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类试卷]法律职业资格卷一(刑法)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司法类试卷]法律职业资格卷一(刑法)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司法类试卷]法律职业资格卷一(刑法)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法律职业资格卷一(刑法)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 1-50 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1 乙杀丙,见丙痛苦不堪,心生悔意,欲将丙送医。路人甲劝阻乙救助丙,乙遂离开,丙死亡。关于甲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不构成犯罪(B)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C)成立不作为犯罪的教唆犯(D)因没有救助义务不构成不作为犯罪2 甲本欲电话诈骗乙,但拨错了号码,对接听电话的丙实施了诈骗。骗取丙大量财物。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属于对象错误成立诈骗罪既遂(B)属于方法错误成立诈骗罪既遂(C)属于手段错误成立诈骗罪既
2、遂(D)属于因果关系错误。成立诈骗罪既遂3 甲得知仇人乙身患重病。便假意和好,将投有毒药的茶水给乙饮用。乙喝了茶水后感觉更加难受,于是自杀身亡。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构成故意杀人罪中止(B)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C)与乙的死亡具有因果关系(D)与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4 甲拐骗乙(女,12 周岁)、丙(男,13 周岁) 、丁(男, 15 周岁)、戊( 女,16 周岁),并将其四人分别卖给四个家庭。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构成拐卖儿童罪(B)戊属于拐卖儿童罪的行为对象(C)构成拐卖妇女、儿童罪(D)丁属于拐卖妇女、儿童罪的行为对象5 甲(男, 1
3、7 周岁) 、乙(男,15 周岁) 合谋共同盗窃。甲在门外放风,乙进入房内窃取财物。不料乙进人屋内后被一老人发现,老人抓住乙不让其离开,乙即用随身携带的小刀将老人杀死并带窃取的 5000 元钱离开,后和甲平分。根据司法解释,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乙构成共同的故意杀人罪(B)甲、乙构成共同的盗窃罪(C)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故意杀人罪(D)甲构成故意杀人罪乙不构成犯罪6 甲意欲跳楼自杀,在犹豫的过程中,听到围观者乙某大喊“怎么还不跳” ,遂毅然跳下,后抢救无效死亡。关于乙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构成故意杀人罪(B)不构成犯罪(C)疏忽大意的过失
4、致人死亡罪(D)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罪7 甲患有抑郁症欲自杀,但无自杀勇气。某天,其开车故意将走路的路人乙撞死,随后向公安机关自首要求判处其死刑立即执行。关于甲责任能力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抑郁症属于精神疾病,甲没有责任能力。不应承担故意杀人罪的责任(B)抑郁症不是严重精神疾病,但是甲的想法表明其没有责任能力,不承担故意杀人罪的责任(C)甲具有责任能力,但因患有抑郁症,应当对其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甲虽患有抑郁症,但具有责任能力,应当承担故意杀人罪的责任8 甲为县烟草局局长,其妻乙为县税务局副局长。乙在家收受贿赂时,甲知情却不予制止。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5、 )(A)甲不构成犯罪。乙构成受贿罪(B)甲、乙是事前无通谋的共犯(C)甲成立不作为的共同犯罪(D)甲是共同受贿罪中的从犯9 阎某深夜听见自己家的狗一阵狂叫。怀疑有小偷潜入,便起身拿起猎枪外出查看,朦胧夜色中见有几个人走过来,李某便向这几个人开枪,击中其中一个巡逻的警察,致其死亡。关于阎某的罪过形式,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疏忽大意过失(D)过于自信过失10 一天晚上某村召开村干部会议,因还未通电,就用煤油灯照明开会。会议中间灯没油了,村干部张某便找来新买来的煤油往灯里加油,当煤油刚倒出接近明火时,突然爆炸,将身边的另一乡干部王某炸死。经化验鉴定,当天新买
6、的煤油里。被油脂公司掺杂进了汽油。关于张某的罪过形式,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故意(B)疏忽大意的过失(C)过于自信的过失(D)意外事件11 张某带其 6 岁的儿子 A 在公园玩耍A 因与儿童 B 抢夺游乐设施而发生争执,A 被 B 推倒在地A 手掌膝盖等多处破裂流血。张某见后很生气,冲上前去拉过B 便打了几个耳光。B 在退让的过程中踉跄了几步摔倒在地,头部刚好撞到凸起的钢管一角。当场头破血流、脑神经受压而死亡。对张某的定性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构成故意伤害罪属于间接故意(B)属于意外事件,不构成犯罪(C)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D)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属于过
7、于自信的过失12 甲想与妻子乙离婚,但乙一直不同意。甲便产生杀乙的念头,但苦于没有机会。一天,甲与乙约定上山打猎,甲在出发前一边检查猎枪一边与乙交谈,不经意地将枪口朝向了乙,正好枪支走火击中乙致其死亡。关于甲的主观心态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在主观上是故意(B)甲在主观上是疏忽大意的过失(C)甲主观上是过于自信的过失(D)甲在主观上没有罪过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本部分 51-90 题,每题 2 分,共 80 分。13 甲(15 周岁) 的下列哪些行为成立犯罪?( )(A)春节期间放鞭炮,导致邻居失火,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
8、B)盗取他人财物,为抗拒抓捕,当场使用暴力将他人打成重伤(C)帮助张某将汽车推奎悬崖下毁坏以骗取保险金(D)因偷拿苹果遭摊主喝骂,遂掏出水果刀将其刺成重伤14 甲与其妻子乙不和已久,甲为杀死乙便在乙的饭碗里投放毒鼠强。甲明知孩子丙可能分食而中毒,但杀妻心切而不顾孩子的死活。关于甲对乙的心理态度和对丙的心理态度的分析,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对乙为直接故意(B)对丙为间接故意(C)对丙为疏忽大意的过失(D)对丙为过于自信的过失15 在下列哪些选项中,时间、地点或者方法是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构成因素?( )(A)非法捕捞水产品罪(B)虚报注册资本罪(C)叛逃罪(D)倒卖文物罪16 甲为谋杀
9、乙就在乙平时喝水的杯子里面投毒,但因为使用的毒药没有达到致死量,所以仅导致乙昏迷。甲误以为乙已经死亡,便将乙背到山上扔下悬崖,致使乙被摔死。对甲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B)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C)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和帮助毁灭证据罪,属于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处罚(D)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数罪并罚17 甲乙二人在路边争执,甲推乙一掌,致乙被路过的车辆轧死。对甲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不构成犯罪(B)构成故意伤害罪(C)构成故意杀人罪(D)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18 关于不作为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10、A)一般公民发现他人建筑物发生火灾故意不报警的。成立不作为的放火罪(B)荒山狩猎人发现弃婴后不救助的,成立不作为犯罪(C)父母能制止而故意不制止未成年子女侵害行为的可能成立不作为犯罪(D)宠物饲养人在宠物撕咬儿童时故意不制止,导致儿童被咬死的,成立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19 甲明知被害人乙当时身无分文,但使用严重暴力压制其反抗,迫使对方于次日交付财物 3000 元。关于刑法上因果关系的判断,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甲的暴力行为和取得财物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所以甲的行为应认定为抢劫罪(未遂 )与敲诈勒索罪 (既遂) ,数罪并罚(B)甲的暴力行为和取得财物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所以甲的行为应认
11、定为抢劫罪(未遂 )(C)甲的暴力行为和取得财物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所以,甲的行为应认定为敲诈勒索罪(既遂)(D)甲的暴力行为和取得财物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所以,甲的行为应认定为抢劫罪(既遂 )20 关于犯罪主观方面的说法,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某因被辞退意欲报复原单位,遂明知建筑物内有人值班仍放火,致值班人乙死亡。甲某对于损毁财物持直接故意心态,对人员被烧死持间接故意心态(B)甲意图杀死乙其得知某日乙将在单位值班室值班,即放火将值班室烧毁,结果将顶替乙值班的丙烧死。甲对丙的死持间接故意心态(C)甲是捕猎高手捕获的猛兽养在家中,某日出门忘记了锁门,其邻居来家中被猛兽咬成重伤。对甲应定
12、过失致人重伤罪(D)甲偷取输油管道内的油放回家中缸内,不料此缸漏油流了一地。其母半夜起床用火柴点灯,引起大火,母亲被烧死。则甲构成盗窃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数罪并罚21 甲因其妻难产而死怨恨其儿子乙使其挨饿受冻,并经常打骂。后在一次打骂过程中导致乙左眼失明。关于本案,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A)已经构成虐待罪(B)甲未尽到抚养义务,但不构成犯罪,不属于刑法的调整范围(C)已经构成故意伤害罪(D)只能由乙告诉才处理22 甲将安眠药投入乙的饭菜中,准备在其熟睡后将其勒死。但未待实施勒杀行为,乙因吃了甲投放的安眠药而死。对甲的行为定性,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A)犯罪结果虽然提前实现,但按照通说不
13、影响故意杀人罪 (既遂)的认定(B)存在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对死亡结果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C)存在方法错误,对死亡结果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D)乙意外死于安眠药中毒,属于意外事件23 下列行为中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有:( )(A)15 周岁的甲在聚众斗殴中致人死亡(B) 15 周岁的乙非法拘禁他人使用暴力致人重伤(C) 15 周岁的丙贩卖海洛因 8000 克(D)15 周岁的丁使用暴力奸淫幼女24 关于罪过形式与案件定性的分析,下列选项错误的有:( )(A)张某在深夜闯入仓库偷窃,由于光线太暗,张某就用打火机烧开绑麻袋的绳索以寻找财物,引燃仓库中物品导致仓库烧毁。在此案例中,应当认定张某为放火
14、罪(B)王某对李某非常痛恨,想杀之。某天王某发现李某和赵某一起站在五十多米高的脚手架上王某想要砍断脚手架的绳索以摔死李某。王某和赵某之间素无冤仇,但王某杀李某心切砍断绳索,导致李某、赵某摔死。在此案例中,王某对赵某的死亡应认定为间接故意(C)钱某打猎时瞄准一野兔,但发现野兔旁有一牧童在睡觉,钱某打猎心切开枪射击,不幸打中牧童,当即死亡。此案例中,应当认定钱某为过于自信的过失(D)孙某是老司机,对自己技术颇为得意。一日,孙某发觉汽车刹车失灵,但自认为技术好路况熟,仍旧开车出去,刚出门不久就由于刹车失灵撞死行人马某。在此案例中,应认定孙某为过于自信的过失25 甲到其姐姐的租住房玩耍,发现角落临时车
15、棚内有一辆摩托车布满灰尘,后听其姐说起此车已停放至少半月,一直没见有人骑走,可能是被人盗来存放于此的赃物。甲万分兴奋,认为偷了赃车不犯法,遂买来作案工具将摩托车推走并加上油骑走。两天后,失主乙的朋友看到甲骑的像是乙的车,叫来乙确认后,合力将甲扭送到公安机关。对本案的分析,下列选项错误的有:( )(A)甲没有盗窃的故意所以其行为不成立盗窃罪(B)甲没有盗窃的故意,但具有侵占的故意,所以其行为成立侵占罪(C)甲具有盗窃的故意。但存在可避免的违法性认识错误,其行为仍然成立盗窃罪(D)甲具有盗窃的故意,但存在不可避免的违法性认识错误其行为不成立盗窃罪25 甲 14 周岁生日当天,其父乙带其到动物园玩耍
16、。在动物园内,两人不断向猴子抛洒瓜子等食物,遭到管理员丙劝阻。二人即将随身携带的鞭炮点燃投向猴群,管理员无奈将二人交与安保人员丁。在丁劝阻不能的情况下,将二人赶出动物园。二人非常气愤,遂再次买票进入动物园内,故意抛洒食物引出管理员丙,乙佯装与丙争执甲用事先准备好的木棒从背后击打丙的脑袋。丙在倒下过程中脑袋撞上石凳鲜血直流。乙带甲离开现场弃之不理。安保人员丁看到后恐二人报复自己,遂装作没有看到丙被打伤,转身离开。另一游客戊好心将丙拉起,并背着送往医院,后医生说如将丙保持静止并得到救治,丙有生存的可能,但因跑动过程中造成脑损伤,丙死亡。26 对甲、乙不顾管理员与安保人员的劝阻向动物抛掷食物和鞭炮的
17、行为,下列分析错误的有:( )(A)甲、乙二人构成了妨害公务罪(B)乙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C)甲和乙是共同犯罪(D)甲不负刑事责任乙构成妨害公务罪27 甲将丙打伤,对甲的行为定性,下列分析错误的有:( )(A)甲已满 14 周岁,应负刑事责任(B)甲未达刑事责任年龄,不负刑事责任(C)甲实施了杀人、伤害行为并且造成了死亡后果,应负刑事责任(D)甲已构成了故意杀人罪28 对乙的行为定性,下列分析错误的有:( )(A)乙构成故意伤害罪(B)乙构成故意杀人罪(C)乙与甲构成共同犯罪(D)乙不构成犯罪29 对丁的行为定性,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A)丁对丙无救助的义务(B)丁对丙有救助的义
18、务(C)丁构成不作为犯罪(D)丁不构成不作为犯罪30 对戊的行为定性,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A)戊因疏忽大意造成丙的死亡,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B)戊对丙没有救助义务,对丙的死亡不承担刑事责任(C)戊对丙有救助义务,但不应当对丙的死亡承担刑事责任(D)戊应当预见其行为可能造成丙的死亡,具有故意杀人的间接故意法律职业资格卷一(刑法)模拟试卷 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 1-50 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不作为犯罪的判断。故意犯罪也能成为作为义务的来源。因此,乙杀丙后对丙的生命具有救助义务那么乙不救助就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司法 试卷 法律 职业资格 刑法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