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56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56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56及答案与解析.doc(3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 56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顺序量表的特点是(A)无绝对零点,无相同单位(B)无绝对零点,有相同单位(C)有绝对零点,无相同单位(D)有绝对零点,有相同单位2 对其度量的数值能够进行乘除运算的量表是(A)称名量表(B)顺序量表(C)等距量表(D)比率量表3 在 CTT 的数学模型中,表示观察分数的字母是(A)0(B) X(C) T(D)C4 根据 CTT 的模型和假设,可知 S2x=S2T+S2E,关于这个公式描述正确的是(A)S 2E 代表的是随机误差的变异(B) S2T 代表的是与测验目的有关的变异(C) S2E 代表的是系统误差的变异
2、(D)S 2E 代表的是随机误差的变异和系统误差的变异5 在经典测量理论模型 X=T+E 中,关于 T 的表述,错误的是(A)真分数(T)是常数(B)真分数(T)中包含了系统误差(C)真分数(T)中不包含随机误差(D)真分数(T)是一个服从均值为零的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6 下面关于信度的定义具有实际意义的是(A)信度是指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B)信度是一个被测团体的真分数的变异数与实得分数的变异数之比(C)信度是一个被试团体的真分数与实得分数的相关系数的平方(D)信度是一个被试团体在两个平行测验中的实得分数的相关系数7 某种智力测验的均值为 100 分,标准差为 15 分,信度系数为 096。一
3、名受试的分数是 120 分,那么该受试真实智力水平的 95的置信区间是(A)115 06,1 2494(B) 11226,12774(C) 11301,12699(D)114 12,125888 某测验的信度是 08,现欲通过增加测验项目的长度的方法将信度提高到09,原测验的有 20 个题目,新测验需增加的题目数是(A)25(B) 35(C) 45(D)559 两个平行的测验测量同一批被试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是(A)重测信度(B)复本信度(C)同质性信度(D)评分者信度10 下列信度系数对信度的检验最严格的是(A)重测信度(B)等值性系数(C)稳定性与等值性系数(D)分半信度11 检验测验题目
4、是否测的是同一种心理特质的信度估计方法是(A)内部一致性系数(B)复本信度(C)评分者信度(D)重测信度12 使用某个测验对某个群体进行施测,之后将测验题目按照奇数题目和偶数题目分成了两部分,经过计算得知所有被试在两半测验上得分的变异数相等,被试在两半测验上得分的相关系数为 060,那么该测验的信度值是(A)060(B) 030(C) 075(D)09013 同质性信度的主要误差源是(A)内容取样(B)时间取样(C)统计方法(D)评分者14 现欲考查学生的数学能力,使用同一个数学测验间隔一个月对学生进行了两次施测,两次施测的成绩的相关系数为 090。同时学生因无法读懂该测验题目,在两次测验中的
5、分数偏低。就这个被试样本而言,关于该测验的信度和效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信度高,效度高(B)信度高,效度低(C)信度低,效度高(D)信度低,效度低15 一个测验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的心理特质的程度是(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16 根据真分数理论,信度系数与效度系数的关系为(A)二者恒等(B)效度系数大于或等于信度系数(C)信度系数的平方根小于或等于效度系数(D)信度系数的平方根大于或等于效度系数17 期末考试之后,教师要对试卷的效度进行分析,分析试卷是否能够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知识和技能,这里教师分析的效度类型是(A)内容效度(B)区分效度(C)校标效度(D)构想效
6、度18 现想用某种测验选拔机械工人,应注重检验的效度类型是(A)内容效度(B)区分效度(C)效标关联效度(D)构想效度19 现欲使用某种智力测验将弱智儿童甄别出来以便对他们施以恰当的教育。参加测试的儿童为 1000 人。根据该种测验的结果,有 15 名儿童被确认为弱智儿童。之后又请专家对这 15 名儿童和智力测验分数较低的 100 名进行了再次诊断,发现这15 名儿童中有 5 名儿童不是弱智儿童,而 100 名智力测验分数较低的儿童中有 10名是弱智儿童。那么该种智力测验甄别弱智儿童的灵敏度和确认度分别是(A)050;099(B) 099;050(C) 050;010(D)010;05020
7、测验总分的分布呈正偏态,说明测验整体难度(A)偏难(B)偏易(C)适中(D)无法判断21 当测验的题目要么过难,要么过易时,分数的分布将会(A)较广(B)较窄(C)适中(D)无法判断22 在有 100 名学生参加的测验中,答对某项目的人数为 80 人,则该项目的项目难度尸为(A)080(B) 020(C) 040(D)06023 三个测验项目 A、B 和 C 的 P 值分别是 030 、050 和 090,那么(A)项目 C 的难度最大(B)项目 C 和项目 B 的难度差是项目 B 和项目 A 难度差的 2 倍(C)项目 C 和项目 B 的难度差与项目 B 和项目 A 难度差的比值大于 2(D
8、)项目 C 和项目 B 的难度差与项目 B 和项目 A 难度差的比值小于 224 在测验的某一项目上,高分组的通过率为 080,低分组的通过率为 020,那么该项目的项目难度 P 和鉴别指数 D 分别是(A)P=0 5;D=060(B) P=05;D=030(C) P=03;D=060(D)P=0 6;D=03025 在测量研究中,研究被试在测验项目上的反应行为与测验所测的被试潜在特质之间的关系的心理测量理论是(A)经典测量理论(B)项目反应理论(C)概化理论(D)测验等值理论26 项目反应理论中的单维性假设指的是(A)项目反应模型中只有一个参数(B)被试的测验行为只受到所定义的一种潜在特质的
9、支配(C)被试在测验中对不同项目的反应是互相独立的(D)被试在测验中只完成一个测验项目27 在项目反应理论中,同一测验的全部项目的信息函数之和是(A)项目信息函数(B)测验信息函数(C)项目特征函数(D)测验特征函数28 项目反应理论中的单参数模型中的单参数是(A)项目难度(B)区分度(C)对选择题猜对可能性的估计(D)项目特征曲线的上端渐近线29 在测量研究中,将研究分两步走,先进行 G 研究,然后在 G 研究基础上进行D 研究的心理测量理论是(A)经典测量理论(B)项目反应理论(C)概化理论(D)测验等值理论30 第 29 题所涉及的心理测验理论包括 G 研究和 D 研究,下面选项中不属于
10、 G 研究内容的是(A)确定测量对象和测量目标(B)确定测量侧面和观测全域(C)方差分析(D)信度分析31 在概括理论中,所有影响得分的条件因素称为(A)测量目标(B)全域分数(C)观测全域(D)测量侧面32 关于概化系数(E 2p)和可靠性系数 ()描述正确的是(A)E 2p 和可靠性系数是一个系数的两种说法(B) E2p 解释常模参照测验分数较为恰当, 解释标准参照测验分数较为恰当(C) E2p 解释标准参照测验分数较为恰当, 解释常模参照测验分数较为恰当(D)E 2p 中包含了绝对误差方差, 中包含了相对误差方差33 在概化理论研究中,研究者依据观测全域对所有侧面和测量目标以及它们之间的
11、交互作用作方差分量的估计,这个估计过程被称为(A)概化研究(B)决策研究(C)推断研究(D)潜在特质研究34 “凡是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数量” 的观点为心理测量的可能性提供了支持。提出者是现代心理测量学创始人(A)波林(B)推(C)桑代克(D)麦柯尔二、多选题35 对儿童学业成绩的影响因素包括(A)父母的教养方式(B)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C)教师的期望(D)教育制度与文化36 在弗拉维尔看来,元认知包括(A)元认知知识(B)元认知体验(C)元认知控制(D)元认知发展37 从道德认知的角度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心理学家有(A)班杜拉(B)皮亚杰(C)科尔伯格(D)维果茨基38 自我意识发展的飞跃期包
12、括(A)婴儿期(B)幼儿末期(C)青春期(D)中年时期39 初中生人格发展具有的特点有(A)自我意识高涨(B)反抗心理(C)情绪表现的矛盾性(D)交朋友上的团伙现象40 进入青春期以后,初中生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A)情感上的脱离(B)行为上的脱离(C)观点上的脱离(D)父母的榜样作用削弱41 青春期的特点主要包括(A)过渡性(B)闭锁性(C)社会性(D)动荡性42 关于青年初期思维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A)抽象与具体获得了较高的统一(B)辩证思维获得明显的发展(C)高中一年级是中学阶段思维发展的关键期(D)青年初期的抽象逻辑思维属于理论型三、简答题43 简述脑功能的定位说
13、。44 简述脑功能的整体说。45 简述脑功能的机能系统学说。46 简述脑功能的模块说。四、综合题47 阐述研究假设的特点并论述提出研究假设的基本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47 请设计一个 22 的混合实验设计,测量听觉正常和听觉缺失儿童在语言能力发展(阅读任务 )和图形推理测验任务上的差异,并对预期可能获得的结果进行分析。48 实验设计(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因素及其水平。49 预期分析的问题和统计分析方法。4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某地处城郊结合部的中学有 200 名初一学生,其中约 100 人是农民工随迁子女,入中学前没有学习过英语。另外 100 名为本地户籍的学生,在小学三年级开始学
14、习英语。此学校拟开展多媒体教学对“初一学生英语成绩影响的研究” 的真实验。请问:50 最好选用哪种实验设计(写出其名称和格式)? 为什么?51 如何产生实验班和控制班?52 该设计采用的统计方法是什么?53 这种设计的优缺点是什么?53 阅读下述研究案例,按要求回答问题。某研究者想探明某种阅读方法对阅读成绩的影响,于是在一所小学随机选择了一个班级作为实验班,纠正学生错误的阅读方法,教学生该种阅读方法。实验前后分别对该班进行了难度相当的测试。该班前后测平均成绩的差异视为实验产生的效果。54 写出该实验的研究假设。55 写出该实验设计的名称,并用符号表示其格式。56 说明该实验设计的统计方法。57
15、 试从实验设计方面分析该研究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以及统计方法。57 阅读下述研究案例,按要求回答问题。某研究者想探明某种阅读方法对阅读成绩的影响,于是在一所小学随机选择了一个班级作为实验班,纠正学生错误的阅读方法,教学生该种阅读方法。实验前后分别对该班进行了难度相当的测试。该班前后测平均成绩的差异视为实验产生的效果。58 写出该实验的研究假设。59 写出该实验设计的名称,并用符号表示其格式。60 说明该实验设计的统计方法。61 试从实验设计方面分析该研究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以及统计方法。6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某一培训机构开发出一种独特的记忆术,他们认为使用这种记忆术
16、会大大提高记忆成绩。在一项实验中,他们随机选取了三组成人被试,一组要求他们利用简单复述的方式记忆一张词表 (机械识记组),第二组要求他们可以充分发挥想象识记词表(意义识记组) ,第三组则先教会他们该机构开发出的记忆术之后,让他们利用此种记忆术对词表进行识记(记忆术组),三组被试的识记时间相同,随后进行自由回忆并比较三组被试回忆成绩的差别。为了表明三组被试是相匹配的,实验者在实验之后让所有被试都补充完成了智力测验和记忆广度测验。结果发现,在记忆广度测验上,三组被试的差别明显。请问:62 该项实验属于哪种实验设计?63 该实验中的重要额外变量是什么?应如何控制?64 考虑到记忆广度这一额外因素,请
17、设计一个更合理的方案改进该实验。6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某一培训机构开发出一种独特的记忆术,他们认为使用这种记忆术会大大提高记忆成绩。在一项实验中,他们随机选取了三组成人被试,一组要求他们利用简单复述的方式记忆一张词表 (机械识记组),第二组要求他们可以充分发挥想象识记词表(意义识记组) ,第三组则先教会他们该机构开发出的记忆术之后,让他们利用此种记忆术对词表进行识记(记忆术组),三组被试的识记时间相同,随后进行自由回忆并比较三组被试回忆成绩的差别。为了表明三组被试是相匹配的,实验者在实验之后让所有被试都补充完成了智力测验和记忆广度测验。结果发现,在记忆广度测验上,三组被试的差别明显。请
18、问:65 该项实验属于哪种实验设计?66 该实验中的重要额外变量是什么?应如何控制?67 考虑到记忆广度这一额外因素,请设计一个更合理的方案改进该实验。6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在一项实验中,要求所有被试都在电脑前利用鼠标来控制一个小球的运动,这项任务需要被试控制鼠标动作的稳定性和精确度。实验之前,对全部被试进行同样的移动小球的训练。实验时,其中一种情况下,被试很容易操纵小球完成任务,另一种情况下,小球较难操纵,但所有人最终都能完成该任务。研究者随机选取 180名大学生被试,并随机分配到 6 个组中。第一组被试在电脑前训练 10 分钟,然后完成容易的任务;第二组被试训练 30 分钟,然后完
19、成容易的任务;第三组被试训练 60 分钟,然后完成容易的任务;第四组被试训练 10 分钟,然后完成较难的任务;第五组被试训练 30 分钟,然后完成较难的任务;第六组被试训练 60 分钟,然后完成较难的任务。最后记录每个被试完成任务所用的时间。实验的结果发现,在比较难的任务中,随着训练时间的增加,被试完成实验任务的时间显著减少;但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所有被试完成实验任务的时间都很短且几乎相同。请问:68 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69 该实验有几个自变量?每个自变量各有几个水平? 因变量是什么?70 该实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7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在一项实验中,要求所有被试都在电脑前利用鼠
20、标来控制一个小球的运动,这项任务需要被试控制鼠标动作的稳定性和精确度。实验之前,对全部被试进行同样的移动小球的训练。实验时,其中一种情况下,被试很容易操纵小球完成任务,另一种情况下,小球较难操纵,但所有人最终都能完成该任务。研究者随机选取 180名大学生被试,并随机分配到 6 个组中。第一组被试在电脑前训练 10 分钟,然后完成容易的任务;第二组被试训练 30 分钟,然后完成容易的任务;第三组被试训练 60 分钟,然后完成容易的任务;第四组被试训练 10 分钟,然后完成较难的任务;第五组被试训练 30 分钟,然后完成较难的任务;第六组被试训练 60 分钟,然后完成较难的任务。最后记录每个被试完
21、成任务所用的时间。实验的结果发现,在比较难的任务中,随着训练时间的增加,被试完成实验任务的时间显著减少;但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所有被试完成实验任务的时间都很短且几乎相同。请问:71 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72 该实验有几个自变量?每个自变量各有几个水平? 因变量是什么?73 该实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7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某心理学家对一种抑郁症新疗法的效果感兴趣,他招募了 25 名想减轻抑郁的人。在研究的开始,他让所有被试完成了一份抑郁量表。测验结果表明被试的平均分数处于严重抑郁状态。在随后的两个月里,这个心理学家对被试实施这种新的疗法。两个月后,被试再次接受同样的抑郁量表测验。测验
22、的平均分数表明他们只有轻微的抑郁。于是,该心理学家得出结论,这个新疗法是有效的,即新抑郁症疗法能有效改善被试的抑郁症状。请问:74 这个设计属于哪种类型?75 该心理学家得出的结论是否可靠?结合所给材料具体分析原因。76 请重新设计一种真实验的方案研究该疗法的效果。76 某研究者提出一个假想:海马部位可能与复杂认知加工有关,与简单认知加工无关。为此,他进行了如下实验:随机选取 30 只白鼠,切除海马,让其中一半学习简单迷津,另一半学习复杂迷津。在白鼠练习迷津过程中,简单组 10 次以内就出现完全正确的情况,而复杂组学习 30 次以后才会不发生错误。根据这样的结果,研究者认为假想得到支持。根据上
23、述材料,回答:77 该研究者的结论是否正确?78 请指出问题所在?79 有更好的设计方案么,如何设计?79 某研究试图检验两种心理疗法对演讲恐惧症的治疗效果。研究者选取 80 名在公开场合存在严重演讲问题的大学生,把他们分成两组。第一组 20 人,由第一位心理治疗师施行行为疗法;第二组 20 人,由第二位心理治疗师施行认知疗法;第三组 20 人,由第三位心理治疗师进行无用无害的药物注射(生理盐水注射)治疗;第四组 20 人,不做任何处理,由第四位心理治疗师评价演讲情况。所有被试在治疗前后由各自的心理治疗师对其的课堂演讲进行评价,最后获得这些被试演讲表现的改善比例。实验结果发现,不同疗法组的被试
24、演讲改善比例不同。行为疗法组100,认知疗法组 60,药物组 73,无处理组 32。根据上述材料,回答:80 该研究的自变量、因变量各是什么?81 结合实验结果的数据分析,研究中第三组、第四组的设置目的是什么?82 研究结果可能的混淆变量是什么?有何控制办法?82 某研究试图检验两种心理疗法对演讲恐惧症的治疗效果。研究者选取 80 名在公开场合存在严重演讲问题的大学生,把他们分成两组。第一组 20 人,由第一位心理治疗师施行行为疗法;第二组 20 人,由第二位心理治疗师施行认知疗法;第三组 20 人,由第三位心理治疗师进行无用无害的药物注射(生理盐水注射)治疗;第四组 20 人,不做任何处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心理学 统考 专业 基础 综合 模拟 56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