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73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73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73及答案与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 7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政党是( )(A)兴中会(B)同盟会(C)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D)哥老会2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资政新篇(B) 共同纲领(C) 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 孙中山联俄政策确立的标志是( )(A)中国革命和中国国民党的发表(B) 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的发表(C) 孙文越飞联合宣言的发表(D)(共产党人) 发刊词 的发表4 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由此开辟了世
2、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的是( )(A)“七七”事变(B) “九一八” 事变(C)瓦窑堡会议(D)国共第二次合作5 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是( )(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大捷(C)枣宜战役(D)百团大战6 1945 年,抗战胜利之后,国共双方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 的文件是( )(A)对时局的意见(B) 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C) 国内和平协定(D)共同纲领7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指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 )(A)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B)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C)团结
3、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D)根据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和实际情况及其变化制定党的政策8 新民主主义经济中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 )(A)国营经济(B)个体经济(C)合作社会经济(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9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就是要把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政策的原因是( )(A)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时期仍然具有两面性(B)国营经济的强大(C)资本主义经济力量的弱小(D)十月革命苏联经验10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针对人民内部矛盾在具体实践中的不同表现,提出一系列具体的方针、原则和办法。其中在
4、政治思想领域的是( )(A)统筹兼顾、适当安排(B)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C)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D)团结一批评一团结11 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 )(A)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实践探索(B)党领导人民进行党的建设的实践探索(C)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探索(D)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2 关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5、 )(A)表面上独立,实际上受帝国主义列强的共同支配和操纵(B)原有的延续几千年的封建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自然经济逐渐解体(C)民族资本主义在整个社会经济结构中不但占有一席之地而且逐步占主导地位(D)封建剥削制度依然存在,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相结合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显著优势13 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接踵而来的帝国主义瓜分狂潮,使中华民族的各阶级、各阶层普遍产生了亡国灭种的危机感,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普遍觉醒。甲午战争后的戊戌维新、辛亥革命等都高举爱国主义旗帜,这一时期的时代主旋律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救亡图存(C)振兴中华(D)“自强”“求富”14 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
6、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以下对其评价正确的是( )(A)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B)是与 天朝田亩制度同时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C)方案付诸实践,并产生了积极影响(D)提倡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15 洋务运动是在 19 世纪 60 年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武器装备和科学技术,以“自强”“求富”为目标,兴办的洋务事业有( )(A)兴办近代企业(B)建立新式海陆军(C)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D)创办京师大学堂16 辛亥革命在比较完全的意义上说是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因为资产阶级革命派( )(A)组建了比较完备的政
7、党(B)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纲领(C)颁布了临时约法(D)建立了中华民国17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事件,这个运动有其新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具体地说就是( )(A)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力量成长起来,获得了比以往的革命斗争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B)新文化运动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C)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对中国的影响巨大(D)资产阶级改良思想的迅速传播18 大革命的胜利是指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大革命的失败是指以蒋介石为首的新右派叛变革命。大革命尽管失败了,但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意义。其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 )(A)打击了帝
8、国主义在华势力,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B)教育和锻炼了各革命阶级,为后来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的开展奠定了群众基础(C)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政治威望(D)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19 在对中国革命新道路探索的过程中,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在(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 井冈山的斗争(C)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反对本本主义20 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如果国民党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五项要求定为国策,共产党愿意实行的保证是( )(A)停止武力推翻国民党政府的方针(B)苏维埃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
9、民革命军(C)特区实行彻底的民主制度(D)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21 一般说来,游击战争是个战术问题。但是,在抗日战争中,游击战争具有战略地位,是因为它( )(A)主要是在外线单独作战,而不是在内线配合正规军作战(B)是抗日战争的主要作战方式,而不是次要作战方式(C)是大规模的,而不是小规模的(D)是进攻战,而不是防御战22 1942 年,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中指出:“我们要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风。”学风问题主要是指( )(A)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问题(B)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C)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D)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23 1947 年 12 月,
10、毛泽东发表了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这一报告“是整个打倒蒋介石反动统治集团,建立新民主主义中国的时期内,在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带纲领性的文件” 。其中,这一报告提出的 “转折点 ”是指( )(A)中国革命已经发展到一个历史的转折点(B)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C)中国社会性质发生转变的历史转折点(D)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24 1950 年至 1953 年春,在新解放区进行土改。这次土地改革运动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也是历次土改运动中进行得最好的一次。对这次土改的评述正确的是( )(A)实现了中国土地的集体所有制(B)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11、C)对待富农实行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D)目的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25 为打破西方的封锁政策,新中国积极发展同西方国家的民间外交的途径是( )(A)以民促官(B)党际交往(C)以经促政(D)协商谈判26 以下属于邓小平南方谈话内容的是( )(A)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B)社会主义本质理论(C)社会主义基本纲领(D)发展才是硬道理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
12、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载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 9 册,第 341 页材料 2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的经验再一次表明,在整个过渡时期,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社会建成以前,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始终是我国内部的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的工作报告,载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 11 册,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88页请回答:27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
13、会有这些变化?28 如何认识当时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对主要矛盾的认识会对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什么影响?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 73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是兴中会。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因此,正确答案为 B。【知识模块
1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912 年 3 月,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临时约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资政新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中华民国约法是袁世凯想用总统制取代内阁制而炮制的一部伪宪法。共同纲领是新中国成立前夕制定的全国人民的大宪章,起临时宪法的作用。因此,正确答案为 D。【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1923 年 1 月,孙中山和苏俄代表越飞联名发表孙文越飞联合宣言,标志着孙
15、中山联俄政策的确立。所以,在二七惨案之后,中国共产党决定采取更为积极的方法去联合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因此,正确答案为 C。【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七七”事变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由此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瓦窑堡会议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国共第二次合作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因此,正确答案为 A。【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937 年 9 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主力在晋东北平型关附近伏击日军,歼敌 1 000
16、余人,击毁汽车 100 多辆。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请特别注意:1938 年 3 月,台儿庄大捷是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因此,正确答案为 A。【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945 年 8 月 28 日,毛泽东偕同周恩来、王若飞,在国民党政府代表张治中和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陪同下,赴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重庆谈判从 8 月 20 日到 10 月 10 日结束。谈判期间,毛泽东直接与蒋介石就国共两党关系的重大问题进行多次商谈。10 月 10 日,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17、,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因此,正确答案为 B。【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949 年 6 月 30 日,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着重从政治方面论述了新民主主义的理论和政策。毛泽东指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因此,正确答案为 A。【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新民主主义社会在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这五种经济成分中,半社会主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中国 近现代史 纲要 模拟 7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