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针炙学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针炙学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针炙学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3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针炙学练习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1 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后缘的腧穴是(A)下关(B)听宫(C)听会(D)耳门(E)四白2 后溪是(A)原穴(B)络穴(C)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D)输穴(E)八会穴3 足太阳膀胱经起于(A)睛明(B)百会(C)听宫(D)至阴(E)攒竹4 足太阳膀胱经主治(A)心、胃病(B)前头、鼻、口、齿病(C)后头、肩胛病、神志病(D)前头、口齿、咽喉、胃肠病(E)头、项、目、背、腰、下肢部病证,以及脏腑、神志病5 治疗滞产,应首选(A)合谷(B)太冲(C)足三里(D)血海(E)至阴6 治疗胎位不正最常用的腧穴是(A)合谷(B)至阴(C)三阴交(D)太冲(E)足三里7 足少阴
2、肾经的起始穴位是(A)太溪(B)俞府(C)至阴(D)涌泉(E)然谷8 属于肾经的穴位是(A)阴郄(B)阴市(C)阴陵泉(D)阴谷(E)阴交9 足少阴肾经主治(A)妇科、前阴病和肾、肺、咽喉病(B)心、胃病(C)前头、鼻、口、齿病(D)中风、昏迷、热病、头面病(E)侧头、耳病、胁肋病10 照海通于(A)任脉(B)督脉(C)冲脉(D)带脉(E)阴跷脉11 内跟尖下方凹陷处的穴位是(A)侠溪(B)照海(C)大钟(D)中封(E)昆仑12 手厥阴心包经的起始穴位是(A)大泉(B)少冲(C)中冲(D)少府(E)天池13 手厥阴心包经主治(A)前头、口齿、咽喉(B)肝病(C)心病(D)心、胃病(E)前头、鼻
3、、口、齿病14 曲泽位于(A)在肘横纹尺侧端,当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B)在肘横纹桡侧端,当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C)在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D)在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的桡侧侧缘(E)在肘横纹中,当肱三头肌腱的尺侧缘15 下述经脉中。其循行“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的经脉是(A)足阳明日经(B)手太阳小肠经(C)手少阳三焦经(D)足少阳胆经(E)足太阳膀胱经16 手少阳三焦经主治(A)肝病(B)肾病、肺病、咽喉病(C)侧头耳、胸胁、咽喉病和热病(D)前头、鼻、口、齿病(E)侧头、耳病、胁肋病17 治疗肩臂痛臂不能举,应首选(A)外关(B)合谷(C)曲池(D)
4、肩髎(E)阳陵泉18 足少阳胆经的循行是(A)“入脑,上颠,循额”(B) “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C) “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 ”(D)“其直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E)“其直者,下腋,循胸,过季胁”19 足少阳胆经的起始穴位是(A)颧髎(B)角孙(C)足临泣(D)足窍阴(E)瞳子髎20 足少阳朋经主治(A)肺、喉病(B)心、胃病(C)后头、背腰病(D)侧头、目、耳、咽喉病和神志病、热病(E)侧头、胁肋病21 环跳位于(A)侧卧屈股,当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最凸点连线的中点处(B)侧腹部,当髂前上棘的前下方(C)侧卧屈股,当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最凸点连线的外
5、1/3 处(D)侧卧屈股,当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最凸点连线的内 1/3 处(E)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 1/3 与中 1/3 的交点处22 足厥阴肝经的起始穴位是(A)隐白(B)筋泉(C)大敦(D)章门(E)期门23 足厥阴肝经主治(A)前头、口齿、咽喉、胃肠病(B)中风、昏迷、热病、头面病(C)肝病、妇科病、前阴病(D)肝病(E)侧头、耳病、胁肋病24 前正中线旁开 4 寸,平第 6 助间隙的穴位是(A)期门(B)日月(C)膻中(D)大包(E)京门25 督脉的循行,起于(A)小腹内(B)会阴部(C)胞宫(D)外阴(E)肛门26 督脉主治(A)肺、喉病(B)侧头、胁肋病
6、(C)中风、昏迷、热病、头面病(D)回阳固脱,有强壮作用(E)前头、口齿、咽喉、胃肠病27 百会位于(A)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 3 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B)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 5 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C)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 4 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D)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 5 寸,或两目外眦尖连线的中点处(E)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 4 寸,或两目外眦连线的中点处28 任脉起于小腹,止于(A)咽喉(B)口唇(C)鼻(D)眶下(E)齿29 任脉主治(A)中风、昏迷、热病、头面病(B)腹、胸、颈、头面的局部病证和相应的内脏器官疾病(C)肺、喉病(D)侧头、胁
7、肋病(E)后头、肩胛病、神志病30 位于脐上 4 寸的穴位是(A)下脘(B)水分(C)建里(D)中脘(E)上脘31 治疗小儿疳积、百日咳,应首选(A)足三里(B)四缝(C)合谷(D)曲池(E)大椎32 治疗昏迷,癫痫,高热,咽喉肿痛应首选(A)四缝(B)十宣(C)八邪(D)合谷(E)曲池33 针刺环跳时宜选(A)指切进针法(B)挟持进针法(C)提捏进针法(D)舒张进针法(E)单手进针法34 斜刺的角度应为(A)15左右(B) 25左右(C) 35左右(D)45左右(E)60 左右35 胸椎棘突下的穴位针刺法是(A)直刺(B)斜刺(C)向上或向下平刺(D)向上斜刺(E)向下斜刺36 针刺治疗疾病
8、的手法,总的归纳为(A)补虚泻实(B)提插补泻(C)开合补泻(D)补法与泻法(E)平补平泻37 捻转补泻法中补法的操作方法是(A)捻转角度大,频率慢,用力轻(B)捻转角度小,频率快,用力重(C)捻转角度大,频率快,用力重(D)捻转角度小,频率慢,用力轻(E)捻转角度小,频率慢,用力重38 捻转补泻法中泻法的操作方法是(A)捻转角度小,频率快,用力重(B)捻转角度大,频率慢,用力轻(C)捻转角度小,频率慢,用力轻(D)捻转角度大,频率慢,用力重(E)捻转角度大,频率快,用力重39 平补平泻法是(A)既有补法成分,也有泻法成分(B)既不是补法,也不是泻法(C)以补为主,兼有泻法(D)以泻为主,兼有
9、补法(E)进针后均匀提插、捻转,得气后出针40 晕针时应当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A)立即停止针刺(B)已刺之针暂时不能起出(C)给予热茶或温开水饮之(D)患者平卧,头部放低(E)松开衣带,注意保暖41 针刺时应当注意的事项不包括(A)先做好解释工作,以消除疑虑(B)注意患者的体质(C)尽量采取坐位(D)手法宜轻,切勿过重(E)对于饥饿、过度疲劳者,应待其进食、体力恢复后再进行针刺42 具有温肾壮阳作用的间接灸是(A)隔蒜灸(B)隔盐灸(C)隔姜灸(D)温针灸(E)隔附子饼灸43 施灸程序应为(A)先上后下,先阳后阴(B)先下后上,先阴后阳(C)先中后上,先阳后阴(D)先中后下,先阴后阳(E)先腹
10、后背,先下后下44 选用神阙穴常用的操作方法是(A)灯草灸(B)隔姜灸(C)隔蒜灸(D)隔盐灸(E)隔泥灸45 下列病症,不宜用三棱针治疗的是(A)高热惊厥(B)中风脱证(C)中暑昏迷(D)急性腰扭伤(E)喉蛾46 患者,男,43 岁。两耳轰鸣,按之不减,听力减退,兼见烦躁易怒,咽干,便秘,脉弦。治疗应首选(A)手、足太阴经穴(B)手、足少阴经穴(C)手、足少阳经穴(D)手阳明经穴(E)足太阳经穴47 治疗表里经疾病,络穴常与什么穴配伍(A)郄穴(B)原穴(C)俞穴(D)募穴(E)合穴48 募穴的刺激点共有(A)12 个(B) 15 个(C) 18 个(D)21 个(E)24 个49 下述有关
11、募穴的概念哪项是错误的(A)是脏腑经气汇聚的地方(B)均位于胸腹部(C)与内脏的高下部位相应(D)在各脏腑所属的经脉循行线上50 八会穴是指哪些精气所会聚的腧穴(A)气、血、脑、髓、筋、脉、胆、女子胞(B)脏、腑、经、脉、气、血、阴、阳(C)脏、腑、气、血、筋、脉、骨、髓(D)气、血、脑、髓、津、神、脉、络(E)脑、髓、脏、腑、脉、胆、筋、骨针炙学练习试卷 2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针炙学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少泽在手小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 0.1 寸(指寸),治疗发热、中风昏迷、乳少、咽喉肿痛。2后溪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 5 掌指关节)后的远
12、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是输穴。治疗头项强痛、耳聋、咽痛、齿痛、目翳、肘臂挛痛。3养老在前臂背面尺侧,当尺骨小头近端桡侧凹陷中,主治目视不明、肩臂腰痛。4听宫在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治疗耳鸣、耳聋、聤耳、齿痛、癫狂痫。【知识模块】 针炙学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起于目内眦(睛明),上额,交于巅顶(百会)。巅顶部支脉:从头顶到颞颏部。巅顶部直行的脉:从头顶入里络于脑,回出分开下行项后,沿着肩胛部内侧,挟着脊柱,到达腰部,从脊旁肌肉进入体腔。联络肾脏,属于膀胱。腰部的支脉:向下通过臀部,进入腘窝中。后项的支脉:通过肩胛骨内缘直下,经过臀部(环跳)下行。沿着大腿后外
13、侧,与腰部下来的支脉会合于腘窝中,从此向下,通过腓肠肌,出于外踝的后面、沿着第 5 跖骨粗隆,至小趾外侧端(至阴),与足少阴肾经相接。【知识模块】 针炙学4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头、项、目、背、腰、下肢部病证,以及脏腑、神志病。【知识模块】 针炙学5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针炙学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攒竹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头痛失眠、眉棱骨痛、目赤痛。2肺俞在背部,当第 3 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咳嗽气喘、胸闷、背肌劳损。3心俞在背部,当第 5 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癫狂、痫证、惊悸、失眠、健忘、心烦、咳嗽、吐血、梦遗、心痛、胸背痛。
14、4膈俞在背部,当第 7 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胃脘痛、呕吐、呃逆、饮食不下、咳嗽、吐血、潮热、盗汗。5肝俞在背部,当第 9 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黄疸、胁痛、吐血、目赤、目视不明、眩晕、夜盲、癫狂、痫证、背痛。6脾俞在背部,当第 11 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腹胀、泄泻、呕吐、胃痛、消化不良、水肿、背痛、黄疽。7肾俞在腰部,当第 2 腰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遗精、阳痿、早泄、不孕、不育、耳鸣、耳聋、小便不利、水肿、喘咳少气。8大肠俞在腰部,当第 4 腰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腰脊疼痛、腹痛、腹胀、泄泻、便秘、痢疾。9次髎在骶部,当髂后上棘内下方,适对第 2 骶后
15、孔处。腰痛、月经不调、痛经、小便不利、遗精、遗尿、下肢痉痹。10天柱在项部,大筋(斜方肌)外缘之后发际凹陷中,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 1.3寸。头痛、项强、眩晕、目赤肿痛、肩背痛、鼻塞。11委中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的中间。腰痛、下肢痿痹、中风昏迷、半身不遂、腹痛、腹泻、呕吐,小便不利、遗尿。12承山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腰背痛、小腿转筋、痔疾、便秘、腹痛、疝气。13昆仑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头痛、项强、目眩、鼻衄、疟疾、肩背拘急、腰痛、脚跟痛、小儿痫证、难产。14申脉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痫证、
16、癫狂、头痛、失眠、眩晕、腰痛、目赤痛、项强。15至阴在足小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 0.1 寸(指寸)。头痛、鼻塞、鼻衄、目痛、胞衣不下、胎位不正、难产。【知识模块】 针炙学7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针炙学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起于足小趾之下,斜向足心(涌泉),出于舟骨粗隆下,沿内踝后,进入足跟,再向上行于腿肚内侧,出腘窝内侧,向上行股内后缘,通向脊柱(长强),属于肾(腧穴通路:还出于前,向上行腹部前正中线旁开 0.5 寸,胸部前正中线旁开 2 寸,终止于锁骨下缘俞府穴),联络膀胱;肾脏部直行的脉:从肾向上通过肝和横膈,进入肺中,沿着喉咙、挟于舌根部;肺部支脉:从肺部出来,联络
17、心脏,流注于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知识模块】 针炙学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妇科、前阴病和肾、肺、咽喉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知识模块】 针炙学10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针炙学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涌泉在足底部,踡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 2、第 3 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 1/3 与后 2/3 交点上。头痛、头晕、小便不利、便秘、小儿惊风、足心热、癫证、昏厥。2照海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八脉交会穴之一,交于阴跷脉。痛证、失眠、小便不利、小便频数、咽干咽痛、目赤肿痛、月经不调、痛经、赤白带下。3太溪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针炙 练习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