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模拟试卷 6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1905 年 11 月,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其中民生主义的主要内容在当时是指(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B)创立合众政府(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2 1911 年 10 月,发动湖北新军在武昌举行起义的革命团体是(A)共进会和华兴会(B)共进会和文学社(C)华兴会和光复会(D)光复会和文学社3 “二次革命 ”失败后,孙中山逃亡日本。 1914 年 7 月,孙中山在东京正式成立(A)中国国民党(B)国民党(C)中
2、华革命党(D)中国同盟会4 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事件是(A)“二次革命 ”的失败(B)护国战争的爆发(C)辛亥革命的失败(D)护法运动的失败5 1905 年 8 月 20 日,孙中山、黄兴等人在东京成立的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国民党(B)中华革命党(C)中国国民党(D)中国同盟会6 1905 年至 1907 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的焦点是(A)要不要社会革命(B)要不要实行开明专制(C)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D)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7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A)戊戌维新运动(B)辛亥革命(C)二次革命(D)新文化运动8 孙中
3、山领导策划的第一次反清武装起义是(A)黄花岗起义(B)广州起义(C)萍浏醴起义(D)武昌起义9 1915 年 5 月,阴谋复辟帝制的袁世凯接受了日本提出的严重损害中国权益的(A)“善后大借款 ”(B) “西原借款”(C) “二十一条”(D)“庚子赔款 ”10 1915 年 12 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A)“二次革命 ”(B)护国运动(C)护法运动(D)辛亥革命11 辛亥革命的中坚力量是(A)民族资产阶级(B)青年知识分子(C)农民阶级(D)海外华侨12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 中华民国约法(C) 五五宪草(D)中国
4、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3 同盟会成立以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把开展武装起义放在了首要地位,组织了多次武装起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A)1895 年的广州起义(B) 1900 年的惠州起义(C) 1910 年的广州起义(D)1911 年广州“ 黄花岗起义”14 辛亥革命的失败,从根本上说是因为(A)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B)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行不通的(C)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D)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15 被孙中山誉为“ 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第一人” 的是(A)陆皓东(B)秋瑾(C)章太炎(D)宋教仁16 导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5、两面性的决定因素,是它天生的(A)软弱性(B)动摇性(C)妥协性(D)不彻底性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7 1905 年至 1907 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和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改良派,分别以民报和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论战。这场论战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A)要不要实行君主立宪(B)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C)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D)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18 同盟会纲领中的民族主义的缺点是(A)对帝国主义的本质认识不清(B)幻想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革命的支持(C)没有明确的反帝主张(D)
6、没有明确地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对象19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二次革命” 的主要原因是(A)反对“西原借款 ”(B)反对 “善后大借款”(C)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D)反对袁世凯接受“ 二十一条”20 面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仍坚持革命的立场,为捍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果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其中包括(A)发动“二次革命 ”(B)组织 “中华革命党”(C)发动护国战争(D)发动护法运动21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表现在(A)在人员构成上,资产阶级革命派控制着这个政权(B)没有提出平均分配土地的口号(C)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定
7、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一切外债(D)其各项政策措施,集中体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也一定程度上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22 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暴露了革命派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弱点,具体表现为(A)不敢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B)具有封建性(C)革命派所说的“国民”,主要还是指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而不是广大的劳动群众(D)对地主阶级持妥协态度 23 袁世凯窃夺辛亥革命的果实之后,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反动政权。封建军阀的专制统治表现为(A)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B)在经济上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C)推行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D)在思想文化方面推行尊
8、孔复古思想24 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是(A)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B)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C)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D)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25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A)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气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的变化(D)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26 辛亥革命没有完成的历史任务主要是(A)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没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C)没有沉重打击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D)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
9、建的社会性质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27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的最后的死命。摘自李立三: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1930 年 6 月)材料 2不要城市就是否定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就是否认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结果共产党只有变成小资产阶级农民党。(你们)在斗争的布置上有用乡村包围城市的企图,这种倾向是极危险的。摘自中共中央致湖北省委信(1929 年 2 月)材料 3中国革命之再起,主要的是靠城
10、市工人阶级的斗争来决定,单是统治的资产阶级内部纷争动摇是不够的。游民无产阶级固然不是工人革命之卫军与支柱,即农民虽然在农业国革命中有很大的作用,然而它们从来不能有独立作用及独力的成功农民暴动是没有出路的,而且会走到反对工人阶级,没有工人阶级的政权,彻底的土地革命是不会实现的,没收一切土地不但资产阶级的议会政治办不到,即农民暴动也办不到。摘自陈独秀:关于所谓“红军” 问题(1930 年 4 月)材料 4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摘自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1、1930 年 1 月)材料 5强大的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反动同盟军,总是长期地占据着中国的中心城市,如果革命的队伍不愿意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妥协,而要坚持地奋斗下去,如果革命的队伍要准备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并避免在力量不够的时候和强大的敌人作决定胜负的战斗,那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的革命阵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敌人,借以在长期战斗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摘自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 年 12 月)(1)材料中反映了中国革命哪两种观点,比较两种观点。(2)论述毛泽东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考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辛亥革命 君主专制 制度 终结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