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河南许昌六校高一第六次联考地理卷(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河南许昌六校高一第六次联考地理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河南许昌六校高一第六次联考地理卷(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河南许昌六校高一第六次联考地理卷(带解析) 选择题 目前中国人口约 13亿,劳动力众多,中国劳动力总量大约是欧盟、美国、日本劳动力总和的二倍,因此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但过去几年外商开始抱怨我国沿海地区工资上涨过快,劳动力短缺。完成题。 【小题 1】我国农业人口众多, 2012年全国农业户口人口所占比重达 64.71%。如果要使农业部门释放出更多的劳动力到工业部门,则中国的农业将会朝向下列何种方式发展。( ) A机械化 B立体农业 C休闲农业 D节水农业 【小题 2】中国 20至 29岁的劳动力已由 1990年的 2.33亿减到 2005年的 1.65亿。这主要是因为( )
2、 A人口老龄化 B人口外迁 C出生率下降 D死亡率提高 【小题 3】因劳动力成本的上涨,某出口厂商计划将沿海工厂的员工由 26万人降至 10万人,将生产基地转向内陆地区,此厂商的工厂内迁后造成生产成本上升的是( ) A水源 B土地 C劳动力 D交通运输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小题 3】 D 试题分析: 【小题 1】要使农业部门释放出更多的劳动力到工业部门,则应从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方面分析,即提高机械化水平,则可使农业需要的劳动力减少,则能释放更多的劳动力到工业部门。 【小题 2】劳动力总量的减少实际上是人口总量的减少,由出生率下降造成。 【小题 3】工厂转移到内地后产品运
3、输费用增高,造成成本上升。水源,土地和劳动力价格内地便宜,成本下降。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解题需要把握几点: 影响农业生产劳动力需求的主要因素; 目前我国的人口增长现状综合分析; 不同区位因素对工业布局 的影响。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以中国唐代高僧玄奘为原型创作的。玄奘于公元 627年 8月从长安出发,于 631年 10月到达摩揭陀国佛教学府那烂陀寺学习。 645年 2月,回到长安。图为玄奘取经路线图,回答题。 【小题 1】长安所在的渭河平原以北地形区的成因是 ( ) A风力堆积 B流水沉积 C流水侵蚀 D地壳隆起 【小题 2
4、】玄奘取经跋涉途中 ( ) A从长安至碎叶途中,降水始终减少 B途中经历了我国地势一、二、三阶梯 C出发时,我国漠河是全国气温最低的地方 D返回长安时,当地河流水位处于全年较低值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黄土高原是有来自西伯利亚的黄土堆积形成的,而现在其表面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由于流水侵蚀造成的。 【小题 2】从长安至碎叶途中,降水先减少再增多;途中经历了我国地势二阶梯;出发时(夏季),我国青藏高原是全国气温最低的地方;返回长安时(冬季),我国降水较少,河流处于枯水期,当地河流水位处于全年较低值。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
5、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注意区别黄土高原的成因和其地貌特征 的成因的区别。并能结合图示综合比较分析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概况和变化特征。 2012年春运从 1月 8日开始至 2月 16日结束,共计 40天。全国旅客运量达到 31.58亿人次,同比增长 9.1%。由于铁路运输能力的严重不足,我国许多地区高速公路蓬勃发展, 2012年河南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 6000公里。图表示铁路运输供需缺口图(铁路运输供需缺口 = 经济发展需要的铁路网长度( DL) - 已建成的铁路网长度( SL)。据上述材料回答题 【小题 1】春运期间的多种运输线路中,运输旅客人次最多的是( ) A铁路 B公路 C航空
6、D水路 【小题 2】有关春运旅客流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春节前主要是从江西、贵州、四川、湖南、河南、安徽等省前往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地区 B春运客流构成主要是学生流、民工流和探亲流 C春节后学生流向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杭州等高校集中地 D农民工外出务工客流仍是春节客流的主要构成部分 【小题 3】根据图信息判断,铁路运输压力最大的阶段是 ( ) A T1 B T2 C T3 D T4 【小题 4】 T4阶段,铁路运输供需缺口变化趋势主要表明 ( ) A经济发展严重衰退 B区域间贸易往来减少 C工业化程度提高 D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 【小题 5】影响众多河南高速公路走向的主导因素是 (
7、) A地形因素 B气候因素 C劳动力因素 D经济因素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小题 3】 C 【小题 4】 D 【小题 5】 D 试题分析: 【小题 1】结合材料反映,铁路运量严重不足,故反映承担春运运送人次最多的应为公路。 【小题 2】结合我国的人口流动特征,春运前应为人群的返乡潮,即人口应从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向我国中西部地区流动, A项错误。 【小题 3】在 T3 阶段,铁路运输供需缺口最大,此阶段铁路运输压力最大。 【小题 4】 T4 阶段,铁路运输供需缺口减小,说明铁路和其他等交通运输方式得到发展。 【小题 5】影响交通运输线走向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
8、其次才是自然因素。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交通运输发展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材料我国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发展的基本概况,并能结合图示我国已建成铁路与需要的铁路网长度之间的关系比较分析,注意社会经济因素和自然因素对交通线布局的不同影响。 读下图,回答题。 【小题 1】若甲乙分别是攀钢与宝钢,两 企业之间如果进行联合生产, MN 代表的两大钢企之间交流协作,下列选项合理的是 ( ) A M为资金, N 为劳动力 B M为能源 , N 为原料 C M为产品(粗钢), N 为技术 D M为信息, N 为市场 【小题 2】若甲乙分别代表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 MN 表示人类社
9、会和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要有箭头 M存在 ,就一定会产生环境问题 B人类会影响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不可能影响到人类 C如果箭头 M、箭头 N 表示的人类活动力度较大 ,都可能产生环境问题 D由图可知 ,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的 ,无法使其协调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攀钢与宝钢比较,主要的优势在于原料和能源资源丰富,而宝钢的主要优势是交通便利、技术水平高,故 C项正确。 【小题 2】 M表示人类向自然界排放的废弃物, N 表示人类从自然界获取的自然资源。当人类排放的废弃物超过环境自净能力,人类从自然界索取的速度超过环境再生
10、能力就会产生环境问题。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主要工业基地发展、人地关系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通过比较分析我国攀钢和宝钢各自的主要区位优势条件和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 之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关系,进而分析环境问题的产生。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将知识的原创性与变化性融入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之中,创造出高度经济价值的产业。例如:广告、美术和古董交易、手工艺、设计、时尚、电影、广播电视、文艺表演、电影设备的生产经营等。读我国 “某城市文化创意公司空间分布图 ”,完成题。 【小题 1】影响图中所示文化创意公司分布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 ) A原料 B环境 C交
11、通 D人口分布 【小题 2】工业企业之间的工业联系产生的工业集聚现象,产生的效益主要有( ) 加强信息交流 加强技术协作 增加运输费用 减少能源消耗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中显示的文化创意公司都分布在交通线周围。 【小题 2】工业集聚能降低运费和能耗,故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工业集聚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基本信息,并能结合工业集聚的主要意义和选项内容准确分析即可,注意结合排除法分析。 孟子 梁惠王上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 闯兀 惚畈豢墒骋玻桓 镆允比肷搅郑
12、 哪静豢墒靡病!迸 狄 蟛晃 保 魑锉匦朐谔囟 氖奔涠文诓趾褪崭睢卤 是某农机公司统计的 2012年我国部分地区小麦的收割时间。完成题。 地区 收割开始时间 地区 收割开始时间 山东 5月 26日 北京 6月 12日 湖北 5月 18日 辽宁 7月 13日 【小题 1】影响四个地区小麦收割时间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 B纬度 C地形 D劳动力数量 【小题 2】青海西藏小麦的收割时间比湖北( ) A早,原因是太阳辐射强 B早,原因是气温日较差大 C晚,原因是热量不足 D晚,原因是气压较低 【小题 3】如果辽宁和湖北都种植水稻,那么湖北的水稻亩产比辽宁( ) A高,主要原因是熟制不同 B高,
13、主要原因是灌溉水源充足 C低,主要原因是土壤肥力较低 D低,主要原因是机械化水平低 【小题 4】材料中孟子的思想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是( ) A公平性 B持续性 C共同性 D联系性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A 【小题 4】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我国收小麦时间自南向北越来越晚,主要是因为温度(积温)造成的。不同纬度热量存在差异,越往北积温越低。 【小题 2】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故热量低,则小麦的收割时间应较同纬度地区晚。 【小题 3】受热量条件差异的影响,湖北可一年二熟,辽宁一年一熟。 【小题 4】不耽误百姓的农时,粮食就吃不完;细密的鱼网不放入大塘捕捞
14、,鱼鳖就吃不完;按一定的时令采伐山林,木材就用不完。即反映了持续性原则。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和我国的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掌握热量 条件是影响农业生产差异的基本原因,并能结合我国的区域纬度位置的差异、地势条件的差异进而分析热量条件的差异。并能掌握结合古文的准确含义,分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 下图是我国某地地形剖面图以及气温、降水量随地形分布示意图,回答题: 图 5 【小题 1】图示地形区 7月均温最小值出现的海拔高度是 ( ) A 2000米 B 3000米 C 3500米 D 4500米 【小题 2】图示地形区海拔 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河南 许昌 六校高一 第六 联考 地理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