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38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38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38及答案与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 38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赵某教唆李某杀死王某,李某接受唆使后于深夜潜入王某家,适逢王某外出未归,李某便将熟睡中的王某的妻子强奸后逃离。本案中,赵某的行为( )。(A)不构成犯罪(B)属于意外事件(C)应当从重处罚(D)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 我国刑法第 13 条“但书” 的规定,即“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理解为 ( )。(A)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B)是犯罪不以犯罪处罚(C)不构成犯罪(D)是犯罪但应免除处罚3 下列关于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的说法错误的是( )。(A)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B)强令违章冒险作业
2、罪不能由单位构成(C)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的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对矿山作业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投资人等(D)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是过失犯罪4 甲为杀害贺某,在偏僻处埋伏,见有人过来,以为是贺某,便开枪射击。黑影倒地后,甲发现死者竟然是自己的父亲。事后查明,甲的子弹并未击中父亲,其父亲患有严重心脏病,因听到枪声后过度惊吓死亡。关于甲的行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B)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C)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D)应按照故意杀人罪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择一重罪处罚5 某县有一伙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有组织地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称霸当地,
3、为非作歹,欺压、残害群众,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秩序。张某参加该组织并按该组织授意杀害了丁某全家。张某的行为构成( )。(A)参加恐怖组织罪(B)参加恐怖组织罪、故意杀人罪(C)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故意杀人罪(D)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6 国家工作人员肖某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某公司回扣 497 元,归个人所有,肖某的行为构成( )。(A)贪污罪(B)受贿罪(C)介绍贿赂罪(D)贪污罪和受贿罪7 下列犯罪行为中,属于不作为行为方式的是( )。(A)甲因高兴将 3 岁的儿子抛接,但因失手致其死亡(B)乙分娩婴儿后为掩盖未婚先孕真相,将婴儿扔出窗外致婴儿死亡(C)丙分娩女婴后不愿抚养,遂以
4、2 万元价格将其卖给他人(D)丁分娩婴儿后将婴儿弃置于火车站致其冻成重伤8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伪造居民身份证之后,利用伪造的身份证骗领信用卡,分别构成伪造居民身份证罪和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两者之间存在牵连关系,应数罪并罚(B)窃取他人信用卡信息数据同时又侵犯商业秘密的,属于想象竞合犯,应从一重处断(C)运输伪造的信用卡和空白的信用卡,都要求达到量较大的程度,才构成犯罪(D)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中的信用卡不包括没有透支功能的借记卡9 下列选项中,错误的说法是( )。(A)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实现了预期的目的(B)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着手实行犯罪(C)只有在
5、造成法定损害结果时,才处罚过失行为(D)未完成罪仅仅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过程中10 行为人在法律上认识错误对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A)有影响(B)原则上是没有影响的,但是不排除有影响的可能性(C)原则上是有影响的,但是不排除没有影响的可能(D)一般的影响是从宽处理11 我国刑法规定,对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的处罚原则是( )。(A)按照其所参与的全部犯罪处罚(B)按照其所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C)按照犯罪集团所犯全部罪行处罚(D)从重处罚二、多项选择题12 刑罚对社会的功能包括( )。(A)威慑功能(B)教育鼓励功能(C)安抚功能(D)惩罚功能13 下列关于自动投案的说法正确的有( )。(A
6、)交通肇事后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并向公安机关报告的,应认定为自动投案(B)交通肇事逃逸后不可能再构成自动投案(C)罪行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仅因形迹可疑被盘问后,主动交代了犯罪事实的,应当视为自动投案(D)公安人员发现被告人身上有可疑血迹,并发现持有带血的尖刀而将其扣留的,不能认定为自动投案14 对下列犯罪可以行使“特殊防卫权” 的有( )。(A)故意杀人罪(B)诬告陷害罪(C)绑架罪(D)投放危险物质罪15 我国刑法第 6 条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这里的“ 特别规定”包括( )。(A)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B)自治区人大针对刑法所作的变通
7、规定(C)自治州人大针对刑法所作的补充规定(D)我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法律16 关于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正确说法是( )。(A)走私、贩卖、运输、制造的毒品数量以查证属实的计算,不以纯度折算(B)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构成犯罪没有数量上的要求(C)因犯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过刑又犯本罪的,从重处罚(D)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的,不应加重处罚17 在缓刑考验期间,犯罪分子应当遵守的规定包括( )。(A)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B)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C)根据法院的判令不得从事特定活动,不得进入特定区域、场所,不得接触特定的人(D)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
8、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三、简答题18 简述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罪的构成条件。19 简述教唆犯的特征及处罚原则。四、辨析题20 没有被法院实际判处刑罚的,就不认为是犯罪。五、法条分析题20 刑法第 363 条第 1 款规定:“以牟利为目的,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试说明:21 刑法第 363 条第 1 款的罪名是什么?22 根据刑法理论确认该罪的犯罪构成。23 什么是“淫秽物品 ”?2
9、4 如果不是以牟利为目的传播淫秽物品的,构成何罪?六、案例分析题25 2004 年 10 月 12 日,田某在路过郊区时发现被害人兰某一人在牧羊,便产生强奸的邪念。田某将被害人拉人附近的沟内按倒在地,强行撕扯被害人的衣裤,欲行强奸。兰某极力反抗,并大声呼救。田某怕罪行暴露,掏出随身携带的匕首向兰某的腹部刺一刀。被害人继续呼叫,田某又向被害人的腹部连刺数刀,致使被害人当场死亡。田某取走被害人身上的 20 元钱,并将被害人的尸体掩埋。随后,田某将被害人放牧的 15 只羊赶到临近的一个村中卖给他人而被发现。问:本案应当如何处理?25 案例一:被告人甲(非中国籍),系某外国航运公司工作人员。该外国航运
10、公司租用我国某远洋运输公司一远洋货轮及部分船员,甲随货轮工作。当货轮行至公海区时,甲与该远洋运输公司的乙产生矛盾,由于双方语言障碍,致使沟通中误解加深,甲为泄愤,顺手拿起甲板上的斧子砍向乙,致使乙身受重伤。案例二:2003 年 10 月,被告人和某伙同缅甸人腊某(在逃),在缅甸购得鸦片 8500克。和某和腊某将鸦片背入我国云南境内广蚌寨农民徐某(另案处理)家中,由徐某带路,3 人将鸦片运往缅甸洋人街贩卖。同年 12 月,和某将 10000 克鸦片从缅甸运入我国境内广蚌寨,藏放在徐某家中,2 人准备将鸦片运往缅甸洋人街时,被我公安机关抓获。检察机关以和某运输毒品罪提起公诉。被告方面辩称:和某系外
11、国人,且其行为对我们国家和社会没有造成危害,只是将在国外购买的鸦片途经我国运到外国去贩卖,没有对我国公民的身体和健康造成实际的危害后果,不应以犯罪论处。问:26 案例一中,我国刑法对其是否具有效力?为什么?27 案例二中,被告人的辩护理由是否成立?为什么?28 如果案例二中的被告人已经在缅甸被追究过刑事责任,我国是否还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七、论述题29 试述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过失的关系。30 试述犯罪未遂的概念、特征及处罚原则。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 38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根据刑法的规定,被教唆者没有犯教唆之罪的,对教唆者可以从轻或者减轻
12、处罚。故选 D 项。【知识模块】 刑法学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为了区分犯罪与一般的违法行为,我国刑法在规定犯罪概念的时候特别强调犯罪“量”的因素,没有达到一定“量”,就不能认定为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就是没有达到需要动用刑罚来制裁的程度,所以只是一般的违法行为,不构成犯罪。故选 C 项。【知识模块】 刑法学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和重大责任事故罪一样都是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和过失犯罪。故排除 A 项和 D 项。根据单位犯罪法定原则,由于刑法没有将单位规定为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的犯罪主体,故该罪只能由自然人构成。故应当排除B 项。虽然强令违章冒险作业
13、罪通常由矿山作业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投资人等构成,但是刑法不排除由其他人员构成的可能性,故该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知识模块】 刑法学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涉及的是对事实认识错误问题。根据刑法理论,对于对象认识错误的,只要是属于犯罪构成内部的错误,则不影响刑事责任。本题中,甲虽然错误地将自己的父亲当作林某而开枪射击,但是甲和林某都是自然人,属于犯罪构成内部的错误,不影响刑事责任。另外,根据刑法理论,对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也不影响刑事责任。本题中,甲的父亲是被吓死的,而不是中枪死亡,但是这是对因果关系认识的错误,同样不影响刑事责任。故应选
14、A 项。【知识模块】 刑法学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根据刑法的规定,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应当同时具备以下特征:(1)形成较稳定的犯罪组织,人数较多,有明确的组织者、领导者,骨干成员基本固定;(2)有组织地通过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其他手段获取经济利益,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以支持该组织的活动;(3)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有组织地多次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为非作恶,欺压、残害群众;(4)通过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包庇或者纵容,称霸一方,在一定区域或者行业内,形成非法控制或者重大影响,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所以,张某首先构成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同时,根据刑法的规定,参加黑社
15、会性质组织后又实施其他犯罪的,应当数罪并罚。对张某应当按照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和故,意杀人罪实行并罚。故选 C 项。【知识模块】 刑法学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刑法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故选 B 项。【知识模块】 刑法学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不作为的实质是应为而不为。D 项中,丁有抚养的义务而不履行,其行为方式是不作为。【知识模块】 刑法学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A 项中,伪造居民身份证罪和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之间存在牵连关系,由于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应当从一重处断,而不应数罪并罚。故
16、应排除 A 项。根据刑法的规定,运输空白的信用卡,要求数量较大,才构成犯罪,但是对于运输伪造的信用卡,则没有数量的要求。故应当排除 C 项。根据立法解释,刑法规定的“信用卡”,是指由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具有消费支付、信用贷款、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电子支付卡。故应当排除 D 项。【知识模块】 刑法学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我国刑法以处罚故意犯罪为原则,以处罚过失犯罪为例外,所以对于过失行为而言,只有在造成了法定的损害结果时,才达到需要动用刑罚加以干涉的程度。排除 C 项。由于过失犯罪的成立必须要以客观危害结果的发生为条件,因此不可能存在犯罪的未完成形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法律硕士 专业 基础课 刑法学 模拟 38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