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41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4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41及答案与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 4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孔子所认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 )。(A)孝(B)礼(C)忠(D)仁2 公元前 213 年,秦始皇接受了( )的建议,颁布“挟书令” ,演出了中国历史上破坏文化的焚书之举。(A)赵高(B)李斯(C)淳于越(D)王翦3 汉代识字教材急就篇的编者是汉元帝时的黄门令( )。(A)史游(B)胡毋敬(C)刘歆(D)周兴嗣4 在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中,“誊录” 制度是在( ) 时确立的。(A)宋代(B)唐代(C)元代(D)明代5 早期启蒙思想的一大特点,就是展开对科举制度的
2、批判。其中,提出“取士八法”的思想家是( ) 。(A)颜元(B)王夫之(C)黄宗羲(D)顾炎武6 ( )提出的 “开民智”,即普遍提高民众素质。(A)黄遵宪(B)谭嗣同(C)梁启超(D)康有为7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对“职业教育” 这一概念进行阐述的是 ( )。(A)蔡元培(B)黄炎培(C)陆费逵(D)陈独秀8 下面不是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基本经验的是( )。(A)依靠群众办学(B)文化教育的统一战线(C)教育为政治服务(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9 第一次提出以考试为选拔人才的手段之一的西方教育家是( )。(A)西塞罗(B)柏拉图(C)昆体良(D)奥古斯丁10 古代罗马修辞学校最重要的课程是(
3、 )。(A)体操(B)音乐(C)逻辑学(D)雄辩术11 伊斯兰教的经典是( )。(A)吠陀经(B) 圣经(C) 古兰经(D)大藏经12 最早阐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人文主义者是意大利的( )。(A)弗吉里奥(B)维多里诺(C)格里诺(D)卡斯底格朗13 1890 年,日本颁布了由明治天皇签署的( ),成为日本近代教育发展的总的指导纲领。对日本近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此,日本近代教育开始纳入天皇制国家主义的政治轨道,加重了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的色彩。(A)教育敕谕(B) 学制令(C) 国民学校章程(D)学校令14 ( )世界上第一本论述学前教育的著作。(A)理想国(B) 爱弥儿(C) 大教
4、学论(D)母育学校15 在蒙台梭利的“ 儿童之家 ”中,教师被称之为( )。(A)校父(B)专家(C)园丁(D)指导者16 新托马斯主义教育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布鲁纳(B)弗罗姆(C)马里坦(D)布贝尔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17 秦代推行的“ 吏师制” 是一种历史的倒退。18 京师大学堂既是实行教育的机构,也是全国最高的教育行政机关,统辖各省学堂。19 南京国民政府“ 三民主义 ”教育宗旨是与孙中山 “三民主义”政策相一致的。20 拜占庭的教会是受皇帝控制的,但也比较重视教育。21 卢梭认为当儿童犯了过失和错误后,应该受到一定的处罚。三、简答题22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
5、兴起有何意义?23 试总结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美国教育的特点。必答题24 谈谈你对教育起源问题的认识。25 简评黄宗羲的“ 公其非是于学校 ”的教育思想。26 试述清末的留学教育。27 评述蔡元培“ 大学院” 和 “大学区”制的教育思想。28 柏拉图为什么把培养执政者(哲学王)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他在培养“ 哲学王”的学制方面是如何构想的?29 试总结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要点、产生的原因和意义。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 4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2 【正
6、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3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4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5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6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7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8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9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0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3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4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5 【正确答案】 D【知
7、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6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17 【正确答案】 正确。秦代推行的“以法为教” 、 “以吏为师”的“ 吏师制”,既限制了学校教育的内容,也使得教师这一专门从事教育事业的职业不复存在,因此这可以看成是一种历史的倒退。【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8 【正确答案】 正确。符合京师大学堂性质的正确表述。【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9 【正确答案】 错误。“三民主义” 教育由“党化教育”蜕变而来,“ 三民主义”教育宗的具体内容是:“ 中华民国之教育根据三民主义,以充实人民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民生计,延续民族生命为目的。务期民族独
8、立,民权普遍,民生发展,以促进世界大同。” 它实质上是国民党反共、反对民族民主革命和为建立独裁统治服务的手段,完全违背了孙中山提出的新三民主义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20 【正确答案】 正确。与西欧不同,在拜占庭不存在高于王权的教会势力。拜占庭的教会是受皇帝控制的,但也比较重视教育。教会学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远离城市的隐修院(修道院) ;一种是附设于主教教堂的座堂学校。隐修院是 4 世纪由安东尼所创,主张祈祷、读经、行善和生产劳动。座堂学校是培养神职人员的学校,主要内容是神学,也有世俗学科。【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21 【正确答案】 错误。这不符合卢梭的自然后果法。此法
9、认为当儿童犯了过失和错误后,不必直接去拒绝或处罚他们,而让他们在同自然的接触中体现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和过失带来的自然后果。它体现了高度尊重儿童的善良天性和以儿童为本的教育观。但是其过分强调儿童在活动中的自然成长,忽视社会的影响和人类文化传统教育的作用;过高估计儿童的直接经验,忽视学习系统的书本知识。【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三、简答题22 【正确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兴起,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划时代的革命:(1)它冲破了西周以来“ 学在官府”、学校教育为官府所垄断的局面,打破了 “政教合一”的旧官学教育体制,教育从政治活动中分离出来,完成了学校教育独立化的过程。(2)教师不再是官吏,“ 官师合一”
10、被打破,教师成为以教育作为谋生之道的专业化的教育工作者。(3)扩大了教育对象,使受教育的范围由少数贵族扩大到广大平民,教育的社会基础更为广阔。(4)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得到新的发展。内容突破了西周“六艺” 范围,办学方式上私学没有固定场所,而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主动求学为动力基础,办学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5)有利于教育经验的积累和教育理论的形成,造就了一大批卓有建树的教育思想家,出现了诸如论语、孟子、荀子等记载大量教育思想的典籍,以及大学、学记等为代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不仅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基础,在世界教育学发展历史上也熠熠生辉。【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23 【正确答案】 到第二次
11、世界大战前,美国已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中教育的先进国家,并且具有自己的特点。美国的教育行政管理实行地方分权制,各地教育的情况不尽相同;在学制上是单轨制,但各级各类学校的学制比较灵活;学校的课程设置也灵活多样,密切配合社会生活和生产的需要;教学方法上传统派教育与现代派教育相互消长,而传统派教育终占上风。尽管美国在教育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也应该看到,由于当时美国各阶层实际存在着的贫富悬殊和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所谓机会均等的教育是未能真正实现的;另外,由于教学内容过于庞杂和教学方法上的问题,美国教育的质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教育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宗教性,这也是美国教育的一个问题。【知识模块】 中外
12、教育史必答题24 【正确答案】 (1)关于教育起源问题的探讨最早是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提出的,他从庸俗进化论的观点来解释教育的起源,断言教育起源于生存竞争的本能。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等人也持这种观点。美国教育家孟禄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儿童对成人的模仿乃是教育的基础。前苏联教育界在对上述观点进行批判的同时,提出了“ 教育起源于劳动 ”的观点。这对我国教育界曾产生了较大的影响。(2)近些年来,我国教育界在深入研究这个问题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教育起源不仅与劳动有关,还与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并且也涉及人类自身生产的需要。简而言之,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教育起源于人类参与
13、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3)教育活动是一种交往活动,原始人的群居生活为成员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基本条件,有利于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传授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的知识经验,使他们的身心获得发展。原始社会的教育内容与原始生活的需要和生产技能是相应的。原始人类的教育意识是一个逐步加强的过程。在原始社会初期,人类将知识传授给别人、向别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都很低,但随着人类的进化、社会的发展,以及知识的发现和积累,教育的意识性、目的性、计划性不断得到加强,最终摆脱教育与生活混同的状态。(4)人类社会进入父系氏族公社后,政治、经济的变革推动着文化、教育不断发生变化,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教育逐渐分化出
14、来,出现了学校的萌芽。【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25 【正确答案】 黄宗羲是明清之际一位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和杰出的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长期从事教育活动,培育了清代浙东学派,提出了具有近代色彩的民主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教育思想发生了重要影响。(1)黄宗羲认为学校不仅应具有培养人才改进社会风俗的某些职能,而且还应该议论国家政事,在学校中由大家共同来议论国家政事之是非标准。因为学校议政,可以使上至朝廷命官,下至里巷平民,逐渐养成普遍议政的社会风气,而不再以天子的是非为标准,这样天子也就不敢“自为非是” 。(2)“公其非是于学校”思想的基本精神,在于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改变国家政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教育学 专业 基础 综合 中外 教育史 模拟 4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