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中医内科学(气血津液病症)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中医内科学(气血津液病症)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中医内科学(气血津液病症)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医内科学(气血津液病症)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及答案与解析1 患者烦渴多饮较甚,口干舌燥,小便频数,尿量较多,舌苔薄黄,脉洪数无力,治疗宜选( ) (2003 年第 67 题)(A)消渴方(B)二阴煎(C)清肺饮(D)二冬汤(E)白虎汤2 患者口干唇燥,口渴多饮,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时或烦躁,遗精,舌质红,脉沉细数。治疗选用( ) (2002 年第 62 题)(A)左归丸(B)玉女煎(C)消渴方(D)白虎加人参汤(E)知柏地黄丸3 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尿有甜味,口干唇燥,舌质红,脉沉细数者,治宜选用( ) (2000 年第 66 题)(A)程氏革薜分清饮(B)水陆二仙丹(C)六味地黄丸(
2、D)左归丸(E)缩泉丸4 下列哪一项不是消渴的典型症状( ) (1997 年第 58 题)(A)多饮(B)多食(C)多尿(D)雀目耳聋(E)身体消瘦5 消渴的主要病位在( )(1997 年第 67 题)(A)肺、脾、肾(B)肺、胃、肾(C)肝、脾、肾(D)肺、心、肾(E)肺、肝、肾6 “渴而多饮为上消;消符善饥为中消;口渴,小水如膏者为下消” ,此论见于( ) (1992 年第 70 题)(A)诸病源候论(B) 儒门事亲(C) 景岳全书(D)丹溪心法(E)医学心悟7 消渴的病理主要是( )(1991 年第 69 题)(A)劳累过度,伤肺损牌(B)劳欲过度,损伤元气(C)饮食不节,食积化热(D)
3、燥热偏胜,阴津亏耗(E)气郁化火,消烁阴津8 治疗盗汗阴虚火旺证,应首选( ) (2009 年第 68 题)(A)六味地黄丸(B)当归六黄丸(C)知柏地黄丸(D)无比山药丸9 久病自汗、盗汗、病及肺肾,以阴亏为主而火热不甚者,应选用( ) (2006 年第66;2000 年第 56;1992 年第 58 题)(A)黄连阿胶汤(B)当归六黄汤(C)知柏地黄丸(D)麦味地黄丸(E)清燥救肺汤10 夜寐盗汗,五心烦热,或兼午后潮热,两颧色红,口渴,舌红苔少,脉细数,治疗宜选( ) (2004 年第 63;1997 年第 63 题)(A)当归六黄汤(B)知柏地黄丸(C)麦味地黄丸(D)玉屏风散(E)左
4、归丸11 患者朱某,男,50 岁,素有咳喘少痰,腰膝酸软,头晕,舌红,细数,重按无力。久治不愈,近来又人寐则汗出,沾衣湿被,辨证为肾阴亏虚之盗汗证,应选用( )(1994 年第 61 题)(A)当归汤(B)当归六黄汤(C)知柏地黄丸(D)八仙长寿丸(E)清燥救肺汤12 患者久病体弱,面色咣白,汗出畏寒,动则益甚,平时极易感冒,苔薄白,脉细弱,宜用何方调治( )(1993 年第 72 题)(A)补中益气汤(B)参苏饮(C)麻黄附子细辛汤(D)保真汤(E)玉屏风散13 症见自汗或盗汗,汗液黏或衣服黄染,小便色黄,舌苔薄黄,脉象沉滑,属湿热内蕴而热势不盛者,宜用( ) (1991 年第 48 题)(
5、A)龙胆泻肝汤(B)黄苓滑石汤(C)三仁汤(D)四妙丸(E)麻黄连翘赤小豆汤14 肝郁发热日久,热伤阴液者,治宜首选的方剂是( ) (2011 年第 65 题)(A)青蒿鳖甲汤(B)滋水清肝饮(C)一贯煎(D)丹栀逍遥散15 治疗素体阴虚而病肝郁发热者,宜用( ) (2007 年第 57 题)(A)滋水清肝饮(B)加味四物汤(C)秦艽鳖甲散(D)加减葳蕤汤16 患者劳累后即见低热已五年,近旬每日上午低热,伴头痛头晕,倦怠乏力,舌淡苔薄,脉细弱,证属( )(1998 年第 72;2005 年第 74 题)(A)阴虚(B)气虚(C)血瘀(D)阳虚(E)肝郁17 瘀血阻滞,气血壅遏而导致的内伤发热。
6、治疗宜选( )(2004 年第 62 题)(A)通瘀煎(B)血府逐瘀汤(C)通窍活血汤(D)调营饮(E)桃红饮18 下列哪项不是导致内伤发热的病因( ) (2002 年第 58 题)(A)肝经郁热(B)署湿中阻(C)瘀血内停(D)气血亏虚(E)阴精耗损19 治疗阴虚发热,最佳选方为( )(2001 年第 58 题)(A)一贯煎(B)麦味地黄丸(C)清骨散(D)当归六黄汤(E)左归丸20 患者低热半载,时觉身热心烦,热势随情绪好坏而起伏,平时急躁易怒,胸胁胀闷,两乳作胀,月经不调,口苦,苔黄,脉弦略数,治宜选用( ) (1992 年第 71题)(A)龙胆泻肝汤(B)柴苓温胆汤(C)丹栀逍遥散(D
7、)滋水清肝饮(E)血府逐瘀汤21 午后或夜间潮热,或手足心热,或骨蒸额红,心烦盗汗,失眠多梦,口干咽燥,大便十结,尿少色黄,舌红而干,或有裂纹,尢苔或少苔,脉象细数,治疗应取何法( ) (1991 年第 46 题)(A)益气生血,甘温除热(B)滋阴清热(C)益气养阴(D)养血解表(E)以上都不是22 虚劳的预后,与哪些脏腑的关系最密切( )(2001 年第 71 题)(A)肺、脾(B)脾、胃(C)肝、肾(D)脾、肾23 以下哪一项不是虚劳的病因病机( ) (1997 年第 72 题)(A)禀赋薄弱,体质不强(B)情志不舒,肝气郁滞(C)饮食不节,损伤脾胃(D)烦劳过度,损伤五脏(E)大病久病,
8、失于调理23 A阴虚热炽痰阻经络 B肾阴亏损,精血不足C阴虚内热,脉络失养 D燥热伤阴,络脉瘀阻(2011 年第 111,112 题)24 消渴病并发中风偏瘫的机理是( )25 消渴病并发视瞻昏眇的机理是( )25 A滋其肾 B养其胃C补其肺 D清其胃(2009 年第 111,112 题)26 医学心悟提出,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以( )27 医学心悟提出,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以( )27 A外台秘要 B 古今录验C二者均是 D二者均非(2001 年第 117,118 题)28 “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无脂,似麸片甜者,皆消渴病也。” 出自何书( )29 “消渴者 久不治,则经络壅涩,留于肌肉
9、,变为痈疽。”m 自何书( )29 A内伤发热 B水肿C两者均可 D两者均不可(1996 年第 119,120 题)30 鼓胀口久,可以出现( )31 消渴日久,可以出现( )31 A燥热内结,营阴被灼,络脉瘀阻,蕴毒而成B肾阴亏损,肝失濡养,肝肾精血不足,无以上承C阴虚燥热,肺失滋润D阴虚热炽,炼液成痰,痰阻经络,蒙蔽心窍E阴损及阳,脾肾衰败(1994 年第 97,98 题)32 消渴病并发中风偏瘫的机理是( )33 消渴病并发门内障的机理是( )33 A眩晕耳呜 B腰酸遗精C二者均有 D二者均无(2001 年第 119,120 题)34 虚劳属肾阴虚者,可见( )35 虚劳属肝阴虚者,可见
10、( )35 A头晕目眩,肋痛肢麻筋惕肉 ,面色不华,舌质淡,脉弦细 B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烦躁盗汗,口舌生疮,舌红少津,脉细数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1998 年第 119 题)36 肝肾阴虚型虚劳的证候是( )37 肝血虚损型虚劳的证候是( )38 郁病实证常见的证候是( ) (2011 年第 161 题)(A)肝气郁结(B)气郁化火(C)痰迷心窍(D)痰气郁结39 郁证的病机有( )(2008 年第 168;2009 年第 166 题)(A)肝失疏泄(B)脾失健运(C)心失所养(D)肺失宣降40 郁证的临床表现是( )(1995 年第 74 题)(A)心情抑郁,情绪不宁(B)咽中如有异
11、物梗塞(C)易怒善哭(D)喃喃独语41 咯血的常见证候是( )(2009 年第 164 题)(A)燥热伤肺(B)胃火炽盛(C)肝火犯肺(D)阴虚肺热42 治疗便血日久,湿热末尽,营阴已亏者,宜选( )(2008 年第 167 题)(A)地榆散(B)脏连丸(C)清脏汤(D)槐角丸43 血证属于气不摄血者可见( ) (2006 年第 149 题)(A)便血(B)吐血(C)咯血(D)尿血44 便血的病机是( )(2005 年第 140 题)(A)肝火上逆(B)脾胃虚寒(C)肾气不固(D)肠道湿热45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治疗吐血的要诀是( )(2003 年第 140 题)(A)宜行血不宜止血(B)宜降气
12、不宜降火(C)宜补脾不宜损脾(D)宜补肝不宜伐肝46 龙胆泻肝汤可用于何种出血病证( )(2002 年第 153 题)(A)肝火上炎之鼻衄(B)肝火犯肺之咳血(C)肝火犯胃之吐血(D)血热妄行之紫斑47 诸出血证,发病的病因有( )(2001 年第 152 题)(A)感受外邪(B)嗜食辛辣厚味(C)情志过极(D)劳倦过度48 血证中首选龙胆泻肝汤治疗的病证有( )(2000 年第 154 题)(A)鼻衄(B)咳血(C)吐血(D)尿血49 下列哪一项是导致衄血发生的原因( )(1994 年第 157 题)(A)肺胃热盛,迫血妄行(B)肝肾阴虚,虚火上炎(C)肝火上扰,迫血妄行(D)气血亏虚,气不
13、摄血50 龙胆泻肝汤适用于哪种病证( )(1991 年第 151 题)(A)衄血(B)不寐(C)耳鸣、耳聋(D)遗精51 治疗支饮寒饮伏肺证,宜选( ) (2008 年第 166 题)(A)大青龙汤(B)小青龙汤(C)木防己汤(D)苓甘五味姜辛汤52 患者胸胁支满,心悸气短,头昏目眩,背寒肢冷,足胫浮肿,咯痰清稀,动则喘促,舌胖大苔门滑,脉沉细而滑治疗宜选用( )(2001 年第 151 题)(A)小青龙汤(B)苓桂术甘汤(C)真武汤(D)金匮肾气丸53 痰饮的病理属性是( ) (1997 年第 151 题;1998 年第 154 题)(A)本虚标实(B)标实致虚(C)阳虚及阴(D)阳虚阴盛5
14、4 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的病证是( ) (1996 年第 151 题)(A)饮证(B)癃闭(C)泄泻(D)水肿55 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的病证有( )(1994 年第 156;1992 年第 160 题)(A)饮证(B)癃闭(C)淋证(D)水肿中医内科学(气血津液病症)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消渴的辨证论治,属于应用型考题。从题干所述本病以烦渴多饮,尿量较多,小便频数为主症,可诊断出本病为消渴之上消,同时伴有口干舌燥,并结合舌脉象,可辨证属肺热津伤证,首选消渴方以清热润肺。故选 A。2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消渴
15、的辨证论治,属于应用型考题。从题干所述病证以口渴多饮,尿量频多,混浊如脂膏为主症,可以诊断出病属消渴之下消,吲时结合兼次症口干唇燥,时或烦躁,遗精及舌脉象,可诊断出证属肾阴亏虚,阴虚火旺证,宜选知柏地黄丸以滋阴降火。左归丸为纯补肾阴之剂,用于真阴不足证。故选 E。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消渴的辨证论治,属于应用型考题。从题干所述本病以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尿有甜味为主症,可诊断本病为消渴之下消,同时结合兼次症口干唇燥,及舌脉象,可以辨证为肾阴不足证,首选六味地黄丸以滋阴固肾。故选 C。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消渴的临床表现,属于识记型、理解型考题。消渴的典型
16、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而选项中雀目耳聋为消渴后期的变证,非其典型表现。故选 D。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消渴的病因病机,属于识记型、理解型考题。消渴的病位主要在肺、脾、肾,通常对因肺燥为主,多饮症状较突出者,称为上消;以胃热为主,多食症状较为突出者,称为中消;以肾虚为主,多尿症状较为突出者,称为下消。故选 B。6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消渴的历史沿革,属于识记型考题。医学心悟:“渴而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中消;口渴,小水如膏者为下消。”故选 E。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消渴的病因病机,属于识记型、理解型考题。消渴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中医 内科学 气血 津液 病症 历年 汇编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