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高考真题汇编5-天气气候.doc
《2009高考真题汇编5-天气气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高考真题汇编5-天气气候.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09高考真题汇编 5-天气气候 选择题 图 2中甲地年降水量约为 1000 mm,乙地年降水量约为 500 mm。图 3示意四地气温年内变化。 【小题 1】造成甲、乙两地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洋流 【小题 2】图 3中与甲地气温年内变化相符的曲线是 A B C D 【小题 3】乙地位于亚热带的 A常绿阔叶林带 B草原带 C常绿硬叶林带 D荒漠带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 B 该题设计意图:考查区域图判读;运用知识、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联考点:降水量影响因素、气温季节变化、自然带分布。 ( 1)据图分析(纬线、海陆分
2、布),区域定位,进而联系所学该区域的相关地理特征。 ( 2)注意把握甲地的区位特点:近海、副热带、南半球;海洋性气候显著;气温的季节变化较小。 ( 3)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已知降水量、地形特点,四要素结合。 巴西和我国东北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分别是 A咖啡、甜菜 B花生、咖啡 C甜菜、亚麻 D亚麻、花生 答案: A 两地分别为热带气候和温带气候,因此对应的经济作物为咖啡、甜菜。 下图中, H地恰与某高压天气系统中心吻合,该天气系统以每天约 200千米的速度东移。回答 1-3题 1.H地与甲聚落的相对高差约为 A.800米 B.1500米 C.1800米 D.2100米 2.上午 10时, H气温
3、为 12,甲聚落气温为 17。到 15时甲聚落气温最接近 A.15 B.18 C .21 D.24 3.甲聚落第二天的天气状况为 A.晴天转阴雨 B.大风有浮尘 C.晴暖有微风 D.阵风间暴雨 答案: 1.B 2.D 3.C 1.甲地海拔高度在 400米至 600米之间, H地在 2000米,所以二者相对高度为1400-1600之间 2.结合比例尺可知 H 、甲之间的距离为 40千米,由于天气系统每天移动 200千米,所以从 10 时到 15 时,经历 5 小时,此天气系统正好移动至此,下沉增温,由于 H地气温为 12,下沉 1500千米增加 9,而且气温在 15时要比上午 10时高些,所以选
4、 D 3.第二前,图示高压中心 H已经经过甲处,所以甲位于此高压的东侧,等压线稀疏,所以风力小且高压控制,所以天气晴朗。 (双项选择题) 20世纪 90年代以来,上海市区极端最高气温 和高温日数明显高于郊区,热岛效应更为显著。其原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郊区人口减少 B城市消耗能源增加 C单位面积蒸发耗热减少 D城乡局地环流增强 答案: BC 下面四图中,与澳大利亚发生的热带风暴对应的天气系统示意图是 : 答案: A 我国天山北坡和北疆大部分地区,冬、春两季有时出现较长时间的连续降水。与此直接相关的天气系统是 A快行冷锋 B准静止锋 C暖锋 D反气旋 答案: B 据题干信息 “冬、春两季有时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09 高考 汇编 天气 气候
