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2015年上海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2015年上海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2015年上海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 年上海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1 教学评价2 三艺3 稷下学宫4 教育管理的目的5 课程方案6 德育7 简述卢梭自然教育思想。8 简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9 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10 简述“最近发展区 ”理论。11 用流体与晶体智力理论解释现代教学。12 论述赫尔巴特教育思想。13 论述教师角色冲突。14 论述张之洞劝学篇“中体西用” 思想。15 论述皮亚杰与杜威的儿童发展理论。2015 年上海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教学评价是一种中观和微观的教育评价,它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标准,对学生的
2、学和教师的教进行系统的调查,并评定其价值的优缺点以求改进的过程。教学评价的本质是一种主观判断,为了提高评价活动的效度和信度,学习评价必须以客观资料为基础,在对客观资料量化处理的基础上进行价值判断,判断学生的学习掌握程度及心理结构的形成情况与教学目标的差异,同时需分析教学成效,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提出明确的改进措施。教学评价的功能主要表现在诊断教学问题、提供反馈信息、调控教学方向、检验教学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一定的建议和措施。教学评价遵循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的原则。2 【正确答案】 三艺是指“七艺” 教育中的前三艺,即文法、修辞学和辩证法。三
3、艺是古希腊的智者首先确定下来的。普罗塔哥拉及智者派教师充当了传授辩术的角色,他们周游各城市,以游学的方式给贵族青年传授“三艺” 文法,修辞,雄辩术,培养了一批演说和辩论人才。3 【正确答案】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田齐的官办高等学府,又称稷下之学,始建于齐桓公。齐国的稷下学宫是一所由官家举办而由私家主持的,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稷下学宫的特点有:学术自由;“不治而议论”; 教师待遇优厚;自由辩论;学无常师;在学生管理上制定了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稷下学宫既是战国“百家争鸣” 的中心与缩影,也是当时教育上的重要创造,对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
4、历史影响。4 【正确答案】 教育管理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具有服务性。“服务” 不是主仆关系的置换,它强调学校管理者和师生员工之间平等的人际关系,彼此应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管理即服务 ”意味着管理者要满足师生员工的需要,包括教职工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也包括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需要;要求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要树立一种“交互 ”观念,学会换位思考。5 【正确答案】 课程方案也称教学计划,是指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的文件。普通小学与中学的课程方案是指在国家的教育目的与方针的指导下,为实现各级基础教育的目标,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顺序、学时分配以及课程管理等
5、方面的政策性文件。6 【正确答案】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而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7 【正确答案】 (1)自然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思想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归于自然“ 的教育,即教育应该使人保持善良的天性和天生的能力。要使儿童在自身的教育和成长中取得主动地位,无须成人的灌输、压制、强迫,教师只需创造学习的环境、防范不良的影响,同时注重儿童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自然主义教育的目标卢梭在爱弥
6、儿中表示,自然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自然人“ 。自然人相对于专制国家的公民来说是独立自主、平等自由、道德高尚、能力和智力极高的人,是经受命运打击而仍然能愉快生活的人。卢梭所憧憬的身心协调发展的、广泛适应社会情况的社会“自然人“ ,也就是摆脱封建羁绊的资产阶级新人。自然主义教育的方法原则a要正确看待儿童,不应该把儿童当作小成人来教育;b要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遵循自然的秩序来进行教育,不干预、不灌输、不压制儿童,让儿童遵循自然规律率性发展。这需要做到两件事:第一,观察自由活动中的儿童,了解其自然倾向和特点;第二,防范来自外界的不良影响,注重儿童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自然主义教育的实施卢梭认为教
7、育要顺应儿童发展的年龄阶段。他根据自己对儿童的观察和研究,设想了教育的四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教育任务。a婴儿期的教育 (02 岁) :这一时期应以身体的养育和锻炼为主。b儿童期的教育(212 岁):这一时期应该首先锻炼的是感官并继续发展身体。c青年期的教育 (12 15 岁) :在学习知识的问题上,卢梭把培养兴趣和提高能力放在首位,并注意通过学习知识陶冶情操;在智育的方法上,卢梭的基本原则是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自觉自动地学习,反对啃书本;卢梭还认为青年期的孩子应当学会劳动。d青春期的教育(15-20 岁):这一时期要培养青少年善良的感情、道德判断能力以及坚强的道德意志等。这个时期的青少年身心
8、均已发育成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感性经验和自然知识,可以由农村返回城市,接受道德教育及宗教教育,学会做一个城市社会中的自然人。(2)对自然主义教育理论的评价意义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为儿童发展的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它是顺应人的自然天性,崇尚自由、平等和自然,尊重儿童发展的规律,不仅对当时的教育有尖锐批判的作用,呼唤了一个教育的新时代,对后世的教育也有深远的影响。卢梭的教育思想被称为“ 哥白尼式的革命“ ,他也因此成为发展心理学之父。局限性自然教育理论的局限性包括:卢梭对于儿童天性的看法过于理想化,过分夸大了天性在教育中的作用;他对各年龄段教育任务的确定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和片面性;他完全否定了课堂教
9、学和系统知识的学习等。总而言之,培养“自然人 “的教育理念、思想和方法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对此,我们应当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和评价自然教育的思想,切忌生搬硬套。8 【正确答案】 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一直是教学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个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并被提到了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具体关系如下:(1)智力的发展与知识的掌握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依赖于他们知识的掌握知识与经验都很贫乏的人,他的智力不可能发展得很好。掌握知识的过程也是智力运用的过程,只有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的原理和获取知识的方法,并善于把它创造
10、性地运用到以后的学习和实际中去,才能逐步发展自己的智力,形成自己的创造才能。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依赖于他们的智力发展人们的智力是人们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只有那些智力发展好的学生,他们的接受能力才强、学习效率才高;而智力发展较差的学生在学习中则有较多的困难。发展学生的智力是顺利进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特别是在迅猛发展的现代,教学内容迅速增多,程度不断提高,难度不断加大,尤其需要在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这样,他们才能有效地掌握现代科学知识,攀登世界科学的高峰。(2)生动活泼地理解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智力通过传授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是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然而,知识不
11、等于智力,传授了知识不等于训练了智力。如果只是进行“填鸭式“ 教学,只能培养出“高分低能“ 的学生,不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学生的智力不是知识的简单记取,而是在学习者与学习内容这个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能力。在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透彻地理解知识原理,特别是要启发学生了解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学会独立思考、逻辑推导与论证,能够自如地、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来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智力获得高水平的发展。(3)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如何处理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问题,形式教育论者与实质教育论者曾经
12、有过长期的争论。形式教育论者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知识的传授则是无关紧要的;实质教育论者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智力则无须进行特别的培养和训练。两派的主张都是片面的,都把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人为地割裂开了。在今天的教学中,也常有类似的情况出现。有的片面强调“双基“ 教学,认为“双基“ 教学抓好了,学生的智力就自然地发展了,却忽视引导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究、反思有意识地锻炼和发展学生的智力;也有的过于强调教学的活动性质和创造性,把探究与发展智力放在首要地位,却不重视系统知识和原理的精确掌握与优化,这两种做法都有片面性,都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9
13、【正确答案】 教育作为社会结构的子系统,它通过培养的人影响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这构成了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它不是教育自身的功能,而是教育培养的人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而发生的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表现在教育对其他社会子系统的作用,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1)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通过提高国民的人力资本,促进国民收入和经济的增长普通教育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潜能。教育通过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为生产发展提供了合格的工人,提供了经济发展的良好背景,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后劲。职业和专业教育直接生产劳动能力,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力的支持。现代教育通过人
14、的素质的提高和专门劳动力的培养,对经济的发展直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知识、人才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教育负有促进经济增长的直接重任。教育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是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再生产新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新的科学技术。教育能够生产科学技术,还能将科学技术这种一般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所以,教育能创造新的生产力,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2)教育的政治功能通过教育宣传政治观点、理论、方针、路线以及造成舆论等在政治斗争中,要巩固或推翻一个政权都必须造成舆论。要使政府制定的政治纲领、方针、路线、政策为群众所接受,也必须进行宣传,学校常常成为造
15、成政治舆论的一个重要场所。通过学校,直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政治活动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直接推动社会政治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斗争实践中形成一定的政治观点,积累参加政治活动的经验,有利于培养合格的公民。通过教育制度,对政权的巩固起正面或负面作用一种教育制度一旦形成,它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可以实现对受教育者的阶级或阶层的选拔,使原有的社会政治关系得以延续和发展,或者加速改变旧的社会政治关系。通过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无论什么时代、无论哪个国家,掌握政权的阶极都要通过教育来造就公民,使受教育者具备政府所希求的政治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可以通过加强学校的政治思想工作,使人在学校学习期
16、间受到有关的训练,形成新一代公民的良好素质,进而培养出具有高度文化素养和政治素养的政治人才。(3)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教育是保存文化的有效手段。文化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文化。对前两种文化不仅要借助于物质实体的方式保存,还需要人的理解与传递。对于精神文化必须由对人的教育来完成。因此,教育成为文化保存和传递的主要手段。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教育传播的文化是有选择的。教育的文化选择有两个标准:一是按照统治阶级的需要选择主流文化;二是按照学生发展的需要选择系统的、科学的、基本的文化。教育的文化选择形式总体上有吸收和排斥两种,吸收与教育同向的文化因子,排斥与教育异向
17、的文化因子。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这种作用存在于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间。教育从两个方面促进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一方面是通过教育的交流活动,如互派留学生、教师的出国访问、学术交流等;另一方面,教育过程本身通过对不同文化的学习,对文化进行选择、创造,对旧的文化进行变革、整合,形成新的文化,促进文化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教育的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教育创造文化有直接和间接两种途径。直接途径是教育直接生产新的文化,包括新的作品、新的思想和新的科学技术;间接途径是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教育通过传授人类精致的文化,培养人的个性和创造力,并将这种创造性的人才输送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中去,直接从事文化创造活动,从而实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2015 上海师范大学 教育 硕士 EDM 综合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