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南京政权的建立和苏维埃革命的兴起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南京政权的建立和苏维埃革命的兴起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南京政权的建立和苏维埃革命的兴起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南京政权的建立和苏维埃革命的兴起练习试卷 1及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标志着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的事件是 ( )。 ( A)四 .一二政变 ( B)七 .一五政变 ( C)宁汉合流 ( D)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2 “宁汉合流 ”指的是 ( )。 ( A)武汉国民政府与北京国民政府的合并 ( B)宁夏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的合并 ( C)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合并 ( D)南京国民政府与北京国民政 府的合并 3 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形式上完成统一的事件是 ( )。 ( A)宁汉合
2、流 ( B)中原大战结束 ( C)张学良东北易帜 ( D)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4 1928年,国民政府北伐的对象是 ( )。 ( A)张作霖 ( B)孙传芳 ( C)吴佩孚 ( D)段祺瑞 5 1928年的北伐与 1926年的北伐最大的不同点是 ( )。 ( A)性质不同 ( B)对象不同 ( C)形式不同 ( D)作用不同 6 国民政府整顿财政的措施中,成效最为显著的是 ( )。 ( A)整顿税务 ( B)控制金融 ( C)改革币制 ( D)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7 在国民政府统治下的中国民族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不包括 ( )。 ( A)帝国主义侵略 ( B)自然灾害严重 ( C)封建势力阻挠
3、( D)官僚资本控制 8 红色割据和军阀割据的本质区别是 ( )。 ( A)手段不同 ( B)性质不同 ( C)前途不同 ( D)内容不同 9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这样一条道路,主要取决于 ( )。 ( A)中国农民人口多 ( B)中国革命的发展趋势 ( C)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 D)敌人在农村的力量薄弱 10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的经济特点包括 ( )。 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显著发展 官僚资本迅速形成 新民主主义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 ( A) ( B) ( C) ( D) 11 毛泽东提出 “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论段是在
4、( )。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中 ( B)三湾改编中 ( C)八七会议上 ( D)南昌起义中 12 中国共产 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事件是 ( )。 ( A)南昌起义 ( B)秋收起义 ( C)八七会议 ( D)广州起义 13 “八七 ”会议的总方针是 ( )。 ( A)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 B)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 C)决定工农武装暴动 ( D)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14 中国共产党抛弃国民党的旗帜,独立树起工农革命军旗帜开始于 ( )。 ( A)八七会议 ( B)南昌起义 ( C)秋收起义 ( D)广州起义 15 下列关于中共六大的说法不正确
5、的是 ( )。 ( A)会议批判了 “左 ”、 “右 ”倾机会主义错误,特别是盲动主义的错误 ( B)会议认识到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合作对象,应该积极争取 ( C)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 D)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 16 在 1929年 12月召开的古田会议中传达中央九月来信的是 ( )。 ( A)陈毅 ( B)毛泽东 ( C)朱德 ( D)周恩来 17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会议是 ( )。 ( A)八七会议 ( B)遵义会议 ( C)瓦窑堡会议 ( D) 洛川会议 二、名词解释 21-28小题,每小题 10分,共 80分。 18 宁汉合流 1
6、9 济南惨案 20 皇姑屯事件 21 东北易帜 22 训政纲领 23 中东路事件 24 西山会议派 25 戴季陶主义 26 第三党 27 人权派 28 乡村建设派 29 中国托派 30 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31 复兴社 32 中央俱乐部 33 蒋桂战争 34 蒋冯战争 三、史料分析题 29-30小题,每小题 30分,共 60分。 3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蒋介石要求国民党军,对根据地 “予以严密封锁,使其交通物资,两相断绝,则内无生产,外无救济, 既不得活动,又不能鼠窜, 困守一隅,束手待毙。 ” 处理剿匪省份政治工作报告 (1934年 ) 材料 2:粟裕在回忆第五次反 “围剿 ”时说,
7、十九师是红七军团的主力, 战斗力强,擅长打野战,但没有见到过装甲车 部队一见到 (国民党军的 )两个铁家伙打着机枪冲过来,就手足 无措,一个师的阵地硬是被两辆装甲车冲垮。 材料 3:长期的战争使扩大红军指标难以如期完成。如 “上杭县才溪乡,共有二千余人口,在一次一次的扩军突击后, 乡里只剩下壮丁七千,还要进行突击 (扩大红军 ),这当然不现实 ”。 李志民回忆录 (1993年 ) 材料 4:粮食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地摆在我们面前,谷价到处高涨,有些地方如会昌、瑞金、博生、于都等处已涨到七八 元一担。应该缴的土地税和公债谷子还差着很巨大的数目。 红色中华第 146期 (1934年 ) 请回答: (1
8、)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红军在进行第五次反 “围剿 ”时所面临的严峻的内外形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指导方针和客观形势两方面分析红军第五次反“围剿 ”失败的主要,原因。 四、简答题 31-34小题,每小题 30分,共 120分。 36 南京 国民政府是如何加强统治的 ? 37 简述 20世纪 20年代末国共两党之外的第三势力。 38 试述 “改组派 ”的主要活动。 39 简述近代中国外交制度的演变。 40 论述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南京政权的建立和苏维埃革命的兴起练习试卷 1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9、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南京政权的建立和苏维埃革命的兴起 2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南京政权的建立和苏维埃革命的兴起 3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南京政权的建立和苏维埃革命的兴起 4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南京政权的建立和苏维埃革命的兴起 5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南京政权的建立和苏维埃革命的兴起 6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南京政权的建立和苏维埃革命的兴起 7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南京政权的建立和苏维埃革命的兴起 8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南京政权的建立和苏维埃革命的兴 起 9
10、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南京政权的建立和苏维埃革命的兴起 10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南京政权的建立和苏维埃革命的兴起 11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南京政权的建立和苏维埃革命的兴起 12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南京政权的建立和苏维埃革命的兴起 13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南京政权的建立和苏维埃革命的兴起 14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南京政权的建立和苏维埃革命的兴起 15 【正确答 案】 B 【知识模块】 南京政权的建立和苏维埃革命的兴起 16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南京政权的建立和苏维埃革命的兴起 17 【正确答案】 B 【
11、知识模块】 南京政权的建立和苏维埃革命的兴起 二、名词解释 21-28小题,每小题 10分,共 80分。 18 【正确答案】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的合并 (南京简称 “宁 ”,武汉简称 “汉 ”),史称 “宁汉合流 ”。 1927年 4月 18日,蒋介石国民党集团建立南京国民政府,造成 “宁汉分裂 ”的局面。 “七一五 ”政变,宁汉双方 消除了在反共问题上的分歧,使宁汉合流成为可能。 7月 24日,汪精卫表示愿意 “和平统一 ”,同意迁都南京。蒋介石以进为退,宣布下野,使宁汉合流加快, 9月,南京国民政府和军事委员会进行改组,并发表宁汉合作宣言,宣布国民党 “统一 ”完成。宁汉
12、合流后的政府,仍称南京国民政府。国民党各派怀着不同动机,要求蒋介石复职。 1928年初,国民政府特任蒋介石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宣布复职。这样,国民党的党政军大权全部落入了蒋介石之手。 【知识模块】 南京政权的建立和苏维埃革命的兴起 19 【正确答案】 济南惨案是日本为 阻止国民政府北伐在济南制造的惨案。 1928年,国民政府发动了对张作霖的北伐。代表英美利益的蒋介石集团的 “北伐 ”,实际上是英美势力的扩大,这是日本所不能容忍的。在北伐部队占领济南后,为了阻止北伐,日本公然出兵侵占济南,打死中国军民达 6000余人,绑架南京政府驻山东外交特派交涉员蔡公时等,后蔡惨遭杀害。日军占领济南后,
13、抢劫财物,焚毁建筑,屠戮百姓,罪恶令人发指。这就是震惊中外的 “济南惨案 ”。因发端于五月三日,故又称 “五三惨案 ”。 【知识模块】 南京政权的建立和苏维埃革命的兴起 20 【正确答案】 日本 谋杀奉系军阀张作霖的事件。日本帮助张作霖消灭了对手,可张作霖却不愿满足日本在东北的权益。于是,日本关东军决定除掉张作霖。 1928年 6月,张作霖的专车开到皇姑屯车站以东的京奉、南满两铁路交叉点时,被日本人事先埋在桥下的炸药炸得粉碎,张作霖身受重伤,四小时后不治身亡。这就是“皇姑屯炸车案 ”。事件的发生使东北的形势趋于复杂。 【知识模块】 南京政权的建立和苏维埃革命的兴起 21 【正确答案】 “皇姑屯
14、事件 ”之后,日本帝国主义阴谋利用张学良制造东北 “独立 ”,张身负国耻家仇,为维护祖国统一,毅然于 1928年 底通电全国,宣布于即日起 “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宣布拥护国民政府的政治行动。史称东北易帜。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东北易帜 ”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企图分裂中国的阴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知识模块】 南京政权的建立和苏维埃革命的兴起 22 【正确答案】 东北易帜之后, 1928年 8月,国民党召开二届五中全会,宣告军政时期结束,训政时期开始,实行 “以党治国 ”。 10月 4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训政纲领。规定:在训政时期,由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 “代表国民
15、大会代表国民行使政权 ”;大会闭会期 间,把政权 “付托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之 ”,由国民党 “训练国民逐渐推行 ”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种政权;国民政府总揽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种治权,但国民政府要受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的 “指导监督 ”。很显然,所谓的 “训政 ”就是剥夺人民应有的民主权利,实行由国民党包揽一切的一党专政。 【知识模块】 南京政权的建立和苏维埃革命的兴起 23 【正确答案】 中东路事件是 1929年 7月中苏之间由于中东铁路的归属权问题发生的冲突。 1929年 7月,张学良为了夺回失去的主权并切断苏联对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在蒋介 石政府的支持下,开始驱逐中东铁路的
16、苏联职员,开始着手收回中东铁路。苏联政府宣布对华断交,并命令苏军在中苏边境准备武装介人。 1929年 8月 14日,苏联沿中东路一线向中国进攻,战争开始。张学良领导的东北军很快被苏军击败,在美国的调停下,张学良被迫在伯力签订了中苏伯力会议议定书,议定书恢复了苏联在 1929年 7月 10日以前在中东铁路的一切权益。中东路事件后,对中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使得中国间接失去了在东北地区可以借以抗衡日本影响的力量,为日本发动对中国东北的占领铺平了道路。 【知识模块】 南京政权的建立 和苏维埃革命的兴起 24 【正确答案】 此为中国国民党内的一个反对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派别。代表人物有谢
17、持、邹鲁、林森、张继、居正等。 1925年 11月 23日,谢持、邹鲁等在北京西山碧云寺非法召开 “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 ”,因而得名。会后在上海成立 “国民党中央党部 ”,与广州国民党中央相对抗,并在北京等地设立地方分部。西山会议派的分裂活动遭到了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及各级地方党部的强烈反对。 1927年,蒋介石发动 “四一二 ”政变后,通令取消打倒西山会议派等口号,恢复了谢持、邹鲁的党籍,西山会议派从而 与蒋介石集团合流。 【知识模块】 南京政权的建立和苏维埃革命的兴起 25 【正确答案】 1925年 6、 7月间,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等职的戴季陶发表孙文主义之哲学的基础、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
18、党两本小册子,以阐述三民主义为名,提出一套比较系统的反对容共政策的理论。戴季陶主义的出现,是革命高潮到来之际资产阶级力图分裂统一战线的征兆。它不仅促使国民党新右派的形成,为其反共夺权做了理论与舆论上的准备,而且助长了国民党老右派的反革命活动,并从思想上把国民党的新老右派联合起来,对革命统一战线产生了极大的破 坏作用。戴季陶的反动观点受到了共产党人的猛烈抨击。 【知识模块】 南京政权的建立和苏维埃革命的兴起 26 【正确答案】 第三党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产生的一个政治派别。 1928年春,谭平山、章伯钧等人在上海成立了中华革命党,推邓演达为首领。 1930年,邓演达召集干部举行会议,把第三
19、党正式确定为 “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第三党主张推翻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也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主张实行平民政治。 1935年,又响应中共八一宣言的号召,实行联共抗日,改组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 1947年 2月,又改名为中国农工民主党,宣布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知识模块】 南京政权的建立和苏维埃革命的兴起 27 【正确答案】 20世纪 20年代末出现的改良主义派别之一,也称为 “新月派 ”。他们出版新月,宣扬自己的主张。代表人物为罗隆基、胡适。首先,人权派提出人权问题,企图按照欧美国家的榜样来改良中国政治。其次,人权派反对暴力革命,主张用改良的办法,建立资产
20、阶级的共和国。再次,人权派主张从根本上解决共产党的问题。他们反对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反对工农活动的崛起。 “九 .一八 ”事变后; 胡适,逐步由争人权转到说王权,站在蒋介石一边。罗隆基等主张抗日,逐步向共产党领导的民族革命阵营靠拢。人权派作为一个中间力量已不存在。 【知识模块】 南京政权的建立和苏维埃革命的兴起 28 【正确答案】 于 1930年前后形成的一个主张用改良主义的方法解决中国农村问题的政治派别,简称 “乡建派 ”。其代表人物是梁漱溟。他认为,中国没有革命的对象,只有建设的对象。他认为,解决中国问题的唯一出路是搞 “乡村建设 ”,即依靠 “乡村自治 ”组织来建立 “乡村文明 ”。曾
21、在韩复榘的支持下搞乡村建设运动,取消原有的行政机构,建 立 “乡村学校 ”,实行政教合一,通过 “乡村学校 ”建立乡村自卫武装、建立农村技术改进会、合作社等,以形成农村 “社会化的经济结构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在试验区内取得了若干改良农业生产技术的成效。但他企图用乡村建设运动取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拒绝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避开土地所有制来研究解决中国的农村问题,结果只能以失败告终。 【知识模块】 南京政权的建立和苏维埃革命的兴起 29 【正确答案】 指从中国共产党内分化出的信奉托洛茨基主义的政治团体和派别。出现在 1928年至 1930年间。其主要成员是由苏 联遣送回国的留学生中一部
22、分托洛茨基分子和被中国共产党开除党籍的陈独秀等人。 1931,年,托派的四个组织在上海召开 “统一大会 ”,选举了统一的中央领导机关,陈独秀任总书记,决定出版中央机关刊物火花。中国托派没有独立的思想理论体系,其理论基本上是托洛茨基某些观念点的转述。他们认为国民革命的失败是由于接收共产国际提议实行国共合作而造成的;否认中国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必要性;攻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武装割据运动是 “官僚的冒险政策 ”,是 “机会主义的军事投机 ”。中国托派成立不久,就遭到国民党破坏, 1932年,陈独秀 、彭述之被捕入狱,中国托派受到严重的打击,作为一个政治派别已不成阵势,日趋衰微。 【知识模块】 南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南京 政权 建立 苏维埃 革命 兴起 练习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