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广东省汕头市达濠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广东省汕头市达濠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广东省汕头市达濠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广东省汕头市达濠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组成生物大分子的核心元素是 A碳 B氢 C氧 D氮 答案: A 试题分析:组成细胞的元素中 C、 H、 O、 N 这四种元素的含量最多,在干重中C的含量达到 56%, C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的元素。故答案:选 A。 考点:组成细胞的元素 点评:基础题,生物大分子物质是以 C为核心元素的有机物,本题只要了解大分子物质是有机物,有机物的基本元素是 C,就能选出正确答案:。 血红蛋白分子中含有 4条多肽链,共由 574个氨基酸构成,则血红蛋白分子中含有的肽键和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和羧基数分别是( ) A 574、
2、574、 574 B 570、 570、 570 C 574、 4、 4 D 570、 4、 4 答案: D 试题分析:一条肽链至少含有一个游离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在一条肽链中,氨基酸数比肽键数多一个;在多条肽链构成的蛋白质中,肽链之间形成的化学键不是肽键;故答案:选。 考点:蛋白质的结构 点评:本题比较难,在一条肽链上,一端是氨基,那么另一端就是羧基,如果肽链上还有氨基和羧基,那么它们在基上;蛋白质上氨基酸数、肽链数和肽键数的关系是:氨基酸数肽链数 +肽键数。 下列有关 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TP包括一分子的腺嘌呤和三分子磷酸 B ATP和葡萄糖都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 C ATP可
3、以在细胞内大量储存,以满足细胞的需要 D远离 A的高能磷酸键断裂时 ATP能转化成 ADP 答案: D 试题分析: ATP由一分子的腺嘌呤、一分子核糖和三分子磷酸缩合而成; 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葡萄糖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ATP在细胞内含量很少,但 ATP和 ADP 的相互转化速度快; ATP水解时,远离 A的高能磷酸键断裂, ATP能转化成 ADP 同时放出能量。故答案:选 D。 考点: ATP的结构和作用 点评:基础题,在 ATP中 A代表腺苷,在核苷酸中 A代表腺嘌呤;这一点一定要注意区分。 有关水稻细胞有氧呼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 B
4、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 C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D葡萄糖彻底氧化释放的能量都储存在 ATP中 答案: C 试题分析: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第一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葡萄糖彻底氧化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量的形式散失,少部分储存在 ATP中。故答案:选 C。 考点:有氧呼吸的基本过程 点评:基础题,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在这一知识点容易出错,平时一定要多加注意。 如果小鼠吸入混有 18O2的空气,小鼠体内最先出现 18O 的化合物是 A CO2 B H2O C C2H5OH D丙酮酸 答案: B 试题分析:有氧
5、呼吸第一阶段的反应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 H,第二阶段的反应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 H,第三阶段的反应是第一和第二阶段产生的 H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故答案:选 B。 考点:有氧呼吸的基本过程 点评:虽然是基础题,但有一定难度,学生必须根据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推出正确答案:。 在封闭的温室内栽种农作物,以下哪种措施不能提高作物产量 A增加室内 CO2浓度 B减小室内昼夜温差 C适当增加光照强度 D延长光照时间 答案: B 试题分析: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条件是适当的光照和温度,故ACD选项错误的;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只有在白天进行,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晚上适当降低温度可减弱呼吸作用,故答
6、案:选 B。 考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外界条件 点评:本题涉及到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个重要知识点,有一定难度。增加室内 CO2浓度、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都能增加光合作用的产物,有利于作物产量的提高。 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可能会造成当地居民中白血病患者增多,儿童畸形增多,其原因是 A气温太低导致 B大量煤焦油污染 C核辐射作用导致 D病毒感染 答案: C 试题分析: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 故是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的是辐射污染,当地居民中白血病患者增多应该是核辐射作用导致。故答案:选 C。 考点:致癌因子 点评:基础题,目前认为,致癌因子分三类:一、物理致癌因子,核辐射作用属于
7、这类因子;二、化学致癌因子,煤焦油属于这类因子;三、病毒致癌因子,病毒感染属于这类因子。气温太低不属于致癌因子。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可用无水乙醇代替丙酮 B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可用过氧化氢酶代替唾液淀粉酶 C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扩散最快的是叶黄素 D在还原糖溶液中滴加斐林试剂,加热后溶液会变成紫色 答案: A 试题分析: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的是有机溶剂,所以可用无水乙醇代替丙酮;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过氧化氢在无酶的条件下也能分解,且分解速度受温度影响,所以不可用过氧化氢酶代替唾液淀粉酶;叶绿体中色素
8、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扩散最快的是胡罗卜素,不是叶黄素;在还原糖溶液中滴加斐林试剂,加热后溶液会产生砖红色沉淀。故答案:选 A。 考点: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探究温度对 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和还原糖检测实验 点评:基础题,但有一定难度,本题涉及三个实验,需要学生理解这三个实验的原理和基本步骤。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扩散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胡罗卜素、叶黄素、叶绿素 A和叶绿素 B。 右图是由 3个圆所构成的关系图,符合这种从属关系的是 A 核苷酸、 核糖核酸、 脱氧核糖核酸 B 蛋白质、 酶、 激素 C 脂质、 磷脂、 固醇 D 糖类、 二糖、 多糖 答案: CD 试题分析:核酸包括
9、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单位;酶和激素有的属于蛋白质,有的不属于蛋白质;脂质包括脂肪、类脂(如磷脂)和固醇三类;糖类包括单糖、二糖和多糖。故答案:选 CD。 考点:有机物的种类 点评:基础题,酶和激素不属于细胞组成成分的分类名称,这一点要多加注意。本题只要了解有机物的种类,就可得出正确答案:。 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说明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的是 A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 B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 C间期的时间长短不同 D染色体的活动规律不同 答案: AB 试题分析: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的是:在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植物细胞是由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10、;动物细胞是两组中心粒移向两极,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在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植物细胞是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一个细胞板,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分裂成两个子细胞;动物细胞是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最后把细胞缢成两个子细胞)。 考点: 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及区别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及区别,有一定难度。细胞分裂间期时间的长短与生物的种类、部位和外界 环境有关,没有动植物之间的本质区别;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是一致的,没有活动规律的区别。 将洋葱紫色外表皮细胞置于 0.3g/mL的蔗糖溶液中,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现象是 A液
11、泡逐渐变小 B液泡颜色由深变浅 C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离 D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流动 答案: AC 试题分析:将洋葱紫色外表皮细胞置于 0.3g/mL 的蔗糖溶液中,由于细胞失水,液泡会逐渐变小;细胞失水会使细胞液中的水减少,而溶质的量不变,所以液泡颜色会由浅变深;液泡的变小使原生质团变小,由于细胞壁的弹性小,原生质团的弹性大,这样原生质层就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本实验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故答案:选 AC。 考点:洋葱紫色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 点评:基础题, 0.3g/mL的蔗糖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而蔗糖分子和细胞液中的溶质又不能通过原生质层,这样细胞中的水透过原生
12、质层到细胞外,原生质团变小,产生质壁分离现象。 玉兰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 行稳定的光合作用时。如果移至暗室中,短时间内叶绿体中 C3与 C5相对含量的变化是 A C3增多 B C3增少 C C5增多 D C5减少 答案: AD 试题分析: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稳定的光合作用时, C3和 C5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移至暗室后,短时间内由于光反应速度下降, ATP和 H减少, C3不能还原成 C5,而 C5仍能和 CO2反应生成 C3,故答案:选 AD 考点: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点评:本题比较难,移至暗室后,短时间内会出现 C3增多 C5减少,但一段时间后, C3和 C5仍会恢复动态平衡状态。本题干的重要
13、信息是 “短时间内 ”。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强酸、强碱都会使酶永久失活 B高温、低温都会使酶永久失活 C酶催化反应能放出更多的能量 D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只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 答案: A 试题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生物体内有些酶在细胞内起作用,但也有些酶要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如:消化酶等;强酸、强碱或高温都会使酶永久失活,在低温条件下,酶虽然不能发挥催化作用,如果一旦温度变的适宜了,还能恢复催化能力;酶催化作用的实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不会使反应放出更多的能量。故答案:选。 考点:酶的作用和特点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学生学习的化学反应一般都在细胞内完成,
14、不容易想起在细胞外起作用的实例,易错选为。 下列现象中不能体现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的是 A内质网上囊泡的形成 B白细胞吞噬细菌 C人细胞与小鼠细胞的融合 D植物的根细胞从土壤溶液中吸水 答案: D 试题分析:生物膜形态或大小的改变都能体现生物膜的流动性;内质网上囊泡的形成是形态发生了变化,白细胞吞噬细菌和人细胞与小鼠细胞的融合是形态和大小都发生了变化,而植物的根细胞从土壤溶液中吸水这一过程,膜的形态和大小都没有变化。故答案:选。 考点: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体现生物膜的结构特点的实例判断对学生来说有点难度,只要正确判断出实例中生物膜形态或大小是否改变,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 甲
15、()乙 ()两种物质在细胞膜两侧的分布情况如右图 (颗粒的多少表示浓度的高低 ),在进行跨膜运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进入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 B乙运出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 C甲进入细胞一定需要能量 D甲运出细胞一定不需要能量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图示可知:甲物质在细胞外的浓度高于细胞内,乙物质在细胞外的浓度低于细胞内;根据物质跨膜运输的特点,乙进入细胞或甲运出细胞(逆浓度梯度)一定是主动运输,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甲进入细胞或乙运出细胞(顺浓度梯度)是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不需要能量,也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故答案:选。 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特点 点评:本题有一定较度,要
16、求学生不但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特点,还必须有较强的识图能力。主动运输的特点是:物质由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载体,消耗能量;协助扩散的特点:物质由高浓度到低浓度, 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自由扩散的特点:物质由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HIV病毒虽没有细胞结构,但也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B除病毒外,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C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D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细胞的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答案: A 试题分析: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是基本的生命系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
17、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由多种分化的细胞构成,每种细胞 只能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中一部分,因此复杂的生命活动顺利完成必须依赖各种分化细胞的密切合作。故答案:选A。 考点:细胞的基本结构 点评:基础题,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部分组成,各组分之间必须分工合作成为一个整体,才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病毒、细菌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 A细胞壁 B细胞质 C细胞膜 D核酸 答案: D 试题分析:细菌(原核生物)是由细胞膜、细胞质、拟核、细胞壁等部分组成,拟核中含核酸;酵母菌(真核生物)是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等部分组成,细胞核和线粒体中含核酸;病毒一般是由外壳和核酸构成。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广东省 汕头市 中学 上学 期期 生物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