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西医综合(生理学)模拟试卷75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西医综合(生理学)模拟试卷75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西医综合(生理学)模拟试卷75及答案与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西医综合(生理学)模拟试卷 75 及答案与解析1 运动神经元的传出冲动增加时,可(A)直接引起梭内肌舒张(B)直接引起梭外肌收缩(C)使肌梭感受装置敏感性增加(D)使 a 类纤维传入冲动减少2 对于肌梭的描述,恰当的是(A)感受并传入有关肌肉活动状态的信息(B)适宜刺激是骨骼肌张力的变化(C)传入纤维有 a 和 b 两类纤维(D)接受 运动神经元的支配3 对于腱器官的描述,恰当的是(A)作用意义在于避免肌肉拉伤(B)与梭内肌纤维呈串联关系(C)传入纤维是类纤维(D)是一种长度感受器4 对于大脑皮层运动区的描述,恰当的是(A)人大脑皮层主要运动区位于中央后回(B)躯体骨骼肌运动为交叉性支配(C)
2、躯体和头面部内部均为倒置性安排(D)头面部肌肉运动均为双侧性支配5 对于脊休克的描述,恰当的是(A)脊休克现象由切断损伤的刺激所引起(B)脊休克现象只发生在切断水平以下的部分(C)动物进化程度越高,恢复速度越快(D)所有脊休克症状均可完全恢复6 在第 5 颈段横断动物脊髓时,下列对其表现的描述哪项是恰当的(A)全身感觉障碍(B)全身骨骼肌张力降低(C)全身血压下降(D)排便、排尿失禁7 脊髓高位离断的病人,在脊休克过去后的表现为(A)离断面下屈肌反射减弱(B)离断面下伸肌反射增强(C)离断面下感觉和运动能力永久丧失(D)排便、排尿能力恢复正常8 脊休克现象的产生和恢复,说明(A)脊髓本身无任何
3、功能,仅为中枢传出的最后公路(B)脊髓具有完成各种感觉、运动和反射活动的完备能力(C)切断时脊髓功能全部丧失,以后的恢复由高位中枢代偿所致(D)脊髓可完成某些简单反射,但正常时受高位中枢调控9 在中脑上、下叠体之间切断动物脑干,将会出现(A)脊休克(B)去大脑僵直(C)站立不稳(D)昏睡不醒10 出现去大脑僵直现象是由于(A)切除了大部分脑干网状结构易化区(B)切除了大部分脑干网状结构抑制区(C)切断了网状结构和皮层运动区及纹状体之间的联系(D)切断了网状结构和小脑之间的联系11 哪一神经通路受损可导致震颤麻痹(A)黑质一纹体多巴胺能通路(B)纹状体内胆碱能通路(C)结节一漏斗多巴胺通路(D)
4、纹状体黑质 氨基丁酸通路12 与运动调节有关的黑质纹状体通路的递质是(A)乙酰胆碱(B)多巴胺(C)甘氨酸(D)5羟色胺13 以下哪一神经通路受损可导致舞蹈病(A)大脑皮层一纹状体谷氨酸能通路(B)大脑皮层内胆碱能通路(C)纹状体黑质 氨基丁酸能通路(D)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通路14 对于小脑功能的描述,恰当的是(A)脊髓小脑主要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B)前庭小脑主要调节肌紧张(C)皮层小脑主要协调随意运动(D)脊髓小脑接受大量本体感觉冲动15 切除猴小脑绒球小节叶后,将出现(A)站立不稳(B)四肢乏力(C)静止性震颤(D)运动不协调16 对于小脑对肌紧张调节的描述,恰当的是(A)前叶两侧部具有抑
5、制肌紧张的作用(B)前叶蚓部具有易化肌紧张的作用(C)易化区和抑制区在前叶均呈正立式空间分布(D)进化过程中,前叶的易化作用逐渐占主要地位17 小脑损伤后出现小性共济失调,可初步判断受损部位是(A)前叶蚓部(B)绒球小节叶(C)前叶两侧部(D)后叶中间带区18 下述哪项是人类小脑后叶中间带区受损时所特有的症状(A)腱反射增强(B)肌张力降低(C)静止性震颤(D)意向性震颤19 皮层小脑的主要功能是(A)参与编写运动程序(B)协调随意运动(C)执行精巧运动(D)启动精巧运动20 交感神经兴奋时,可导致(A)膀胱逼尿肌收缩(B)艟孔缩小(C)唾液腺分泌黏稠唾液(D)胃肠括约肌舒张21 副交感神经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西医 综合 生理学 模拟 75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