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隋唐五代)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隋唐五代)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隋唐五代)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历史学基础(隋唐五代)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 开皇之治2 瓦岗军3 玄武门之变4 贞观之治5 天可汗6 武周政治7 姓氏录8 殿试、式举9 北庭都护府10 开元盛世11 长征健儿12 节度使13 州县制14 租调力役制15 输籍定样16 公廨田17 大运河18 政事堂19 租庸调制20 永业田与口分田21 折冲府22 常举23 制举24 律令格式25 氏族志26 曲辕犁27 庸三彩28 河朔三镇29 泾原兵变30 翰林院31 枢密使32 黄巢起义历史学基础(隋唐五代)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2、 10 分,共 80 分。1 【正确答案】 隋文帝开皇年间出现的繁荣安定局面。隋统一中国后,消除了南北长期对立的局面,为南北经济的交流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隋文帝采取劝课农桑、轻徭薄赋的政策,有利于社会的安定,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而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都较快。因此,他所统治的开皇年间,史称“开皇之治”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2 【正确答案】 隋末三大农民起义军之一。由翟让领导起义,以瓦岗寨为根据地,故名。大业十二年(61 6 年)李密参加瓦岗军,势力大振。翌年攻下兴洛仓和回洛仓,开仓赈粮,受到农民的拥护,队伍扩大到数十万人,李密取得了领导权,称魏公,年号永平。不久,李密杀翟让,导致瓦岗
3、军的内部分裂。武德元年(618 年)被王世充打败。李密率部降唐,瓦岗军不复存在。【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3 【正确答案】 唐初李世民为争夺皇位继承权而发动的政变。高祖李渊称帝后,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但在建立唐朝的过程中,李世民立下了巨大军功。李建成为巩固地位,与四弟李元吉结盟共同对付秦王。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先发制人,在皇宫北门玄武门射杀李建成与李元吉,取得了太子地位。之后,高祖让位,李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开启了唐朝的贞观之治。【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4 【正确答案】 唐太宗贞观年问出现的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的局面。唐太宗在位的贞观年间(627649 年),政治比较清明,
4、经济发展较快,社会秩序稳定,国势强盛,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民族关系融洽,边境也较安宁,史称“贞观之治”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5 【正确答案】 唐代诸民族对唐太宗李世民的尊称。唐太宗虽曾多次派兵反击突厥、吐谷浑的侵扰,并进而征服了突厥、吐谷浑等,但他主要还是采取以怀柔为主的羁縻政策。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羁縻府州。任命各族首领为都督、刺史等。以统辖本族。对于归附的少数民族首领也很信任,不少人被授以高级官职、册封爵位。唐太宗对少数民族采取的政策是比较成功的,促进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贞观四年(630 年) ,唐太宗被少数民族尊奉为“ 天可汗” 。【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6 【正确答案】 武则
5、天建立的周朝统治。690 年九月,武则天改唐为周,改元天授,以洛阳为神都,加尊号“ 圣神皇帝 ”,登上了皇帝宝座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从身为皇后开始参与朝政,到因政变退位,共当政五十余年。在她统治时期,基本延续唐太宗时的各项政策,使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为“ 开元之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7 【正确答案】 唐高宗李治、武则天时的官修谱牒。武则天打击削弱士族势力,于显庆四年(659 年) 通过高宗诏令改修氏族志为姓氏录。规定凡五品以上官员“皆升谱限 ”,进入士族之列。其余 “各以品位高下”为标准,共分九等,其中皇后之武姓被定为第一等。这就进
6、一步打破了士族与庶族的界限,提高了出身低微的庶族官员的政治与社会地位。【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8 【正确答案】 武则天创制的科举考试制度。为进一步打击关陇士族。拉拢和培植新的官僚势力,武则天改进科举制度,大量吸收庶族地主做官,天授元年(690年)创立殿试制度,由皇帝面试和主考考生。长安二年(702 年)又设置武举,由兵部主持选拔军事人才,并将其纳入科举之列。通过以上措施,武则天选拔了大批封建官吏和优秀人才,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庶族地主,从而扩大了武周政权的统治基础。【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9 【正确答案】 唐朝在西域设立的最高军政机构之一。长安二年(702 年),武则天置北庭都护府,府治庭州城,管辖
7、天山北路,统突厥十姓、突骑施、葛逻禄等部。辖境东起今阿尔泰山、巴里坤湖,西至咸海,北至巴尔喀什湖和额尔齐斯河上游,南至天山。开元二十一年(733 年),北庭都护府都护以节度使兼领。德宗贞元六年(790 年 ),北庭都护府被吐蕃攻陷。【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10 【正确答案】 唐玄宗统治前期的治世。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 年),先后任用姚崇、宋璟为相,革除积弊,改善吏治,发展生产,提倡文教,使得天下大治。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11 【正确答案】 唐代开元以后长期戍守边疆的雇佣兵。随着均田制度的破坏。府兵制已难以维持。为弥补兵源的不足,边镇戍兵自开
8、元二十五年(737 年)起,正式实行招募制,因为要长期服役,招募的戍兵被称为长征健儿。他们由边地将帅长期统率,逐步形成了将帅专兵的局面。长征健儿代替了原来轮番戍防的府兵,是唐代兵制变革中的重要内容。这种变革使招募制的雇佣兵、职业兵代替了征兵制的义务兵。【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12 【正确答案】 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节度使设于睿宗景云二年(711 年),起初职掌只限于军事。到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先后在沿边设立了安西、北庭、河西、朔方、河东、范阳、平卢、陇右、剑南九个节度使和岭南经略使。为加强作战力量,节度使的权力不断被扩大,以至于军、民、财权集于一身。很快发展成为强大的地方割据势力,成为唐
9、中央统治的离心力量。【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13 【正确答案】 隋唐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开皇三年(583 年),文帝撤销了郡一级建制,改地方行政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又合并一些州县,裁汰冗员。规定:九品以上的地方官吏都由吏部任免,每年进行考核;州县佐吏三年必须更换,不得连任,而且不许用本地人,必须用外地人。这改变了秦汉以来地方官自聘僚属的惯例,防止了本地豪强地主垄断地方政权,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14 【正确答案】 隋朝的赋税制度,包括租、调、力役三部分。开皇二年(582 年)规定:十八岁以上为丁,要负担租调力役;六十岁为老,免除租调力役。租为田租,调为户
10、涮,力役即劳役。一夫一妻为一床,每年交租粟三石;受桑田者输调绢一匹、绵三两,受麻田者交调布一端、麻三斤;丁男每年服力役一个月。开皇三年(583年)规定,成丁年龄由十八岁提高到二十一岁,受田年龄仍为十八岁,减轻租调力役。开皇十年(590 年) 义规定,五十岁以上者,可免役输庸,即纳布帛以代替力役。此制贯彻了轻徭薄赋的原则。租调力役制和输庸代役制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他们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知识模块】 隋唐五代15 【正确答案】 隋朝推行的划分户等和纳税标准的措施。隋文帝于开皇五年(585年)采纳宰相高颍的建议,实行输籍定样。即由国家制定输籍定样(划分户等的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历史学 基础 隋唐 五代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