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口腔颌面外科学练习试卷35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口腔颌面外科学练习试卷35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口腔颌面外科学练习试卷35及答案与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口腔颌面外科学练习试卷 35 及答案与解析1 颜面部疖痈的病原菌主要是(A)溶血性链球菌(B)肺炎双球菌(C)大肠杆菌(D)金黄色葡萄球菌(E)变形杆菌2 梅毒树胶样肿最常累及的颌面骨是(A)硬腭(B)上颌切牙牙槽突(C)鼻中隔(D)颧骨(E)下颌角部3 因操作不当引起断根的原因不包括(A)钳喙安放时位置不正确(B)拔牙钳选择不当(C)牙冠有广泛破坏(D)拔牙时用力方向错误(E)拔牙时误使用旋转力4 腐败坏死性蜂窝织炎的特征性表现为(A)红、肿、热、痛(B)功能障碍(C)可触及捻发音(D)引流区淋巴结肿痛(E)以上均是5 下列断根原因中哪项属技术原因(A)牙冠龋损过大(B)根尖弯曲(C)死髓牙
2、(D)牙钳安放不当(E)根分叉过大6 阻生牙最常发生于(A)上颌第三磨牙(B)上颌尖牙(C)上颌中切牙(D)下颌第三磨牙(E)下颌尖牙7 拔牙造成上颌窦穿孔,孔径2mm 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按拔牙后常规处理,保证牙槽窝内形成一个高质量的凝血块(B)在拔牙创表面加一个“8“字缝合(C)鼻腔喷能减轻充血的药剂(D)颊侧瓣滑行修补术(E)腭黏骨膜旋转瓣修补术8 关于应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哪项是错误的(A)确定病原菌诊断(B)掌握可选药物的适应证,抗菌活性(C)尽量采用多种药物联合应用,并多使用广谱抗生素(D)掌握适当的用药剂量(E)适当使用广谱抗生素9 下列间隙感染中可引起骨髓炎的是(A)颞间隙
3、感染(B)颞下间隙感染(C)眶下间隙感染(D)翼下颌间隙感染(E)颊间隙感染10 颊间隙脓肿波及下列哪种组织时可形成多间隙感染(A)颊部皮下组织(B)黏膜下组织(C)颊肌(D)颊脂体(E)颊部的神经11 不管上颌或下颌,植入的种植体在唇(颊)侧都需有多少 mm 以上的骨质存在(A)1mm(B) 2mm(C) 3mm(D)4mm(E)5mm12 脓肿切开引流操作哪项是错误的(A)切口的位置在脓肿的低位(B)切口的位置选择在愈合后瘢痕隐蔽的位置(C)最好选择在口内切开引流(D)切开至黏膜下或皮下,可钝性分离扩大创口(E)颜面危险三角区的脓肿切开后只能轻度挤压,以保证引流通畅13 服用下列哪种药物的
4、病人拔牙时可以用巴比妥类药物(A)胍乙啶(B)甲基多巴(C)戊双吡胺(D)美加明(E)依那普利14 引起颞下间隙感染的来源包括(A)相邻间隙感染(B)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时带入(C)上颌磨牙根尖周感染(D)上颌磨牙拔牙后感染(E)以上均是感染来源15 脓肿局部切开引流的目的不包括(A)使脓液和腐败坏死物迅速排出体外,以达消炎解毒的目的(B)解除局部疼痛、肿胀及张力,以防发生窒息(C)颌周间隙脓肿引流,以免并发边缘性骨髓炎(D)预防感染向颅内和胸腔扩散或侵入血循环(E)便于局部使用抗炎药物16 根尖挺所用的工作原理是(A)杠杆原理(B)楔原理(C)轮轴原理(D)杠杆和楔原理(E)杠杆和轮轴原理1
5、7 小儿大多数面颈部淋巴结炎感染来源是(A)牙源性感染(B)口腔黏膜感染(C)颜面部皮肤损伤(D)面部疖痈(E)上呼吸道感染及扁桃体炎18 最易进入上颌窦的断根是(A)第一磨牙近中颊根、腭根(B)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磨牙近中颊根(C)第一磨牙腭根、第二磨牙近中颊根(D)第二磨牙远中颊根、第二磨牙腭根(E)第一磨牙腭根、第二磨牙腭根19 咬肌间隙感染最易形成(A)颊侧黏膜瘘(B)皮瘘(C)下颌骨支部的边缘性骨髓炎(D)多间隙感染(E)海绵窦静脉炎20 具有潜在引致拔牙后持续出血的药物是(A)阿司匹林(B)抗凝血药(C)广谱抗生素(D)长期大量饮酒和服用抗癌药物(E)以上均是21 拔除下颌阻生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口腔 外科学 练习 35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