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方剂学(温里剂)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方剂学(温里剂)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方剂学(温里剂)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中医综合方剂学(温里剂)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1 温里剂体现的治法原则是(A)寒因寒用(B)寒者热之(C)热因热用(D)通因通用2 脘腹绵绵作痛,喜温喜按,呕吐,大便稀溏,脘痞食少,畏寒肢冷,口不渴,舌淡苔白润,脉沉迟无力者,治疗常用(A)理中丸(B)小建中汤(C)四逆汤(D)当归四逆汤3 理中丸,臣药是(A)干姜(B)白术(C)人参(D)炙甘草4 理中丸药物的用量比例是(A)干姜:人参:白术:炙甘草=1:1:1:1(B)干姜:人参:白术:炙甘草=2:1:1:1(C)干姜:人参:白术:炙甘草=3:2:2:1(D)干姜:人参:白术:炙甘草=4:3:2:15 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神疲乏
2、力,虚怯少气,舌淡苔白,脉细弦者,治疗常用(A)理中丸(B)小建中汤(C)四逆汤(D)当归四逆汤6 小建中汤的君药是(A)白芍(B)炙甘草(C)胶饴(D)大枣7 小建中汤原方用法不正确的是(A)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冷服一升(B)去滓,内饴(C)更上微火消解(D)日三服8 不属于四逆汤的药物是(A)干姜(B)炙甘草(C)炮附子(D)生附子9 寒邪直中三阴,真阳衰微证,治疗常用(A)四逆散(B)四逆汤(C)当归四逆汤(D)回阳救急汤10 阴疽,治疗常用(A)四妙勇安汤(B)阳和汤(C)吴茱萸汤(D)当归四逆汤11 食后泛泛欲呕,胸满脘痛,巅顶头痛,畏寒肢凉,甚则伴手足逆冷,大便泄泻,烦躁不
3、宁,舌淡苔白滑,脉沉迟。治疗常用(A)理中丸(B)小建中汤(C)四逆汤(D)吴茱萸汤12 吴茱萸汤的臣药是(A)吴茱萸(B)人参(C)生姜(D)大枣13 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食,腹中寒上冲皮起,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舌苔白滑,脉细紧,治疗常用(A)理中丸(B)小建中汤(C)四逆汤(D)大建中汤14 肌肤麻木不仁,脉微涩而紧,治疗常用(A)当归四逆汤(B)小建中汤(C)黄芪桂枝五物汤(D)黄芪建中汤15 回阳救逆的常用组合是(A)附子、吴茱萸(B)吴茱萸、干姜(C)干姜、附子(D)吴茱萸、肉桂15 A理中丸 B附子理中丸 C桂枝人参汤 D小建中汤16 脾胃虚寒,复感风寒表证者,治疗常用17
4、 脾胃虚寒较甚者,治疗常用17 A炙甘草、桂枝 B胶饴、桂枝 C炙甘草、芍药 D胶饴、芍药18 小建中汤中,体现“ 辛甘化阳 ”思想的药组是19 小建中汤中,体现“ 酸甘化阴 ”思想的药组是19 A1:1 B2: 1 C3: 1 D1:220 小建中汤中,桂枝与芍药的用量比例是21 桂枝汤中,桂枝与芍药的用量比例是21 A黄芪建中汤 B小建中汤 C大建中汤 D当归建中汤22 阴阳气血俱虚,宜选23 产后虚赢不足,宜选23 A黄芪建中汤 B小建中汤 C大建中汤 D当归建中汤24 中焦虚寒,肝脾不和之腹痛证,宜选25 中阳衰弱,阴寒内盛之脘腹剧痛证,宜选25 A通脉四逆汤 B四逆加入参汤 C白通汤
5、 D参附汤26 少阴病,阴盛格阳证,宜选27 少阴病,阴盛戴阳证,宜选28 理中丸可以用于治疗(A)脾胃虚寒证(B)阳虚失血证(C)小儿慢惊风(D)胸痹29 理中丸中,炙甘草的作用是(A)补脾益气(B)缓急止痛(C)调和诸药(D)润肺止咳30 理中丸与桂枝人参汤共同含有的药物是(A)干姜(B)人参(C)白术(D)炙甘草31 下列温里剂,出自伤寒论的是(A)理中丸(B)小建中汤(C)四逆汤(D)当归四逆汤32 四逆汤中,炙甘草的作用是(A)益气(B)缓和(C)调和(D)补脾33 回阳救急汤用法正确的是(A)水二盅,姜三片,煎之(B)临服入麝香三厘(01g)调服(C)中病即止(D)中病以手足温和即
6、止34 回阳救急汤的组成四逆汤合六君子汤,再加(A)麝香(B)生姜(C)肉桂(D)五味子35 回阳救急汤加减应用,正确的是(A)若呕吐涎沫,或少腹痛者,加盐炒吴茱萸(B)若泄泻不止者,加升麻、黄芪等(C)若无脉者,加少许猪胆汁(D)若呕吐不止者,加姜汁36 下列药物属于当归四逆汤的是(A)当归(B)生姜(C)细辛(D)通草37 阳和汤的臣药是(A)熟地黄(B)肉桂(C)鹿角胶(D)烧姜炭38 需要“食粥 ”配合的服用的方剂是(A)大建中汤(B)理中丸(C)桂枝汤(D)九味羌活汤39 下列选项中,属于阳和汤主治范围的是(A)脱疽(B)流注(C)痰核(D)鹤膝风考研中医综合方剂学(温里剂)模拟试卷
7、 2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凡以温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温里助阳、散寒通脉作用,治疗里寒证的方剂,统称温里剂属于“八法”中的“温法”适应范围:温里剂治疗里寒证:不论外来之寒,还是内生之寒,治法皆以“寒者热之”为原则。而寒因寒用针对的是真热假寒证,热因热用则针对真寒假热证。【知识模块】 温里剂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脘腹绵绵作痛,喜温喜按,呕吐,大便稀溏,脘痞食少,畏寒肢冷,口不渴,舌淡苔白润,脉沉细或沉迟无力脾胃虚寒证理中汤人参、干姜、白术、炙甘草温中祛寒,补气健脾。小建中汤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温中补虚,和里缓急;四逆汤心肾阳衰寒厥证回阳救逆;当归四逆汤血虚寒厥证温
8、经散寒,养血通脉。【知识模块】 温里剂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理中丸温中祛寒,补气健脾,其中,以干姜为君,大辛大热,温脾阳,祛寒邪,扶阳抑阴;人参为臣,性味甘温,补气健脾。君臣相配,温中健脾;脾为湿土,虚则易生湿浊,故用甘温苦燥之白术为佐,健脾燥湿;炙甘草益气、缓急、调和,为佐药兼使药之用。【知识模块】 温里剂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理中丸中炙甘草与干姜、人参、白术等量,寓意有三:一为合参、术以助益气健脾;二为缓急止痛;三为调和药性,是佐药而兼使药之用。【知识模块】 温里剂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神疲乏力,虚怯少气;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
9、色无华;或伴四肢酸楚,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舌淡苔白,脉细弦均为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治宜温中补虚,和里缓急小建中汤(桂枝、炙甘草、大枣、芍药、生姜、胶饴)。【知识模块】 温里剂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小建中汤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温中补虚,和里缓急重用甘温质润之饴糖为君,温补中焦,缓急止痛。臣以辛温之桂枝温阳气,祛寒邪;酸甘之白芍养营阴,缓肝急,止腹痛。佐以生姜温胃散寒,大枣补脾益气。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是为佐使之用。【知识模块】 温里剂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小建中汤用法: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知识模块】 温里剂8 【
10、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四逆汤中附草姜,阳衰寒凝急煎尝,腹痛吐泻脉沉细,急投此方可回阳炙甘草、干姜、生附子,其中生附子:大辛大热之力更强,入心、脾、肾经,温壮元阳,破散阴寒,回阳救逆,能迅达内外以温阳逐寒。附子生用能迅达内外,以温阳逐寒。【知识模块】 温里剂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寒邪直中三阴,真阳衰微证(四肢厥冷,神衰欲寐,恶寒蜷卧,吐泻腹痛,口不渴,甚则身寒战栗,或指甲口唇青紫,或吐涎沫,舌淡苔白,脉沉微,甚或无脉)回阳固脱,益气生脉回阳救急汤(熟附子、干姜、人参、炙甘草、白术、肉桂、陈皮、五味子、茯苓、半夏、生姜、麝香)。四逆散肝脾气郁证;四逆汤心肾阳衰寒凝证;当归四逆汤血
11、虚寒厥证。【知识模块】 温里剂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吴茱萸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温中补虚,降逆止呕;当归四逆汤血虚寒厥证温经散寒,养血通脉;阳和汤阴疽温阳补血,散寒通滞。四妙勇安汤热毒炽盛之脱疽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知识模块】 温里剂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食后泛泛欲呕,或呕吐酸水,或干呕,或吐清涎冷沫,胸满脘痛,巅顶头痛,畏寒肢凉,甚则伴手足逆冷,大便泄泻,烦躁不宁,舌淡苔白滑,脉沉弦或迟乃为“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治宜“温中补虚,降逆止呕”一一吴茱萸汤(吴茱萸汤重用姜,人参大枣共煎尝,厥阴头痛胃寒呕,温中补虚降逆良)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理中丸脾胃虚寒证温中祛寒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考研 中医 综合 方剂学 温里剂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