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浙江效实中学高二上期期末考试地理卷(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浙江效实中学高二上期期末考试地理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浙江效实中学高二上期期末考试地理卷(带解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浙江效实中学高二上期期末考试地理卷(带解析) 选择题 图为 “世界上某种气候类型的局部地区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题。 【小题 1】与甲地区相比,造成乙地区该种气候类型分布范围较狭窄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洋流 C海陆轮廓 D地形 【小题 2】该气候类型在乙、丙两区域分布的最高纬度有较大差异,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海陆分布 B海拔高低 C山脉阻挡 D大气环流 【小题 3】该气候区的农作物一般具有 A耐高温干旱的特点 B耐低温干旱的特点 C喜高温多雨的特点 D喜阴喜湿的特点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小题 3】 A 试题分析: 【小题 1】在甲地区
2、和乙地区都是地中海气候,乙地区气候类型分布较窄的原因是在南美洲大陆西岸有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暖湿气流的深入,所以面积狭小。 【小题 2】在非洲的西南地中海气候再向南是海洋,因为海陆分布原因,使南美地中海气候和非洲南部地中海气候分布的最高纬度有较大差异。 【小题 3】地中海气的特点是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因此该气候区的农作物耐高温、耐旱。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不同地区的地中海气候的形成和特点。 点评: 本题难度较大,通过地中海气候类型的局部分布地区考查该气候的形成原因、及非地带性差异的因素。地中海气候区由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及信风带交替控制。冬季时,西风带南移至此气候区内,西风从海洋上带
3、来潮湿的气流,加上锋面气旋活动频繁,因此气候温和多雨。而夏季时,副热带高压或信风向北移至此气候区内,气流以下沉为主,再加上沿海寒流的作用,不易形成降水,因此气候干燥炎热。本区有本格拉寒流流经,寒流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导致乙地区西海岸气温较低。 图为某地区海拔数据图,据图回答题。 【小题 1】如果该地区降水丰富,当地较大的溪 沟有 A一条 B二条 C三条 D四条 【小题 2】图中能正确表示上图中 ab与 bc两段剖面的是 (两段剖面图的水平与垂直比例尺分别相同 )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如果该地区降水丰富,当地较大的溪沟有二条。如下图中
4、地势较为低洼处,会形成大的沟谷。 【小题 2】根据图中等值线的分布可知: a处陡, c处缓。根据斜率,我们判断本小题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与地图知识。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画图,并明确图中数值的含义。 图是某地海岸地区的等高线 (单位:米 )示意图,比例尺为 1: 50000,图中每一方格的边长为 2厘米。读图回答题。 【小题 1】与本区域沿海的其他位置相比,渔港 M的区位优势是 A风浪小 B腹地广 C航道深 D不封冻 【小题 2】若在甲处建一储运仓库,需将所在小山头沿 50米等高线铲平,平整后的土地面积约为 A 0.1km2 B 1 km2 C 0.3 km2 D 3
5、km2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示 M位于海湾内,可避风浪。 【小题 2】比例尺为 1: 50000,图中每一 方格的边长为 2厘米,即图示每一方格的实际边长为 1KM,故面积为 1KM2,图示甲处附近小山头 50米等高线区域范围大约占 1/3格。故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等高线地形和比例尺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抓住影响渔港位置的主要因素,应用比例尺计算实际面积。 读图,回答题。 【小题 1】设 A、 B两地和 A、 C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分别为 d1和 d2,则 A.d1=0.5d2 B.d1=d2 C.d1=1.5d2 D.d1
6、=2d2 【小题 2】假设 D地 7月均温为 18.6 , 1月均温为 2.7 ,则 D地的气温年较差最可能为 A等于 21.3 B小于 15.9 C等于 15.9 D大于 15.9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 B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 d1和 A、 C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 d2,分别是两地间的最短距离。根据经线上 1纬度差代表实际距离约 111千米,赤道上 1经度差代表实际距离约 111千米,北纬 601经度差实际距离是 111cos60=55.5千米。那么根据图示 d1=111 180, d2=11160,可知 d1=1.5d2 。故本小题选 C。 【小
7、题 2】气温年较差 是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根据定义那么 D地的气温年较差最可能为 18.6 -2.7 =15.9 。又根据气温年较差的大小与纬度、海陆分布、天气状况等因素有关。所以实际气温年较差应大于15.9 。 考点:本题考查等值线问题。 点评:本题通过图表考查地图实际距离的计算及气温年较差问题,难度较小。解答时学生掌握一定的技巧规律可事半功倍。 1.经线上 1纬度差代表实际距离约 111千米,赤道上 1经度差代表实际距离约111千米,纬度是多少实际距离就是 111cosa。 2.气温年较差是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 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它的大小与纬度、海陆分布等因素有关
8、。赤道附近,昼夜长短几乎相等,最热月和最冷月热量收支相差不大,气温年较差很小;愈到高纬地区,冬夏区分愈明显,气温年较差愈大。气温年较差也因天气状况的不同而不同。云雨多的地区,气温年较差小;云雨少的地区,气温年较差大。 下图为世界地图上的一段纬线, P点以西为海洋, Q 点以东为海洋, PQ为陆地,读图判断题。 【小题 1】 PQ线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西半球 C北半球、西半球 D南半球、东半球 【小题 2】 X、 Y、 Z三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D
9、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小题 3】 X、 Y、 Z三地的地形分别是 A高原、高原、高原 B高原、平原、高原 C山地、平原、高原 D高原、平原、平原 【小题 4】 Y地所在国是 A世界著名的农牧业国家 B所大大洲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 C所在大洲工业最发达的国家 D羊毛、小麦的重要输出国家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B 【小题 3】 C 【小题 4】 A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中给出了 23纬线,给出了西经 70,西经 50,又因为 “P点以西为海洋, Q 点以东为海洋, PQ为陆地 ”,所以推断 PQ线位于南半球,因为北半球对应纬度不符合上述条件,根据其经
10、度范围,我们可以推知其位于西半球。 【小题 2】 X地受秘鲁寒流和副高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Y地地处内陆,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 Z地地处大陆东岸,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小题 3】根据经纬度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对应的地理事物,我们可以判断 X、Y、 Z三地的地形分别是山地、平原、高原。 【小题 4】 Y地所在国是阿根廷,是世界著名的农牧业国家。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海陆分布。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利用经纬网快速定位。经纬网是地理定位的最基本形式,在经纬网图上判断地理位置是近年来高考地理试题的一大热点。经纬网图题型一般有三种图式。 经纬网平面地图。 经线或纬线线段图。 标注经纬度的地形剖面图。判读
11、经纬网图最有效的方法和最基本的技巧是掌握若干条重要经线、纬线与海陆轮廓、政区轮廓以及各种地理要素的相关地理位置,这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复习中多加记忆。 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题。 【小题 1】图中甲 、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土壤、水源 B热量、地势 C光热、降水 D地形、河流 【小题 2】甲国有世界上的大港口,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包括 欧亚大陆桥西端 扼北海航线要冲 位于莱茵河入海口 经济腹地覆盖整个欧洲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两地发展种植业的制约因素要从两地的气候特点分析,甲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光热不
12、足是其制约因素;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不足是其制约因素。正确答案:选 C。 【小题 2】甲国港口是鹿特丹,位于莱茵河入海口,是亚欧大陆桥的西端,扼北海航线要冲,经济腹地覆盖大半个欧洲。正确答案:选 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世界重要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针对本题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荷兰(甲地)和中亚(乙地)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中亚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鹿特丹港口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等知识点。 图为北半球某地理事物示意图, 、 、 的数值逐渐减小,据此回答题。 【小题 1】若该地理事物为水平梯田, 、 、 为梯田边界,则 A丙与丁两处的海拔高度基本相等 B 与 的
13、高度差等于 与 的高度差 C甲线表示分水岭,乙线表示集水线 D丙处弯腰插秧的人能看见丁处插秧的人 【小题 2】若图示的是等温线,甲、乙分别位于亚欧大陆和太平洋地区,则此季节 A潘帕斯草原牧草枯黄 B地中海沿岸正值采摘葡萄 C美国大平原上收割机轰隆作响 D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区小麦黄熟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若该地理事物为水平梯田, 、 、 为梯田边界,因为梯田边界(田埂)沿等高线方向延伸,则丙与丁两处的海拔高度基本相等;图中等值线不表示等高线,故 与 的高度差与 与 的高度差不一定相等;甲线向高处凸,故表示集水线,乙线向低处凸,故表示分水岭;丙处弯腰插
14、秧的人不能看见丁处插秧的人,如下图所示,两者之间不具备可视性。 【小题 2】若图示为等温线,甲为陆地、乙为海洋,则此时陆地上的温度小于同纬度的海洋上的温度,此时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则此季节潘帕斯草原水丰草肥,地中海沿岸葡萄处于生长季节,由于此时北半球 为冬季,故美国大平原上收割机轰隆作响不可信,因为南半球为夏季,故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区小麦黄熟,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等值线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等值线的含义,根据图中等值线的变化判断甲乙两地的地形特征。 图为某岛屿 7月等降水量线分布,读图回答题。 【小题 1】该岛东部与西部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相差 A 150
15、mm左右 B 300mm左右 C 600mm左右 D 1000mm以上 【小题 2】该岛等降水量线走向大致与 A山脉走向垂直 B盛行风向平行 C山脉走向平行 D经线平行 【小题 3】该岛西部 P处及附近的主要产业活动是 A水稻种植业 B牛羊饲养业 C木材加工业 D水产捕捞业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3】 B 试题分析: 【小题 1】可根据两侧所形成的气候类型进行估测,东部为热带雨林气候,西部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相差在 1000毫米以上 【小题 2】马达加斯加岛中部为山脉,根据图中等降水量线分布,可知等降水量线走向大致与山脉走向平行。 【小题 3】该岛西部地区地势低平
16、处为热带草原气候,是赤道低压带与低纬信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因此该岛西部 P 处及附近的主要产业活动是牛羊饲养业。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地理(世界局部地区的气候)。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图示区域为我国的马达加斯加岛,解答此题学生还需明确:该岛气候类型的分布与成因。 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 1】图示区域物产丰富,盛产 A水稻、锡矿 B苹果、锡矿 C煤矿、葡萄 D铜矿、小麦 【小题 2】图中与上图中 M地的气候特点最相符的是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示为东南亚地区,主要的物产有矿产资 源:锡矿;经济作物:
17、热带经济作物,如天然橡胶;粮食作物:水稻。故选 A项。 【小题 2】 M地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终年高温,降水集中于夏季。 考点:本题考查东南亚地区。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难度较小,解答本题需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判断图示区域为东南亚,故橡胶、锡矿和水稻是当地的主要物产。另外学生还需明确 M城市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故降水集中在夏季,夏季高温多雨,冬季高温少雨。 图为两个区域简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 1】以经济作物 P1、 P2为原料的工业分别是 A橡胶工业、制糖工业 B饮品工业 、麻纺工业 C造纸工业、医药工业 D印染工业、棉纺工业 【小题 2】洋流 L1、 L2 流向不一致时
18、,下列现象有可能出现的是 A地中海沿岸正值温和多雨季节 B澳大利亚混合农场里的小麦正值生长季节 C恒河三角洲处高温干燥的季节 D巴西高原草类茂盛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由图中经纬度可知阴影区 P1巴西东南部的咖啡产区 ,P2时位于印度半岛东北部的黄麻产区 ,故答案:为 B. 【小题 2】 L1 为巴西暖流 ,L2为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当二者流向不一致时,北半球为夏季,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澳大利亚为冬季,故混合农场里的小麦正值生长季节 ;恒河三角洲处高温多雨的季节;巴西高原草类枯黄。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
19、键是:( 1)明确 P1、 P2的位置。( 2)明确北印度洋季风环流的分布规律。 图为非洲沿赤道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题。 【小题 1】 所在的地形区为 A东非高原 B刚果盆地 C撒哈拉沙漠 D东非大裂谷 【小题 2】 地的气候类型属于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小题 3】 地形区内最大的河流是 A尼罗河 B尼日尔河 C赞比西河 D刚果河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D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名为 “非洲沿赤道的地形剖面图 ”,即该图显示的地区为非洲赤道地区,其中 、 分别是刚果盆地和东非高原。 【小题 2】赤道地区受赤
20、道低压带影响应该是热带雨林气候,但东非高原由于地势高、气温较低而大气对流上升能力较弱,使之降水较少,形成热带草原景观,对应热带草原气候。 【小题 3】刚果盆地内最大的河流为刚果河。 考点:本题组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形成的原因。 点评:本题组考查非洲自然景观及其形成原因,难度不大。解答本题需注意以下几点:( 1)先根据图名 “非洲沿赤道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对图示区域进行定位。( 2)判断 、 所在的地形区。( 3)熟记非洲河流、湖泊的分布。 读图,回答题。 【小题 1】由长城站往西,依次经过的大洋是 A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C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D太平洋、大西洋、
21、印度洋 【小题 2】某运输机将长城站的科考设备运往中山站,飞行时间为 26小时,一路上阳光普照,飞行的月份可能是 A 3月 B 6月 C 9月 D 12月 【小题 3】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 8023S, 7721E),位于中山站的 A西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小题 3】 C 试题分析: 【小题 1】由长城站往西,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小题 2】某运输机将长城站的科考设备运往中山站,飞行时间为 26小时,一路上阳光普照,说 明南极附近为极昼现象, 12 月 22 日南极附近极昼范围最大
22、,故飞行的月份可能是 12月。 【小题 3】因为中山站地理坐标是南纬 692224,东径 7622 40,因此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 8023S, 7721E)位于中山站的东南方向。 考点:本题考查南极洲。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 1)明确南极洲概况。南极洲是位于地球最南端的大洲,四周环绕着南冰洋,外接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南极洲的土地面积约有 1400 万平方公里,位列亚洲、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之后,是世界上第五大洲。南极洲冰盖厚 度平均达到 1.6千米。冰盖覆盖下的是高原和山地,海拔达到 2000米以上,是世界上平均纬度和平均海拔最高的一个洲。( 2)明确飞行时间 26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浙江 中学 上期 期末考试 地理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