的,只有少数是深色的,这些深色的桦尺蠖是浅色桦尺蠖在自然条件下的变异类型(图一 24)。100 年以后,也就是 1950 年,曼彻斯特已经变成了一个工业城市。这里工厂林立,烟雾弥漫,工厂排出的煤烟杀死了地衣,结果使树皮裸露并被熏成黑褐色。这时候又有一些生物学家到这里考察,使他们惊讶的是,这里的深色桦尺蠖变成了常见类型,而浅色的桦尺蠖却成了少数(图一 25),这是什么原因呢?科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先把数量相等的浅色的桦尺蠖和深色的桦尺蠖同时放到树干上然后用望远镜观察树干上所发生的情况。一群爱吃桦尺蠖的鸟儿飞过之后,他们发现浅
10、色桦尺蠖所剩无几,而大部分深色桦尺蠖却逃过了这场灾难,你能解释桦尺蠖体色变化的原因吗? 尽管人们不能重复桦尺蠖体色变化的整个过程,但我们可以设法进行模拟。下面的模拟探究有助于你对这一现象的理解。要求:27 以四种颜色的卡纸为主要材料,设计一个模拟探究活动,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28 设计上述活动的结果记录单(记录单需包含模拟探究的可能数据)。2016 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精选)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原核细胞无核膜,只有一种细胞器,即核糖体,故 A 错误;真菌为分解者,无叶绿体,故 B 错误;动物细胞无叶绿体,答
11、案选 D。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大白菜呼吸作用产生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其中大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另外,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导致白菜易腐烂。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有:温度、pH 值、底物浓度和酶浓度。A 项,在一定范围内,底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加水稀释会降低底物浓度,从而降低反应速率,正确。B 项,麦芽糖酶是蛋白质,适当升温可以增强蛋白质活性,从而升高反应速率,错误。C 项,在底物充足、其他条件适宜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增加酶量意味着增大反应速率,错误。D 项,降低反应产物浓度。可增大酶促反应速率,错误。4 【正
12、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火山喷发后,被岩浆覆盖后的地区将发生初生演替,演替的顺序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地衣苔藓草坪灌木。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获得性免疫是经后天感染(病愈或无症状的感染)或人工预防接种(菌苗、疫苗、类毒素、免疫球蛋白等)而使机体获得抵抗感染能力。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生来就有的,主要依赖两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人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A 项和 B 项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免疫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C 项属于此类免疫作用。D 项属于
13、特异性免疫,故选 D。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木本植物的茎包括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树皮中含有韧皮纤维和筛管,筛管由上而下运输有机物;形成层的细胞能够不断地分裂向外产生韧皮部,向内产生木质部;木质部由木纤维和导管组成,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将带花的白玉兰枝条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花瓣变成红色,是通过导管把红墨水(水和无机盐)运输到了花瓣,导致花瓣变成红色。导管和筛管都属于输导组织。B 项,结缔组织是人和高等动物的基本组织之一。C 项,分生组织具有分裂、产生新细胞的功能,分布在根尖和茎顶。D 项,保护组织主要分布在叶、茎和果实的表皮,有保护作用。7 【正确答案】 B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2016 年下 半年 中学 教师资格 认定 考试 初级 生物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精选 答案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892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