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核医学技术中级(基础知识)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核医学技术中级(基础知识)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核医学技术中级(基础知识)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核医学技术中级(基础知识)模拟试卷 4 及答案与解析1 肝胆动态显像时,其采集的速度应根据情况采集(A)3060 秒一帧(B) 12 分钟一帧(C) 515 分钟一帧(D)2030 分钟一帧(E)3040 分钟一帧2 各器官的血流显像应在注射显像剂后以多长时间间隔采集(A)每 12 秒采集 1 帧(B)每 24 秒采集 1 帧(C)每 46 秒采集 1 帧(D)每 68 秒采集 1 帧(E)每 810 秒采集 1 帧3 准直器与脏器的距离对图像的影响是(A)距离越远,分辨率越高(B)距离越近,分辨率越低(C)距离越远,灵敏度越高(D)距离越近,灵敏度越低(E)距离越远,分辨率越低4 SPECT
2、 质控项目中,四象限铅栅模型可用于下列哪种检测(A)固有均匀性(B)固有能量分辨力(C)系统平面灵敏度(D)系统空间分辨力(E)断层空间分辨力5 显像装置沿体表从头至脚作匀速移动,将采集的放射性显示成为一帧影像称为(A)全身显像(B)平衡显像(C)介入显像(D)动态显像(E)阴性显像6 以下哪项不是局部显像的特点(A)一般使用 6464 的采集矩阵(B)得到的信息量大(C)图像清晰(D)分辨率较高(E)在临床上最为常用7 放射性探测器置于体表的一定位置显示某脏器的影像称为(A)平面显像(B)局部显像(C)断层显像(D)动态显像(E)阳性显像8 一般认为,早期显像是指显像剂注人体内后几小时以内的
3、显像(A)30 分钟(B) 2 小时(C) 4 小时(D)6 小时(E)8 小时9 以下哪项不是延时显像的目的(A)降低本底(B)增加计数(C)改善图像质量(D)提高阳性检出率(E)给病灶足够时间吸收显像剂10 通过药物、运动或生理刺激干预以后,再进行的显像称为(A)静态显像(B)平面显像(C)介入显像(D)阴性显像(E)阳性显像11 运动或药物负荷显像的目的是(A)提高图像的分辨率(B)了解脏器的血流(C)鉴别病变的良、恶性(D)了解脏器或组织的贮备功能(E)加快显像剂的排泄12 关于断层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般使用 512512 的采集矩阵(B)避免了放射性的重叠(C)有助于检测出
4、大病变(D)有助于发现浅显结构的放射性分布异常(E)在临床上最为常用13 下列哪项不是引起伪像的原因(A)采集能量设置错误(B)金属物品引起的图像改变(C)衣物或皮肤放射性污染(D)脏器功能异常导致的影像异常(E)错误的放射性药物14 对于可疑的热区,应如何进行鉴别(A)重新注射显像剂后再采集(B)隔日后重做(C)除去疑有污染的物品或清洗皮肤后再采集(D)用铅皮屏蔽热区后再采集(E)对热区部位进行定量分析15 如出现可疑的冷区,应如何进一步处理(A)重新注射显像剂后再采集(B)隔日后重做(C)除去疑有污染的物品或清洗皮肤后再采集(D)用铅皮屏蔽冷区后再采集(E)检查有否引起衰减的物品16 将核
5、医学的代谢或血流影像与 CT 影像进行匹配分析的专用名称是(A)影像比较(B)图像匹配(C)功能解剖影像(D)图像融合(E)多功能显像17 以下关于早期显像和延迟显像,说法正确的是(A)早期显像和延迟显像的时间分割点是 1 小时(B)早期显像主要看功能,延迟显像主要看代谢(C)延迟显像较早期显像多用(D)延迟显像有利于提高阳性检出率(E)以上都不正确18 显像剂应具备的性能不包括(A)标记方便、血清除快(B)进入靶器官的时间早(C)稳定性好(D)有效半衰期长(E)靶器官与非靶器官的放射性比值高19 下列哪一个不是决定平行孔准直器分辨率和灵敏度的参数(A)孔径、有效孔深(B)针孔的大小(C)孔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核医学 技术 中级 基础知识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