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教育观察研究)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教育观察研究)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教育观察研究)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教育观察研究)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某研究者在进行研究设计时,根据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教育质量下降的问题将自己的研究主题确定为“ 内涵式发展战略下的教学质量提升研究” 。这一选题属于(A)社会变革与发展对教育研究提出的问题(B)学科理论深化、拓展或转型中产生的问题(C)研究者个人在教育实践领域中观察与思考产生的问题(D)来源于对前人和他国教育信息的分析与解读2 中学教师王老师根据教学观察和教学反思将自己的硕士论文的选题定为“学业不良学生的学习习惯改进的行动研究”。这一选题属
2、于(A)社会变革与发展对教育研究提出的问题(B)学科理论深化、拓展或转型中产生的问题(C)研究者个人在教育实践领域中观察与思考产生的问题(D)来源于对前人和他国教育信息的分析与解读3 博士生小张根据自己所学的学科发展史将自己的博士论文选题定为“学科元研究”。这一选题属于(A)社会变革与发展对教育研究提出的问题(B)学科理论深化、拓展或转型中产生的问题(C)研究者个人在教育实践领域中观察与思考产生的问题(D)来源于对前人和他国教育信息的分析与解读4 下列选项不是依据假设的形成所作的分类的是(A)归纳假设(B)演绎假设(C)研究假设(D)预测假设5 将研究假设分为描述性假设、解释性假设、预测性假设
3、的分类角度是(A)假设的形成(B)假设的性质和复杂程度(C)假设的含义(D)假设的作用6 下列选项不是假设涉及的主要变量是(A)自变量(B)因变量(C)无关变量(D)全局变量7 下列选项不是自变量的是(A)实验变量(B)刺激变量(C)输入变量(D)效果变量8 下列选项不是因变量的是(A)效果变量(B)实验结果(C)输出变量(D)外部变量9 如何合理地确定样本容量的大小,是研究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结合长期教育研究的实践经验,调查研究的样本容量应该不低于(A)100(B) 30(C) 15(D)15010 做相关研究和比较研究,满意样本每组至少(A)100(B) 30(C) 15(D)15011
4、 随机数目表抽样法属于(A)简单随机取样(B)系统随机取样(C)分层随机取样(D)整群随机取样12 适合大样本,是对简单随机取样方法的一种改进。这种按一定的间隔,在总体中抽取样本的抽样的基本方法是(A)简单随机取样(B)系统随机取样(C)分层随机取样(D)整群随机取样13 在做“学前一年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条件保障研究” 的调查研究时,研究者准备在某省调查,按发达城市、中等城市、乡村几个大类来按比例分配样本,各类别各占 1/3。这个方法是(A)简单随机取样(B)系统随机取样(C)分层随机取样(D)整群随机取样14 下列关于整体随机取样、分层取样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整群抽样要保证各层间的同质性(
5、B)整群抽样的对象是群(C)分层随机抽样保证各层间的异质性(D)分层取样的对象也是群15 在做研究时,选择研究方法的依据不包括(A)研究的目的(B)被试的特点(C)研究的主客观条件(D)研究者的兴趣16 下列选项不属于研究者制定研究计划时需要考虑的要素是(A)研究题目(B)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C)研究的思路(D)研究者的主要研究兴趣17 中学教师将自己的教育硕士的论文题目定为“教育硕士培养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导师否定了他的题目。这一选题违背了(A)问题有研究价值(B)问题提出有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C)问题表达必须具体明确(D)问题研究要有可行性18 某硕士生将选题定为“高等教育质量促进
6、研究”,导师否定了他的题目。这一选题违背了(A)问题有研究价值(B)问题提出有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C)问题表达必须具体明确(D)问题研究要有可行性19 请围绕教师专业发展的某个具体问题,设计一个研究方案。20 观察法不必使用特殊设计的复杂仪器设备,不需要特殊条件,适用研究范围较广,也不妨碍被观察者的日常学习、生活和正常发展,也不会产生不良后果。但观察法也有其缺陷性。观察法的缺陷性不包括(A)不能判断“ 为什么”(B)应用具有困难性(C)研究信度高(D)取样小,普遍性程度不高21 观察的焦点是观察对象的外部行为表现,包括自然行为的现象观察和系统的现象观察,能收集到客观真实的材料。这一观察是(
7、A)自然情境中的观察(B)实验室观察(C)商接观察(D)间接观察22 将教育观察研究划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的依据是(A)观察的情境条件(B)观察的方式(C)观察的程序和方法(D)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23 将教育观察研究划分为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的依据是(A)观察的情境条件(B)观察的方式(C)观察的程序和方法(D)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24 某教育社会学研究生为研究课堂,隐匿自己的身份进入学校,参加学校班级的活动,观察教师期望与师生交互作用,观察师生关系等。这一研究生采用的方法是(A)参与式观察(B)非参与式观察(C)结构式观察(D)非结构式观察25 小葛在进人研究现场之前,制订了周密的准备方
8、案,如观察的项目、拟观察项目的表格、记录表等等。小葛的观察属于(A)参与式观察(B)非参与式观察(C)结构式观察(D)非结构式观察26 最早由裴斯泰洛齐在观察儿童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所使用的儿童传记形式的方法是(A)日记描述法(B)轶事描述法(C)连续记录法(D)取样记录法27 某教师对每一届学生都写有观察日记,日记中记录了她眼中的每一个孩子一段时期内的成长故事。这位教师的观察记录不包括(A)日记描述法(B)轶事记录法(C)连续记录法(D)取样记录法28 某生在研究幼儿欺侮的问题进行观察研究时,记录表仅记录一天时间内欺侮行为出现的次数的方法是(A)时间取样(B)事件取样(C)兴趣取样(D)行为取样
9、29 以学生的某些行为作为观察对象,或记录行为的出现与否,或记录行为的次数的记录方法是(A)时间取样(B)事件取样(C)日记描述法(D)活动取样30 以“数学课上的互动分析” 为题目,设计一份观察方案。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31 只要具有创新性,就是好的教育研究选题。32 课题论证包括“ 为什么研究 ”和“怎样研究”两个方面。33 非结构式观察就是非参与式观察。三、简答题34 简述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35 简述课题论证的基本内容。36 简述教育观察研究的记录方法。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教育观察研究)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
10、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选题的主要来源。选题的主要来源有:来源于社会变革与发展对教育研究提出的问题;来源于学科的深化、拓展或转型中产生的问题;研究者个人在教育实践中观察与思考产生的问题。因此,答案为 A。【知识模块】 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选题的主要来源。选题的主要来源有:来源于社会变革与发展对教育研究提出的问题;来源于学科的深化、拓展或转型中产生的问题;研究者个人在教育实践中观察与思考产生的问题。因此,答案为 C。【知识模块】 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
11、的是选题的主要来源。选题的主要来源有:来源于社会变革与发展对教育研究提出的问题;来源于学科的深化、拓展或转型中产生的问题;研究者个人在教育实践中观察与思考产生的问题。因此,答案为 B。【知识模块】 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研究设计中的教育研究假设。假设是根据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问题的规律或原因作出一种推测性论断和假定性解释,是在进行研究之前预先设想的、暂定的理论。假设的主要类型:依据假设的形成所作的分类:归纳假设、演绎假设、研究假设;依据假设的性质和复杂程度所作的分类:描述性假设、解释性假设、预测性假设。因此,答案是 D。【知识模
12、块】 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研究设计中的教育研究假设。假设是根据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问题的规律或原因作出一种推测性论断和假定性解释,是在进行研究之前预先设想的、暂定的理论。假设的主要类型:依据假设的形成所作的分类:归纳假设、演绎假设、研究假设;依据假设的性质和复杂程度所作的分类:描述性假设、解释性假设、预测性假设。答案是 B。【知识模块】 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研究设计中的教育研究假设。假设是根据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问题的规律或原因作出一种推测性论断和假定性解释,
13、是在进行研究之前预先设想的、暂定的理论。变量是指在质或量上可以变化的事物的特征,或可以测量、操纵的条件和现象。从变量与研究假设的关系来看。作为研究理论具体化的研究假设正是由变量与变量间的关系所构成的,研究结果也正是基于对变量资料的分析得出的。假设设计的主要变量有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因此,答案为 D。【知识模块】 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研究设计中的教育研究假设中的主要变量。变量是指在质或量上可以变化的事物的特征,或可以测量、操纵的条件和现象。从变量与研究假设的关系来看,作为研究理论具体化的研究假设正是由变量与变量间的关系所构成的,研究结果也正
14、是基于对变量资料的分析得出的。假设设计的主要变量有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自变量又叫实验变量、刺激变量或输入变量;因变量又叫效果变量、实验结果或输出变量。无关变量也称为干扰变量、控制变量、无关因素。因此,答案为 D。【知识模块】 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研究设计中的教育研究假设中的主要变量。变量是指在质或量上可以变化的事物的特征,或可以测量、操纵的条件和现象。从变量与研究假设的关系来看,作为研究理论具体化的研究假设正是由变量与变量间的关系所构成的,研究结果也正是基于对变量资料的分析得出的。假设设计的主要变量有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自变量又叫实
15、验变量、刺激变量或输入变量;因变量又叫效果变量、实验结果或输出变量。无关变量也称为干扰变量、控制变量、无关因素。答案为 D。【知识模块】 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如何合理地确定样本容量。样本容量是指选择的样本容量,即从全部研究对象中抽取可供实际观测的样本对象的数量大小。要科学地确定样本的大小,既要满足统计学上的要求,又要考虑实际收集资料的可能性,并使抽样误差降到最低程度。在研究过程中,如何合理地确定样本容量的大小,就成了研究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样本容量主要受研究目的、研究时间、经费、研究对象总体的同质性、抽样方法、统计方法等影响。因此,结合长期教育研
16、究的实践经验,提供以下取样大小的参考值:描述研究和凋查研究:总体的 10。除少数情况外,调查研究的样本容量不能少于 200。相关研究和比较研究:满意样本每组至少 30。实验研究:条件控制较严格的研究,如心理学实验,每组 15 人。条件控制不严格的教育实验,最好是一个自然教学班,不少于 30 人。因此,答案为 D。【知识模块】 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如何合理地确定样本容量。样本容量是指选择的样本容量,即从全部研究对象中抽取可供实际观测的样本对象的数量大小。要科学地确定样本的大小,既要满足统计学上的要求,又要考虑实际收集资料的可能性,并使抽样误差降到最
17、低程度。在研究过程中,如何合理地确定样本容量的大小,就成了研究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样本容量主要受研究目的、研究时间、经费、研究对象总体的同质性、抽样方法、统计方法等影响。因此,结合长期教育研究的实践经验,提供以下取样大小的参考值:描述研究和凋查研究:总体的 10。除少数情况外,调查研究的样本容量不能少于 200。相关研究和比较研究:满意样本每组至少 30。实验研究:条件控制较严格的研究,如心理学实验,每组 15 人。条件控制不严格的教育实验,最好是一个自然教学班,不少于 30 人。答案为 B。【知识模块】 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抽样的基本方法。抽
18、样的基本方法包括:简单随机取样,包括抽签法、随机数目表抽样法。系统随机取样,又称等距抽样、机械抽样。分层随机取样。整群随机取样。其中系统随机取样也叫等距取样、机械取样,是简单随机抽样方法的一种改进,是按一定的间隔顺序,在总体中抽取样本,适合大样本。答案为A。【知识模块】 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抽样的基本方法。抽样的基本方法包括:简单随机取样,包括抽签法、随机数目表抽样法。系统随机取样,又称等距抽样、机械抽样。分层随机取样。整群随机取样。其中系统随机取样也叫等距取样、机械取样,是简单随机抽样方法的一种改进,是按一定的间隔顺序,在总体中抽取样本,适合大
19、样本。答案为 B。【知识模块】 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抽样的基本方法。抽样的基本方法包括:简单随机取样,包括抽签法、随机数目表抽样法。系统随机取样,又称等距抽样、机械抽样。分层随机取样。整群随机取样。其中分层随机取样是指按照某些特征,先将总体分成若干层次或类别(即子总体) ,然后根据事先确定的样本大小及其各层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从每个子总体中独立地抽取样本的方法。适用于总体成分复杂。各成分间差异较大的情况。因此,答案为 C。【知识模块】 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整群随机取样与分层随机取样的区别的理解
20、和掌握情况。整群随机取样与分层随机取样的区别:整群抽样要保证各层间的同质性,而分层随机抽样要保证各层间的异质性;整群抽样的对象是群,即组或层只有一个或多个群被抽取,且被抽取的全体成员均为样本,而分层取样的对象是群内的个体,即每个群内的成员都有一部分被抽取到。因此,答案为 D。【知识模块】 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研究方法的选择依据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教育研究的类型和方法很多,仅收集数据的方法,就有访谈法、问卷法、观察法、测验法、实验室实验法、现场实验法等。研究者应根据研究的目的、被试的特点、研究的主客观条件以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与适用性,选择最合适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教育学 专业 基础 综合 教育 研究 选题 设计 观察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842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