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重症医学中级资格考试(基础知识)模拟试卷12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重症医学中级资格考试(基础知识)模拟试卷1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重症医学中级资格考试(基础知识)模拟试卷12及答案与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重症医学中级资格考试(基础知识)模拟试卷 12 及答案与解析1 酮体包括(A)草酰乙酸、 一羟丁酸、丙酮(B)乙酰乙酸、- 羟丁酸、丙酮酸(C)乙酰乙酸、 一羟丁酸、丙酮(D)乙酰辅酶 A、-羟丁酸、丙酮(E)草酰乙酸、 一羟丁酸、丙酮酸2 脂肪最大氧化率可达(A)1217mg(kg.min)(B) 2227mg(kg.min)(C) 3237mg(kg.min)(D)4247mg(kg.min)(E)5257mg(kg.min)3 中枢神经系统的必需的供能物质是(A)葡萄糖(B)蛋白质(C)氨基酸(D)脂肪(E)长链脂肪酸4 下列与 I 型超敏反应无关的物质是(A)补体(B)组胺(C)激肽(
2、D)白三烯(E)前列腺素5 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后患者可能出现休克、发热、蛋白尿、血尿、淋巴结肿大等,原因可能是(A)工型超敏反应(B) 型超敏反应(C) I 型或型超敏反应(D)型超敏反应(E)型超敏反应6 在机体体液平衡的调节中,正常渗透压的维持主要是通过(A)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来调节(B)肾脏的调节作用(C)神经一内分泌系统来调节(D)肺的呼出作用来调节(E)血液的缓冲系统来调节7 关于发病机制的重要调节激素,描述不正确的是(A)抗利尿激素可导致尿钠排泄增多、水潴留和血钠降低等(B)阿片样肽可增强催乳素和生长激素的释放,而抑制促甲状腺素和促性腺激素释放(C)心房利尿钠肽具有较强的
3、利钠和利尿作用,可降低循环容量(D)前列腺素主要参与血管活性调节和凝血机制(E)血管活性肠肽可舒张血管、增加心脏和脑血流,提高外周血管阻力8 关于失水,描述不正确的是(A)高渗性失水:失水多于失钠(B)低渗性失水:失钠多于失水(C)等渗性失水:消化道丢失、皮肤丢失(D)高渗性失水:水摄入不足、水丢失过多(E)低渗性失水:失水时补充水不足、肾丢失9 高渗性失水补液首选(A)09氯化钠溶液(B)等渗盐水和氯化钾(C) 5葡萄糖溶液(D)5葡萄糖盐水(E)复方氯化钠溶液10 关于等渗性失水的补液原则,下列错误的是(A)先给含钠液体(B)可给高渗氯化钠溶液(C)可给平衡盐溶液(D)可给等渗氯化钠溶液(
4、E)必须先补足血容量11 等渗性失水大量输注等渗盐水,会出现(A)高钾血症(B)低钾性碱中毒(C)低氯性碱中毒(D)高氯性酸中毒(E)低钠血症12 关于输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围术期,血小板计数10010 9L 时,血小板生成减少的患者无须预防性输注血小板,5010 9L 时则需输注(B)外科急性大量失血,总量超过自身血容量的 30时可以考虑输注全血(C)术中患者出现失血的首要处理不是要立即恢复血红蛋白浓度(D)血浆输注不建议用于提高血容量、血浆蛋白浓度和营养支持、改善免疫缺陷状态等的治疗(E)尿毒症、高钾血症及酸中毒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时可以考虑输注全血13 下列溶液中不是血浆增量剂的有
5、(A)6右旋糖酐等渗盐溶液(B)中分子右旋糖酐(C)羟乙基淀粉(D)林格液(E)明胶代血浆14 多次输注血小板可出现(A)胆固醇增高(B)白细胞增高(C)清蛋白增高(D)淋巴细胞增高(E)抗血小板抗体增高15 关于输血并发症,描述不正确的是(A)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在输血 24 小时内(B)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症状发生于输注红细胞 30 分钟至 2 小时,但体温升高通常在间断输注后延长 212 小时(C)过敏反应很少发生,在 IgA 缺乏的患者中更常见(D)输血后紫癜通常在输全血或血小板后发生,绝大多数为男性(E)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主要临床表现是在输血 6 小时内出现急性呼吸困难、双肺水肿、发
6、热、低氧血症和低血压16 一卵巢癌患者,输血 20ml 后,疑发生输血反应,首要的处理是(A)减慢输血速度(B)静推糖皮质激素(C)终止输血(D)肌注异丙嗪(E)吸氧17 一脾破裂患者,术中输血 20ml 后,突然出现血压急剧下降,手术切口大量渗血,酱油色尿,应考虑(A)过敏反应(B)发热反应(C)细菌污染反应(D)溶血反应(E)血液凝集反应18 关于抗感染免疫的叙述,下列不正确的是(A)完整的皮肤与黏膜屏障是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B)抗体与细菌结合可直接杀死病原菌(C)体液免疫主要针对胞外寄生菌的感染(D)细胞免疫主要针对胞内寄生菌的感染(E)抗毒素的中和作用主要针对外毒素感染19 关于宿主免
7、疫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非特异性免疫作用范围较广,应答迅速,但无特异性,个体出生时不存在(B)屏障结构包括皮肤和黏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等(C)正常组织和体液中存在补体、溶菌酶、防御素等多种抗菌物质,常配合其他杀菌因素而发挥作用(D)细胞免疫的相应细胞为细胞毒性 T 细胞和 CD4+Th1 细胞。在抗感染免疫,尤其是抗细胞内寄生菌、病毒和真菌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E)抗体通过抑制致病菌黏附、调理吞噬作用,中和外毒素、抗体和补体的联合溶菌作用,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等而发挥抗感染效应20 关于医院获得性感染,描述不正确的是(A)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 48 小时后发生的感染(B)
8、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C)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全身性感染迁徙灶)(D)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分枝杆菌等的感染(E)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21 患者,男性,71 岁。因“突发胸闷、胸痛 2 小时” 入院,心电图示:V 1V 5 导联Q 波形成,ST 段抬高,频发室性期前收缩。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住院过程中出现血压下降至测不出,神志不清,此时出现心源性休克的主要原因是(A)乳头肌功能不全(B)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出量降低(C)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导致心功能严重受损(D)疼痛、大汗淋漓,血容量未及时补充,低血容量(E)剧烈疼痛,神经反射引起
9、周围血管扩张22 患者,男性,30 岁。因车祸股骨骨折和胸部挫伤入院,经外科处理后病情趋于稳定,但气急和发绀逐渐加重,面罩吸氧下 PaO2 为 45mmHg,PaCO 2 为42mmHg,其低氧血症的产生是由于(A)通气不足(B)换气功能障碍(C)氧耗量增加(D)骨折致肺脂肪栓塞,无效腔增大(E)胸部挫伤致肺气体交换面积减少23 患者,男性,68 岁。因“慢性咳嗽、咳痰伴喘息 20 年,症状加重 6 天” 入院。不吸氧时 PaO2 为 53mmHg,PaCO 2 为 58mmHg,其低氧血症是由于(A)肺动静脉血分流(B)氧耗量增加(C)弥散障碍(D)有效肺泡通气量不足(E)上述因素综合作用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重症 医学 中级 资格考试 基础知识 模拟 12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