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2012年中医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2012年中医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2012年中医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7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 年中医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1 提出“三因学说 ”的医家是(A)巢元方(B)张景岳(C)张仲景(D)陈无择2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所阐述的阴阳关系是(A)相互转化(B)互根互用(C)消长平衡(D)对立制约3 按照五行学说,属于“ 母病及子 ”的是(A)土虚水侮(B)土壅木郁(C)水不涵木(D)木火刑金4 “肾为气之根 ”的含义是(A)肾为阳气之根本(B)肾藏先天之精气(C)肾主一身之气化(D)肾摄纳吸入之清气5 “肺主一身之气 ”的含义是(A)推动气血运行(B)呼出体内浊气(C)生成宗气,调节气机(D)宣发卫气6 用补气法治疗出血的理论根据是(A)气能生血(B)
2、气能摄血(C)气能行血(D)血能载气7 元气流行的通道是(A)命门(B)血脉(C)三焦(D)膻中8 分布于下肢外侧前缘的经脉是(A)足阳明胃经(B)足少阳胆经(C)足太阳膀胱经(D)足少阴肾经9 易致心神耗伤、脾气郁结的原因是(A)思虑过度(B)喜乐过度(C)恼怒过度(D)悲伤过度10 根据素问宣明五气篇所述,“久行” 易伤的是(A)血(B)筋(C)骨(D)肉11 阴寒极盛,阳气浮越于外所反映的是(A)阴阳偏盛(B)阴阳亡失(C)阴阳互损(D)阴阳格拒12 湿浊内生的主要原因是(A)肾失气化(B)肺失宣肃(C)脾失运化(D)肝失疏泄13 脾虚运化无力而致脘腹胀满者,治宜(A)以补开塞(B)攻补
3、兼施(C)消食导滞(D)以通为主14 温热病伤及胃阴后,在甘寒养胃方药中加入咸寒滋肾之品,意在(A)提高机体的抗邪能力(B)先安未受邪之地(C)早期治疗(D)未病先防15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失神表现的是(A)两目晦暗(B)神识不清(C)精神萎靡(D)颧红如妆16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面色黑主病的是(A)肾虚(B)水饮(C)惊风(D)寒证17 中焦湿热蕴结可导致(A)头汗(B)阴汗(C)半身无汗(D)心胸汗多18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绞痛常见原因的是(A)血脉痹阻(B)湿邪内阻(C)结石阻滞(D)阴寒凝结19 下列各组脉象中,均以脉率快为特征的是(A)促脉、动脉(B)洪脉、疾脉(C)散脉、濡脉(D)
4、数脉、滑脉20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风淫证候表现的是(A)恶风汗出(B)眩晕欲仆(C)皮肤瘙痒(D)口眼喁斜21 脉位深,需重手推筋按骨始得的脉象为(A)牢脉(B)伏脉(C)紧脉(D)沉脉22 气陷证一般不出现的病症是(A)胃下垂、肾下垂(B)滑精、滑胎(C)头晕、目眩(D)脱肛、阴挺23 下列各项中,均可导致月经先后不定期的是(A)肾精不足、心脾两虚(B)脾不统血、脾肾阳虚(C)脾肾虚损、肝气郁结(D)肝肾阴虚、肝火犯肺24 头晕耳鸣,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梦,鼻中出血,舌红苔黄,脉弦数者,其辨证是(A)心火炽盛证(B)痰火扰神证(C)肝阳上亢证(D)肝火炽盛证25 下列各项中,较少出现心
5、悸怔忡的证候是(A)心脉痹阻证(B)心火炽盛证(C)心肝血虚证(D)心阴亏虚证26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脾不统血证表现的是(A)肌衄齿衄(B)月经过多(C)小便浑浊(D)面白无华27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燥邪犯肺证表现的是(A)干咳无痰(B)痰黏难咯(C)鼻咽干燥(D)五心烦热28 阳明经证与阳明腑证均可出现的表现是(A)发热、汗出(B)口渴、脉洪(C)腹胀痛、面红(D)狂乱、不得眠29 雄黄入药的正确炮制方法是(A)水飞(B)炙(C)煨(D)淬30 下列各类药物中,性属沉降的是(A)行气药(B)涌吐药(C)祛风寒湿药(D)利水渗湿药31 既能发表透疹,又能生津止渴的药物是(A)薄荷(B)蝉蜕(C
6、)葛根(D)牛蒡子32 下列药物中,孕妇宜慎用的是(A)连翘(B)贯众(C)板蓝根(D)大青叶33 马勃、马齿苋都具有的功效是(A)解毒利咽(B)消痈排脓(C)止痢(D)止血34 既能逐水退肿,又能祛痰利咽的药物是(A)牵牛子(B)巴豆(C)商陆(D)京大戟35 具有明目、祛痰功效的药物是(A)车前子(B)决明子(C)菟丝子(D)旋覆花36 下列各药中,性味苦寒的是(A)香附(B)荔枝核(C)川楝子(D)佛手37 下列各药中,有小毒,不宜大量服用的是(A)三棱(B)莪术(C)桃仁(D)红花38 生用镇惊安神、平肝潜阳,煅用收敛固涩的药物是(A)龙骨(B)磁石(C)琥珀(D)朱砂39 治疗闭证神
7、昏,无论寒闭、热闭,均可配伍使用的药物是(A)牛黄(B)麝香(C)石菖蒲(D)苏合香40 不宜与莱菔子同用的药物是(A)北沙参(B)玄参(C)太子参(D)人参41 补骨脂具有而益智仁不具有的功效是(A)纳气平喘(B)补肾助阳(C)固精缩尿(D)温脾止泻42 下列药物中,治疗湿热黄疸宜选用的是(A)土荆皮(B)蛇床子(C)瓜蒂(D)大蒜43 首创方论的医学家是(A)汉张仲景(B)金 成无己(C)明 吴岜(D)清汪昂44 下列方剂中,要求原方“去滓,再煎” 的是(A)桂枝汤(B)小柴胡汤(C)白虎汤(D)蒿芩清胆汤45 九仙散的药物组成中有(A)乌梅(B)五倍子(C)乌药(D)地骨皮46 大建中汤
8、与小建中汤组成均含有的药物是(A)干姜(B)蜀椒(C)桂枝(D)饴糖47 生地、熟地同用的方剂是(A)地黄饮子(B)一贯煎(C)百合固金汤(D)炙甘草汤48 大黄牡丹汤的功用是(A)解毒消痈,化痰散结(B)清热散结,逐瘀排脓(C)清热解毒,消肿溃坚(D)泻热破瘀,散结消肿49 温经汤的功用是(A)温经散寒,行气活血(B)活血化瘀,温经止痛(C)温经散寒,养血祛瘀(D)温经散寒,益气通脉50 小青龙汤中“ 温肺化饮 ”的药物组合是(A)桂枝、麻黄(B)桂枝、芍药(C)干姜、细辛(D)干姜、五味子51 阳和汤中配伍白芥子的意义是(A)化痰利气,活血通络(B)温经通络,消肿散结(C)温肺散寒,化痰逐
9、饮(D)温化寒痰,通络散结52 张锡纯在镇肝熄风汤中配伍生麦芽的意义是什么(A)疏达肝气(B)消食化积(C)健脾开胃(D)和胃调中53 大秦艽汤中配伍白芷的主要用意是(A)祛风散邪(B)祛风止痉(C)散寒祛湿(D)散寒通痹54 下列各项中,适宜桂枝茯苓丸治疗的是(A)脾失健运,聚湿成痰,流溢四肢,臂疼肢肿者(B)中阳不足,饮停心下,胸胁支满,心悸目眩者(C)瘀阻胞宫,胎动不安,漏血不止,腹痛拒按者(D)下焦虚寒,小便白浊,频数无度,凝如膏糊者55 头痛发热,微恶风寒,无汗,咳嗽,心烦,口渴,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者,治宜选用(A)桑菊饮(B)银翘散(C)柴葛解肌汤(D)加减葳蕤汤56 阴虚有火
10、,发热盗汗,面赤心烦,口干唇燥,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者,治宜选用(A)清骨散(B)秦艽鳖甲汤(C)当归六黄汤(D)大补阴丸57 明确提出“ 时行感冒” 病名的医籍是(A)诸病源候论(B) 仁斋直指方(C) 类证治裁(D)医学源流论58 心胸疼痛,痛如针刺,痛有定处,入夜尤甚,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气短乏力,自汗,舌暗有瘀斑,脉结代者。治法宜选用(A)行气活血,通脉止痛(B)益气活血,通脉止痛(C)辛温散寒,宣通心阳(D)滋补心阴,活血通脉59 患者形体肥胖,痰涎壅盛,与人争吵后突然昏厥,喉中痰鸣,呼吸气促,舌苔白腻,脉沉滑。治宜选用(A)半夏白术天麻汤(B)紫血丹(C)温胆汤(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2012 年中 综合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