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搜集的航天知识资料.doc
《小学生搜集的航天知识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搜集的航天知识资料.doc(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4 页 航天知识 1.从天谈起 “天 “又称太空、空间、外层空间。目前尚无确切范围。一般指距地面 100km 以上的稀薄的大气层以外的空间。 (又一说为 75km) 天是继海、陆、空以外的第四疆域,是一个待人类开发的新疆域。 2.天与航天的区别与关系 天 (太空 )是自然客观存在,航天则是有人的参与,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过去有“ 空 ” 与航空,现在则有 “天 “与航天。 3.人类对太空的想往和追求 自古中国就有 “嫦娥奔月 “的传说,敦煌莫高窟有着 “飞天 “的壁画。中国是最早发明和使用火箭的国家。公元 10 世 纪已有火药用于火箭的文字记载。 14 世纪末,中国
2、明代工匠万户手持风筝试图借助火箭的推力和风筝的升力飞上天,虽然失败了,但他是人类第一个利用火箭升空的人。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在月球背面有一个环形山以 “万户 “命名。 4.从幻想到科学 航天科学的三位先驱 (1)俄国的齐奥尔科夫斯基 齐奥尔科夫斯基于 1903 年发表了利用喷气工具研究宇宙空间一文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公式,奠定了火箭和液体发动机的理论基础。他还证明了脱离地球引力必须使用多级火箭。齐奥尔科夫斯基有一句名言: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人类决不会永远 躺在这个摇篮里,而会不断地探索新的天体和空间。人类首先将小心翼翼穿过大气层,再然后去征服太阳系空间 “。 (2)美国的戈达德 戈达德在理论和
3、实验上都为火箭作出过卓越贡献。 1926 年他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枚液体火箭。虽然这枚火箭只飞行了 2.5s,达到 12m 高, 56m 远,但这是火箭技术非常重要的开端。 (3)德国的冯 布劳恩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纳粹德国在波罗的海边的佩内明德建了一个秘密导弹工厂。冯 布劳恩带领一批科学家在那里研制出现代导弹的鼻祖 V-2。 V-2 导弹在二战中被成批生产并用于实战,主要用来轰 炸伦敦。 第 2 页 共 4 页 5.为什么人类对进入太空这么感兴趣? 从现代的眼光看,太空有无可替代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航天器 (卫星、飞船、空间站 )相对地球表面的高位置资源;航天器中的微重力环境资源;太空的高真空
4、、高洁净、高能粒子辐射和大范围高低温变化的环境资源。 (1)空间高位置资源 航天器居高临下俯瞰全球,在军事上和民用上都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表 1 列出了几个不同高度的飞行器可观察到地球总面积的百分比。 表 1 几个不同高度的飞行器可观察到地球总面积的百分比 早在 1945 年英国科幻小说家阿瑟 克拉克就预言,在地球赤道上空放置 3 颗地球同步定点卫星就可进行全球通信。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地球变得愈来愈小,人类可以把全球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和利用。据有了这种太空高位置,人类文明就前进了一大步。 (2)航天器内微重力环境资源 卫星或空间站能环绕地球飞行是由于其运动所产生的离心力与地球引力相互抵消,因而
5、卫星或空间站内呈现微重力环境 (其 ),这种环境在地面上和飞机作抛物线飞行时仅能出现几十秒时间。航天器内长时间的微重力环境在地面上无法模拟仿真,是独一无二的太空资源。 (3)太空高真空、高洁净、高能粒子辐射、大范围高低温变化环境 这些环境与微重力环境结合起来的综合环境,对特殊材料的制备,完美晶体的生长,生物工程及药品的制备和提纯,高质量冶炼等都可获得地面上难以得到的结果。 由于在太空大气极度稀薄,对电磁波的全频谱辐射的吸收、折射、散射基本上不存在,因而是天文观测的理想环境,由此出现了太空望远镜和空间天文学这门新学科。 6.航 天包含哪些内容? 2000 年 11 月中国政府发表的中国的航天白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生 搜集 航天 知识 资料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