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五四运动与国民革命)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五四运动与国民革命)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五四运动与国民革命)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历史学基础(五四运动与国民革命)模拟试卷 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主要作用是( )。(A)使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进一步壮大(B)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提供了阶级基础(C)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D)加速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2 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 ,这从根本上说明( )。(A)辛亥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B)资本主义在中国有很大发展潜力(C)欧洲战争提供了极大商机(D)列强侵略是中国资本
2、主义发展的主要障碍3 民国初年,在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中,发展最快的行业是( )。纺织面粉化工钢铁(A)(B) (C) (D)4 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壮大的重要影响是( )。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为中国革命的转变奠定了阶级基础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A)(B) (C) (D)5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民报的创刊(B) 新青年的创办(C) 每周评论的出版(D)新民丛报的创刊6 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是( )。(A)实业救国(B)民主共和(C)民权、平等和达尔文的进化论(D)三民主义7 1918 年,新文化运动出现了新的发展,这里的“新” 是指( )
3、。(A)改变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B)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C)开始宣传俄国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D)以进化论为指导思想8 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以民权、平等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为指导思想(B)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C)后期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D)新文化运动使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9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 )。(A)无产阶级队伍的发展壮大(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C)十月革命的胜利(D)北洋军阀独裁卖国10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最主要的依据是( )。(A)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B)无产阶级成
4、为运动的主力(C)是先进阶级领导的,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十月革命的影响11 连续五期用全部或大部分的篇幅报道和评论了五四运动这一伟大运动的杂志是( )。(A)民报(B) 新青年(C) 每周评论(D)新民丛报12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行不通,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夭折,其共同原因在于( )。中国封建势力的强大帝国主义列强的直接破坏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没有充分地发动人民群众(A)(B) (C) (D)13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旧三民主义(B)新三民主义(C)民主革命纲领(D)自由平等学说14 表明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的事件是( )。(A)中山舰事件(B)整理党务案(C) “四一二”
5、 反革命政变(D)“七一五 ”反革命政变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5 每周评论16 新青年17 少年中国学会18 醒狮派19 问题与主义之争20 五四运动21 “六三运动 ”22 北京工读互助团23 沙田惨案24 二七惨案25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26 新三民主义三、史料分析题29-30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60 分。26 阅读下列材料: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拿我们这五十年和别人家的五十年来比,我们可是惭愧无地。试看这五十年的美国何如?这五十年
6、的日本何如? 这五十年的德国何如 ?这五十年的俄国何如 ?他们政治上虽然成败不同哭乐不等,至于学问思想界,真算得上一日千里。就是英、法等老国,有哪一个不是往前飞跑?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请回答:27 文中的“五十年 ”概指什么时间 ?这五十年中,美国、日本、德国、俄国主要有哪些大的变化?28 文中所说“ 这三期” 是指哪些历史事件 ?简评其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四、论述题29 如何看待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30 中国近代出现了哪三次思想解放的潮流?31 述评新文化运动。32 评述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情况及其原因。33 简述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后引起的三次思
7、想论争。34 试述五四运动的历史评价。历史学基础(五四运动与国民革命)模拟试卷 4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五四运动与国民革命2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五四运动与国民革命3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五四运动与国民革命4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五四运动与国民革命5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五四运动与国民革命6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五四运动与国民革命7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五四运动与国民革命8 【正确答案】 C【知识
8、模块】 五四运动与国民革命9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五四运动与国民革命10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五四运动与国民革命1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五四运动与国民革命12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五四运动与国民革命13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五四运动与国民革命14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五四运动与国民革命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5 【正确答案】 每周评论是新文化运动时期著名的革命刊物。于 1918 年 12月在北京创刊,陈独秀任主编,主要撰稿者有李大钊、胡适、周作人等。1919 年8 月,每周评论被北洋政府封闭。
9、在“五四” 运动前后, 每周评论和新青年互为补充,宣传了进步思想,传播了革命道理,鞭挞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五四”运动爆发以后, 每周评论连续五期用全部或大部分的篇幅报道和评论了这一伟大运动。胡适担任主编以后,在每周评论上,李大钊和胡适展开了“问题与主义”的辩论。在 “五四 ”期间,每周评论对于激发人民的爱国热情,鼓舞人民的革命斗志,宣传马克思主义,批判敌人,起了很大的作用。【知识模块】 五四运动与国民革命16 【正确答案】 新青年是“五四”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著名革命刊物。 1915 年,青年杂志创于上海,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并从上海迁到北京。陈独秀、李大钊
10、、鲁迅等先后成为新青年的编辑和主要撰稿人,主要宣传民主和科学,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十月革命后,新青年开始宣传十月革命,介绍马克思主义,为五四运动作了思想准备。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一度成为党的机关刊物,1922 年 7 月休刊。1923 年 6 月复刊后改为季刊,成为中共中央的理论刊物。新青年从创刊到 1926 年 7 月停刊,前后十年,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知识模块】 五四运动与国民革命17 【正确答案】 是五四时期的著名社团。成立于 1919 年 7 月,以“创
11、造少年中国”为宗旨。1923 年后出现分化,其左翼多数加入中国共产党,右翼多数加入中国青年党(国家主义派) 。是五四时期会员最多、分布最广、存在时间最长的社团。【知识模块】 五四运动与国民革命18 【正确答案】 又称国家主义派,国民党左派和当时与国民党合作的中国共产党人认为,国家主义是欧战以后“无产阶级革命潮流高涨所激起的一种极反动的思想” ,国家主义派是“ 帝国主义的走狗 ”,“民族运动的死敌”,“ 干反革命事业的大集合”,“是最反动势力的结晶 ”。国家主义派的主要代表是五四运动时期创建的少年中国学会的一部分成员在法国成立的中国青年党,以及该党党魁曾琦、李璜回国后与左舜生等一起创办的醒狮周报
12、,故而国家主义派又称醒狮派。【知识模块】 五四运动与国民革命19 【正确答案】 此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出现的第一次思想辩论。1919 年 7 月,胡适在每周评论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主张应研究具体的社会问题,而不要高谈主义。李大钊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进行反驳,认为问题与主义不能分离,研究实际问题与宣传主义必须结合,改造社会必须“根本解决”,才能解决一个个的具体问题,挑起了问题与主义之争。双方争论的焦点在于谈什么主义,用什么主义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这一争论实质上是社会改良思想与社会革命思想的争论。其意义在于,改造中国社会,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求得根本解决。【知识模块】
13、五四运动与国民革命20 【正确答案】 五四运动是 1919 年 5 月 4 日发生于中国北京的一场爱国运动。起因于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的消息传来后,北京学生开展了集会、游行、罢课等活动。后来得到了各地学生及各界的广泛支持,并最终演变成了全国性的罢市、罢工还有学生罢课活动,从而形成了全国规模的爱国运动,并最终迫使北洋政府拒签了和约。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知识模块】 五四运动与国民革命21 【正确答案】 六三运动是五四运动发展到新阶段的标志。它是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军,包括城市小
14、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全国范围的革命运动,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从 1919 年 5 月 4 日至 6 月 3 日,是五四运动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运动的中心在北京,主力是青年学生。六三运动之后是五四运动的第二个阶段。在全国人民特别是工人阶级的强大压力下,北京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并下令免去曹、章、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未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的直接斗争目标实现。【知识模块】 五四运动与国民革命22 【正确答案】 五四时期成立时间最早、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一个工读主义团体。五四运动前后,“ 工读主义京或 “工学主义”思想在青年知识分子中广为流行。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1919
15、 年 3 月,北京工读互助团成立。该团由李大钊、蔡元培、陈独秀、胡适、王光祈等人联合发起并募集经费。成立该团的目的是组织工读互助团帮助北京的青年实行半工半读,达到教育和职业合一的理想。他们按照“人人做工,人人读书,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思想,过起“ 共产的生活”。这种互助团是深受空想社会主义影响而成立的。然而不久,这些组织就因遇到种种无法克服的困难而陆续解体。参加工读互助团的青年认识到:在中国社会没有根本改造之前,这种新生活实验是不可能成功的。它教育了广大青年,促进了社会进步分子的觉醒和青年的团结。【知识模块】 五四运动与国民革命23 【正确答案】 沙田惨案是英帝国主义对香港海员罢工进行阻挠和
16、破坏所制造的惨案。设在广州的海员罢工总办事处采取封锁香港的斗争策略,动员罢工工人由香港回广州。1922 年 3 月 4 日,当罢工工人途经九龙沙田村时,遭到英国军警开枪射击,死六人,伤数百人,造成“沙田惨案” 。【知识模块】 五四运动与国民革命24 【正确答案】 二七惨案是由京汉铁路大罢工中的吴佩孚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制造的惨案。1923 年 2 月 7 日,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吴佩孚调动军警对汉口、郑州、长辛店罢工工人进行血腥镇压,结果有 50 人惨死,300 多人受伤,40 多人被捕,1000 多人被开除。江岸分会委员长、共产党员林祥谦和武汉工团联合会法律顾问、共产党员施洋先后惨遭杀害,制造了
17、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 。【知识模块】 五四运动与国民革命25 【正确答案】 中国共产党早期从事领导工人运动的公开机关。1921 年 8 月成立于上海。张国焘任主任,1922 年,总部由上海迁到北京,主任改为邓中夏,改工人周刊为机关刊物。主要活动是对工人进行宣传教育,组织工会,领导工人开展罢工斗争。初期以铁路工人为工作重点。1922 年在广州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的口号。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为全国工人运动的总通讯机关。二七惨案后转人地下活动。在 1925 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广州成立后撤销。【知识模块】 五四运动与国民革命26 【正确答案】 孙中山重新解释
18、的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范畴的三民主义。孙中山在 1924 年 1 月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对外主张“中国民族自求解放” ,“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 ”;对内主张 “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主张直接的、普遍的、革命的民权。民生主义规定了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个原则。新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民主义,它克服了旧三民主义没有明确的反对帝国主义的纲领和彻底的反封建纲领,特别是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纲领的根本弱点。它的政治原则和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基本上是一致的,因而成为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各革命阶级统一战线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历史学 基础 五四运动 国民 革命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