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我市初中与小学教学衔接研究的若干思考.ppt
《关于开展我市初中与小学教学衔接研究的若干思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开展我市初中与小学教学衔接研究的若干思考.ppt(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关于开展我市初中与小学 教学衔接研究的若干思考,柳州市教育局 杨喆 2013年8月,五个方面内容一、研究背景 二、现状分析 三、重要意义 四、对策思考 五、三点希望,一、研究背景初中招生取消入学考试,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需要,对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忽视或淡化双基培养和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现象。中小学教育衔接的问题已经成为新形势下大力推进课程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课题。,二、现状分析调查统计数据显示,36.2%的教师认为中小学升学考核的要求不一样,是导致教育衔接不当的直接原因。32.7%的学生和48.1%的教师认为教材衔接过渡解决
2、不好,28.8%的学生认为学科增多,知识偏难;46.9%的学生和30.3%的教师认为学生缺乏对中考的心理准备;32.1%的学生能适应中考,52.9%的学生不太适应中考,15.1%的人表示完全不能适应中考;30%的学生呼吁改进教育管理方式。,以上情况表明,造成中小学衔接不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宏观与微观因素,有内部和外部因素。但主要是由学生心理发展的不同、人际关系的不同、教育内容设置的不同、教学方法的不同、管理手段的不同和教育评价的不同等原因造成的。小学升入初中不能尽快、较好地适应中学生活,中小学在教育衔接上出现了令人担忧的问题,要求我们从师与生、教与学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出发,展开一系列深入研究,
3、顺利完成小学升初中的衔接过渡,为学生搭好“金桥”。,三、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做好初中小学衔接的研究探索,梳理初中小学知识衔接的具体内容,摸清学生心理发展成长规律,让“师与生、教与学”双双提前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相互了解、相互适应,把“突变”变成“渐变”,在渐变中顺利完成初中小学的衔接过渡。,四、对策思考解决衔接问题的“金钥匙”,就是让学生提前对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新的规范要求、学习方法、学习任务有所了解。使初一教师提前“立体”地认识和掌握自己的教育对象,系统地了解、掌握小学的教育现状、小学生的思想状况、小学现行教材编排体系、基本内容及要求,掌握好衔接过渡的主动权。,对策思考(一)加强沟通,初中学校与招生范围内的小学建立起协调、合作的伙伴关系 (二)提前介入,认真进行小学毕业生情况摸查,建立中小学教育沟通机制和教育教学研究的长效机制 (三)抓住重点,确保将初中小学衔接工作落到实处(以下5点建议),1.以习惯养成为重点抓常规衔接。 2.以科学调适为重点抓心理衔接。 3.以基础技能为重点抓学科衔接。 4.以校本教研为重点抓研究衔接。 5.以形成合力为重点抓家校衔接。,(三)抓住重点,确保将初中小学衔接工作落到实处,五、三点希望,(一)提高对初小衔接重要性的认识 (二)认真研究初小衔接的领域 (三)建立健全初小衔接的互动工作机制,谢谢!,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开展 我市 初中 小学 教学 衔接 研究 若干 思考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