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区域发展战略.ppt
《第三章 区域发展战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 区域发展战略.ppt(4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三章 区域发展战略,交通工程教研室 陈大鹏,第一节 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一、战略(Strategy)的概念 战略泛指带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重大谋划。 战略研究具有:全局性、长远性、综合性、层次性的特征。,二、区域发展战略 (1)概念是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作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谋划。它的核心是要解决区域在一定时期的基本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 (2)内容制定战略的依据;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措施等。既有经济发展战略,又有空间发展战略。,(3)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A战略目标是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战略思想的集中反映,一般表示战略期限内的发展方向和和希望达到的最佳状态。 #目标要
2、适中,既要有难度,又要有竞争性并现实可行。 #制定目标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各时期、各部门目标要相互衔接。 #突出重点,不包罗万象。,B战略重点是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略任务,它是关系到区域全局性的战略目标能否达到的重大的或薄弱的部门或项目。 #是竞争中的优势领域。 #是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建设。 #是区域发展中的薄弱环节。 #是经济转折时期的关键问题,或扭转区域局面的关键因素。,C战略方针是指实现战略目标的总的策略、总的原则,是规范地区发展行动的指南 D战略措施是实现战略目标的步骤和途径,是实施战略的手段。指定战略措施就是要把比较抽象的战略目标、战略方针进一步具体化的过程。,第二节 区域发展方
3、向和战略目标,区域发展方向和区域发展战略目标是统一的。发展方向通常是定性描述,而发展目标除了有定性描述外,还有定量的规定 确定区域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是发展战略研究的核心部分。制定区域发展战略基本上是围绕着发展方向、战略目标来展开的。方向是否正确,目标是否合理,是决定该战略的价值和能否实现的关键,一、区域发展的理想模式 1、目标确定的争论两种观点 观点1:社会实践应当按照一定的计划进行,因此应当在规划中制定终极目标。理论依据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为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找到了这种规律性,也就把握了区域发展的方向,所以应制定具体的规划目标。 观点2:规划应面向实际问题,不应把宏观发展的最终目标的实现作
4、为区域规划的任务,而是应注意实际问题的解决。理论依据:从根本上看,人的认识是不完全的。面对一个复杂的世界,要在判断目标正确性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最终目标是不可能的。 世界上多数国家接受后一种观点。,2、规划的“理想模式”的内涵 区域规划应该提出长期的、可操作性的总体目标,但这个目标或多或少带有“乌托邦”意味,是一种“理想模式”。 “理想模式”就好像一幅图画,从图画中能反映出事实情况,前景和背景,清楚的轮廓和某种含义。,二、目标体系 区域规划中区域发展目标可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两大类。 总体目标是区域发展战略方案的高度概括,一般只用1-2个具体指标,加上适当的描述来表达。 具体目标是一系列指标体系
5、,它要以总体目标为依据,又是总体目标的具体反映。,具体目标的设置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经济目标 (1)经济总量指标:如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等。 (2)经济效率指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主要物资消耗定额等。 (3)经济结构指标:一二三产业的产值比例、就业比,2、社会目标 (1)人口总量指标 (2)人口构成指标:城乡结构、就业结构、文化结构等。 (3)居民物质生活水平指标:如人均居住面积、人均食物消费量、人均寿命、每万人平均医生数量、婴儿成活率等。 (4)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指标:教育普及程度、每万人平均拥有的大学生数量、每万人拥有各类文化、体育、娱乐设施等。,3、建设目标 (1)空
6、间结构指标:城镇密度、经济发展均衡度等。 (2)空间规模指标:各类建设用地面积、建设用地占区域总面积的比例等。 (3)建设环境质量指标:如建筑密度、容积率、人口毛密度、人均绿地面积,三、几种反映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 总量指标 1.国内生产总值(GDP):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所有常驻单位生产增加值的和。 2.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劳务报酬、投资收益) 3.绿色GDP:传统GDP自然环境部分虚数人文环境部分虚数,平均指标 1.人均GDP 2.人均纯收入 3.人均财政收入 4.人均。 。,相对指标 1.GDP增长速度 2.人口自然增长率 3.产业结构 4.城镇化水平 5
7、.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总产值/资本资料工业总产值 6.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消费总支出100,综合指标:一系列单一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 讨论为陕西省区域发展设计一套指标体系,第三节 战略抉择,一、评估区域发展的内部条件 1、区域地位 (1)概念区域地位是指某区域在区域系统中或同一层次区域中的排序、重要性,及所起的作用和影响。 (2)评价区域地位的目的明确区域在地域分工中所处的位置,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能起的作用和适宜扮演的角色。 (3)明确规划区域所处的发展阶段,对于确定区域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经济结构和近期战略重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罗斯托(W.W. ROSTOW),美国
8、经济学家在其1960年出版的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一书中,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六个成长阶段,(1)传统社会阶段没有现代科技,资源过多地配置在农业,家族和氏族在社会组织中起主导作用,生产力水平很低,人均收入仅够维持生存。牛顿学说以前属于这个阶段。 (2)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从传统社会阶段向起飞阶段转变的过渡阶段,(3)起飞阶段障碍经济增长的问题得到解决,增长成为各部门的正常现象。农业劳动力进入城市,人均收入大大提高。罗斯托认为,一个区域一旦实现起飞,经济就可以“自动持续成长”。,(4)向成熟推进阶段新的主导部门逐步建立,代替旧的主导部门。铁路建筑、钢铁工业、及大量使用钢铁的通用机械、采矿设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区域 发展战略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