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能源形势和节能任务.ppt
《当前能源形势和节能任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前能源形势和节能任务.ppt(10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当前能源形势和节能任务,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 周大地 2007年8月,当前能源供需矛盾总体趋缓,上半年能源消费和供应大幅度增长 煤炭增长9.8%, 焦炭18.4(15月分别是12.5和21.7) 国内原油有所增长(1.7),但进口增长较快,15月增长11.2,达到8154万吨,原油消费增长6 国内成品油加工量较快上升,汽油8,煤油14,柴油6.2 发电量超常增长,16月增加16%,其中火电增加18.3, 5-6月份,发电量、成品油的增速提高 除少数地方电力仍然偏紧,总体平衡 天然气供需紧俏,属于快速发展阶段,年均20以上,出现紧缺,能源投资的体制性障碍基本消除,资源型产业成为投资热点(社会财富
2、的分配问题) 煤炭产能大幅度扩张,在建产能711亿吨,可能出现过剩 今年新增发电能力仍然可能达到1亿千瓦左右 石油勘探投入加大,储量发现比较乐观,国内增产还有一定潜力 石油公司国际化进程加快,海外发展取得明显进展 周边国家能源合作全面展开,工业能源消费过快增长,今年工业用电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 一、二、三产及民用电比例为2.22:76.84:9.68:11.04 工业用电比例由去年的74.9到15月的75.9 高能耗产业的电力消费过快增长(黑色冶金26.2,其中铁合金51.7,有色31.9,其中铝34.8;电石22.5,黄磷18.2) 电煤增长16.4,已占煤炭消费的60左右 钢铁(23.9)
3、水泥(16.1)增速仍快,也是煤炭消费增加的重要因素 汽车保有量高速增加和运输周转量的上升推动石油需求,下半年节能形势仍然不容乐观,供应方能力扩大比较确定 能源项目在建规模较大 需求方还要看经济的总体形势和节能减排的效果 “偏快”还是“过热”还在争论, 对“又好又快”有不同理解 增长速度过快 增长内容较差 经济惯性短期可能还会起较大作用,我国面临长期的能源挑战,今后能源需求仍将持续增长,对中长期经济增长速度和增长内容的预期 各方面对增长速度较长时期保持高速比较乐观 但对用什么产业支撑并不十分明确 工业化的进程和城市化的关系 增长速度和结构决定今后的能源消费需求 按比较乐观的估计,2020年能源
4、需求4050亿吨,2030年5060亿吨,2050年6090亿吨标煤 对资源环境形成巨大压力,能源结构极待优化,能源安全面临挑战,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煤炭比例高达76和68.9 和世界能源结构差距加大,环境压力大,能源效率低 优质能源短缺 利用国际资源取得进展,但引发诸多地缘政治问题 石油政治化趋势日益增强 中东局势持续紧张 俄罗斯管线和东海石油与中日外交 非洲,苏丹达而富尔问题,“新殖民主义” 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不能走争夺资源的老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我国面临长期能源资源制约,世界能源资源分布高度集中,石油天然气集中在中东等少数地区和国家 我国油气资源并不丰富,石油和天
5、然气探明可采储量分别只占世界总量的1.3 煤炭探明开采储量也只有12.6 人均化石能源资源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世界能源消费集中在发达国家,发达国家消费了世界一次能源的62.2,石油的64,天然气的73.2,核能的93.8,水电的52.8,煤炭的46; OECD国家消费世界石油的59.2 发展中国家只消费了世界能源的33,石油28.9,天然气17.7,核能6.2 世界能源资源不能支撑发达国家式的高消费 能源争夺集中在优质能源方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世界石油储量分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石油资源分布情况,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世界天然气资源分布集中,国家发展
6、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资料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2005,单位:百万吨标油,石油 天然气 核能 水电 煤,世界人均石油消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资料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2005,天然气分地区消费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资料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2005,世界人均天然气消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资料来源:BP Statistic
7、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2005,中国是世界煤炭主要消费国和增加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2005年世界煤炭消费增量比例,2005年世界煤炭消费比例,Mtoe,人均一次能源消费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资料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2005,2003年人均能源消费量国际比较(吨标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2004世界能源消费结构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2004年部分国家能源消费结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世界和发达国家能源部门消费结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
8、源研究所,世界能源需求预测(国际能源署05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Oil, gas and coal together account for 83% of the growth in energy demand between now and 2030 in the Reference Scenario,世界能源价格的政治化倾向,油价脱离生产成本 反映了资源的垄断和相对稀缺 资源国有化和政治化的趋势 高油价有多方动力 在高油价下形成的市场平衡 我国不再具有用低价能源实现工业化的国际条件 我国能源结构优化面对价格屏障,我国能源供应能力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消费需求,煤炭的高强度开
9、发难以为继,立足国内需要控制需求,煤炭开采规模过大,大量开采高危煤炭资源,生产条件恶劣,难以根本性解决煤炭安全生产问题 国有重点煤矿只占产量一半,符合安全高效矿井条件的产量目前只有总产能的三分之一; 煤矿开采的环境影响尚待处理,对水资源的破坏和土地塌陷十分严重 矿工健康和工作条件仍然恶劣,难以持续 煤炭生产总量不能随意扩大,社会和环境生态制约将逐渐增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我国煤炭资源条件并不优越,世界前十位煤炭生产国中,储采比最高的俄罗斯大于540,中国储采比相对很低 06年除中美以外,其他煤炭生产大国产量均在4亿吨以下(澳大利亚、印度4亿吨左右,俄罗斯南非印尼2亿多吨),第10
10、煤炭生产大国已经不到1亿吨。 世界各主要产煤国均以露天矿为主,经济性和安全性较高。其中美、印、德、澳、俄等露天矿产量的比例都在60%到80%之间 我国露天矿则不到4%,绝大多数只能靠井工开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2000年主要产煤国生产情况,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中美煤炭工业情况对比,美国是除中国以外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多年10亿吨左右 2004年时有煤矿约1300个,煤矿雇员到7万人左右,我国25000个,500万人以上 美国露天采矿比重逐年上升,2004年产量比重由1997年的61.4%提高到67% 美国小型煤矿产仅占7.72%,我国50以上,乡镇矿仍然占1/3以上 美
11、国矿工人均商品煤产量2003年为约11358t/a。其中井工煤矿工人生产效率6588t/a:露天煤矿工人生产效率17568t/年;我国大约400吨/人年 近年美国煤矿工伤事故死亡人数一直在30人左右,伤6000多人,我国死5000人伤10万人以上 我国06年平均百万吨死亡率2.04,乡镇矿3.85,国有重点矿0.6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由于煤炭生产的安全和环保问题,许多发达国家煤炭工业萎缩、退出,日本、法国等已经停止煤炭生产, 煤炭生产成本高达150英镑/吨,英国也将放弃 德国煤炭生产成本高达180欧元,大幅度减少硬煤生产 其他国家产量都在很低的生产数量,尘肺病问题必须得到足够重
12、视,对16792个煤矿调查,截至2005年年底,累计尘肺病病人153027人,已死亡58681人。05年当年新增5629人,当年死亡2470人 主要调查的是国有煤矿情况。 “全世界的尘肺病患者,中国占了一半。其中煤矿工人又占一半。” 我国尘肺病累计“60万”,已经死亡17万人,发展下去,到2010年前后,尘肺病将成为中国农村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 发达国家如今基本已消灭了尘肺病。国际劳工组织和国际卫生组织早在1995年便建立了全球到2030年消灭尘肺病目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煤炭开发的水资源破坏必须受到重视,13个规划和实施中的煤炭基地中有9个分布在西部地区,其中7个处于严重缺水的
13、陕、宁、蒙、晋地区 煤炭资源开采破坏地表水系。煤炭资源开采造成土地塌陷,产生张裂隙造成,引起地表水的渗漏,破坏地表水资源 煤炭资源开发破坏地下含水层;随着上伏地层的塌陷,切断地下含水层;安全生产需要对上下含水层进行疏干;矿区及周边地区地下水位大幅度的下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生态环境条件制约煤炭开采,山西省经过20几年的煤炭能源基地的实践,已经深深感到生态环境的沉重压力。 13国土面积受到水资源破坏影响,平均吨煤破坏2.48吨水资源。 90的草地不同程度沙化。 成为我国大气和其他环境指标最差的省份之一。 确定了不再增加煤炭数量的发展原则 正在开展煤炭可持续发展的试点,“要建立煤炭开
14、采综合补偿和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制定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规划,完善生态环境评价及监管制度,提取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征收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我国优质能源的供应能力过低,按目前预测石油产量难以大幅度增产 体制性变化能否促进石油增产还不确定 必须大量进口石油 天然气目前的发展水平很低 必须寻求新的多元化清洁优质能源供应方案,环境约束日益凸显,我国环境承载力已超过极限,我国面临全面的环境和生态条件恶化问题,环境质量局部改善总体恶化 在国家环境监测网监测的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至类,、类,劣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和。全国地表水总体水质属中度污染。 七大水系中,除珠江
15、、长江水质良好外,松花江、黄河、淮河为中度污染,辽河、海河为重度污染。国家曾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污染治理的湖泊中,太湖、滇池为劣五类水质,巢湖为五类水质。 近岸海域,四类和劣四类海水比例为,比上年上升个百分点。渤海、东海近岸海域分别为轻度和中度污染。 滇池和太湖的警示; 全国监测的个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的城市只有、三级标准的城市占、劣于三级标准的城市占。 环境污染向农村快速转移,扩张;,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地表水污染比例高,我国七大水系污染情况,七大水系中多数中度以上污染,我国七大水系大多受到污染,太湖水体污染严重,从北京奥运会的空气质量保障看我国环境质量差距,经过多年对燃煤、
16、浮尘、交通排放进行认真努力,但空气质量仍然有很大差距; 例如PM10的浓度,北京平均是伦敦的5倍; 正常状态难以满足WHO提出的新的要求, 必须采取特别临时措施才能保障奥运空气质量 周边环境条件相差更多 我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难以再继,面临全球气候变化的环境制约,气候变暖问题成为重要的能源制约因素,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表第四次科学评估报告 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已从工业革命前的280PPM上升到2005年的379PPM; 19902004年,全球主要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了24%; 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74,预测未来100年
17、将继续上升1.16.4 ; 气候变暖与人为活动排放温室气体密切相关 人为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占77%,甲烷占14%,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和六氟化硫等占9%。,45,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变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全球气候变化,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引起了全球平均气温升高 过去的100年是过去1000年中气候最暖的 过去100年,我国平均气温升高0.5-0.8度,略高于全球平均温升。 1986年到2005年,我国连续出现了20个全国性暖冬 2000到2020年我国气温可能上升1.3-2.1度,其中西北海青藏高原温升更高,温升加速,1880年以来地球表面温度上升,气候
18、变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 环境产生严重影响,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和气候灾害增加,冰川和积雪的储水量减少。降水分布变化,干旱地区增加,将影响到世界1/6人口的用水。 20世纪全球海平面上升约17cm,预计今后100年仍将上升1859cm。 我国的降水有所变化,极端气候事件增加,干旱区范围扩大,加重荒漠化,冰川加速后退、消失,48,对我国的影响冰川融化,近50年,我国青藏高原的大多数冰川处于强烈退缩状态,一些前进或稳定的冰川也转为后退。 黄河源区冰川面积在19662000年间缩减了17%,年均减小比例是1966年前数百年来冰川年退缩比例的10倍,青藏高原积雪厚度降低,1966年到1999年,珠
19、峰顶部从8849.75米降低到8848.45米,总降低值1.3米1998年到1999年,珠峰降低0.13米。,珠穆朗玛峰冰川消融情况 上图:中国登山队1960年5月 下图:中国登山队和测绘队2005年5月,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威胁,我国各流域年均蒸发量将加大,七大流域天然流量和径流量整体上呈减少趋势 我国气候变暖最明显的地区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出现干旱化趋势 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 沙漠化的威胁增加 在30-50年内可能造成粮食生产能力下降5-10% 中国海平面近50年上升13厘米,而且速度还在加快,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造成部分低地淹没、海水倒灌、海水侵蚀地下淡水资源,对我国水资源的影响,黄河源
20、区、长江源区和澜沧江源区,年平均气温上升的速率分别为每10年0.32 C、0.24 C和0.28 C 黄河源区是三江源地区气温升幅最大的区域,近50年黄河源区的平均气温上升了0.88,直接造成水资源损失23.9亿立方米,近10年黄河源头水量减少23% 近15年,青海玛多县全县境内4077个湖泊中,约有3000多个小湖已经干涸。源区年均荒漠化高达1.83%,土地退化面积达源区总面积的34.4%,气候变暖成为全球性环境和政治经济问题,气候变化成为重大外交问题 逐渐形成新的减缓气候变化目标和方案 欧盟 提出把总的温度变化控制在2度的目标 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到2050年减少一半 今年2月单方面承诺202
21、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和一次能源消费量比1990年减少20%, 煤、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消费量减少20%, 一次能源消费量中可再生能源比重提高到20%; (若与其它发达国家达成协议,欧盟将减排30%) 日本提出2050年全球减排温室气体50 8国集团6月政策声明气候变化问题是主要内容之一 明确提出全球温室气体2050年减排50目标 要求所有主要排放国必须采取各种减排措施 明确提出中国、印度等的参与问题,53,气候变化进程对世界各国的能源 政策有显著影响,减排温室气体的定量目标将为发达国家使用化石燃料设定上限,并明显下降。 气候变化成为节能和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的原因 推动各种能源新技术的开发利用,
22、成为新的技术增长点 由于气候变化因素的作用,一些清洁、高效、低碳能源技术的发展进程快于以往的预期(比如混合驱动汽车)。 气候变化问题将成为重点行业国际新标准的内容,影响国际技术规范和相关贸易,54,发达国家节能减排的具体建议,联合国基金会专家组分析和建议: G8国家从现在到2030年均GDP能耗下降2.5% 建筑物2030年要比目前能源消费总量下降30 电器设备能效2020年提高2530 交通能源消费总量2030年下降35 小车能效2020年提高35,2030年提高60 大型交通工具能效2030年提高35 改善交通模式和城市规划布局减少出行和运量15 工业能源强渡2030年下降40 发电效率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当前 能源 形势 节能 任务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