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X T 65-200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21部分 缺损纪录的处理和不完整记录的统计.pdf
《QX T 65-200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21部分 缺损纪录的处理和不完整记录的统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X T 65-200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21部分 缺损纪录的处理和不完整记录的统计.pdf(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21部分院缺测记录的处理和不完整记录的统计SpecificationsforsurfacemeteorologicalobservationPart21:ProcessedofmissingdataAndstatisticofhalf-bakeddata中国气象局 发布2007-06-22发布 2007-10-01实施ICS 07.060A 47QX/T 65要2007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中华人民共和同气象行业标准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21部分:缺测记
2、录的处理和不完整记录的统计QX/T 65-2007 * 气象附版社fh版应;行北京市中关村商大街46号邮政编码,100081网址,http:/cmp.cma. gov. cn 发行部:010-68409198 北京京科印刷有限公司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导开本880X1230 1/ 16 印张0.75字数12.5丁字2007年9月第一版2007年9月第一次印刷导书号:135029-5386 定价:10. 00元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部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33533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QX/ T 65-2007 目次前言.E引言N1
3、 范围2 规范性寻|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疑误记录的处理方法5 缺测记录的处理方法.5. 1 定时观测记录缺测时的处理方法.5.2 各时白记记录缺测时的处理方法25.3 日极值缺测时的处理方法25.4 天气现象起止时间缺测时的处理方法35. 5 缺测记录处理情况的备注36 不完整记录的统计规定36.1 平均值项目的统计.36.2 总量值项目的统计36.3 极端值项目的统计46.4 频率伯项目的统计46.5 日数和回数的统计46.6 不完整记录统计情况的备注I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QX/T 65-2007 目UQX/T 65-2007地面气象现测规范
4、系列标准为二十二个部分:第1部分:总贝; 一一第2部分:云的观测p一一第3部分:气象能见度观测:一一第4部分z天气现象观测p一一第5部分z气压观测p第6部分:空气温度和温度观测p一一第7部分:风向和风述观测:第8部分:降水观测p第9部分:雪深与雪压观测:一一第10部分=蒸发现测p一一第11部分=辐射观测p第12部分=日照观测;一一第13部分=地温观测;一一第14部分z舔士观测;一一第15部分z电线积冰观测:一一第16部分=地面状态观测;一一第17部分=自动气象站观测p一一第18部分=片地面气象记录处理和报表编审tl; 第19部分=片气象牺射记录处理和报表编审tl; 第20部分z年地面气象资料处
5、理和报表编制p第21部分z缺测记录的处理和不完整记录的统计P一一第22部分=观测记录质量控制。本部分由中国气象局监测网络司提出。本部分向中同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z中同气象局大气探测技术中心、同家气象信息中心、湖北省气象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树廷、刘小宁、马舒庆、陈永清、杨志彪。用旧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QX/T 65-2007 冒|为f保证地面气象现测记录的代表性、准确性和比较性,便于资料的同际、间内交换此共字和使用,应统一我同地面气象现测技术要求。主要依据的国内文件是地面气象现测规范)(中国气象局,2003)及在美补充文件。参考的国际
6、文件是(Guide to Meteorological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of Observation (Seventh edition) l (WMO No.8)和(Manualon the Global Observing System以WMO,2003)。IV 本部分是QX/T65-2007,其他部分同时发布。本部分为首次发布。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QX/T 65-200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21部分:缺测记录的处理和不完整记录的统计1 范圄本部分规定地面气象现测中缺测记录的处理和不完整记录的统计方法。本部分适用于地面
7、气象现测和其他气象现测中缺测记录的处理和不完整记录的统计。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的其他部分适用于本部分。3 术语和定义本部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3. 1 缺测记录missing data 在地面气象观测过程中,没有按照规定的时间或要求对气象要素进行观测,或未将观测的结果记录下来,造成空缺的观测记录。3. 2 3. 3 不完整记录half-baked data 包含缺测记录的记录集合。定时观测记景fixed time observation data 按照观测要求,在规定时刻观测的记录。4 疑误记录的处理方法a) 某次记录不完全正确或有疑误时,应对该记录进行判断,当记录基本可用时,应按正常记录
8、处理,但应对该记录加注标记p当记录有明显错误无使用价时,按缺测处理(记一);b) 所有疑误记录的处理情况,应在备注栏注明。5 缺测记录的处理方法5. 1 定时观测记录缺测时的处理方法5. 1. 1 人工观测定时记录缺泪Ig时的处理方法a) 定时观测记录缺测时,若有自动观测记录应以自动观测记录代替;若无自动观测记录,但有自记仪器的项目.应以TlE后的自记记录代替p若无自动观测记录又无自记仪器的项目,应在一小时或以内(以02时、08时、14时、20时00分为准进行补测P若无自动观测记录义无自记仪器(或自记记录也缺测)义术补测时.该定时记录应按缺测处理,有关栏记一;协定时观测记录迟测、早测时,若有自
9、动观测记录应以自动观测记录代替P若无自动观测记录,但有自记仪器的项目,应以订正后的自记记录代替P无自记仪器的项目.迟测、早测时间距02时、08时、14时、20时00分在一小时或以内,仍使用原观测记录,迟测、早测时间在一小时以上时,该定时记录按缺测处理记飞1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QX/T 65-2007 c) 夜间不守班站02时压、温、湿、风自记记录缺测时,若有自动观测记录应以自动观测记录代替p若无自动观测记录,应从正点前、后10min(风为正点前20min至正点后10min,下同)内取接近正点的向记记录代替:若正点前、后10min内的向记记录也缺测时,
10、应按元向记仪器的有关规定处理;d) 风速记录缺测有风向时,风向应按缺测处理:有风速而无风向时,风速照记,风向记。5. 1.2 自动观测定时数据触测时的处理方法a) 自动观测定时数据有缺测时,基准观测用人工平行观测记录代替;其他站一般时次不进行补测,仅在02时、08时、11时、20时四个定时和规定编发气象现测报告的时次,气压、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阵水记录缺测时,用现有人工观测仪器或通风干湿表、轻便风向风速表等在E点后10min内进行补测:超过10min时不进行补测,该时数据按缺测处理。b) 在自动观测定时数据中,某一定时数据(阵水量、风向除外缺测时,用前、后两定时数据内插求得,按正常数据统计
11、:若连续两个或以上定时数据缺测时,不能内捕,按缺测处理。c) 辐射自动观测仪出现故障时,采用精度高于0.1mV的毫伏表进行测量:1) 将辐射表与毫伏表联接,在每个地平时E点读出毫伏表的电压值(V),根据辐射表的灵敏度K算出辐照度(E)E = V/K X 1000 . (1) 式中zE一一辐照度。V一一以毫伏为单位的电压值。2) 再用两相邻的E俏,用梯形求面积的公式,计算出每小时总量H,再求和得出日总量Do5. 2 备时自记记景缺测时的处理方法5.2. 1 自记凤向凤速(或其中-晴)某时自记记录缺测时,用其他风的自记记录代替:若无其他风的自记仪器时,应从E点前20min至正点后10min内,取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QX 65 2007 地面 气象 观测 规范 21 部分 缺损 纪录 处理 完整 记录 统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