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物理.docx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物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物理.docx(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江苏卷 )物理 一、单项选择题 1.一轻质弹簧原长为 8cm,在 4N的拉力作用下伸长了 2cm,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 A.40 m/N B.40 N/m C.200 m/N D.200 N/m 解析 :弹簧伸长的长度为: x=2cm=0.02m,弹簧的弹力为 F=4N,根据胡克定律 F=kx得: k= =200N/m。 故 ABC 错误, D正确 。 答案 : D 2.有 A、 B两小球, B的质量为 A的两倍 。 现将它们以相同速率沿同一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 。 图中 为 A的运动轨迹,则 B的运动轨迹是 ( ) A.
2、 B. C. D. 解析 :两球初速度大小和方向均相同,同时因抛出后两物体均只受重力,故加速度相同,因此二者具有相同的运动状态,故 B 的运动轨迹也是 ;选项 A正确, BCD错误 。 答案 : A 3.一金属容器置于绝缘板上,带电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于容器中,容器内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 。 容器内表面为等势面, A、 B为容器内表面上的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 点的电场强度比 B 点的大 B.小球表面的电势比容器内表面的低 C.B 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与该处内表面垂直 D.将检验电荷从 A点沿不同路径到 B点,电场力所做的功不同 解析 : A、依据电场线越疏,电场强度越弱,而电场线越
3、密的,则电场强度越强,由图可知,则 A 点的电场强度比 B 点的小,故 A错误; B、根据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是降低的,可知,小球表面的电势比容器内表面的高,故 B错误; C、因容器内表面为等势面,且电场线总垂直于等势面,因此 B点的电 场强度方向与该处内表面垂直,故 C正确; D、因 A、 B在同一等势面上,将检验电荷从 A点沿不同路径到 B点,电场力所做的功相同,均为零,故 D错误 。 答案 : C 4.一自耦变压器如图所示,环形铁芯上只饶有一个线圈,将其接在 a、 b间作为原线圈 。 通过滑动触头取该线圈的一部分,接在 c、 d间作为副线圈 。 在 a、 b间输入电压为 U1的交变电流时,
4、 c、 d间的输出电压为 U2,在将滑动触头从 M点顺时针旋转到 N点的过程中 ( ) A.U2 U1, U2降低 B.U2 U1, U2升高 C.U2 U1, U2降低 D.U2 U1, U2升高 解析 :根据变压器的电压关系有 = , 当滑动触头 M顺时针转动时,即 n2减小时,电压 U2应该减小,即降低, 由于 n2 n1,所以 U2 U1,故 C正确, ABD错误 。 答案 : C 5.小球从一定高度处由静止下落,与地面碰撞后回到原高度再次下落,重复上述运动,取小球的落地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速度 v和位置 x的关系图象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 ( ) A. B. C.
5、 D. 解析 :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小球下落的速度为负值,故 C、 D两图错误 。 设小球原来距地面的高度为 h。 小球下落的过程中,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v2=2g(h x),由数学知识可得, v x图象应是开口向左的抛物线 。 小球与地面碰撞后上升的过程,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故 A正确, B错误 。 答案 : A 二、多项选择题 6.电吉他中电拾音器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磁体附近的金属弦被磁化,因此弦振动时,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电流经电路放大后传送到音箱发生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选用铜质弦,电吉他仍能正常工作 B.取走磁体,电吉他将不能正常工作 C.增加线圈匝数可以增大线圈
6、中的感应电动势 D.磁振动过程中,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不断变化 解析 : A、铜不可以被磁化,则选用铜质弦,电吉他不能正常工作,故 A错误; B、取走磁体,就没有磁场,振弦不能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电吉他将不能正常工作,故 B正确; C、根据 E= 可知,增加线圈匝数可以增大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故 C正确; D、磁振动过程中,磁场方向不变,但磁通量有时变大,有时变小,则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不断变化,故 D正确 。 答案 : BCD 7.如图所示,两质量相等的卫星 A、 B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用 R、 T、 Ek、 S分别表示卫星的轨道半径、周期、动能、与地心连线在 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 。 下列关系式
7、正确的有( ) A.TA TB B.EkA EkB C.SA=SB D. = 解析 : A、 D、则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周期的二次方与半径的三次方成正比,则 D正确, A的半径大,则其周期长,则 A正确 。 B、 C、由开普勒第二定可知绕同一天体运动的天体与中心天体连线在同一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则 C正确,并可知连线长的速度小,则 A的速度小于 B的,又质量相等,则 A的运动小于 B的动能,则 B错误 。 答案 : AD 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 12V,内阻为 2 ,四个电阻的阻值已在图中标出 。 闭合开关 S,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路端电压为 10 V B.电源的总功率为
8、 10 W C.a、 b间电压的大小为 5 V D.a、 b间用导线连接后,电路的总电流为 1 A 解析 : A、 B、外阻为 R: = =10 ,则 I= = =1A,则外压 U=IR=10V,功率P=EI=12W,则 A正确, B错误 ; C、选电源负极为 0势点,则 a点电势为 U =7.5V, b点电势为 =2.5V,则 ab间的电压为 7.5 2.5=5V,则 C 正确 ; D、 a、 b间用导线连接后外阻为 R ,则 R=2 =7.5 ,则电流 I= =1A ,则 D错误 。 答案 : AC 9.如图所示,一只猫在桌边猛地将桌布从鱼缸下拉出,鱼缸最终没有滑出桌面 。 若鱼缸、桌布、
9、桌面两两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等,则在上述过程中 ( ) A.桌布对鱼缸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B.鱼缸在桌布上的滑动时间和在桌面上的相等 C.若猫增大拉力,鱼缸受到的摩擦力将增大 D.若猫减小拉力,鱼缸有可能滑出桌面 解析 : A、桌布向右拉出时,鱼缸相对于桌布有向左的运动,故鱼缸受到的摩擦力向右;故A 错误; B、 由于鱼缸在桌面上和在桌布上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故受到的摩擦力相等,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大小相等;但在桌面上做减速运动,则由 v=at可知,它在桌布上的滑动时间和在桌面上的相等;故 B 正确; C、鱼缸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其大小与拉力无关,只与压力和动摩擦因数有关,因此增大拉
10、力时,摩擦力不变;故 C 错误; D、猫减小拉力时,桌布在桌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减小,则运动时间变长;因此鱼缸加速时间变长,桌布抽出时的位移以及速度均变大,则有可能滑出桌面;故 D正确 。 答案 : BD 三、简答题 10.小明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某一金属电阻的阻值 R 随温度 t的变化关系 。 已知该金属电阻在常温下的阻值约 10 , R随 t的升高而增大 。 实验电路如图所示,控温箱用以调节金属电阻的温值 。 实验时闭合 S,先将开关 K与 1端闭合,调节金属电阻的温度,分别记下温度 t1, t2, 和电流表的相应示数 I1, I2, 。 然后将开关 K与 2端闭合,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实数再次为
11、 I1, I2, ,分别记下电阻箱相应的示数 R1, R2, 。 (1)有以下两电流表,实验电路中应选用 。 (A)量程 0 100mA,内阻约 2 (B)量程 0 0.6A,内阻可忽略 解析:已知电源的电动势为 1.5V, R在常温下阻值约为 10 ,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 0时,电路中的最大电流约为 ,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为 10 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约为 ,考虑到准确性原则,电流表B 量程太大,指针偏转角度小于满偏的 ,所以应选择电流表 A。 答案: A (2)实验过程中,要将电阻箱的阻值由 9.9 调节至 10.0 ,需旋转图中电阻箱的旋钮 a、 b、c,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将旋钮 a
12、由 0旋转至 1 将旋钮 b由 9旋转至 0 将旋钮 c由 9旋转至 0 解析:将电阻箱阻值由 9.9 调节到 10.0 ,要考虑到安全性原则,如果先把 bc 旋钮调节到 0,这样做很危险,电路中的电流过大可能会损坏电表,应该先把电阻箱阻值调大再慢慢减小,以确保电路的安全,操作步骤是先将旋钮 a由 0旋至 1,然后将个位数及小数位旋转至 0,所以正确的顺序 。 答案: (3)实验记录的 t和 R 的数据见下表 温度 t( ) 20.0 40.0 60.0 80.0 100.0 阻值 R( ) 9.6 10.4 11.1 12.1 12.0 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 中 作出 R t图象 。 由图线
13、求得 R随 t的变化关系为 R= 。 解析 :描点画图,如图所示 由图象可得 R随 t的变化关系为: R=0.04t+8.8。 答案 :如图所示, R=0.04t+8.8 1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 一根细线系住钢球,悬挂着铁架台上,钢球静止于 A点,光电门固定在 A的正下方 。 在钢球底部竖直地粘住一片宽带为 d的遮光条 。将钢球拉至不同位置由静止释放,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 t时由计时器测出,取 v=作为钢球经过 A点时的速度 。 记录钢球每次下落的高度 h和计时器示数 t,计算并比较钢球在释放点和 A点之间的势能变化大小 E p与动能变化大小 E k,就能验证
14、机械能是否守恒 。 (1)E p=mgh计算钢球重力势能变化的大小,式中钢球下落高度 h应测量释放时的钢球球心到 之间的竖直距离 。 (A)钢球在 A点时的顶端 (B)钢球在 A点时的球心 (C)钢球子啊 A点时的底端 解析:小球下落的高度 h是初末位置球心之间的高度差,所以要选 B。 答案: B (2)用 E k= mv2计算钢球动能变化的大小,用刻度尺测量遮光条宽度,示数如图所示,其读数为 cm。 某次测量中,计时器的示数为 0.0100s,则钢球的速度为 v= m/s。 解析:刻度尺读数的方法,需估读一位,所以读数为 1.50cm;某次测量中,计时器的示数为 0.0100s,则钢球的速度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 全国 统一 考试 江苏 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