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试卷]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中级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刑事法律制度)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
《[财经类试卷]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中级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刑事法律制度)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经类试卷]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中级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刑事法律制度)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中级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刑事法律制度)模拟试卷 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金融犯罪中,犯罪主体属于一般主体的是( )。2015 年 10 月真题(A)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罪(B)违法发放贷款罪(C)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D)违规出具金融票证罪2 王某以高利率吸引公众存款,而后以更高利率将吸收的存款贷给一些公司企业。王某的这一行为违反了( )。2015 年 10 月真题(A)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B)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C)违法发放贷款罪(D)高利转贷罪3 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的行为是( )。2014 年 11 月真题(A)误用他人信用卡(B)盗用他人信用
2、卡(C)冒用他人信用卡(D)善意透支4 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下列行为涉嫌诈骗银行贷款的是( )。2014 年6 月真题(A)某企业将价值 100 万元的厂房抵押给银行获取了 70 万元贷款,此后,该企业先后两次将该厂房抵押给其他银行获取相同数额的贷款(B)某企业由于资金周转困难,与银行协商延长还款期限(C)某企业以高利率向职工借款,用于公司经营(D)某企业与银行协商,企业缩短还款期限,提前还款,从银行取得相对较低的利率5 下列关于金融犯罪的表述,错误的是( )。2013 年 11 月真题(A)金融犯罪侵犯的客体是金融管理秩序(B)金融犯罪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法人(C)金融犯罪的
3、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的(D)金融犯罪事实上以非法占有为目的6 高利转贷罪侵犯的客体是( )。2012 年 6 月真题(A)国家对贷款的管理制度(B)国家对存款的管理制度(C)国家对银行的管理制度(D)国家对金融机构的准入管理制度7 在我国,适用刑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 )。(A)预防和减少犯罪(B)维护社会秩序(C)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D)建立法治国家8 以下金融犯罪的主体属于特殊主体的是( )。(A)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B)集资诈骗罪(C)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D)用账外客户资金非法拆借、发放贷款罪9 下列关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银行管理制度(B)主
4、观方面是故意,并且不具有非法占有不特定对象资金的目的(C)自然人犯本罪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D)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10 行为人购买假币后使用的,以( )从重处罚。(A)购买假币罪(B)使用假币罪(C)购买、使用假币罪(D)持有假币罪11 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与诈骗贷款的犯罪分子串通并为之提供诈骗贷款帮助的,既可能构成贷款诈骗罪的共犯,也可能构成职务侵占罪或贪污罪的共犯,关键区别在于( ) 。(A)主观方面是否是故意(B)是否采用虚构事实、隐
5、瞒真相的方法(C)银行是否被骗(D)所侵犯的客体是否是贷款12 下列人员中可能构成职务侵占罪的是(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B)国有公司工作人员(C)某国有公司委派到某非国有公司的工作人员(D)非国有公司委派到国有公司的工作人员二、多项选择题13 下列属于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的有( )。2015 年 10 月真题(A)伪造信用卡(B)汇款凭证的印鉴与预留印鉴不一致(C)伪造信用证随附的单据(D)克隆银行本票(E)汇票附件不完整14 犯罪主体不能由单位构成的金融犯罪有( )。2014 年 6 月真题(A)贷款诈骗罪(B)信用证诈骗罪(C)票据诈骗罪(D)集资诈骗罪(E)信用卡诈骗罪15 吸收客
6、户资金不入账罪的犯罪主体为( )。2012 年 6 月真题(A)一般性公司企业及其工作人员(B)农村信用社工作人员(C)银行工作人员(D)农村信用社(E)银行16 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与贷款诈骗罪的区别主要有( )。(A)犯罪主体不同(B)犯罪主观方面不同(C)犯罪客体方面不同(D)犯罪客观方面不同(E)最高法定刑不同17 下列哪些行为触犯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A)个人私设银行(B)企事业单位私设储蓄所(C)农村资金互助社吸收社员以外的公众存款(D)商业银行在客户存款时许诺先付利息(E)商业银行正常吸收存款18 下列哪些犯罪必须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A)贷款诈骗罪(B)信
7、有证诈骗罪(C)集资诈骗罪(D)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E)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19 关于挪用资金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犯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B)挪用资金用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违法行为,不论挪用资金的数额和时间,均构成挪用资金罪(C)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擅自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使用(D)挪用资金的行为可以分为“超期未还型” 、“营利活动型 ”、“非法活动型” 三种情形(E)以利用职务上便利为前提20 起诉是诉讼程序的重要环节,起诉分为( )。(A)自诉(B)他诉(C)公诉(D)私诉(E)刑诉三、判断题21 职务侵占罪是指非国有的公司、企
8、业或者其他单位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行为。( )2015 年 5 月真题(A)正确(B)错误22 犯罪预备行为同样具有可罚性,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A)正确(B)错误23 利用“软条款 ”信用证进行诈骗属于信用证诈骗罪。( )(A)正确(B)错误24 签发空头支票或者与其预留印鉴不符的支票,骗取财物的,构成票据诈骗罪。( )(A)正确(B)错误25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一般工作人员不能成为贪污罪的犯罪主体。( )(A)正确(B)错误26 我国刑事审判实行审判公开、两审终审和人民陪审的审判制度。( )(A)正确(B)错误银行业
9、专业人员职业资格中级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刑事法律制度)模拟试卷 4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C 项,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ABD 三项,犯罪主体均是特殊主体,为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知识模块】 刑事法律制度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银行管理制度。本罪客观方面主要表现为非法吸收和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非法”包括主体不合法和方式不合法两种情况:一种是行为人不具有吸收公众存款的法定主体资格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财经类 试卷 银行业 专业人员 职业资格 中级 法律法规 综合 能力 刑事 法律制度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609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