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S 14785-1-2003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oftware process assessmentPart 1 Concepts and introductory guide《信息技术 软件过程评鉴 第1部:观念和入门指导》.pdf
《CNS 14785-1-2003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oftware process assessmentPart 1 Concepts and introductory guide《信息技术 软件过程评鉴 第1部:观念和入门指导》.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NS 14785-1-2003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oftware process assessmentPart 1 Concepts and introductory guide《信息技术 软件过程评鉴 第1部:观念和入门指导》.pdf(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印月 94 10 月 本標準非經本局同意得翻印 中華民國國家標準 CNS 總號 號 ICS 35.080.00 X6045-1 14785-1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印 公布日期 修訂公布日期 92 11 月 27 日 月日 資訊技術 軟體過程評鑑 第 1 部:觀念和入門指導 (共 19 頁)Information technology Software process assessment Part 1: Concepts and introductory guide 目 頁 導 . 2 1.適用範圍 . 6 2.考文件 . 6 3.用語釋義 . 7 4.概 7 4.1 概述 . 7 4.2
2、 評鑑架構 8 4.2.1 過程評鑑之全景 8 4.2.2 軟體過程架構 9 4.2.3 評鑑指標 .11 4.3 評鑑員勝任 .11 4.4 過程改善全景 11 4.5 過程能判定全景 .12 5.符合性 14 5.1 軟體過程評鑑 .14 5.1.1 需求概 .14 5.1.2 職責 14 5.1.3 評鑑輸入 .14 5.1.4 選擇評鑑之過程 .15 5.1.5 評鑑指標 .15 5.1.6 報告評鑑結果 .15 5.2 發展相容模型 16 引用標準 .16 英中名詞對照表 .18 2 CNS 14785-1, X 6045-1 導論 概論 本系列標準提供適用於評鑑軟體過程的框架。任何
3、組織皆可應用於規劃、管理、監視、控制和改善軟體的採購、供應、發展、運作、演進和支援的作業上。 本系列標準基於下列目的,提供結構化方式來評鑑軟體的過程: 基於組織行為,以了解其本身過程在過程改善之情況。 基於組織行為,能判定其本身過程在特定需求或某種需求之適切性。 基於組織行為,判定另一組織過程在特定合約或某種合約之適切性。 過程評鑑的架構 鼓勵自我評鑑; 述明評鑑過程管理上之適切性。 考慮評鑑過程作業情況。 產生一組過程分級 (過程剖繪 )較獲得合格 /不合格結果為佳。 能適用於所有應用領域和組織規模。 為有利於組織改善產品品質,必須具有經證實、一致性和可靠性方法以評估其過程狀態,且必須具有適
4、當方法,以便應用該結果作為連貫性改善方案的一部分。 在組織內實施過程評鑑宜鼓勵: 持續改善的文化,並建立適當機制以支援和維持該文化。 各過程的工程化以符合營運需求。 資源最佳化。 這將使組織具有能力來大幅提升對客戶和市場需求的回應性,且減少產品整體生命週期之成本,並因而獲致客戶的最大滿意度。 採購者也可獲益於使用過程評鑑,應用在能力判定將會: 在合約生效之前,可具體識別出與承包商能力相關的風險,因而減少在選擇軟體密集式系統的供應者之不確定性。 能夠導入適當的管制措施以抑制風險。 在平衡營運要求與需求上可提供量化基礎的選擇,並依競爭供應者的能力來評估專案成本。 過程評鑑標準化方式的主要利益為:
5、提供公開、共享的方式以進行過程評鑑。 促進使用過程評鑑的共同瞭解,以進行過程改善和能力判定。 方便採購作業中的能力評估。 依據使用經驗加以控制和定期檢查。 僅會依據國際性協議來變更。 促進現存方案的協調性與一致性。 達成本系列標準所定義的過程評鑑方式,係經過適當設計以提供一個共同方法來說明過程評鑑的結果,它能容許某些程度的評鑑比較 (基於不同但相容的模型和方法 )。對於一過程所需之複雜性則須視其內容情況而定。舉例來說:五人專案小組 3 CNS 14785-1, X 6045-1 所需的計畫遠較五十人小組少了許多。此情況會影響勝任評鑑員在評估實務上的適切性時的判斷,且能影響在過程剖繪之間的比較性
6、程度。 應用領域 過程評鑑在其用途上具有二種主要的全景,如圖 1 所示。 在過程改善上,過程評鑑可依據所選擇過程的能力,提供適當方法將組織單位內的現行實務特性化。根據組織營運需要的結果分析,可識別過程內固有的優點、弱點和風險。接著,就會判斷該過程是否能有效達成其目標的能力,並識別出品質低劣、逾時或超支的重大原因,這些皆可提供排定各過程改善優先順序的參考。 在分析所選擇過程的提議能力時,會依目標過程能力剖繪來考量過 程能力的判定,以識別使用該所選擇過程執行專案所涉及的風險。該提議能力可能基於相關先前過程評鑑的結果,或可能基於為建立該提議能力而執行的評鑑。 在本系列標準的第 7 和第 8 部述明如
7、何使用過程評鑑以進行過程改善和過程能力判定,而本系列標準的其它各部則述明與過程評鑑有關的各種議題。 圖 1 軟體過程評鑑 過程過程改善 能力判定過程評鑑經由識別風險及能力促使激發促使識別變更本系列標準係經適當設計以滿足採購者、供應者和評鑑員的需要以 及其個別需求。 藉由使用此系列文件可獲得的益處包括: 對於採購者: 可判定供應商之軟體過程目前和潛在的能力。 對於供應者: 可判定本身供應之軟體過程目前和潛在的能力。 可定義軟體過程之改善區域和優先等級的能力。 可定義軟體過程改善流程的框架。 對於評鑑員: 執行評鑑的一種框架。 本系列標準並不適用於驗證 /登錄所有組織過程能力的方案。 本系列標準的
8、構成組件 本系列標準總共包含九部。圖 2 說明每一部及其在本系列標準裡的角色。 4 CNS 14785-1, X 6045-1 圖 2 本系列標準的構成組件 第7部過程改善指導第8部判定供應者過程能力指導第6部評鑑員勝任指導第1部觀念和入門指導第9部詞彙第3部履行評鑑第2部過程和過程能力的參考模型第4部履行評鑑指導第5部評鑑模型和指標指引圖 2 列出本系列標準使用者的潛在路線圖。第 1 部提供本系列標準的一般入門介紹。對過程改善或供應者能力判定有特殊興趣的讀者,稍後可研讀第 7 或第 8 部中有關這些應用內涵的詳細指引,而這些分部可讓使用者能夠識別出本系列標準 (第 2部和 3 部 )基準元件
9、的適當用法。第 4 部提供為第 2 和 3 部的應用指南,同時第 5部係與參考模型 (第 2 部 )相容的評鑑模型範例。對評鑑員角色有濃厚興趣的使用者可直接在第 6 部找到有關評鑑員技能和資格的指引。 表 1 述明了本系列標準讀者的主要類別並且列出在文件集內主要興趣的領域之地方。 5 CNS 14785-1, X 6045-1 表 1 本系列標準讀者 讀者類別 興趣 建議應研讀的部 評鑑出資者 如何實施評鑑、需要何種工具和其它支援及如何啟始評鑑。1, 2, 3, 4, 6 過程改善出資者 初擬改善方案、定義評鑑方案的輸入以獲得改善目的及使用評鑑結果以進行改善。 7 過程能力判定出資者 初擬判定
10、供應者能力之方案、定義目標能力之概廓及驗證和使用評鑑結果於能力判定的練習。 8 評鑑員 執行符合性評鑑及發展履行評鑑所需的技能和資格。 2, 3, 4, 5, 6 評鑑模型的發展者 發展執行評鑑用之模型,並能和參考模型相容。 2, 3, 4, 5 評鑑方法的發展者 發展可支援符合性評鑑效能的方法。 2, 3, 4 工具開發者 藉由收集、記錄和分類評鑑效能中的證據,以發展可支援評鑑員的工具。 2, 3, 4, 5 第 1 部 (參考 )是本系列標準的入門文件。它說明各部的相互關係,並提供各部之選擇和使用指引。它是解釋本系列標準內所包含的需求以及其在評鑑效能上的適用性。 第 2 部 (規定 )是本
11、系列標準用來定義在過程評鑑中所使用的過程和過程能力的兩度空間之參考模型。參考模型是根據其目的和輸出結果來定義一組過程和藉由評估過程的屬性以建構其能力等級來評鑑該過程能力之架構,並定義在不同評鑑模型與參考模型之間能建立相容性的需求。 第 3 部 (規定 )是本系列標準用來定義履行評鑑的需求條件,使得輸出結果將會具有可重複性、可靠性和一致性。 第 4 部 (參考 )是本系列標準用來提供履行軟體過程評鑑的指引,其闡釋本系列標準第 2 部和第 3 部中對於不同評鑑全景的需求。該指引涵蓋選擇和使用於評鑑的過程說明;選擇和使用相容的評鑑模型;以及選擇和使用支援評鑑的工具或設施。該指引之一般性足以適用於所有
12、組織,且適用於使用各種不同的方法、技術及廣泛的支援工具來執行評鑑。 第 5 部 (參考 )是本系列標準用來提供履行過程評鑑的典範模型,其係基於並直接相容於本系列標準第 2 部參考模型。評鑑模型藉由包含廣泛的過程效能和能力的指標組以擴大參考模型。 第 6 部 (參考 )為本系列標準說明負責執行過程評鑑之相關評鑑員的資格、教育、訓練和經驗,它說明適用於資格證明和教育、訓練和經驗的各種確認機制。 第 7 部 (參考 )是本系列標準用來說明如何定義評鑑結果的輸入,並使用評鑑結果以 6 CNS 14785-1, X 6045-1 達到過程改善的目的。該指導亦包括各種過程改善情況的應用範例。 第 8 部
13、(參考 )為本系列標準說明如何定義評鑑結果的輸入,並使用評鑑結果以達到過程能力判定的目的。其述明正常情況和較複雜情況 (例如日後能力 )的過程能力判定。此實施過程能力判定的指引可適用於組織中以判定其本身能力,或由採購者判定其 (潛在 )供應者的能力。 第 9 部 (規定 )是專為本系列標準之目的所定義的全部術語的統一詞彙。 與其它國際標準之關係 本系列標準與其它數種用以評估組織及過程之能力與有效性的國際標準和模型有互補的性質。本章會說明本系列標準與相關的主要國際標準之間的關係。 本系列標準結合 CNS 12680 系列的精義,以提供有關供應者品質管理的信任度,同時提供採購者一架構以評估潛在供應
14、者是否具有能力符合它們的需要。過程評鑑能提供使用者比較和重複方式的能力,並依連續性的度量來評估過程之能力,而優於 CNS 12681 使用品質稽核的合格 /不合格特性。此外,本系列標準所述的架構具有調整評鑑範圍之機會以涵蓋特定過程,較優於涵蓋組織單元使用的所有過程。 本系列標準與下列 CNS 12680 系列之構成元件特別有關: CNS12681 品質管理系統要求。 CNS12680-3 品質管理與品質保證標準第三部分: CNS 12681(ISO 9001)應用於軟體開發、供應及維護之指導綱要。 CNS12684-4 品質管理與品質系統要項第四部分:品質改進指導綱要。 本系列標準,尤其是第
15、2 部,直接對應至 CNS_(ISO/IEC 12207): 1995,資訊技術軟體生命週期之過程。 本系列標準提供軟體生命週期之過程的整體關係框架,而且參考模型的過程量度緊密地對應至此框架。 1. 適用範圍:本標準提供軟體過程評鑑的觀念及用於過程改善和過程能力判定中的完整資訊。它說明本系列標準各部之相互配合的關係,並且提供選擇和使用上的指引。它亦解釋了本系列標準中所包含的需求,以及其在履行評鑑時的適用性。 使用本標準的讀者應熟悉本系列標準中的術語和結構,並參考其提議執行評鑑所需全景的適當分部。若該評鑑的執行目的是為了改善組織內部之過程,則本系列標準第 7 部述明了相關全景的關連性。若欲使用評
16、鑑的結果作為依特定需求的全景來判定組織單位之過程能力,該指引詳見本系列標準第 8 部。 第 4 節是有關本系列標準的使用詳述。 2. 參考文件:下列參考文件包含了構成本標準的各種規定 (可參考內容 )。對於任何標明日期的參考文件、後續修正或修訂版本並不適用於這些出版品。因此,為了鼓勵根據本標準的協議團體查明應使用下列參考文件最新版本的可能性,而對於未標日期的參考文件,是認定該參考文件的最新版本能適用。 備考:本系列標準使用者應注意相關標準的最新版本。 CNS_(ISO/IEC TR 15504-9) 資訊技術 軟體過程評鑑 第 9 部:詞彙。 7 CNS 14785-1, X 6045-1 3
17、. 用語釋義:本標準適用 CNS_(ISO/IEC TR 15504-9)所提供的術語和定義。 4. 概論 4.1 概述 本系列標準提供進行軟體過程評鑑所需的適當框架。此框架適用於參與軟體規劃、管理、監視、控制以及改善其採購、供應、發展、運作、演進和支援的組織。 過程評鑑會檢查組織所使用的各種過程以判斷其在達成目標方面是否有效。該評鑑是根據所選定的過程能力,將組織單位內的現行實務作特性化處理。藉由分析該結果中的相關組織營運需要、識別過程固有的能力、優點、弱點和風險,而利用此結果以促使過程改善作業或過程能力判定。 本系列標準對於軟體過程評鑑提供了結構化的方式,能基於組織利益以達到下列目的: (a
18、) 了解其本身過程在過程改善上的情況。 (b) 能判定其本身過程在特定需求或某種需求上的適切性。 (c) 可判定另一組織過程在特定合約或某種合約上的適切性。 圖 3 所示為過程評鑑、過程改善和過程能力判定之間關係的高階觀點,同時附有本系列標準各過程內的不同元件之所在位置。 評鑑可使用作為過程改善或能力判定之目的。該使用指引可分別在本系列標準第 7 部和第 8 部找到。評鑑效能所需之模型 (或多個模型 )須與本系列標準第 2部參考模型相容;而本系列標準第 5 部提供了一個典範模型。評鑑過程必須是明文規定且應該基於符合本系列標準第 3 部所定義需求條件的方法,並遵循本系列標準第 4 部所提供之指引
19、。勝任評鑑員肩負有確保評鑑符合性的責任;本系列標準第 6 部則包含了評鑑員必要技能和勝任的指引。 8 CNS 14785-1, X 6045-1 圖 3 本系列標準構成元件之關係概觀 過程維度 能力維度相互對映關係參考模型評鑑文件化的過程第3及第4部第2部第6部過程改善能力判定第7部第8部相容的評鑑模型第2部第4及第5部表示成 用來用來模型相容性的確認本系列標準是經適當設計以提供在類似的情形下具有重複、客觀及可比較的評鑑結果,且能夠應用於過程改善和過程能力判定。 執行評鑑的框架經適當設計以支援達成可信任之評鑑結果。該架構包括用於評比過程的結構和展現評鑑分級的架構,且此評鑑架構亦提供執行評鑑的指
20、引。本系列標準提供過程改善和過程能力判定兩者之全景的指引,並且進一步提供評鑑員必要技能和經驗之定義。 本小節說明如何使用本系列標準的其它分部以執行過程評鑑以及如何有效使用其結果。使用本系列標準的主要決定因素係該執行評鑑的目的為何,而這可能是: 促進對軟體過程的瞭解。 支援過程改善的作業。 支援過程能力判定的作業。 4.2 評鑑架構 4.2.1 過程評鑑之全景 圖 4 為過程評鑑之全景摘要。本系列標準第 2 部定義了一個參考模型,可提供作為過程能力分級之依據 (基於其所達成之既定過程的屬性 )。本系列標準第 3 部定義了執行評鑑的需求條件並設定可比較評鑑結果的環境。而本系列標準第 4 部提供履行
21、評鑑的指引並闡釋本系列標準第 3 部中的需求條件。該指引足以適用於所有一般的組織,且亦適用於使用各種不同的方法、技術和工具來執行評鑑。 在本系列標準第 7 部所述之過程改善啟始期間或本系列標準第 8 部所述過程能力判定作業時可執行過程的評鑑。在任何情況下,係經評鑑出資者承諾著手進行時才會正式進入評鑑過程,然後即可編輯評鑑的輸入資料。評鑑輸入資料定義了適用於評鑑之目的 (為什麼執行 )、評鑑範圍和限制條件 9 CNS 14785-1, X 6045-1 (如果有的話 )。評鑑輸入資料亦定義執行評鑑的各項職責。 圖 4 過程評鑑全景 過程評鑑評鑑活動規劃資料收集資料確認過程分級報告評鑑輸入評鑑出資
22、者評鑑目的評鑑範圍評鑑限制條件評鑑職責所收集的額外資料評鑑輸出 評鑑紀錄從過程改善或過程能力判定至過程改善或過程能力判定相容評鑑模型指標組過程效能指標過程能力指標參考模型過程目的過程屬性評鑑的執行係基於該評鑑所選用的評鑑模型來評估所選擇的過程,而此評鑑模型必須與本系列標準第 2 部所定義的參考模型相容。此二維模型包含一組過程和一組過程屬性。過程屬性適用於所有的過程。它們被分成各種能力等級,且該能力等級將用來決定各過程的能力。評鑑輸出資料包括一組過程剖繪和每一個非強制性之受評鑑過程的能力等級。 評鑑過程至少包含五種規定活動:規劃、資料收集、資料確認、過程分級和報告,且必須明文規定評鑑的過程;此外
23、,評鑑員必須記錄用以判斷分級的效能或能力的客觀指標。過程評鑑應由小組執行,至少其中有一位成員具有本系列標準第 6 部所敘述勝任的勝任評鑑員;或使用適宜的工具對資料收集工作有不間斷的基礎並由勝任評鑑員確認。 4.2.2 軟體過程架構 本系列標準第 2 部定義過程和過程能力的參考模型,而成為進行過程評鑑目的之任一模型的基礎。此參考模型包含二維方式以評估過程能力。其中之一維度空間定義受評鑑的過程,另一維度則說明能力的量測尺度。任何與參考模型相容之模型均可用來執行評鑑,且任何符合性的評鑑結果均能轉換至共同基礎上。 參考模型內的每一個過程係由該過程之目的敘述來說明,其包括過程實作所欲達到之結果的概述。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CNS1478512003INFORMATIONTECHNOLOGYSOFTWAREPROCESSASSESSMENTPART1CONCEPTSANDINTRODUCTORYGUIDE 信息技术 软件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634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