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2014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3.1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同步]2014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3.1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步]2014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3.1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同步 2014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 3.1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 2014 雅安模拟)下列关于生物科学史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得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推论 B孟德尔用豌豆做实验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但没有提出基因的概念 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D拜尔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生长素引起的 答案: D 试题分析: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得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推论;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温特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生长素引起的 解: A、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得出基因位于染色
2、体上的推论,即萨顿假说,A正确; B、孟德尔用豌豆做实验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但他并没有提出基因的概念, B正确; C、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C正确; D、温特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生长素引起的, D错误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生命科学发现史的相关知识,意在考 查学生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难度适中 ( 2012 延庆县一模)根据所学知识和图中生长素的作用机理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长素对生长的促进作用主要是促进细胞的纵向伸长 B生长素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识别
3、功能 C内质网释放的 Ca2+能促使细胞内的 H+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运往细胞外 D在 Ca2激活的转录因子的作用下在细胞核中完成促细胞生长蛋白的合成 答案: D 试题分析:图为生长素作用机理的基因活化学说: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但在一般情况下,绝大部分基因是处于抑制状态的,生长素的作用就是解除这种抑制,使某些处于 “休眠 ”状态的基因活化,从而转录并翻译出新的蛋白质当IAA与质膜上的激素受体蛋白结合后,激活细胞内的第二信使,并将信息转导至细胞核内,使处于抑制状态的基因解阻遏,基因开始转录和翻译,合成新的mRNA和蛋白质,为细胞质和细胞壁的合成提供原料,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反应 解: A、图中
4、可以看出,生长素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激活了细胞内的转录因子进入细胞核,引起 细胞核内 DNA的转录,促进细胞内促细胞生长蛋白的合成,故 A正确; B、由图中可以看出,生长素的受体存在于植物细胞膜的表面,其结合过程体现了细胞膜(主要是其上的蛋白质)的识别功能,故 B正确; C、被激活的 “激素 -受体 ”复合物能引起内质网释放 Ca2, Ca2促进细胞内 H+的利用 ATP中的能量转运到细胞外,所以 H+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故 C正确; D、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细胞核中完成了促细胞生长蛋白基因的转录,故 D错误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了生长素的作用机理的相关知识,属于读图获取信息题
5、,对考生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较高,同时也考查了考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 2011 青浦区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注: 为不透光的锡箔帽和套)( ) A若探究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应设置 进行实验 B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外因,应设置 进行实验 C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内因,应设置 进行实验 D图中弯曲生长的是 答案: A 试题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的知识点是生长素生理作用及向光性实验,梳理相关知识点,分析 图解,根据问题涉及的具体内容回忆相关知识点,然后结合题图分析解答 解: A、若探究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应设置 进行对照实验, A正确; B、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外因,应设置 进行
6、实验, B错误; C、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内因,应设置 进行实验, C错误; D、图中弯曲生长的是 , D错误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生物向光性实验设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 2011 江苏二模)下面是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部分实验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 A 证明感受单侧光刺激的是胚芽鞘尖端 B 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通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C 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D 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一种化学物质 答案: D 试题分析:向光性的原因分析:在单侧光照射
7、下,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背光一侧多,生长素极性向下端运输,使背光一侧生长快,植物表现出弯向光源生长 并且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尖端也是感光部位;而生长素的作用部位是胚芽鞘下部的伸长区,同时也是弯曲部位 解: A、据图分析:图一对照实验自变量为尖端是否感光,感光向光弯曲生长,否则直立生长, A正确; B、实验二中,无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尖端与下部隔断的胚芽鞘可以生长,说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B正确; C、实验三对照实验自变量为尖端所放置的位置,结果胚芽鞘向对侧生长, C正确; D、实验四缺少空白对照,应设置一组不放置琼脂块的胚芽鞘作为对照,因此不能得
8、出该结论, D错误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了植物生长素发现的相关实验,意在考查考生析图能力和分析实验的能力,考生在分析图解时应使用对照实验的原 则,找到自变量,进而得出相应结论,难度适中 ( 2005 杨浦区一模) “朵朵葵花向太阳 ”,这种生命现象在生理学和生态学上依次称为( ) A应激性、趋光性 B遗传性、应激性 C遗传性、适应性 D应激性、适应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生物具有应激性,能够对各种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的特征的理解解答时结合题意从生物的特征切入 解:生物的共同特征有: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能进行呼吸;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
9、反应;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葵花朵朵向太阳是向日葵对光的刺激作出的反应,反映了生物具有应激性,能够对各种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是植物适应环境的表现因此,选项 A、B、 C不符合题意 故选: D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 2000 上海)如图所示 4个实验中,燕麦胚芽鞘能继续伸长生长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 AC 试题分析:判断胚芽鞘是否生长,看是否有生长素的来源,且生长素是否能到达作用部位;判断胚芽鞘是否弯曲,看生长素是否分布均匀 解: A、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和产生生长素的部位都是尖端,用锡纸帽遮住
10、胚芽鞘尖端,无论有光无光均表现为直立生长,故 A正确; B、切除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伸长区没有生长素来源,则即生长也不弯曲,故 B错误; C、琼脂块能让生长素透过,所以表现为直立生长,故 C正确; D、玻璃片不能让生长素透过,则生长素不能到达尖端下面的伸长区,即不生长也不弯曲,故 D错误 故选: AC 点评 :本题考查生长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判断能力,属于中档题 下列关于生物科学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细胞学说的中心内容是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B用含 3H标记的胸腺嘧啶的营养液培养洋葱根尖,在细胞质基质中放射性比较集中 C温特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
11、某种物质促进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的生长 D用没有标记的噬菌体感染 35S标记的细菌后,释放的子代噬菌体都不含放射性 35S 答案: C 试题分析: 1、细胞学说: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内容:( 1)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产生 2、 DNA分布在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而根尖细胞没有叶绿体 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 注入(注入噬菌体的 DNA) 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 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 组装 释放 解: A、施莱登和施旺共同创立了细胞学说,这个学说的基本论点是: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A错误;
12、B、胸腺嘧啶是 DNA特有的碱基,而 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含 3H标记的胸腺嘧啶的营养液培养洋葱根尖,在细胞核和线粒体中比较集中, B错误; C、温特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某种物质促进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的生长,并命名为生长素, C正确; D、 35S标记的细菌的氨基酸,没有标记的噬菌体感染 35S标记的细菌后,释放的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的原料全部来源于细菌,则全部含有放射性, D 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学说、 DNA的碱基和分布、生长素的发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
13、部位和弯 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 ) A尖端、尖端、尖端 B尖端、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 C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下面的部分 D尖端、尖端下面部分、尖端 答案: B 试题分析:胚芽鞘中的生长素是由胚芽鞘尖端合成的,胚芽鞘的尖端部位感受单侧光的刺激,尖端下面一段是弯曲生长的部位 解:通过生长素发现史的实验得知:胚芽鞘尖端是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和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以下的伸长区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生长素及植物向光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记相关知识的能力,属于简单题 为了验证单 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这一结论,需要先利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之后再测定其含量
14、假定在单侧光照下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只与运输有关,下列收集生长素的方法(如图所示)中,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 B 试题分析:生长素的产生部位为幼嫩的芽、叶、发育的种子以及胚芽鞘的尖端产生的它会由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从而促进该部位的生长,运输方式有横向运输和极性运输植物向光性的原因: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解: A项, C项和 D项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由于云母片插入胚芽鞘尖端的阻挡作用,生长素均不能发生横向运输,无法使其在琼脂块中分布不均匀 B、项胚芽鞘尖端
15、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先发生横向运输,然后纵向运输到尖端以 下的不同的琼脂块中,再通过测定不同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的大小,即可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了生长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 2012 江苏二模)下列关于生物科学史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温特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某种物质促进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的生长 B鲁宾和卡门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发现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源于水 C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细胞学说的中心内容是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D孟德尔用豌豆做实验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但没有提
16、出基因的概念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 A选项中温特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某种物质促进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的生长; B选项中鲁宾和卡门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发现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源于水; C选项中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细胞学说的中心内容是动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D选项中孟德尔用豌豆做实验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但没有提出基因的概念 解: A、用胚芽鞘尖端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一侧,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将未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一 侧,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说明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某种物质促进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的生长,故 A正确; B、鲁宾和卡门设立
17、的一组对照实验,第一组实验中向绿色植物提供 H2O和C18O2,形成的 O2没有放射性,第二组实验中向同种植物提供 H218O和 CO2,形成 18O2都含有放射性,最终说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源于水,故 B正确; C、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细胞学说的中心内容是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不包括微生物,故 C错误; D、孟德尔用豌豆做实验材料,进行杂交实验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即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而约翰逊提出基因,故 D正确 故选: C 点评:本题比较综合,考查必修教材中四个实验的相关内容,提升了学生获取信息、审题能力以及实验知识,注重学生的重点知识的过关 ( 2013 上海模拟)下列关于胚芽鞘生长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同步 2014 年人教版 高中生物 必修 第三 3.1 练习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