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安全技术(进网电工).ppt
《电气安全技术(进网电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安全技术(进网电工).ppt(3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电气安全技术,房克荣天津电力培训中心,第一节 电击,一、电流对人体的危害 1、电击:造成内部器官生理或病理变化。如心室颤动。 2、电伤:对人体外部造成的伤害。如电灼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二、影响电击伤害程度的主要因素: 感知电流:交流最小0.5mA 直流最小2mA 1、电流强度 摆脱电流:男 16mA女10mA 致命电流:工频30mA直流50mA 2、通电时间:长时间通电,810mA也可能致命 3、人体电阻:因人而异。包括体内电阻和表皮电阻 4、电流途径:左手至脚最危险 ,左脚至右脚危险最小. 5、电流种类及电源频率:5060HZ对人体伤害最大 6、人体状态 7、作用于人体电压,三、触电方式
2、及危险性分析 中性点接地电网 单相触电 中性点不接地电网 直接触电 两相触电:危险性最大 方式 接触电压触电 :手脚的电位差 间接触电 跨步电压触电:双脚之间的电位 差,危险性分析: 1、中性点接地电网发生单相触电:R0=4 Rr=1000 I=220mA 很危险 2、中性点不接地电网发生单相触电:在正常情况对地的绝缘电阻为0.5M,流过人体电流1.3mA,安全;阴雨天对地的绝缘电阻为0.01M,流过人体电流50mA,危险。 I=3U/(3Rr+Rj) Rj 系统对地绝阻,第二节防止电击事故措施,1)绝缘和屏护措施2)采用安全电压 防止电击事故措施3)电气设备安全接地,我国安全电压等级:42V
3、、36V、24V、12V、6V;直流安全电压上限72V 最小安全距离:,一、常用的三相低压系统的接地形式:IT系统:系统中性点不接地(或经高阻抗接地),设备外壳接地。 接地形式 TT系统: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设备外壳接地。TN系统: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 设备外壳用保护线与系统接地点相连。,TNC:系统的中性线与保护线合一 TN系统 TNS:系统的中性线与保护线分开 TNCS:系统的中性线与保护线 一部分合一,一部分分开。,二、保护接地 1、保护接地: 把故障情况下可能出现接触电压的电气设备外壳与独立的接地装置相连接。 2、保护接地原理: 接地电阻足够小 降低设备外壳对地电压 防止接触电压触电。
4、,3、IT系统的保护效果分析: (1)无保护接地 Ud=IrRr=3URr /3Rr+Zj (2)有保护接地 Ud=3URb /3Rb+Zj Ud设备外壳对地电压 Rb保护接地电阻 Zj系统对地的绝缘阻抗 Ir 、Rr人体电流、电阻 U系统相电压,例某380V IT系统,由数公里长电缆线路供电,已知系统对地绝缘阻抗7000,该系统有人触及故障电机外壳,通过计算在有、无保护接地的条件下通过人身的电流和设备对地电压?(保护接地电阻为4 ,人体电阻为1000 ) 无保护接地Ir=3220/ (3 1000)2+70002 =87mA Ud=IrRr=87V 有保护接地:Ud= 0.38V Ir=Ud
5、/Rr=0.38mA,4、TT系统保护效果分析 无保护接地:发生单相接地故障,设备外壳对地电压为220V; 保护接地电阻为4:发生单相接地故障,设备外壳对地电压为110V。5、保护接地应满足的条件 1)保护接地电阻足够小:若使Ud50V, Rb 1.176 ;若使Ud36V, Rb 0.78 2)装漏电保护器,三、保护接零 1、保护接零:将电气设备外壳与电源的中性线(或保护线)相接 2、保护接零的原理:当设备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经电源相线和零线成回路,使接地故障转变为单相短路故障,短路电流使保护动作,迅速切断故障设备供电,从而避免接触电压触电事故。,3、保护接零应满足的条件 1)灵敏度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气 安全技术 电工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